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精选 | 聚焦大湾区, 十个城市问题背后的思考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IDEAT理想家 Author 播报员




经过四十年史无前例的高速城市化进程,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处处涌动着生机活力。与此同时,在存量发展的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在城市建设更新方面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地域文化、基础设施、空间发展与城市生活品质的关系需要重新审视;与此同时,住房拥挤、交通堵塞、水源短缺、空气污染、土地紧张及环境持续恶化等等这些全球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也同样成为地域关注的核心问题。

 

为了更好地回应这些挑战和问题、及未来空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实验室(The Greater Bay Area Innovation Design Lab)应运而生。怀抱着成为位列世界前沿的研究和设计平台的愿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实验室旨在通过以实际项目为导向的研究和设计实验,成为全球化城市问题与可能性的先行探究者与解答者,引导塑造可持续、人性化、多元活力的未来城市。

 

2021 年岁末,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实验室启动仪式暨「三角四方」青年建筑师马拉松论坛计划正式召开。论坛由刘珩教授策划和召集,邀请粤港澳大湾区的30 位青年建筑师展开马拉松演讲和对谈,通过对未来城市和建筑问题的探讨,回应十个当下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共同预言和想象未来的人居环境。《IDEAT理想家》与其中十位青年建筑师进行了深度沟通,并与学术主持刘珩教授进行专访对话,试图厘清他们眼中对于现存城市问题的解读,共同探讨如何以创新思考探索未来城市和建筑设计的全新方式。






2020年春季疫情发生期间,当时我还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系我,问我有没有意向回到深圳执教,用上我一直以来研究型的设计实践积累,以创新设计及研究为核心,落到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学术性平台上。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想法!因为多年来深圳给大家的感觉都是在快速发展中的一种状态,整个设计生态圈还是跟着经济发展的大潮流在加速向前,但一直没有停留片刻反思一下我们的实践,包括这么大体量的建设量,以及面临着那么多的未来挑战,而且这些挑战不仅是大湾区的,也是全球性的。建筑的实践如何在这样的一个共同体中进行反思,面对未来真正去解决问题?所以,能够立足学术的平台,通过研究回应未来所面临的一个个挑战,这是我们创立GBA Lab的初衷,目的实际上是非常明确的。而且大湾区也确实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它首当其冲就应该在研究上做出引领。



但GBA Lab的整体筹备过程并不久,2020年的中期才开始有这个想法,但是要考虑如何嫁接体制、嫁接深圳大学的平台,加之疫情等多重原因,推进工作还是比较慢的。我们在2020年秋季已经办过一次国际设计工作坊,邀请海外团队一起参与,但是发现还是有点问题。具体的设计问题及研究还是应该以在地性讨论为主,但是疫情之下国际团队都只能是在远处隔靴搔痒,无法正面直接地回应。那时候是慢慢开始有这样的一些合作和思考,但都不全面。直到疫情依旧存在的2021年,如果继续通过一件件事的启动,我们可能很难很快、整体性地捕捉到问题核心,所以这学期我们希望看看能不能先有一个系统的空间认知框架,从基本的问题出发,通过一些短课的设置,让设计回归到人可感知的基本需求里,将人的日常、人的尺度,作为我们设计创新的新起点,然后探讨“究竟什么是设计创新?”“什么是城市发展的问题?”“什么是全球面对的挑战?”,最后再回到“未来到底在哪里?”。


所以这学期通过我们的“空间认知”创新短课五讲,实际上是想把设计这个事情弄清楚,这是我们设计创新所关心、并希望后来能够持续讨论的问题,这是一个开放的、正在进行中的过程。我们希望能够抛出一些真实的问题,让学术界、建筑师能够共同参与,并能够真实地面对这些问题,然后做出回应,这也是今天我们启动青年建筑师马拉松论坛的一个初衷。





因为我实际上是从独立建筑师的身份走过来的,但同时我又一直都是站在学术的平台上做交流。对我来说,一边是学术研究,一边是建筑实践,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独立建筑师身份最核心的两件事。所以我希望自己一直都能够抓住这两部分一齐向前走。我之前有长达十年在国际不同院校的设计教学经验, 包括了我们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建筑学院(ETH)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等,这段经历跨越了中西,也跨越了不同时代,但是我觉得建筑实践以及它所面对的问题永远都是一个“在地性”的问题,都是立足现实环境的问题。


本身我也是广州人,所以我觉得回归大湾区,在深圳、广州区域这一带继续耕耘,其实也是找回我的根。通过我的实践、研究,能够为我的成长环境创造更加健康良好的生存状态,我觉得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与义务。当然,创建GBA Lab的初衷,更多的是想要服务于整个建筑产业,我觉得在这样的平台上能够多点交流,能够真诚地面对、讨论建筑师目前所处的困境或者挑战,这是我们最希望做成的一件事。





