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上补习班,不买学区房,他带娃走遍中国

李 鹿 Vista成长实验室 2021-04-12

点击上方「设为星标」



每年出去旅游花费不少,但从小不报补课班,省下的钱也够了。

 


撰文 | 李    鹿

编辑 | 沈佳音


假期开始第一天,翻译家、作家薛舟从校门口接走正值小升初关键时期的大女儿雨乔,连同妻子和小女儿笛子,无缝赶往下一站“课堂”。

 

不过,他们并不是去补习机构充电——他的女儿们从来没有上过学科课后班。他一脚油门直接开到200公里外的河北沧州博物馆。如每个假期和周末一样,一家四口的“边走边看历史课”开始 了。

 

沧州是第一课,“整季课包”长达48天,“教室”战线18000公里,遍访甘肃、新疆的丝绸之路古城,再南下四川,全程参观78家博物馆,直到开学前返京上课,然后等待下一次旅行。


那时2017年的暑假。2018年暑假还是如此,他们一家又参观了80家博物馆;2019年暑假,一家人入藏,使小女儿在上学前就圆梦打卡中国大陆所有省,大女儿因为陪着妹妹“补课”,很多省份已经去过多次;2020年疫情初定,以海滩休闲为主,他们又“顺便”参观了30家博物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许多家庭都认同的教育理想,但像薛舟这样高质量遛娃的恐怕不多。迄今10年,他带两个女儿自驾壮游18万公里,参观了上千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一路上,薛舟一直给女儿们讲历史故事和古诗词,旅途中结合实地场景讲,哄睡时讲,粗略统计,他至少给女儿讲过一万多个故事,几千首诗词。



女儿成长相当于读了好几个本科


2009年8月,雨乔两岁多时,薛舟夫妇带她去韩国访学一个月。有一天晚上,薛舟陪她入睡。睡觉之前,照例是先讲故事。故事讲完了,女儿还是没有睡意,薛舟就提议给她背唐诗。她则要求爸爸一边背诗,一边用手指在她的后背上写字。写着写着,女儿在他的唐诗声里安然睡去。

 

那天晚上薛舟差不多连背带写了二十来首唐诗。这项活动便成了女儿临睡前必不可少的项目。大约一个月后,他们三个走在首尔市内,女儿骑在薛舟的肩头,忽然高声朗诵道:“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数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薛舟惊讶得合不拢嘴,这是初唐诗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啊。


◎ 雨笛


2013年,雨乔6岁,薛舟的博客空间开始按月记录着“女儿的历史课”,每日教案格式整齐:包含一首开场诗,一段历史故事,一个讨论主题。


所谓历史课,并不是把孩子按在书桌前正襟危坐一讲一听,也是如背唐诗,父女俩熄灯躺着聊天,一直聊到女儿睡着。

 

薛舟从小爱好历史,起初他只是随意讲讲,没想到三四岁的女儿越听越入迷,经常一两个小时还不肯睡。薛舟很快发现,不专门准备撑不下去了。

 

给年幼女儿讲的故事也许很短很浅,但他认为自己应该对整段历史有系统的、多角度的把握,才能深入浅出地讲好。他开始大量阅读,比如讲西汉,要读钱穆的论述、西汉思想史、刘邦和汉武帝等重要人物的传记……他在很厚的笔记本上做读书笔记,让自己快速且深入地熟悉每一段历史,完成睡前故事KPI。

 

薛舟戏言,陪伴女儿成长的这些年,相当于读了好几个本科。他很享受陪孩子二次成长的过程他希望通过和女儿的睡前漫谈,启发女儿主动思考,而不只是灌输一些人物和史实。

 

去年,薛舟梳理提炼10年来给女儿讲的故事和诗词,以及带女儿走过的旅途,出版了一套《边走边看的中国史》,将故事与博物馆、遗址相对应,还设计了37条历史主题旅游线路。他称之为“踏访式历史阅读”。


与女儿一起自由生长


“我对孩子的未来没有什么规划,因为孩子的未来,家长没有资格去规划,也管不了。像我自己后来写诗,搞翻译,写历史,是父母万万想不到的。他们不可能一步一步地替你规划好,设计好。”薛舟成长于山东农村,初中时他坐父亲的自行车第一次到20公里外的县城,大学时才到省城。

 

女儿出生后,薛舟夫妇选择自己带,不依靠老人。“将心比心,你想哪个孩子不愿意待在爸爸妈妈身边呢?”

