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岁男孩假扮妈妈和“教育专家”诉苦:当心,这是心理孤儿!

关注☛ 父母城邦 2021-09-26


加邦邦妈微信:fmcb001 (领免费课程)

后台回复“投稿”,了解征稿需求

后台回复“专家”,立即预约咨询


邦邦妈送福利啦~


适合每位妈妈的礼物~看完文章,记得在文末领取福利哦~



今天看了一篇新闻,把我眼泪都笑出来了,再仔细一看,又让我心酸了一把......


来自杭州10岁的小男孩俊俊,居然冒用「妈妈」的身份,在网上加了一个「教育专家」,掏心掏窝地诉起苦来。


他模仿妈妈的语气,把家里发生的小冲突一一细数,一股脑全部吐槽,还顺带从妈妈的角度评价自己。



俊俊还把和专家的聊天记录,发给妈妈和家里人,希望他们能好好反省如何教育孩子。


但是,他唯一没敢发给爸爸,因为爸爸「太凶了」。


孩子一本正经,但父母却当成了一个「趣事」,还将截图发到了朋友圈。


其实,俊俊是想和爸爸沟通的,但他却说不过爸爸,两人根本聊不到一块去。
俊俊喜欢游泳,却被爸爸安排踢足球;一言不合,爸爸就抄家伙,衣架也用来打人;妹妹把东西弄不见了,爸爸首先就怪他。


看完这件事情,忽然让我内心一震。


以前,我们总是听到父母怎么想方设法和孩子建立沟通,现在成了孩子主动出击,维护亲子关系。


我们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把孩子推向外面。


破除教育问题的有效方法,其实应该互相加强沟通,而更主要的一方,在于父母。


那么,问题来了,父母如何和孩子建立有效谈话呢?



允许孩子有意见


下面这个故事,真实存在于每个家庭中。


小女孩和妈妈外出吃饭。


妈妈问她:「中午想吃什么。女孩说:「不知道,随便吃点什么吧。


「不要说不知道,你说了妈妈就带你去吃,什么都可以吃。女孩听到后非常开心,还跟妈妈核对了一番:「什么都可以吗?
「对,什么都可以!女孩想了好一会,说:「我要吃盐酥鸡。


妈妈皱起眉头,「你知道妈妈跟你说过很多次了,盐酥鸡很油不健康,换个吧。她又想了想,说:「妈妈,我要吃布丁。


妈妈这次明显火了,呵斥到:「中午吃布丁?我有没有跟你讲过,中午要吃正餐的?


大部分情况是:孩子心中的意见,还是大人的意见。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作者认为:给孩子选择的自由,是父母必学的一项技能。


选择的自由,代替指令性要求,孩子才会觉得一切都是自主的,不受压迫的,这样他们更愿意和父母合作,也会获得对外界的掌控感。


一只鸟被关久了,出来了就不大会飞了。


同样,一个孩子,如果长期被约束,被否决,即使有一天你给了他自由,他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就事论事,而非借题发挥


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既要让他觉得没有受到攻击,又欣然接受,是需要一点技巧的。


哈佛女孩刘亦婷在中学时期,特别迷恋《圣斗士星矢》。


母亲刘卫华觉得剧中有一些血腥暴力的内容,决定劝女儿少接触。


但是她没有直接劝说,而是和女儿一起观看。


在看的过程中,她指出了这部片的优点。女儿很开心,觉得自己的爱好受到了尊重。


接下来,她又委婉地提出一些不足之处,引起了女儿的反思。


慢慢地,女儿就自动减少了看动画片的时间,重新回归到学习中。 

就事论事,当孩子不用担心父母的责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本身上时,孩子才更愿意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但实际上,当孩子表现得不好时,很多父母都做不到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当孩子遭遇挫折,尝到苦头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我早就告诉过你了」,并暗含着一些幸灾乐祸。


这就属于借题发挥。 

教育专家简·尼尔森说:借题发挥,会阻碍孩子在体验自然后果过程中的自然学习,把心思集中到承受或抵抗这些责难、羞辱和痛苦上。


孩子已经感受到了挫败,为什么还要对他奚落一番,让他感觉更糟呢?