我们目前有三个重点研究方向,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关注的内容。首先是基于地域性及建筑空间发展的文化研究及设计创新我认为在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结合地理人类学对建筑空间的文化进行系统性研究,才是我们作为建筑师所致力于创造的内容,也是空间创造的本质之一。第二点是基础设施公共化的跨学科设计研究及空间创新。因为建筑与城市及人居环境的关系并不是割裂的,建筑永远是城市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创建良好循环的基础设施。所谓的基础设施实际上是一个网络式的体系,这类建筑都应该它有公共性的一面,即使是再无趣,但是与人居生活有关的基建,我觉得都应该有一定的公共化可能性。



深圳盐田大梅沙村改造展览馆©NODE


深圳福田婚礼堂©NODE



过去十年我自己在基础设施公共化领域也进行了各种设计研究,像净水处理、交通设施等问题,这些确实是支撑整个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的重要“日常”,但也常常被忽视,因为它“无趣”和看起来没有丝毫美学价值的工程性存在。但是你能说它真的不能成为有美学价值、在建筑本体论层面上可以被重视被讨论的公共空间和建筑吗?肯定有、肯定能,但更多是需要建筑师主动去和交通专家、水利专家、社会学家等跨学科领域的学者和践行者就这些城市问题和方向找寻合适的合作机制,这样才能最终落实到一种具体空间的设计创新。



深圳宝安桥头村「酷山水—地表的记忆:公共观念建筑」©️NODE


深圳坪山河南布净水站上部建筑「坪山阳台」 ©️NODE



第三点是面向未来的城市更新及建筑本体的改造研究及设计创新。在存量时代,未来土地资源非常稀缺,如何基于这个背景研究城市更新及空间转化的策略,特别是不仅要在解决物质空间的问题上,可能从政策上、规范上都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方法论或者意识上的创新。这三个研究方向其实都挺难的,过去像我们这样的独立设计师单打独斗去做这种尝试非常辛苦,所以真的要感谢深圳大学愿意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能够让我们把过去关注的这些真实的问题、担忧与挑战,放在一个更广泛的、更有高度的研究层面上讨论和转化。



奥迪城市未来奖:深圳2030《平衡就是多》©️NODE




从排序上来讲并没有重要性的区分。不过我们在与建筑师沟通的时候,确实发现他们会对列在前面的一些问题,比如城市再生、即时城市化、基础设施和交通等,更有一些感触。但是对于粮食和农业、资源:能源和垃圾回收等问题,却很少有建筑师选择,但其实这两点正是目前全球最受关注的话题。


所以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也说明当下我们的建筑师实际上对于脱离物质空间的一些知识体系,应该说还不是很有把握,这背后可能还是一个知识框架的问题。就是说,虽然我们现在的讨论都是在围绕塑造物质空间展开,尽管输出的结果是物质空间,但是中间的这些营养,特别是跨学科知识体系等软性的存在,是不是也已经完全具备了呢?所以最后我们还是想回归到建筑专业的教学问题上去,尤其对于年轻的学生,这个知识体系是需要重新去建构的。





“三角四方”实际上是我10年前在香港中文大学执教时带出的一个思路,当时我也是港中文唯一一位关注香港以外珠三角其他区域发展的教师。“三角”是用于概括珠三角地区所有城市的一个地理框架,“四方”意喻着方方面面,实际上是代表了非常多元化的城市集景,所以用这种表述方式界定了大湾区所处的地域和空间历史的研究维度。今年又重新启动这个名称,也是觉得它有一定的代表性。而我们召集的“青年建筑师马拉松论坛”,主要是希望号召更多80后青年建筑师关注自己成长的地域。现在大家都在讲“共同体”的概念,我的理解是这里面应该有聚合力,有共同的价值观,也要有差异化、多元化的展现,就是要求同存异。综上,这是我们想提出来的一些观念。



现场部分学术委员会委员发言: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范悦致辞


刘珩教授阐述本次论坛所关注的十个问题


「三角四方」青年建筑师马拉松论坛合影


「三角四方」青年建筑师马拉松论坛首场活动参与者





主要参与者基本是近几年在大湾区比较活跃的80后建筑师,并且要有一些持续性的建造作品能够体现他们的独立思考,这一点在我们看来比较重要。我认为我们的平台还是一个很务实的平台,可能这也承载了我们珠三角地区与生俱来的普遍性和个性,生猛,但要落地。在学术委员会专家组方面,大部分也是有学术性背景的建筑师,而且他们的研究和实践方向都是在应对未来发展问题的。在未来的几年,我们会进行很多系列活动,邀请他们来这里进行交流,对于青年建筑师来说,这一定是一个非常受益的沟通过程,而且通过组织不同背景和领域出身的学者在一起沟通,本身也是一个创新。比如当经济学家面对建筑师,大家对话时各自关心什么,或者对所处环境的诉求是什么,这些碰撞出来的火花才是真实和激烈的。我们很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一种跨界交流,打开建筑师一些自身思维中的盲点。



