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谈判再次启动,报价也捧红了一门生意
败在药物经济学测算的企业不在少数。国家医保局计划组织专家来做医药经济学评价指南,特别是在如何应用方面
文/辛颖 王伟宁
编/王小
图/医保谈判现场指示牌 摄/王伟宁
2021年11月10日,在北京进行的国家医保目录药品准入谈判进入第二天,包括热门品种PD-1抑制剂在内的抗癌药,成为今日重头戏。
谈判的入门处用两扇屏风围住,等候的人时不时趴在屏风的缝隙上窥探,虽然看不到谈判现场,但希望早一秒知道是否已经结束。
图/医保谈判现场等候的人透过屏风“窥视” 摄/王伟宁
此次谈判为期三天。一位连续两年参与谈判的企业代表介绍,“专家组由去年的六组减少为今年的四组,且不再有去年的晚上谈判场次。”
医保谈判不是集中带量采购,降价与鼓励创新药是双主题。此次通过资格审查的药品中,有93%为2016年以后新上市的药品。最终进入谈判的有110个西药,少量中药,比2020年的165种略有减少。
11月10上午,抗癌药物PD-1谈判结束后,企业代表们未透露丝毫信息,匆匆离去。然而,敏感的股市显示了端倪,午后开盘四家国产PD-1企业股价齐升。其中,君实生物H股涨超8%,A股涨超9%,信达生物涨超4%,百济神州涨超5%,恒瑞医药逼近涨停。
面对每年一次的“大考“,仍在候场的企业代表们也颇为紧张。一位国内企业的谈判代表在进场前,反复默读自己手写的发言稿,“这款药外企的费用约60万元,本土企业参与后已经几番降价,很低了……”
每家企业可派三位代表参与谈判,需要面对五位来自各地医保局的谈判专家。有企业代表出来后难掩笑意,一位男士不由给同伴竖了一个大拇指,当被问及是否成功,笑着说“回家见老婆”。
面露难色的失意者也不在少数。一家国内呼吸类新药企业的负责人已经是第二次申报了,低头走过人群时说“谈得不怎么样。”去年该企业连初审都没过关,无缘现场谈判现场,在降价后今年入围。
跨国药企的谈判团队出来后大多没有任何表情,一位跨国药企的人士还强调,“一定要提醒大家做好表情管理。”
“进门费”高至80万元
能否成功进入医保目录,敲开巨大市场的大门,谈判期间企业的两次报价很关键。一位跨国药企人士谈判结束后表示,“今年谈判专家的态度还挺好,会有一定的价格引导,但引导的力度不够大”。
所谓的专家引导,就是企业感受到了自己的报价,接近医保局的“信封价”,也就是医保局的意向价格。如果两次报价都超过“信封价”的15%,则直接失去谈判机会,在此范围才能继续谈判,双方锱铢必较。
国家医保局的报价,来自于两个专家团队的测算,即药物经济学评价和医保基金压力评价两个专家组的测算,综合得出谈判支付价格。愈发受到重视的药物经济学,也成为了一门愈发红火的生意。
企业在收到国家医保局发出的谈判邀约后,通常有三周时间筹备资料,但其中要求的药物经济学资料临时准备是来不及的,企业通常都会从年初就开始准备。
药物经济学,是国家药品谈判中的定价参考标准之一。主要是通过成本分析对比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或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的优劣,还要综合考虑药品不良反应、国际价格、竞争性等因素,选择对患者获益最大的药品。
图/pixabay
对参与谈判的创新药企业来说,要证明用自己的药,比其他治疗方案更优、更经济。
一位医药行业人士介绍,“现在找专业团队做一份药物经济学报告,费用在60万—80万元。”对没有专业团队的企业来说,这份报告得外包出去。
多位参与2021年谈判的国内药企告诉《财经∙大健康》,药物经济学报告都是外包的,这其中还包括两家上市企业。
中国整体的卫生经济学学科还较为薄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刘国恩教授曾告诉《财经∙大健康》,2014年他提出要在中国药学会下组建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研究制定行业指南,然而在全国范围内所能组织起来的学者有限。
很多国内企业更是完全不懂什么是药物经济学。到2020年医保目录谈判第四年,仍有不少企业不知如何填写药物经济学申报资料,只有药品费用比较之类的简单数据,连专家都看不下去。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在此前在接受《财经∙大健康》采访时坦言,“企业提供的药物经济学资料越来越完整,尤其是一些国内的大企业,但有些企业根本提供不了任何药物经济学模型,整体上对企业提交的药物经济学资料质量还是有担忧。”
能承包这一业务的,主要是国内的高校团队。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都有业内认可度较高的药物经济学专业团队。“有一些顶尖医院的团队药物经济学做的也不错。”一家参与谈判的企业代表介绍。
一位国内药企从2018年获得药监局批准起,就启动了外包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据其高管介绍,“当时价格要三四十万元,这还是讨价还价之后的。再高的话,一款新药承受不起,但这笔钱不花不行。”
不过,他也没想到,今年的价格又翻了一番。
谁能用好这把“屠龙刀”
今年医保目录谈判药品的药物经济学测算在10月底结束,随后专家们也解除封闭管理。
据《财经∙大健康》了解,国家医保局建成一个较大规模的专家库,每次谈判的测算中,都要从中抽选,在2020年就有36名药物经济学专家参与测算。
意识到药物经济学重要性的企业,开始招聘相应的人才。“我们两三年前就想招一个药物经济学的人了,但一直没有合适的。”一家中药企业的药物研发人员坦言,“药物经济学人才好像‘屠龙刀’,虽然作用大,但是一般企业不知道要怎么用。一是很多用人的目的还不是特别明确,二是相关专业的也不愿意来中药企业。”
图/pixabay
跨国药企多设有专业的药物经济学团队,近年来招聘要求越来越高,多为名校海归。
“国内的药物经济学人才少,以前是因为没有土壤,但现在情况大有好转。”一位药物经济学人士分析,美国的药物经济学相对发达,就是因为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一个新药,保险公司就要尽快决定是否纳入这款药,或者剔除哪些药,学科有了土壤和成长的必要性。
只不过,拿到一份合格的药物经济学报告,距离谈判成功还有不小的距离。影响医保局定价的另一个因素,主要就是医保基金的承受情况,因此在此前的医保谈判中,尚未有年费用超过30万元药品成功入围。
一位在企业从事药物经济学相关工作的人士在谈判失利后,表示很失望,“我们已经拿出最大的诚意,而且和国内的药物经济学专家们积极沟通,了解这个学科的专业标准,但是第一次报价竟然连15%的边都没碰到,没了继续谈的机会,实在超出预期。不知道测算的标准到底是怎样的?”
《财经∙大健康》获得信息是,国家医保局计划组织专家来做医药经济学评价指南,特别是在如何应用方面,什么样的药品适合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评价。
未来,博弈双方的规则将更为清晰。
转载 爆料 进读者群
扫码添加小编
往期 · 推荐
《财经·大健康》
科技与健康新媒体
别错过优质内容,记得设置星标或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