我们要明白,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减少行为偏差,而不是让孩子难堪。



不说道理不说教


《少年说》里,有个女孩袁璟颐,她待人礼貌又得体。


但妈妈却看不到孩子的优点,总是拿她跟学霸同学比。


她对妈妈说:「不要只看见别人家的孩子,你的孩子也很努力好吗?为什么你不看一下。」


但妈妈板着脸对她说教:「第一,我在说你跟人家孩子比的时候,肯定不是说一定只跟学霸比。第二,我觉得你没有领悟到重点,你要跟人家比培养自己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妈妈说的很有道理,但孩子这时候需要道理吗?


孩子还想争辩些什么:「我说了,我不适合激将法,你们总是打击我,我觉得自己很差。」


话已至此,这时候妈妈只需一句软话或一个拥抱,就能化解孩子心中的不满。


但是,妈妈仍旧一味打压,「我认为你的性格里,不打击你可能有点飘。有些东西你一定要去改,才会有效果」。


这样的对话方式,只能以女孩哭着离开告终。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超限效应」用到这里就是说父母说得越多,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越容易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拥有他人的赏识。


如果连最亲的人,都无法与孩子产生共情,没有理解,只有控制,那孩子的自信又从何而来?



肯定孩子的负面情绪


孩子负面情绪的背后,是他们得不到满足的诉求。


因此,疏导远比压制更有效。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一位爸爸,走到生气的女儿面前,慢慢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轻轻说:「你不一定非要开心,也不必总是装傻或是搞笑。


重要的是,每一次你像这样感到生气的时候,不要一直沉浸在愤怒的心情里。你要承认它,接受它,然后尊重它。」

女孩点点头。


「你可以生气,只是不要让这种心情支配你太久。因为时间太久的话,就会出问题。」


这时,女孩委屈地说了一句:「我不喜欢你骂我」。


「宝贝,我只是在逗你,不是真的想骂你。


有时候你还说我是‘傻脸’呢,对吗?有时我不介意,有时我也会有点生气,是不是?


但这没关系,重要的是要把它说开,这样我才能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


我会尊重你的底线,绝不会越过。但是你也得先告诉我。」 

对话全程充满温情和理解,女孩的愤怒也化为乌有。


这让我们看到在暴力和专制背后的另外一种沟通方式,它更有爱,更包容,更有力量。



真诚地做出反应


著名教育家李崇建,在TED演讲时,分享了一个亲身经历。


5岁的小侄子捡了一颗石头,跑到他跟前去分享。


他蹲下身子,端详了石头大概有20秒。


接下来,他问:「这个石头在哪里捡的?」「在门口捡的。」


「你怎么会看到这颗石头?「因为有一只蜥蜴跑过去。」


「你不怕蜥蜴啊?「我怕啊。


「那你怎么还敢捡这颗石头?「因为蜥蜴走掉了。


「那你怎么会想要捡这颗石头呢?「因为很漂亮啊。


「告诉我,哪里漂亮?「这里红红的。


「我看到了。你以前有捡过石头吗?」「没有。「那你要把这颗石头放在哪里?」「我要放在桌上。


「你为什么不是放在架子、抽屉里,而是放在桌上呢?「因为爸爸有一颗石头放在桌上。」 

十句对话中,他认真地接受了孩子一起分享新鲜事物的邀请,参与了孩子提供的一个事件。


当他参与其中时,就是对孩子的尊重。


孩子内心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暗含着父母的态度。


哈佛大学曾用70多年,跟踪200多名19岁的哈佛大学生,做了一项「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什么样的人能获得最大的幸福」的调查。


结果显示:温暖和亲密的关系,才是美好人生最主要的因素。


而「共感」,则是亲密关系最重要的基础。


父母越能回应孩子的情感诉求,亲子之间的信任和连接也就越紧密。


作为一位宝妈,我再次积极地倡议各位父母们:积极回应孩子,多点互动,莫让孩子成为「心理孤儿」。



文| 江上(文学硕士兼宝妈,用笔生活,用心生活,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福利派送Hi~给大家介绍一下
邦邦妈的好朋友【蜻蜓Kid】


初次见面


【蜻蜓Kid】给大家准备了广受孩子喜爱的《疯狂学校》图书册


扫码下方二维码,大家就可以免费领取啦~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哦~~~



▍好文精选



▼扫码关注我们,收获更多精彩▼




 点击“在看”支持邦邦妈↓ 每天5分钟,免费听好课~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