都灵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副教授、中国关系副校长博明凯(Michele BONINO)


苏黎世高等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教授胡伯特·克伦普纳(Hubert KLUMPNER)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朱竞翔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李翔宁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张利


论坛下半场讨论环节




首先像“三角四方”“再南方”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很有代表性的IP会持续性地通过各种方式延续下去。我们还会有与青年建筑师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包括组织论坛、专题研究、举办展览等。针对我们的学术委员会专家,我们会通过举办跨界交叉论坛,从更高的维度上引领一些方向性的讨论。也会结合具体的教学,比如国际建筑设计工作坊,让学术委员会专家与青年教师、学者乃至学生通过工作坊的平台做一些嫁接,所以其实有很多元的方式会落在我们GBA Lab的平台上。



“空间认知”研讨会总海报 ©GBA Lab


“空间认知”研讨会系列海报 ©GBA Lab


空间认知「家·日常」研讨会现场






其实在2007年第二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就以“城市再生”为主题,探讨城市建筑过期、老化、更新等城市问题。参展建筑设计师们提出了诸多环境,能源再利用的建议外,更多的学者也希望通过城市的再造与设计从而上升到精神层面,勾起人们对于城市往日的回忆。而这次GBA Lab策划的「三角四方」论坛是针对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更新问题的思考。而我们事务所近几年在这一片区进行的一系列工业厂房改造实践项目,正是应对城市再生这个话题。可能也与我童年在厂矿生活的经历有关,我从小便接触大跨度排架结构的工业厂房车间,红砖墙、生产机器,当然还有对那种厂矿集体生活的情结,对这种类型的工厂和空间非常敏感。


我童年生活的那个厂区位于内地小县城郊,停产搬迁后就一直荒废,非常可惜(都是60年代苏联援建时期的厂房)。深圳不一样,由于城市发展需求而不断向四周扩编,边缘瞬间转为城市中心,寸土寸金。早先松散、粗放的生长模式带来了大量物理空间层面的堆积,然而这一切都真实地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存量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期望城市的发展与更新不仅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更新生产产生价值,而是对城市文化的沉淀与累积。它应该是丰富多元的,可以是混合各个时代的内容呈现。给未来提供更多的城市空间资源,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滋养更多的新事物生长。作为深圳本土成长的新锐设计团队,我们有情怀、有行动力去完成这种更新实践。





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功能属性和业主特定需求,对应的策略和设计手法也会有差异,建筑师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去挖掘场地和城市区域特征,找到最合适材料与建造方法去解决基本的建筑功能问题。我们在今年改造设计完成的位于南头古城新工作室项目,策略上保留原有建筑的形态特征,新的加建部分与旧的古城、城中村建筑群交融。在南头古城整体升级改造中完成该栋建筑新的商业、办公、展厅和沙龙活动等功能的置换与填充,展现出一种差异共生的多元景象。



深圳南头古城项目©️厘米制造






选择“即时城市化”这个议题是因为我一直以一个建筑师的身份参与城市化进程。从早期参与的城市设计到扶贫公益学校,再到创新教育空间和现在的乡村振兴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是我对即时城市化的一次感知投射和实证分析。



启巴蜀诚小学©三尺建筑


拉萨堆龙德兴实验小学©三尺建筑


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三尺建筑

萧博思参与的慈善基金会项目在7年内完成了200余所乡村学校的设计建造,时间的紧迫性催生了即时城市化的进程,团队通过迭代设计和原型设计的方法,实现了项目的“野蛮生长”。




因为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是史无前例的,所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快速的文化和资本的重构与循环导致了一些经典建筑学观点和思考方式可能不再适用,比如建筑的在地性、独特性等,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所以参与到中国城市化的建设中时,我们要放弃一些墨守成规的理论,要不断地回到建筑的原点,不断问自己建筑的本质是什么,要精准定位社会的诉求和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最大化建筑解决问题的属性,服务于社会的中长期利益。这个时代的中国建筑师们可能是最具有大局观的建筑师,要放弃自我欣赏,要用自己的设计哲学来帮助在地居民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城市化突围。





