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学报编辑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23-03-12


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侯光明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电影是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电影强国建设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建成文化强国目标的提出,为下一步中国电影发展规定了时间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构建“中国电影学派”是为了“实现建设电影强国这个伟大梦想进行的伟大工程,是中国电影在经历了十多年产业化发展,自身积累了一定的体量并由此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时代语境的必然要求”[2]。因此,构建中国电影学派既是我国电影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我国电影现实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将支撑甚至引领电影强国建设,推进中国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近年来,不仅电影领域,音乐、舞蹈、戏剧等其他艺术领域也都在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派,如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代表提出的“中国乐派”,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代表提出的“舞蹈学中国学派”,以中央戏剧学院为代表提出的“中国演剧学派”等,这些不同艺术门类“中国学派”的理论建构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学术认可,说明艺术门类中国学派的构建是不同艺术领域的共同选择和集体自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面向未来的思考和实践,不同艺术门类中国学派的建构相互促进、借鉴与学习,共同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艺术发展。一、“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研究进展狭义地讲,“中国电影学派”所指即是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系统地从电影本体与形态、创作与生产、传播与接受等多维层面进行中国电影理论体系的总体建构,构建中国电影的学科体系,从而推动中国电影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的建设,这也正是现阶段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核心。之所以将理论研究作为构建中国电影学派这一宏大工程的基础支撑,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首先,中国电影学派的提出,与以北京电影学院为核心所倡导的、中国电影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学院派—新学院派”发展理念一脉相承,这一生长脉络以电影理论为先导,集理论、创作、教育于一体,几代中国电影人的创作风格因此形成师承关系与代际脉络,以此赓续着中国电影的独特品格与精神气质。中国电影学派正是将这一生长脉络推延至国家电影品牌的高度,在学院派研究框架下,电影理论正具有先导作用,且已形成大量研究基础。其次,对于中国电影民族化的理论探索,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兴起即已开始。如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便有对于“影戏”的讨论,郑正秋、费穆、郑君里等中国电影人也不断探索中国电影在艺术形式上的本土化方法论,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电影民族化更是成为学术争鸣的焦点,罗艺军、郑雪来、邵牧君等学者都已开始建构中国电影理论体系的尝试。此外,纵观百余年世界电影史上的其他“学派”,虽其形成过程及命名方式各有不同,但总体来说都建立了与实践高度融合的、具有独创性和倾向性的理论形态与方法论体系,并以此持续推进世界电影发展。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总体建构亦是与中国具体的电影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总结自身发展的经验,并在吸收外来文化和理论的基础上,着力向自身历史和文化纵深处寻求方法论和知识体系的支撑,并由此形成能指导中国电影长远发展、解决中国电影发展实际问题的、独立的中国电影理论体系”[3],以“学”为先,以“学”立派,发挥理论研究在电影发展过程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自2016年“中国电影学派”构想提出以来,学界已经形成一股研究热潮,不仅得到众多知名学者的积极响应,也汇聚了大量青年人才就中国电影学派构建的不同角度发表真知灼见。2017年10月31日,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中心成立“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由贾磊磊研究员担任部长、王海洲教授担任副部长,研究部汇集多位行业专家,围绕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体系与建设路径开展研究,以夯实中国电影学派的四梁八柱。2018年3月,“两会”召开期间,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向政协大会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中国电影学派”构建的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广大媒体的推广,在研究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自成立以来,成果斐然。“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构建研究”“中国艺术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价值传承和创新发展研究”项目分别于2018年、2020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以电影强国建设推动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项目获得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重点项目立项。此外,研究部召开了“中国艺术传统与当代中国电影的创新发展”“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研究”“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世元年与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建构”等多次重大的国际、国内研讨会,还联合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浙江大学、西南大学、深圳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和机构举办了“中国电影学派与上海电影”“中国电影学派与江南电影”“中国电影的地缘文化阐释与文化的时代传播”“中国电影伦理学学术论坛”“中国武侠动作电影高峰论坛”等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并举办了“光影·未来首届雄安电影周”等活动,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国电影学派”已经逐渐从概念和倡议,转变成为电影学界研究实践中大家共同关注并投入相当大力量进行研究、讨论的焦点论题。目前,围绕中国电影学派已经形成大量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电影学派研究已经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艺术》《当代电影》《民族艺术研究》《艺术百家》《艺术评论》等重要报纸、核心期刊纷纷开设“中国电影学派”专栏,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学术文章,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在中国知网以“中国电影学派”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81篇学术文献(学术论文158篇,报刊文章21篇,会议文章2篇),总参考数950次,总被引数408次,总下载数63621次[4],按年份统计,相关学术产出在2018年、2019年出现飞跃式上升,2020年开始学界关注点不断分化和深化,学界同仁从各自学术立场与研究背景出发,围绕中国电影学派形成若干理论分支,在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的旗帜下,对于中国电影总体研究的态势已经逐渐变为一种群体的、整体的、长时间的电影理论研究活动(表1)。表1 以“中国电影学派”为关键词的学术文献数量年表

