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钱买不来快乐,真的不是自欺欺人的借口

李孟苏 看天下实验室 2023-08-30

由于手里的金钱没有带来快乐,于是错误地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金钱。

撰文| 李孟苏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女明星患抑郁症轻生去世,留下数亿遗产。有网友在这条新闻下留言:“这么有钱了还不快乐,还要自杀?”我对留言者的潜台词“有钱会快乐”这种逻辑很感兴趣。


什么是快乐?多年前我看了荷兰伊拉兹马斯大学社会学教授鲁特·温霍文的一篇论文,阐述快乐和富裕的关系,深以为然,从此奉为快乐指南。温霍文在全球140个国家做了8000份问卷调查,调查人们的快乐问题。他发现:


首先,快乐和富裕紧密相连,发达国家的居民比发展中国家的居民快乐指数要高;


其次,金钱不是快乐的唯一因素。比如墨西哥和一些相对贫穷的拉丁美洲国家,居民的快乐指数却要高于西欧、北美这两个世界上最富裕地区的居民。1950年代以来,这两个地区的居民收入迅速增加,但快乐指数却没有相应地增加,在美国甚至还有所下降,感到沮丧、郁闷的人数是50年代的10倍。在这两个地区内比较,GDP较高的美国人和英国人没有GDP相对较低的瑞士、丹麦、冰岛人快乐。


温霍文得出一个结论:金钱会促进幸福,但只能达到一定的程度。随后,这个过程不是停滞不前,而是逆转了。这是因为,金钱能够保证原始目标的实现。原始目标是遗传基因的一部分,心理学上把它叫做优先遗传的需要。它也是生存的需要,按先后次序是:空气、养育、水、食物、性欲。当金钱不足以负担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我们会感到很痛苦。一旦跨进富裕的门槛后,金钱所能带来的幸福增量就变得越来越小,快乐与否和收入就没有关系了,进一步的财富积累对于提高快乐程度不再有任何意义。


温霍文的结论,很多人并不愿意认可,因为他们拒绝否定金钱的力量。他们会说,穷人哪知道有钱人的快乐呢,穷人根本不知道该到哪儿去花钱购买快乐。


其实,经济学家也认可社会学家温霍文的结论:买买买无益于提升快乐指数。普林斯顿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创立了一个“快乐经济学”学说,因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快乐经济学”的一个观点认为,今天的人们寿命长了,生活质量高了,手里可以自由支配的钱是1950年代的4倍以上,为什么反倒不快乐了?究其原因,是我们踏上了一架“快乐跑轮”。我们总觉得物质和金钱不够,为了满足欲望,就要像仓鼠那样不停地在跑轮上跑下去。


由于手里的金钱没有带来快乐,于是错误地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金钱,于是自觉地延长工作时间,996、007,期望赚更多的钱,然而快乐感就在原地打转,并没有增加,反倒给社会和自身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赚钱这件事儿极大地压榨了闲暇的时间,让我们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没有时间运动、旅行、睡觉、发呆;而更多的钱让我们更多地消费,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又加深了不快乐感,抱怨生活太乏味无聊,不幸福,陷入“生活越好心态越差”的怪圈。


英国华威大学的经济学家安德鲁·奥斯瓦尔德发现,人的快乐指数变化的曲线是个J形。在20岁出头时,快乐程度比较高,然后急速下降直到中年,大约在42岁到达谷底。过了42岁,随着年龄的增大,大多数人的快乐度会迅速上升;到了60岁,如果还健在,快乐程度将达到顶峰。这个曲线是否适用于今天的中国社会,我存疑,但奥斯瓦尔德开的增加快乐方子,我认可。


奥斯瓦尔德开了两剂药:一,锁闭某些信息来源的渠道,特别是社交媒体,不窥探别人的生活,避免与社会地位相当的熟人做比较,以此屏蔽比较所产生的负面刺激。


二,适当躺平。今天的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期望值也相应增加,也就更多地会为所谓的挫折、失败而痛苦。所以,降低期望值,生活不允许我们躺平,那就半躺着好了。





不要比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