我们创作的根本理念就是每一次都要找到建筑的本质。首先,我们要抛开所有的思维定式,把先前案例对创作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在潜意识中接受这个项目的所有可能的形式和变体。之后从该项目的使用者、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出发,确定现在和未来的根本需求。再透过科学的思维来反复推敲,重新构建作品,进而给出自己的建筑学解答。所以我们设计的每个学校项目都很不一样,其中的异形教室、之前很少出现在学校中的创新立面和反传统的布局规划,便是对每个项目本质需求的回应。切忌在找到本质前便生搬硬套一个答案。



温州公办小学©三尺建筑



另一个我们很重视的理念就是形态追随体验。我们把话语权重新交付给建筑的使用者,从使用体验出发来建构作品。例如在学校项目中,我们的空间设置要完全遵循课程设置,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乐于在这样的空间中学习,甚至以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我目前的实践主要是针对珠三角范围的,首先工作室在广州,珠三角的委托项目我们与业主、施工方都可以方便沟通,所以“十个问题”中我对这个更有感触吧。当我们讨论岭南、珠三角,亦或大湾区,我们除了看到“龙头景象”,还应看到它的底层和基础,因为这块土地的发展,我认为是自下而上的。我把我在建筑实践中感受到的自下而上的一些关键词列了出来,发现已经是一首诗:廉价、拥挤、暴晒、无意识、无序的、小商贩、小资本的、乱糟糟的、底层的——铁皮与瓷砖。



顺德黄龙村市集 ©多重建筑  摄影:吴嗣铭



说这是诗,也即是要去拥抱和创造这其中的美好。我想分享一个我们的低造价项目——位于顺德北滘镇黄龙村的市集。这个村其实是把位置很核心的一块三角地给了我们,这也是吸引我们过去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造了一个开放的棚子,作为村里的集市。这种扑面而来的乡村图景,其实在设计过程中是一边困惑着一边琢磨的。即使我现在路过那里还会在想,要从村里的哪条路走过去?会不会看到意想不到的事情?



顺德黄龙村市集 ©多重建筑  摄影:吴嗣铭





我喜欢和街头巷尾、寻常巷陌打交道。我们不要求项目的客观条件有显性的优越性(自然风光、中心区位或是造价之类),事实上,观察到项目本身可能带有的隐性能量,并通过恰当的建造把它释放出来,这种事情更让我兴奋。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这相当于化腐朽为神奇,我希望这种能量能带给我们的公共空间和我的业主以好处。因此从这个层面上看,建筑师工作的主体性因被需要,而变得有意义。我觉得顺德黄龙村市集应该是部分达成了这个目标。



木尔与COLMO的展厅 ©多重建筑  摄影:吴嗣铭

西向采光导致的阴翳,在石材的叠落中变成了一种韵味。



雄安垃圾收运站(竞赛)©多重建筑

可以被快速预制搭建,也可以整体迁移的轻钢张拉结构,材料使用白洋淀过剩的芦苇,在这些实际功效被达到的同时,它们组合成一座建筑,带有一些东方的古典美。



海丰公平文艺中心(施工中)©多重建筑

场地四周的民居和佛庙较为凌乱,我们将建筑做成一系列小体量,在无序的肌理中辗转腾挪,最终形成一种聚落与漫游的感受。





应该说“基础设施与交通”这个兴趣点是与我在荷兰求学期间的研究导向有关。我们谈到未来的城市原型或城市理想生活方式的时候都不可回避城市的基础设施。然后也是幸运地在回国之后,我们参加了2011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一个主题展“一百万保障房”竞赛,以”桥-都市生活原型”做了一个概念探讨,主要是关于占据20%以上城市面积的道路交通系统,能否成为承载我们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用房的用地,让他们居住在城市中心而不是边远的郊区之外,共享城市的生活配套,即单一功能的道路上空复合多样化的基础设施。我相信随着新能源汽车以及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道路可以成为我们城市提升空间品质以及再次获得良好发展用地的可能。



“一百万保障房”概念竞赛



从这个竞赛开始,好像我们就一直有机会接触到基础设施的相关课题,比如在2013年深双“城市边缘”中,我们探讨深港之间的边界的可能。我们通过研究把场地选择在了两地连接的口岸基础设施上,它们功能单一但位置绝佳,可以成为两个城市信息交融、优势互补的绝佳发展用地。我们提出了“城间城”的提案,探讨在城市口岸上方或者边境上建立两个城市之间的城市带,描述2047年深港两地在共同利益的促使下,将现有的功能单一的口岸设施改造为指向特定问题的“城间城”,包括居城、悟城、迷城和孝城,以解决两地共同面对的跨境居住、教育、贸易和养老问题。