目前,学界围绕中国电影学派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核心概念,并已取得初步的研究成果,获得很好的学术认可与社会反响。例如,从题材类型入手,中国动画电影、武侠动作电影、科幻电影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理论成果。从地缘文化入手,中国电影学派视域下的西部电影、特区电影、江南电影、上海电影等地域电影研究也已卓有成效。此外,在中国电影学派理论框架下,中国电影史学、共同体美学、电影工业美学、中国电影表演学派、中国电影伦理学、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等方面的研究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学理性基础,相互促进并共同推动着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总体建构,同时也将伴随着整个中国电影界向前发展的步伐,同步前进。二、中国电影创作实践与人才培养现状广义地讲,作为一种基于国家电影品牌建构的电影创研体系,“中国电影学派”还包括电影创作实践与人才培养两大方面。一方面,电影是和创作实践紧密相关的产业形态,中国电影学派的构建本身即是立足于长期以来中国电影独特的、具体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任何行业发展,“人才都是第一要素,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根基和动力。电影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其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创造力的竞争”[5]要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培养和建设一支卓越的人才队伍是前提和保证。如老一辈中国电影人吴贻弓谈到的电影发展高潮的三个条件,“一是有很多好片子,二是有很多好的人才,三是有大量的电影观众”,中国电影学派的创作实践和人才培养为电影精品及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奠定了基础,这也是电影市场活跃、观众观影热情高涨的前提,因此,电影创作实践和人才培养亦是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重要构成。目前,中国电影的创作实践与人才培养都已经逐渐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发展模式和发展成就,早已超越了人类电影史上的经验认识,因此它无法套用既有经验或者国外相关理论进行逻辑推理或反证,只能不断探索独属于中国电影的发展路径”[6]。总结中国电影创作实践与人才培养的发展经验,正是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方向和基础(图1)。图1 《金刚川》创造了“中国速度”的拍摄奇迹(一)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实践趋势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态势持续总体向好,中国无疑已是世界电影大国:中国的银幕数量和电影观众人次已居于全球第一;2019年电影票房已达到全球第二;近800部的年电影产量成为全球第三。2020年,我国因优异的疫情防控效果而在诸多领域超过全球多个电影大国,成为世界第一,也成为未来全球电影业复苏的鼓舞和希望。回望近几年中国电影的创作实践,可以看到,我国已经逐渐形成几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电影实践趋势和态势。1.四台“发动机”密切配合,集中力量拍大片近年来,我国电影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成熟,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电影企业和电影从业者这四台“发动机”密切配合,共同推动中国电影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政府为核心,“稳市场、保企业,抓创作、出精品,重创新、抓统筹”[7],电影界服从大局、团结一心、抢占先机、积极复产,推出《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夺冠》等一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优秀影片,市场活力稳步恢复,中国电影逐渐形成了制度优势、人心优势、市场优势等一系列优势。尤其是《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等头部电影都以“集中力量拍大片”的创作模式,集结了电影界最优质的制作和发行力量,汇聚了众多优秀的导演、编剧、演员等专业人士,采取类型化、规模化、工业化的策略,短时间内完成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较为统一的电影创作。如2019年国庆档票房冠军《我和我的祖国》,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作品,电影由华夏电影、博纳影业、阿里影业、光线传媒、万达影视、猫眼娱乐、华谊兄弟等各大头部电影公司联合出品,由七位不同代际的知名导演分别拍摄了七个不同风格、不同年代的小人物故事,围绕“历史瞬间、全民记忆和迎头相撞”这一统一的核心概念,将小人物故事融入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中七个特定的历史瞬间。电影还采用全明星演员阵容,并有超60家媒体支持推广,以“集中力量拍大片”的模式取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图2)。图2 《我和我的祖国》用七个小人物的故事讲述“我与祖国”的大概念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又恰逢建党一百周年,国家电影局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调控、部署和引导重点题材的精品电影创作,亦是通过“集中力量拍大片”的模式创作电影精品。2.商业类型多元化,“新主流大片”引领市场近年来,随着市场不断成熟,我国商业类型片逐渐多元化,《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动画电影、《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等科幻电影、《中国机长》《烈火英雄》等灾难电影、《攀登者》《夺冠》等体育电影都得到良好的市场反馈,取得商业和口碑上双重成功,尤其是以《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等电影为代表的“新主流大片”在数量、票房、口碑等方面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中国电影创作正在进入良性发展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多元化的国产电影类型与好莱坞类型片并不完全相同,走出了独属于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式国漫”已经发展出与美式动画、日本动漫截然不同的风格,从主题表达、人物塑造、美术风格、情节模式等方面找到了独属于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中式科幻片”,与美式科幻片中孤胆英雄的情节模式窠臼不同,创造了以“饱和救援”“实事求是”“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型故事逻辑。“新主流大片”在故事层面对类型美学的创新性表达,在技术层面对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展示,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已经形成了一种备受全球关注的重要文化现象,从整体上助推了国产商业类型电影的美学提升,对电影市场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作用(图3)。图3 《流浪地球》中地表冰原场景设计3.发展先进影像技术,电影工业化体系初步建立现今世界正经历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先进影像技术正在引发世界文化体系翻天覆地的改革,触发世界文化体系的重构,并在产业上形成先进影像新兴产业生态圈。电影科技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将从根本上决定中国电影产业今后在国际电影市场的地位和竞争能力,构建中国电影学派正是以“前瞻科技革命,锻造工业体系”为科技手段。[8,9]从近年中国电影的创作实践来看,我们国家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中国电影工业化生产体系,如《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刺杀小说家》、“唐探”系列等若干影片在票房与口碑上获得的双丰收,都显现出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新高度。近年来,国产电影从前期策划、创作拍摄、后期制作到发行放映及制片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跨越式的技术升级,中国电影整体生产规模化及流程标准化水平基本实现了与好莱坞等国际先进水平从“跟跑”到“并跑”的进步;越来越多国产电影都运用了当下最前沿的拍摄制作技术,我们国家在电影发行放映方面也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升级,体现出我国电影制作及放映的智能化水平逐渐赶超国际;此外,国产电影合作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电影显现出海外市场布局的能力和尝试。