 

他们居住的地方十年前还不够繁华,附近没有合适的幼儿园,他们索性把女儿留在家里自己教。一家三口都没有“单位”,不必朝九晚五。孩子跟着他俩一起自由生长。

 

2010年秋,薛舟一家第一次长途自驾,本来只想开两天练练手,但4岁的雨乔状态极佳,便一直走下去。这一路途经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历时十天九夜,行程2850公里。

 

到达太原前,薛舟告诉女儿,你最喜欢的几首诗歌的作者都是太原人,比如《登鹳雀楼》的作者王之涣,《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王昌龄,《凉州词》的作者王翰;住在平遥的夜里,睡前故事讲温庭筠和李商隐偶遇,温庭筠是祁县人,第二天去逛祁县的乔家大院;路过绵山,讲介子推和晋文公的故事,回忆几首关于寒食和清明节的诗歌……

 

山西和中原并不属于“儿童友好型”旅游地,但在一年多睡前故事的铺垫之下,雨乔乐此不疲,骑在爸爸的脖子上,诗词和典故像快乐的泡泡一样往外冒。



◎ 雨笛和雨乔在旅行


2013年,小女儿雨笛出生,雨乔幼升小,忙碌的一年,他们没有放缓脚步。雨笛5个月去青岛;6个月一家再访山西,薛舟抱着雨笛登上北岳恒山,游悬空寺,6岁的雨乔已经是体力过人的资深驴友,妈妈在她的鼓励之下才咬牙登顶;雨笛7个月,一家人去内蒙古游沙漠;9个月回山东老家……

对孩子为什么总要追求回报?


一个暑假逛几十家博物馆,一年背几百首诗词,孩子能记住吗?“太容易忘了。那些斤斤计较于孩子能记住什么的父母让人感觉很小气,好像给别人什么东西,心里念念不忘会不会得到回报啊?感觉好不容易挤出时间教给孩子知识,却又担心孩子给忘了,无法回报自己的苦心。其实大可不必,对别人尚能大方,对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小气?我教我的,你忘你的,只要我给予的努力超过了你的遗忘天性,那就是胜利。我们之所以失望,那是我们奢望一劳永逸。”

 

薛舟认为家长不要急功近利,认为花时间花钱出来玩了,就要把知识点灌进脑子,像给孩子报了辅导班一样,必须见到回报。

 

他在博物馆常见到拽着孩子观展的家长喋喋不休,孩子已经没有耐心。“为什么孩子参观一次博物馆,就要列出一二三四的具体收获?如果那样,孩子对博物馆的兴趣就死掉了。博物馆教育是美育,收获是不能量化的。”


 ◎ 雨乔在旅行


观展之前,他带女儿读相关的历史故事,与已知的知识、感兴趣的事物联系起来,做好铺垫。日常的大量阅读、讲故事,随时随地的思考和讨论,每年的多次旅行、场景重现,“从多个角度不断刺激,历史自然会内化为素养”。

 

女儿有没有听不进去讲解的时候?“当然有了,孩子嘛,这时候我就拍拍她的肩膀,自己随便看看吧。”美食、游乐场、游山玩水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穿插点博物馆和古迹,放松地玩,不能把旅行当成课去上。

 

旅途中,常有好心的游客对两姐妹的另类假期好奇,问她们不用上补习班吗,雨乔笃定地说不用。小时候是父母不要求她补课,薛舟认为见识比知识更重要。孩子大了,薛舟告诉女儿,如果想补课随时可以报班,但雨乔自己认为不需要。