城间城©坊城设计



然后在2015年,我们又在厦门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开发区的主要道路湖里大道上面做尝试,我们将一条城市干道转变成复合立体的基础设施,从底下的停车库,中间层的地面交通,屋顶的平台花园以及花园上的配套公共建筑。这个计划能够实施的话,将大大提升周边片区的配套以及环境品质,形成片区城市更新的催化剂,来带动周边地块的升级改造。



湖里大道公园©坊城设计



2017年,我们应万科城市研究院的邀请参与了龙岗三网融合的慢性交通系统,探讨一个城市的成熟片区如何通过一个新的慢性系统让整个城市更加有活力、便捷、安全和舒适。最终我们提出了龙行漫步这样一个天桥体系,通过归纳总结四种桥的类型将整个龙城广场片区的商业、公园、学校和居住区等串联在了一起。其中2号桥漂浮群岛架空于道路上空,尝试为城市增添一块难得的绿化休闲空间,这对中国城市中高密度的居住环境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



龙岗2号天桥:漂浮群岛©坊城设计



经过这么多年持续不断地在城市主要基础设施领域上深耕,龙岗慢行系统规划和龙岗2号天桥的景观建筑设计落成,是对我们这么多年的坚持的一种回报,这两个作品相继获得世界建筑节的优胜奖以及德国iconic标志性大奖的最高荣誉至尊奖。



龙岗慢行系统规划©坊城设计



坊城设计自创立之初就坚持以研究为导向,将设计命题从本源思考,通过研究找到项目的切入点,结合策划、规划、建筑、景观和室内等多专业一体化的策略,呈现一个回应多方需求的理想答案,这应该可以算是我们实践方法的一个总结。我们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强化自身的特点,成为一个独树一帜的品牌设计公司。



广州天河万科广场©坊城设计


深圳龙华第二外国语学校©坊城设计


深圳华朗学校©坊城设计




我对水域议题感兴趣,应该是与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关。几年前看过一部讲述它的纪录片,就深深被古人高超的智慧所折服。虽然我没有在水域范畴有过专业性的研究与探索,但实践中却有项目与水息息相关。其中一个是在深圳沙井的工业厂房改造项目:全至科技创新园。



全至佳客里公寓©墨照建筑


全至生活美学馆©墨照建筑


(左)全至美学馆混凝土密肋梁(右)楼梯看中庭©墨照建筑



项目毗邻茅洲河,也靠近广深高速公路。在缺乏有力环境管控的制度监管下,历史上曾发生过因低端工业的发展破坏许多河道的情况。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里,致使河道发臭发黑。2015年,在我们刚接手项目时,市政府已经着手对河道进行整治,整治的方法也是利用自然科学的手段进行。2019年项目建成时,我们惊喜地发现河道变干净了,臭味也消除了。也因为这样,我们在设计中提供的可眺望河道的公共绿植平台就变成非常积极的公共活动空间。



全至种植平台鸟瞰©墨照建筑



另外一个项目是位于深圳大鹏新区的几个景观驿站。2018年,深圳经历了台风“山竹”,整个东部沿海的海岸线暴露了应对极端气候不足的缺陷,同时陈旧的海岸线景观公共设施也满足不了现在公众休闲娱乐生活的需求。我们的合作方景观设计顾问KCAP建筑与规划事务所设计了一个柔性的海岸线系统,不仅利用植物、沼泽等自然景观去抵御海浪和台风,而且还形成不同类型的景观公共空间。我们设计的驿站也在充分考虑海洋景观面的同时,思考抵御台风、海浪等对场所和建筑的影响。在这两个项目上积累的经验,使得我们充分意识到设计要尊重自然环境,要以一种更智慧的策略使得建筑与自然的共生。





建筑的在地性体现在通过空间和时间两种维度,以及建筑作为媒介连接人与人、场地与人的关联上。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建筑与场地”“日常生活”和“传统与记忆”是我们事务所一直关注与思考的内容。建筑离不开对场地条件和特征回应。这些与建筑发生千丝万缕联系的场地条件与特征可分为两方面:物理与物质特性,建构与材料特性。物理与物质特性包含有自然环境、城市空间关系、城市肌理、地貌和气候。另一方面,建构与材料特性是建筑从概念到物化过程中的核心。清晰的建构逻辑以及对材料的本质属性的认知和尊重赋予建筑真实而不矫情的个性。而建造与材料选择又应是对当地的建造工艺、施工条件、材料资源、造价等因素的回应与利用。


