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5%外国人迷茫在华未来?外教圈背后的隐秘角落

Summer 谷雨星球 2022-10-02
这是谷雨星球第79篇原创
谷雨星球 | 以专业判断规划升学路
认知力 | 升学力 | 志趣力

这波疫情下真真假假的传言,让不少家长又陷入外教流失的焦虑中。

有人说某校上百外教打算离开,有人说原本不考虑低龄留学家庭转了向,有人说学校都在用高薪“抢”外教…

个月前,大家都以为这不过是几天的居家隔离,然而至今上海仍未解封,其他城市也纷纷开始上起了网课。

我们才发现,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早已落下

■近日,东航、达美等宣布即将恢复中美之间的航班。


最新调查

4月中旬,香港福克斯传媒旗下的新媒体「这是上海」发起一项调查,950名在沪外籍人士填写了问卷。

受访人员中有27.4%在中国生活了超过10年,少于3年的仅有12.3%,绝大多数人都在华生活了三年以上。所有人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知人群,55.4%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7%是博士。

■图片源自这就是上海。

职业上,44.2%的人从事教业行业,占比最多,其中英文老师20%,其他学科老师24.2%。问及这次封锁是不是影响他们规划未来时,答复如下:

  • 22%选择「是的,我想尽快离开」。

  • 26%选择「是的,我想在6-12个月里离开」

  • 37%选择「是的,但是我还想观察下情况再做打算。」

  • 15%选择「并不,我想长期待在中国。」


也就是说,85%的受访外籍人士受此次封锁影响,重新思考自己在华未来。

但下定决心马上要离开的占比并不高,近五分之四的外籍人士仍处于犹豫中15%的人下定决心留在中国。

■图片源自这就是上海。

离开中国后,22%外籍人士选择去亚洲其他地方,如泰国、新加坡,31%的外籍人员选择回到自己国家。这几年因为疫情影响,很多人已经2年没与家人团聚了。

这份调查让我们得以一窥在沪外籍人士的的想法,乐观的是,大多数人仍在观望。当然调查样本不多,做个参考。

■很多外教非常爱社区,图中是上海耀中的老师们做志愿者。图源自上海教育。


识别“黑外教”

外教是国际化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疫情和双减前,国内对外教的需求也达到了顶峰,数据显示,在国内的外教需求达到了60万。

但繁荣的另一面,是合法合规外教并不算太多。

根据国家外专局最新准入标准统计显示,符合母语工作签要求的合法外籍教师,仅占总体数量的三分之一。界面报道,以北京为例,2019年持教师工作签证的合法外教在1万人左右,而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合法外教则只有几百人。

■新学说2019年数据,这样统计下来每个城市K12学校外教不过小几千人。(戳👉全国国际学校外教数量统计:北上广苏位居前四


究竟,什么样的外教才是“合法合规”呢?

2017年出台的《关于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的通知》规定的非常细致——在华外籍人员必须持有效工作签证Z签才能合法工作

《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还将在教育领域工作的人员归入B类管理,这类人员必须具备最低学士及以上学历及2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历。若老师有所在国家的教师资格证或者相关证书等,可以免除工作经历的要求。

没有犯罪记录,有资格雇佣外籍人士的单位雇佣等都是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合法合规的外教都是有教学证书或经历的高学历人士。

■中国签证

网传海外无业游民或非专业人士等来中国转身就变成外教,大多是黑中介为了牟利,不顾法律,不做审核,只要是外国脸就行,通过办理其他类型签证如旅行签或者M签证进入中国,骗取家长信任。

随着大量在线教育的兴起,小而美的英文工作室落地,这类操作并不少见。大量媒体写过报道,比如南都周刊这篇👉做了4个月的外教黑中介后,我把老板和客户全拉黑了,把套路揭底得清清楚楚。

大家也可以放心,“假外教”外教几乎不可能进入正儿八经的学校和优质机构。一般来说,正规外教招聘渠道一般是线上知名网站或国外招聘展会,只有学历证书和教学证书的老师才能应聘,通过审核,办理签证。

因为疫情外教紧缺,对外教教学证书有所放松,学历要求一直是原则性死线。

■图片来自央视报道

薪酬和“鄙视链”


正儿八经的外教为什么远渡万里来到中国?