“电影的工业化体系,其最大特征就是生产的规模化,流程的标准化,制作的智能化,类型的多元化,以及合作的国际化。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够在国际电影产业中真正进入第一梯队。”[10]4.摹写时代历程,现实题材“小正大”创作“中国电影学派”的创作是根植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通过描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酝酿新的电影精品,提交电影人对家国、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深邃思考。[11]事实上,“学院派—新学院派”创作实践正是着力于描摹社会现状,以直面现实的态度描绘个体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致力于创作出弘扬主流价值、有文化内涵、有艺术品质、商业价值的作品,打造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商业性四性统一的影片。[12]《不成问题的问题》(梅峰)、《塬上》(乔梁)、《白云之下》(王瑞)等一系列电影作品正是其代表,且都获得了不少国内外电影奖项和市场票房的肯定。当下,越来越多表现“小正大”的现实题材电影创作。例如春节档“黑马”《你好,李焕英》正是一部以小人物反映大情怀的正能量作品,说明扎实讲好小人物故事、展现好中国人民现实生活、表达好合乎社会正确的价值观的电影,是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的文艺作品,也是社会需要的文艺作品。现实题材电影正是以“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为创作原则,注重通过小事情、小人物表达人民心声、反映时代风貌,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民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图4)。[13]图4 《你好,李焕英》成为 2021 年春节档票房口碑双冠王(二)当下中国电影的人才培养格局中国是全球电影教育体量最大的国家。随着中国电影从大国向强国迈进,人才培养的需求也随之升级。目前,我国已有上千所高校开设了影视专业,近几年全国各地电影学院建设更是风起云涌,此外,我国中小学电影教育也在国家推动下获得了较大发展,无论从规模、态势还是层次、水平等方面来看,当下中国电影教育与人才培养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格局。1.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内涵不断拓新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新兴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影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中国电影教育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已经形成规模,已经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较全面的体系。目前,中国的电影教育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展电影专业教学,培养专业的电影人才。近年来,电影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多元化,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配合。二是将电影作为通识教育,通过开设相关电影课程,形成关于电影学方面完备的知识输送,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开展电影素质和公众教育,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小学电影教育,中小学不仅开设影视赏析等相关课程,也将电影应用到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同时,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于电影和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电影教育的内涵和功能也在不断拓新,电影教育和人才培养也因此承担着更多的责任。特别是在新媒介、新技术语境下,在国际化趋势下,电影教育亦是承担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传播力、提高公众素质等社会责任。2.产业需求反哺教育升级,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多元近年来,随着电影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对电影教育日益重视,加之人民群众不断扩大的教育需求,各地电影学院、教育和研究机构不断增多,山西电影学院、西安电影学院、海南电影学院、长春电影学院、暨南大学珠江电影学院、厦门大学电影学院、西浦光线电影学院等地方各级电影高校都已正式宣布筹建,电影教育形成百舸争流的局面。目前,中国电影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多元,基本形成了专业院校、综合性大学及艺术类高校、职业院校共同发展的多元格局。第一类是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代表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北京电影学院在建校七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以艺术创作实践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教育教学为主体,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艺术创作为支撑,教学、科研、创作“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形成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电影专业人才的教育理念。第二类是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综合类大学培养模式。综合类大学依托其多学科的优势,特别是在基础人文、社会学科、技术学科等方面的优势,致力于培养有综合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的人才,强调综合性、跨学科的培养理念。第三类是艺术类高校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如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艺术类高校,大多是借助所在高校原有的戏剧、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优势,重点培养学生的艺术基础与创作能力。第四类是以职业教育为主、与电影产业直接接轨的工业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体制相对灵活,以电影工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短期化、体系化的影视创作及发行等各环节的技能培训,直接培养专业化技术人才。三、“中国电影学派”未来发展路径展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具有三个主要方面的特点,第一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第二体现原创性、时代性,第三体现系统性、专业性”。构建中国电影学派,对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解决中国问题的电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世界电影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构建中国电影学派可以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传承发展民族优秀传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扎根现实,面向未来,为世界电影文化的多元建构以及我国实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目标贡献力量。(一)传承发展民族优秀传统,发展中国电影学派的继承性和民族性中国电影学派的基本方向是“活化文化传统,赓续中华美学”。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延续至今没有中断的优秀古老文明的国家,作为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开创出与西方不同体系的文明型现代化国家,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自然有其独特的底蕴与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间风俗、艺术传统、思想精神等内容都是中国电影人进行电影实践的精神动力与创作资源。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为来自中国、体现中国、代表中国的优秀电影作品,有利于建构中国电影的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从而使中国电影成为世界人民认识中国、想象中国、表达中国的重要文化资源,使得中国电影学派的构建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实践。