人的活动赋予建筑生命力,人的活动体现在建筑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三种关系的连接,而日常生活构成了人主要的活动。因为日常,这些生活真实折射了人的需求、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所以在我看来,建筑创作也应该在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去挖掘真实而灵动的生活本质;去探究人在不同空间的行为模式;去激发生活的活力和热情;去连接建筑、自然和人。建筑具有时间性和生命力,建筑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传统与记忆解释并指引着我们现在的状况和方向,并帮助我们找到通往未来的道路。






“资源:能源和垃圾回收”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我的分享主题是《城市的时间维度:城中村的马赛克》,会从一个比较“微观”的视角切入主题,分享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都与城中村建筑立面的马赛克这种材料相关,希望借此探讨城市中那些与记忆、时间相关的“无形”资源的保护和回收。


第一个案例带有研究和记录性质,源于日常生活中非常个人化的对“城中村”建筑立面普遍存在的马赛克脱落现象的兴趣和观察,以及对其随手拍照的记录;我们团队将记录素材进行归纳、分析,进而深化演变成为一个互动装置,在2019年坪山美术馆的“未知城市”开馆展上进行展出。这也是一份可视、可触的、以二维和三维形式呈现的“研究”成果。



脱落马赛克图案样本_摄影©张超


马赛克脱落时间轴_图片©


展览互动装置摄影 ©张超


展览互动装置中根据马赛克脱落时间轴生成的3D打印模型摄影 ©张超



第二个案例则是一次带有研究性质的建筑实践,以2017深双上围分展场的厂房改造为契机,希望以这座外立面贴满粉色马赛克、且当时马赛克脱落情况较严重的厂房改造实践为例,探索除了实际操作中“铲掉、重贴或刷漆覆盖”这几种最常见、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是否有其他更温和且具有创造性的方式对待城市中那些容易被人忽视或被视为“老旧、不雅”的部分,并予以保留和修复?当时我们参考了一种修复文物的工艺“金缮”,尝试以腻子为原料,以相同的原理把墙面马赛克脱落的地方填补粘连起来。所谓的“残缺”被固化,形成带有时间痕迹的马赛克壁画。在修缮过程中,我们也把脱落在建筑四周的碎片收集起来,打成水磨石板,用于原建筑室内外翻新。



2017深双上围分展场厂房改造项目室外庭院摄影 ©张超


2017深双上围分展场厂房改造项目室内主通道摄影 ©张超


马赛克修复现场工艺测试 ©Studio 10


墙面脱落马赛克制成的水磨石样板 摄影:宁波蜀艺水磨石厂


回收的脱落马赛克碎片和制成的水磨石样板在现场展出 ©Studio 10



当我们探讨“资源”的保护和回收,总会首先想到那些实体的、有形的资源;而往往忽略了那些“无形”的资源,比如时间。大湾区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高度发达的区域;在深圳这样一座年轻的、拥抱未来的城市,对一切与“新”相关事物的推崇和追求,成为这个时代我们城市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总是本能地希望推陈出新、以新代旧。但城市的时间资源不仅是未来,也包含了当下和过去;而城市中那些看似“陈旧”“破败”的元素,如城中村建筑立面脱落的马赛克,恰是城市中自然和人文环境长期共同作用的记录,包含丰富的时间痕迹和信息——“回忆”也是一种无形但极其珍贵的“资源”。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这类“资源”保持更高的敏感度和灵活性,探索创造性的回收、再利用和再现方式。





Studio 10于2017年创立,是一家以建筑设计为主的多元化设计工作室,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和香港这两座城市,致力于提供高度定制化、高品质的精品建筑、室内、产品及其他创意设计服务。我们的设计研究对象分布于当今世界上最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也分布于低密度的农村地区;作为一个多学科设计工作室,我们将建筑和空间视为人与其生活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间最重要且无处不在的媒介。


在实践中,建筑和空间不仅是我们在环境中的庇护所,是我们感知周遭环境的媒介,也是激发城乡社区振兴、环境改善的催化剂和发生器;我们在此过程中不断反思,致力于以建筑和空间为依托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的进步,追求人与环境间永恒的平衡及和谐。为了重新连接人与自然,我们探索在设计中对形式和材料的非正统处理,寄托对建筑人性化的渴望:通过在设计过程中重新引入前工业/前数字时代的工艺,建筑和空间成为理性和直觉的混合体。我们也不断探索可回收/回收、再利用的天然和工业材料,通过对其创新、陌生化使用,呼吁保持对环境的自觉和敏感性。



秦厂村党建综合体©张超

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城关镇秦厂村党群活动中心东侧,是秦厂村党群活动中心建筑群项目的二期。项目引入了经营性质的在地农产品和文创产品展销、餐饮、咖啡厅等社区小微商业,及图书馆、画廊和体育设施等文化娱乐业态,希望以空间为载体和“发生器”,为村民提供潜在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探索一种“可持续”的、以乡村公共建筑建设带动乡村经济、文化振兴,为社区注入活力的模式。



