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钱生娃到同居立法,专家学者怎么总出骚主意?
3月28日,钱江晚报发表题为《专家建议启动“同居法”立法研究:非婚子女在入学、户籍等享同等待遇》的新闻。新闻说,育娲人口研究的专家们建议,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启动《同居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或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增加有关法律条款。
刚好,这一天 @火星宏观 账号上发表了《结婚登记人数连降8年,释放出哪些重要信号?》一文,对中国连续8年结婚人数下降、结婚率降低这个社会现象,搜集了很多数据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位学者在1月份还对出生人口下降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我也拜读了他的《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弱无关,印钱生娃论可休矣!》等文章。应该说,他对中国的出生人口减少、生育率下降、结婚率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等问题,研究得是非常深入透彻的。
读了他的有理有据的研究文章,我理解到,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并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独有问题,而是伴随着生活的富裕、文化水平的提高,自我意识的觉醒等,综合形成的一个全球性的不可逆转的我们认为是问题的问题。
比如生育率,不仅是我们,所有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生育率都呈持续下降趋势。而且所有国家,收入达到一个绝对区间之后,生育率都会降低到一个相近的水平。上图中中高收入国家的生育率,降低到了高收入国家20年前的水平;中低收入国家现在的生育率,降低到了中高收入国家20年前的水平;低收入国家现在的生育率,降低到了中低收入国家20年前的水平。
我相信,不同的国家制定的婚姻、生育、人口、教育、医疗等等这些与婚姻、家庭、人口相关的法律与政策,肯定是不一样的,但为什么各不相同的政策影响之下的生育率,却走出了极为相似的下降曲线?
了解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人都知道,人的需求,总是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向精神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的方向发展、递进的。当社会发展到了某一个阶段,人的需求必定会发生质的变化。
从历史上看,60年前,我们在为了如何弄点吃的活下去而努力,40年前吃饱是我们的基本需求,30年前我们希望吃得更好,20年前吃不再重要,穿好、用好是当时挣钱的主要目标,10年前我们最大的需求是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当户均住房超过1.0之后,如何活得更自我,可能比之前的那些物质需求更为重要。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只同居不结婚?大家读读外国文献、看看国外二三十年前的电影、电视,你会惊讶地发现,20年前、30年前,欧洲人、美国人对待性与婚姻的态度,与我们现在是多么相似。那是因为经济发展到了这一步,人类文明发展到了这一步。这跟生育率变化曲线是一个道理。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在如今大比例的4:2:1家庭结构中,家庭中的年轻人对物质生活真的没有太多的欲望。他们从生下来开始,物质于大多数的他们,都比他们的父母、父母的父母要丰富得多,即便他还没有就业,都不影响他想吃什么、穿什么。
现在的年轻人,不管他有无就业,有无收入,只要他想结婚,就有8+4的力量从物质上毫不犹豫地去支持他。只要他想要孩子,一样也有8+4的力量不仅从物质上、还会从体力上毫不犹豫地去支持他。
这一点, 火星宏观在《结婚登记人数连降8年,释放出哪些重要信号?》一文介绍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符国群教授课题组在2019年的一项调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2019年的平均结婚费用为72.7万元,其中男方家长支付52%,女方家长支付百分之13%,剩下的33%才由夫妇二人支付。
所以,一些人认为是高房价压抑了结婚率,一些人认为是年轻人工作太忙没精力要孩子,或是没钱养孩子,我是难以完全认同的。或者说,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但不是年轻人不愿结婚生孩子的主要原因。
其实,年轻人不想结婚,与物质没多大关系,与自我和精神需求,却有着复杂的连接。因为年轻人喜欢同居不喜欢结婚,是不愿意被约束,被责任。跟补贴多少、贷款多少、法律如何保护,毫不相干!
所以,在这样的情境下,什么彩礼贷、印钱生娃,包括同居立法的建议,通通都是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的骚主意!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年轻人婚前同居流行很多年了,极少有社会矛盾。都是双方合意而行,失意而散,谁需要你来立法干扰?原本毫无负担的同居生活,硬要被同居立法来滋生干扰,你们这些老气横秋的专家们,是要把年轻人仅存的一点性生活的自由,也挂上锁吗?
原本其中还会有一部分年轻人,通过同居消除了对婚姻的恐惧,增添了互相的情感,有望升级成立家庭,养育后代。被你们这同居立法搅和一下,让他们看到,靠,同居也是有法律在管着的!这结婚率和生育率,不得加速下降啊!
如果你们真心关心年轻人,希望提升结婚率和生育率,就请不要去打搅年轻人的世界,理解年轻人的生活,尊重年轻人的选择!
专家学者们应该做的,应该是如何为年轻人的同居做好服务与配合工作。比如建议尽快修改教育法、修改治安管理条例,修改生育保险支付办法等等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这样去做,解决起因同居产生的和非同居、非婚姻产生的非婚子女的医疗、入学、户籍问题,更有效率!
一句话:只要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就需要平等地去照顾。从孩子的母亲进入产房的那一刻起,社会上所有的制度,都应该一视同仁,不必也不能去区分什么婚生、非婚生!这是鼓励年轻人生育孩子、尽量延缓人口下降趋势的唯一可行的方法!
历史文章回顾: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