如前所述,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研究已经在传承发展民间风俗、艺术传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中国艺术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价值传承和创新发展研究”重大项目正是“旨在深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观念肌理,开掘中国传统艺术的要义精髓,回溯中国电影创作的民族特性,阐释中国传统艺术与中国电影之间的亲缘血脉,发掘中国电影发展脉络中的美学精神与文化内涵,探讨中国电影创作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传承与创新转化问题”[14],未来应进一步从深厚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资源,以此支撑中国电影艺术创新发展,建构彰显中国自身艺术传统和民族特色的电影理论体系,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创作实践。此外,还应加强对于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作为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文化绵延至今且历久弥坚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15]。长期以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电影的价值表达与艺术表现,作为艺术文化形式的中国电影也在转化发展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神内蕴和要义精髓。未来应深入探究中华优秀思想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内在关联与根源支撑关系,探究中国电影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路径与方法。(二)扎根现实,面向未来,发展中国电影学派的原创性和时代性中国电影学派的主题内容是“摹写时代历程,推动创新发展”。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就是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都不相同,中国电影学派的构建也必须扎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以及中国电影人对于电影的独特实践及理解,走的是一条与其他国家电影学派不同的道路;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立足新的时代背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电影学派也必然是一个立足于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面向未来、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电影体系。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社会现实以及电影自身发展情形都与世界其他国家有明显差异,未来中国电影学派的构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创作实践、人才培养,都“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为新时代‘培根铸魂’”[16]例如,就理论研究来说,必须立足于中国独特的、具体的电影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中国电影学派各理论分支的发展,推动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研究朝向更加深化、细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就创作实践来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电影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鼓励和引导现实题材的创作,基于中国国情,基于新时代,创作出更多现实题材优秀作品;就人才培养来说,必须把握好中国电影发展新阶段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进一步完善中国电影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高素质、跨学科、精专型、复合型的电影人才。中国电影学派的科技手段是“前瞻科技革命,锻造工业体系”。世界电影的发展从来都是由技术革新来推动的。在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推动下,电影产业链各环节都将获得跨越式升级,整体助推电影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现今世界正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目前中国已经有部分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改变了前几次工业革命中国落后和跟随的状态,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布局的不断完善,未来构建中国电影学派必须进一步推进电影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成果在电影行业的应用。例如,一是探索线上线下协同机制,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开拓电影拍摄生产、市场营销、播映分发、衍生的新渠道,弥补院线市场的时空限制,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二是鼓励科技创新,将虚拟现实、云计算、云端沉浸、人工智能、VR/AR/MR与影像技术的融合等技术充分运用到电影生产、放映、发行的全产业链中;三是强化科技与电影的融合发展,推广新的影视技术,进一步探索高分辨率、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沉浸式音频、巨幕放映等格式,更好地为观众营造现代的消费体验和沉浸式的观影氛围。[17](三)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展中国电影学派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电影既是事业又是产业,既是艺术也是技术,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的成果进行可视化传播的最佳媒介。鉴于电影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中国电影学派的构建也必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更好发挥举国体制作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新型举国体制具有使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优势,就中国电影学派构建来说,如前所述,中国电影已经逐渐形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电影企业和电影从业者这四台“发动机”密切配合的管理机制体制,未来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有利于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效整合资源,为中国电影人在教育、科研、创作、传播等多个层面提供便利条件。就理论研究来说,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将中国电影学派理论构建上升至国家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层面加以推动,通过政府部门立项集中攻关研究、牵头组织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等方式,进一步凝聚共识、推进研究进展;联合各大电影高校及研究机构共同整合现有的中国电影研究数据,加快推进中国电影学派数据库建设;依托国家力量加强对外交流与对话。就创作实践来说,如前所述,目前中国电影创作实践已经形成了“集中力量拍大片”的创作态势,未来应继续完善和发展这一模式,以此为突破口解决中国电影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突出问题;而就电影科技创新来说,国家组织力量集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难关,有利于电影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成果应用取得跨越式升级,以此实现弯道超车,引领世界发展。就人才培养来说,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将加强电影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根据电影产业实际需求形成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设立专项资金、出台政策保障,推进不同教育主体以及不同专业之间开展教研合作,力争培育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跨学科、精专型、复合型的电影人才。