秦厂村党群活动中心©张超

是基于原村党群活动中心老建筑的改造项目。它是对于乡村党群活动中心这一典型公共建筑类型的一次探索。通过对周边人工和自然环境的回应和改造,我们希望将其打造为一个兼具公共服务和日常聚集、社交功能的乡村公共空间。



不朽堂©张超

是位于河南省焦作市郊龙山陵园内的一座用于举办告别仪式的小礼堂。设计通过营造一个安静、内向的沉思场所,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专注于感受建筑中与生命密切相关的自然基本元素:光、水、土、天空、云、石,或抚慰、或注入力量、或激发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Groundwork元新建城在许多项目中都采用研究和群众参与式设计,透过不同方式例如工作坊、游戏、问卷的互动去了解使用者的喜好习惯和需求。作为建筑师,Groundwork相信未来是属于群众的,因此群众的参与是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透过大数据的收集,Groundwork更能了解未来的趋势,并透过设计去解决问题。





Groundwork元新建城信奉“完全设计(Total Design)”的概念,我们不止是空间的设计师,更是会为客户作市场研究和定位、品牌设计。要达到“完全设计”,Groundwork非常注重和客户和使用者的沟通交流,在项目初期会花上一定的时间进行研究以及举办工作坊。透过观察以及策略性提问去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和理念,并把所得数据以建筑师的角度转化为空间设计的语言。



香港九龙塘宣道小学©Groundwork元新建城


深圳金生国际幼儿园©Groundwork元新建城


科发幼儿园©Groundwork元新建城






我想用我们事务所最近的一个作品来回应这个问题。在2021年12月初,我们设计的城中村公寓楼屋顶改造南山共建花园的项目竣工了。这个项目突破了过去单一的“居民共建”模式,邀请到多家企业参与从提供场地、建设资金到参与运营全过程的“共建”。将一个城管投资仅100㎡的花园项目,共建成了一个450㎡的集合了景观绿化、太阳能遮阳棚、屋顶农田的新型社区活动空间。我们也通过这个项目,从以下几点对“粮食和农业”问题进行了探讨。



2021南山区屋顶共建花园©️一十一建筑



🟠屋顶绿化设计策略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屋顶绿化可以有效缓解热岛效应,促进低碳城市的发展。我们正在探索一种灵活可复制的、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屋顶绿化新原型,希望将来能运用于南园村更多的屋顶,乃至全深圳更多的屋顶,同时为社区带来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


🟠太阳能遮阳棚深圳的屋顶最大的问题是白天太晒太热。通过太阳能板遮阳棚,不但促进了绿色环保新能源的推广,也为屋顶活动遮阳挡雨。太阳能板的框架中还可以灵活安装不同的活动设施,支持举行创意市集、音乐会、种植工作坊和分享会等各种活动。


🟠种植箱从建设成本、结构和防水等角度来说,成品塑料箱搭建的种植箱花园的建造和维护成本更低更灵活。这不但适用于低成本的大面积屋顶绿化改造项目,同样也适用于城中村的个人屋顶绿化工程。通过定制颜色和设计堆砌组合方式,普通的塑料箱也能营造出空间感和设计感。


🟠屋顶农业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发展,我们的日常空间已经逐渐演变为纯人工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更加关注自然的问题,更加重视低碳环保。“乐活”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文化生活的关键词,与之相关的“参与式屋顶绿化”也成为一种新潮流,被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关注和践行。


因此,我们在南山共建花园项目中,引入了种植箱“责任田”,社区居民共摊基础的场地维护费用,获得以四个种植箱为一组的农田的使用权,通过持续管养自家农田,为屋顶带来人气,创造新的社区交流;同时还可以定期组织育苗工作坊、农产品分享会等社区活动。“责任田”形式的屋顶农业,结合太阳能发电,以及邀请企业、单位以分摊场地维护费等方式获得在举办活动的场地使用权,有望实现屋顶绿化零成本维护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城市低碳发展,让城市生活更加丰富和有活力。



2021南山区屋顶共建花园©️一十一建筑





一十一建筑由我和藤森亮(Fujimori Ryo)于2015年在深圳南山区创立,擅长中小尺度的公共建筑和景观环境设计,项目包括学校、幼儿园、社区中心、文旅和城市旧区改造等类型;同时也与追求人文、创新的企业合作,探索新型的办公、生活空间。最新代表作有深圳福田新沙小学,以及深圳南头古城建筑群改造数字展厅。目前的关注点可以概括为“愉快的景观建筑”“都市x野生x柔软”“社区营造”。




