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1期目录/摘要
目 录
新文科纵论(笔谈)
6/关于育人的新文科观
樊丽明
10/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廖祥忠
13/艺术学人才的“四神”培育
许江
15/加快新文科制度政策创新步伐
郁建兴
17/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为己任,加速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崔延强 段禹
学科研究
20/新文科与新法学
徐显明
24/重访计算社会科学:从范式创新到交叉学科
严宇 方鹿敏 孟天广
34/“新文科”之中文学科建设与国学人才培养
杜泽逊
理论前沿
38/新文科与新时代
王学典
48/新文科的体系建设及“钻石模型”
徐飞 辛格
61/新文科拓展观念的重要认知
——“道”“术”之辨与“事”“人”关系
周星 任晟姝
教育探索
69/新文科建设融合“数智”科技创新发展的系统思维与物流专业实践
胡志华 黄有方
85/井冈山精神铸魂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科学阐释与江财实践
卢福财 李春根 万绍红
93/从理念到行动:中国特色新文科建设的初步探索
申树欣 于喜娜
典型案例
98/优化布局重特色 培养新时代文科拔尖人才
——北京大学深入推进新文科建设改革实践
100/三性融合 四维并举 积极构建新文科建设“人大模式”
发展报告
104/揭示新文科建设的理论进展 探寻新文科的发展规律
——2021年新文科建设进展报告
黄凯南 苗滋坤
摘 要
新文科纵论(笔谈)
樊丽明 廖祥忠 许江 郁建兴 崔延强 段禹
编者按:自“新文科”概念提出以来,相关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持续涌现,但围绕“为什么建设新文科,建设什么样的新文科,怎样建设新文科”这一时代命题,以及新文科建设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人文社科学界的相关研究仍时现歧见。为助推新文科建设进一步走深走实,本刊特组织以“新文科纵论”为题的笔谈一组,约请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许江、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就相关重要议题展开多维度的集中研讨。笔谈涉及新文科的育人功能与建设目标,新文科建设的历史逻辑、时代逻辑与未来逻辑,新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新文科建设的制度政策创新,新文科建设的价值理想与实践意义等热门话题。相信该组笔谈会予关注新文科建设的广大读者以深刻启迪。
关键词:新文科;学科融合;教育创新;育人体系;教材体系;人文精神
新文科与新法学
徐显明
摘 要:新文科将是文理打通、人文与社科打通、中西打通、知行打通、古今打通的“五通文科”。新文科在法学领域的展开就是新法学。建设新法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应对国家需求对文科的挑战,实现对法学的再造。中国的法学教育要抓住机遇向新法学转变,通过有效应对新时代、新理念、新阶段、新格局对法学教育带来的新挑战,推动中国法学教育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新文科;数字人文;新法学;法学教育;卓越法治人才
重访计算社会科学:从范式创新到交叉学科
严宇 方鹿敏 孟天广
摘 要:第四次科技革命驱动人类社会迈入数字时代,整个人类文明正在经历快速、大尺度和深层次的数字化转型。计算社会科学致力于形成交叉学科,从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层次为理解数字文明语境下新生社会经济现象构建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计算社会科学构想自提出以来经历了三大转变:一是研究范式从聚焦数据驱动发展为理论驱动与数据驱动相融合,重新重视因果关系;二是技术方法从聚焦各类数据挖掘方法到推进数据挖掘、仿真模拟、复杂系统方法并存的多样化研究方法;三是从聚焦论转变为从本体论和认识论构建新概念、新理论以解释数字时代的社会演变。我国计算社会科学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数字经济、计算政治学、计算社会学、计算传播学和计算法学等新兴交叉学科,未来应加快计算社会科学交叉学科建设以形成独特学术、话语和学科体系,为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文明时代贡献原创理论和范式。
关键词:计算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交叉学科;学科体系
“新文科”之中文学科建设与国学人才培养
杜泽逊
摘 要:2021年4月9日,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教授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同志,在“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2021”上作了有关新文科建设的主题发言,总结了2018年以来我国新文科建设的思路、方法、目标。在当前情况下,培养具有代表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家,是新时代大学的核心任务,也是“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在国学人才培养领域,新时代国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塑造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人才。从山东大学尼山学堂的开办经验来看,以打破院系和学校界限,延聘优秀教师,通过原典导读课打牢学生的国学功底,通过论文报告会和科研实践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组合方式的人才培养之路,是符合当前中国实际且面向未来的国学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新文科;中文学科;国学人才
新文科与新时代
王学典
摘 要:新文科的本质内涵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它所针对的是近四十年来直接复制于欧美的西方学术体系;与原有文科特别强调“分科治学”不同,新文科则推动“学科融合”,以问题为平台整合学科而不是以学科为平台切碎问题,是新文科的理念;新文科的提出绝非偶然,它实际上与当下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学术大转型密切相关,与学术界跨入新时代紧密相连,新时代要求矫正“象牙塔化”的人文学术,呼唤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学术研究;聚焦于中国经验、中国材料、中国数据、中国案例、中国实践,并抽象出中国法则、中国理论、中国概念,进而全面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新文科的终极追求。
关键词:新文科;学术转型;学科融合;学科建设;分科治学;问题意识;中国经验
新文科的体系建设及“钻石模型”
徐飞 辛格
摘 要:新文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立足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增强“四个自信”、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在“双一流”视域下从理论、学科、学术、教学、教材、话语和评价维度,全面深入地阐释新文科的体系建设及相应的改革发展问题。理论体系建设需突出人文性、价值性、交叉(融)性、系统性、时代性和中国性;学科体系要深化传统学科、培植新兴学科、打造学科集群(平台);学术体系要变革研究范式、彰显文科质性、聚焦有组织科研、加强学术传播;教学体系建设需从师资、课程、课堂、教育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综合施策;教材体系建设应从修订教材、新编教材、通识系列教材、数字教材、外文教材、配套教材等统筹推进;话语体系重在提升话语的设置、阐释、传播、“使认同”等能力;评价体系则需从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全面展开。建立“钻石模型”能够清晰揭示七大体系内在关系,理论体系建设是核心,可以全面、整体指导、连接教学、教材体系和学科、学术体系。