一路旅行,一路读书


雨乔习惯了在大量的自由阅读和思考中获取知识。2015年,妈妈在博客上记录,小学三年级的雨乔一年读完150本儿童小说,总计1500万字。2020年的暑假长途旅行中,13岁的雨乔在完成作业之余,读了五六本大部头名著,20万字的《理智与情感》因为喜欢读了两三遍。

 

是否有很多亲戚朋友取经,怎么把孩子培养得对历史和阅读这么感兴趣?“他们更多的问英语是怎么学好的。”薛舟说。或许因为历史不是主科,阅读也不“算分儿”,很少有人咨询。


雨乔从来没上过英语课外班。十几年前,双语熏陶理论还没有流行,薛舟和妻子就在家里给孩子听英文儿歌,读英文故事,家里的中英文童书囤了上万本。


 ◎雨笛在旅行


每次出门旅行,薛舟主张要痛痛快快地玩,除了完成必要的作业,学业、练琴都放下。但阅读是孩子们自己要坚持的,后备箱里总是装满书。

 

薛舟一家曾自驾从北京一路向南,边走边玩一个多月,后来索性跨海开到海南,在三亚郊区租房住了整整两个月。两个月中,雨乔读完后备箱里带来的300多本英语分级读物。现在英语考试,雨乔经常全校第一。

 

“英语是从来也没见她怎么努力。”薛舟笑着说,“有的人是真舍得花钱报班,但不舍得自己买套教材陪孩子读。”他认为报班“鸡”出来的英语,和从小与父母一起阅读习得的英语,感受是不一样的。

 

薛舟和妻子开玩笑说,每年出去旅游花费不少,但从小不报补课班,省下的钱也够了。他们没有买学区房,更是省下一笔巨额开销。一家四口在郊区住得宽敞舒适,孩子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懒得搬家”。对口的学校校舍有些陈旧,薛舟带两个女儿提前到学校参观感受,给她们讲了西南联大的故事,女儿们都很喜欢自己的学校。薛舟说他从没有过育儿焦虑,女儿也不焦虑,他觉得这是读历史和旅行的好处,让人目光长远,心胸开阔。


◎ 雨笛和雨乔在旅行


是学霸又怎么样?”


薛舟并没有想把女儿培养成历史学者或作家,甚至不期待历史语文考试出众,尽管女儿的文科成绩毫无意外地优异。“孩子还没有定型,不知道一生的兴奋点在哪儿,如果知道将来要去搞芯片,那直接往数理化方向培养不就完了吗?所以要带她们多走多看,多去碰撞兴奋点,让她们找到自发的快乐。”

 

女儿学习一直比较随性,喜欢学的就多学点,不喜欢学的不多努力。薛舟也不催促。“我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不辜负每天早出晚归,就像我小时候父母要求我一样,每天在学校泡着,对得起时间就行,你只要尽心尽力就行,实在不行能怎么着?如果你有这个才华才能,但是你因为懒也没有弄出一点成就,那就是你的遗憾了。”


 ◎ 雨笛在旅行


面对孩子,薛舟常常将心比心:“有孩子之后,我也经常回想自己小时候。你小时候是学霸吗?是学霸又怎么样?你何必非得要求孩子要怎么着,你能做到吗?尽量尊重孩子。家长最重要的就是在他喜欢的时候,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助一下力,给他提供一些大方向的引导,细节上无法干涉太多,要不然太烦。他是什么种子终会长成那个东西的。”

 

带着女儿边走边看边读历史,薛舟希望她们能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你发现没有?好多孩子到高中毕业,甚至本科毕业,还是没有自己的人生观。我希望她们有自己坚定的内心,这些东西是我们做家长需要从小培养的,到了30岁之后,就不用考分来衡量了,那是社会真正考验你的时候。”



点点在看

在留言区谈谈你育儿中的惊喜瞬间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