责任编辑:谢阳


注释

(向下滑动阅读)

[1]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2020-11-03.

[2]侯光明.历史轮回中的传承与坚守建构中国电影学派[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3).

[3]侯光明.历史轮回中的传承与坚守建构中国电影学派[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3).

[4]数据来源:中国知网(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4月30日)。

[5]侯光明.传承百年文脉讲好中国故事(光影视界·“中国电影学派”大家谈②)[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0675510774518434&wfr=spider&for=pc,2018-05-17.

[6]费纳.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热潮兴起[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423/c40606-29942195.html,2018-04-23.

[7]2021年全国电影工作会在北京召开[N].中国电影报,2021-03-03(1).

[8]侯光明.传承百年文脉讲好中国故事(光影视界·“中国电影学派”大家谈②)[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0675510774518434&wfr=spider&for=pc,2018-05-17.

[9]侯光明.改革开放40年电影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1).

[10]侯光明.从2021年春节档看中国电影市场的活力与潜力[J].中国电影市场,2021(6).

[11]侯光明.改革开放40年电影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1).

[12]侯光明.改革开放40年电影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1).

[13]侯光明.从2021年春节档看中国电影市场的活力与潜力[J].中国电影市场,2021(6).

[14]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艺术成果介绍[EB/OL].http://fve.bfa.edu.cn/info/1015/2777.htm,2021-04-30.

[15]新华社.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1).

[16]侯光明.从2021年春节档看中国电影市场的活力与潜力[J].中国电影市场,2021(6).

[17]侯光明.从2021年春节档看中国电影市场的活力与潜力[J].中国电影市场,2021(6).


本文刊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年第10期“学术论坛”栏目,图片均来自网络,媒体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


相关阅读


胡智锋“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逻辑、现实依据与未来理念
孔令顺风骨:中国电影学派的知与行
饶曙光/朱梦秋夏衍与中国电影学派

END



主办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国内统一刊号:CN11-1677/J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142

每月25日出版

邮发代号:82-172

国内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电话:(010)822834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编辑部

邮编:100088

投稿邮箱:xuebaobfa@bfa.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