有的真心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疫情中不少外教都在踊跃做志愿者,非常暖心。

有的是看重国内国际教育发展快成长机会多,当然其中也有薪水吸引。国内中外教“同工不同酬”早就不是秘密,一般来说,外教的工资普遍是中教的2-3倍。

图片来自顶思发布的👉年度重磅 | 顶思《2021中国国际学校薪酬报告》


根据顶思调查,一线城市外教的25分位,也就是25%外教收入少于24000,中教则只有8000出头,差额近3倍。75%的外教收入少于33000,中教一个月收入16000已经赶超75%同行了。

除了薪水,学校还需要为外教承担其他额外成本,如孩子读书,购买保险,房租成本,交通旅费等,一个普通外教的成本一年至少50万起,抵掉4-5个中教。

普遍来看,双语学校的中外教比约为1:6-1:8,中外教比例越高的学校,成本越高,学费越贵。

外教之间也有些令人不是很适的“鄙视链”。

曾有人做了一张图,虽有些偏颇,也有些道理——英美加等英语系国家白人外教是鄙视链的顶端,这也是外教里最“吃香”的一类。(有人说是种族歧视,也有市场需求,还有稀缺性决定价值,话题不大暂不展开)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也欢迎补充来源。

关于未来

对于大多选择体制外,尤其是从小读国际化学校的家庭来说,外教是不少家长甘愿每年掏几十万上学的原因之一。

真真假假的传言出来后,不少家长开始思考还要选择国际化教育吗?

我给大家打个强心针,外籍老师的流动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严重,20%算是相对正常的流动率。顶思数据显示,去年国际学校老师平均离职率高达25.9%,部分学校老师的主动离职率甚至高达45%。


👉年度重磅 | 顶思《2021中国国际学校薪酬报告》


如何尽可能稳定师资团队,如何储备新的人才,课程和评价如何不因老师离职而丧失连贯性,这是学校这些年一直在下的功夫和在做的准备。在学校做HR的朋友们一直在积极组织招聘,目前情况良好。

若真出现大量外教流动,外教人数最多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最受影响。因文化相似性和品牌效应,此类学校普遍也相对更容易招聘外教,也有更强大的储备,不用过度担心。

而对中国家庭来说,随着对双语教育认知的深入,大家也逐步形成了几个基本共识:

  • 国际化并不是西化,而是中国基础上的融合;

  • 不只迷信外教,更看重教学质量;

  • 双语并不只是语言能力,而是思维力。


现在,这些既懂中国又懂国际的双语老师身上,是中国国际教育的希望

■新学说2019年数据(戳👉全国国际学校外教数量统计:北上广苏位居前四


那么,要不要选择国际化教育呢?这是非常个性化的话题,很难一概而论。

就我自己而言,中国从不是一个移民国家,是世界上外国居民占总人口比例最低的10个国家之一,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低于朝鲜和越南。

在封闭性和主体性极强的国家里,国际化教育里中外教融合的尝试,为追求全人教育的家庭提供了另一种教育选择。

除了语言融合之外,孩子们可以感受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融合,并在更多元的评价方式下,学会以更全人的思维认识自我,共情他人和理解世界。(当然如何将理想的教育落地,各校差异巨大。)


我想起历史学家葛兆光所说,中国有其特殊性,但这种特殊性是不是也要包容在世界普遍价值和国际现存价值之中?

未来,这种特殊性是带我们走向纯粹的地方性文化,还是与他者交往中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普世性文明呢?

这可能是“85%外籍人士重新考虑在华未来”背后,更深层次的隐喻。


#谷雨升学力专栏
以战略思维规划升学
👉0.4%!这才是中国学生爬藤的「真相」
👉官宣3大考全取消了?!这是一篇解忧文
👉被「刷」出来的学校虚假口碑

#谷雨「升学十讲」开放中
备注孩子的年级
免费领取

#本周免费直播
回听仅限谷雨播客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