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不少人对AI有或多或少的疑问,TA是否能自我进化,最终成为独立工作的个体?然而要达到这一个目标,就必须要回到如何建立AI的意识的这一问题上去。现实的情况下,AI所做的一切都如同柏拉图的洞中寓言一样,透过一些模糊片段的自我学习与研究,在某个目标上达到专精。在这个过程中AI并没有产生自己的意识,也没有办法去理解人类的意识。因此,我个人认为,所谓的AI也不能叫真正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t),而是一种“已有智能的强化”(Augmented intelligent)。然而,没有意识并不意味着AI一无是处,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强化智能在人机协作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优势,强强联合的协作模式能极大的拓展人类认知的可能性。



形体生成结果



那如何去建立机器认知呢?我们认为,这个过程需要四个维度能力的建设,分别是识别、评估、重构和生成。识别就是让机器去了解和建立建筑学的基本逻辑。评估就是在识别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明确的价值标准。在这样一个机制和步骤完善的程度下,机器会通过内容重构的方式,来加强对这一个知识和价值体系的认知,并将这个过程建立一个复杂的模型。在这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机器通过对抗生成的方式达到“无中生有”的这一个程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成了。



AI生成风格



我们可以通过一段动画再现AI从一个混沌的状况逐步建立清晰认知的过程,最终呈现来的结果就是一个近似建筑师设计的内容。但其实它并不是产生了所谓的设计的意识,而是在一个单项认知领域里面达到了一个强化的巅峰,在这一个方向上面,实现并再现了人的意图。我们如何有效地将我们的意识传递进AI的认知黑盒,并引领TA在混沌中找寻答案,将极大地影响我们对AI的理解与应用,这样的协作或许能将我们建筑学的边界扩大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façade生成





在一系列与各大院校的联合课程中,我们尝试将城市拆解为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如在对于城市肌理方面,通过带有历史记录的卫星图数据,对城市的肌理生长模式进行预测,同时我们也将高度作为数据的特征加入神经网络中。诸如此类的分层城市信息,建构了最终的AI模型,不同的神经网络将学习不同的城市设计风格,最终可以作为参数给设计师选择。而在项目的深化过程中,AI的助力则更加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在四川某公共建筑的案例中,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最小的标准杆件种类去构建6个完全不同的三维曲面。在人工计算的模式下,我们得到的答案是400-500个,而在传统的强逻辑算法可以这个结果到达是40-50种。而引入AI里识别和评估的强化学习能力,在其助力下,我们把最终的构件种类减少到12种,这个数字能极大地减少了立面造价。这也是人机协作下又一次成功的案例。



基于神经网络的城市肌理预测©小库科技






我对数字化建造的关注源自对建筑模块化的兴趣。模块化是世界上很多事物的基本原理,比如语言、音乐、基因等,通过相对简单的“模块”重组产生各式各样的结果。由此可见,模块化是融合标准化与个性化博弈的有利工具,正为当下我国如火如荼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和建筑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其核心内容是以模块化设计和建造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智能平台,解决装配式建筑多年来面临的产业标准化需求和个性化设计需求之间的矛盾。


数字化建造的智能平台,其智能体现在重新建立了从几何参数化、性能参数化到建造参数化的正向联通,实现将标准化模块单元通过计算机算法进行数字自动化装配的柔性流程。麻省理工学院的比特与原子研究中心(Center for Bits and Atoms)负责人Neil Gershenfeld认为定制化发生在组合(装配)中,而非构件本身。他表示数字化建造要求建造实体(构件或材料)本身就是数字化的,正所谓“数字材料”(Digital Material),是一种离散模块的集合,具有限定的连接方式,类似乐高积木,其对立面是“模拟材料(AnalogueMaterial)”,具有混沌的连接性,比如牙膏。数字材料是为数字化建造服务,其智能建造平台需要发展重复的、可重组聚合的通用模块,首要任务是通用模块设计,研究其规模、结构、材料等特性,已成为新兴一代数字设计及建造领域的热点和挑战。我们团队的《积木》系列是对数字模块设计思维的一次尝试,但距离真正的数字化建造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垂直组合


水平组合


组合内部





未来社会发展愈发不确定,其需求也瞬息万变。我认为,对于建筑系学生的培养首先要鼓励学生拥抱新事物、新思维、新技术,应对变化的能力;其次应引导学生对一些不太变化的本原事物的观察和研究,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再次是培养学生跨学科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预知变化以及主导变化的能力。








采访、编辑:Crystal Xu

版式设计:婷婷

新媒体编辑:大野、AYX

图片提供:GBA Lab及各建筑事务所



* 本文为《IDEAT理想家》版权所有,已获授权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