关键词:新文科;体系建设;“双一流”建设;系统工程;钻石模型
新文科拓展观念的重要认知
——“道”“术”之辨与“事”“人”关系
周星 任晟姝
摘 要:中国《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一年有余。经过一段探索周期,新文科建设已经步入深水区,需要更加深入、细致的理论探究。站在“道与术”“人和事”两个层次的两种对立关系中对中国“新文科”建设进行观念拓展和认知再深化,不只是对于新文科建设的目标、概念和内容再思辨阐释,也应努力突破意识瓶颈,对于新文科发展大势的“道”与如何实施的方法即“术”的本质关系进行深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新文科建设这一作为任务的“事”与关键的实施者“人”的关系进行深层剖析,即从分析观念深化认识被忽视的原因到给出强化实践落地策略路径,依次扩展,进而分析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进入课堂的必然趋势,并具体指出提升课程思政质量和人的全面培养的路径和方向。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道术之辨;课程思政;劳动教育
新文科建设融合“数智”科技创新发展的系统思维与物流专业实践
胡志华 黄有方
摘 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文科建设以变应变。对新文科内在系统性与外在整体性的认知、建构与系统思维,是新文科认知与建设的基础。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以及现代工业、农业和医科创新发展态势之下,“数智”科技是耦合新文科与其他学科以及推动新文科创新的驱动要素,“数智”赋能新文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概念模型构建,才能理清新文科之“新”的深刻内涵与要素,实现“数智”科技推动新文科融入“四新”的嵌入性与系统性目标;只有通过有效耦合的系统工程方法,才有利于探索物流新文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课程重构的新体系与新路径。以此类推,只有融合“数智”科技创新发展的系统思维,并以此新思路、新方法与学科交叉新模式引领时代教育改革方向,才能提供新文科建设的新方案和新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探索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做出新贡献。
关键词:新文科;数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系统思维;物流专业
井冈山精神铸魂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科学阐释与江财实践
卢福财 李春根 万绍红
摘 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人才,以井冈山精神铸魂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正是用井冈山精神等革命传统铸魂育人,为祖国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创新创业人才。江西财经大学瞄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井冈山精神之“魂”嵌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通过“三字真经定标准”“四大特色促融通”“五类协同保发展”等方法路径,进行成功的探索和实践,推动了新文科建设,铸魂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人才培养
从理念到行动:中国特色新文科建设的初步探索
申树欣 于喜娜
摘 要:作为兴国强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器”,高等教育必须率先实现创新发展。“四新”建设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新文科作为其中关键一招,旨在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的中华文化。2020年11月3日,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描绘了新文科建设的“施工图”,标志着新文科建设进入全面启动的新阶段。全国各地各高校各教指委回应新要求、担当新使命,聚焦文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育新机、谋新篇、开新局,开始了从概念到体系、从理念到行动的新文科建设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开创了新文科建设的崭新局面。
关键词:高等教育;“四新”建设;新文科建设
优化布局重特色 培养新时代文科拔尖人才
——北京大学深入推进新文科建设改革实践
摘 要:北京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积极开展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通识课程群、建立多层次跨学科本科项目、培养国际化复合人才、实施招生专项计划等一系列探索性实践,以新文科建设引领、带动全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内涵提升,促进多学科思维融合,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的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北京大学;新文科;人才培养
三性融合 四维并举积极构建新文科建设“人大模式”
摘 要:中国人民大学立足时代需求,以培养高质量文科领军人才为目标,着力探索价值引领、国家需求、文理交叉“三性融合”的新文科发展路径,坚持推动新专业、新课程、新教材、新平台“四维并举”,并创建国内首个中国特色经济学本硕博实验班,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具有人大风格、人大气派、人大特色的“人大模式”。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新文科;三性融合;四维并举;特色人才培养
揭示新文科建设的理论进展探寻新文科的发展规律
——2021年新文科建设进展报告
黄凯南 苗滋坤
摘 要:2021年在新文科研究热度持续高涨的同时,也在不断挖掘研究深度。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针对2019到2021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以“新文科”为主题的CSSCI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新文科研究进展,通过对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期刊以及代表性理论成果分析发现,新文科研究在数量上取得巨大突破,尤其2021年新文科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在历年所有文献中占比超过71%;同时,通过对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共词、关键词聚类进行定量分析,系统展现了新文科建设的九个研究热点。未来应深入拓展和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契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新文科建设理论体系,探寻新文科建设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之间的关联,理清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构建协同发展路径,系统深入地研究新时代新文科建设的实践逻辑、发展路径和实现模式,加强案例分析和量化研究。
关键词:新文科;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研究热点;研究进展
❖
值班编辑 | 王际沣
素材设计 | 李星颖
责任编辑 | 韩 玲
审 核 | 王学典
扫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
xwkqk@sdu.edu.cn
联系方式|
0531-8836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