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自述:“减肥针”把我送进医院
医生还给她安排一个任务,“告诉你周围的朋友不要再打了”
文 | 辛颖
编 | 王小
图/unsplash
已经是打过“减肥针”的第九天,李姝(化名)还是无法完全正常工作,走路时伴随着眩晕,说话也时不时的气喘。
“我感觉医生对我是有恨的。”2023年11月17日,李姝因为滥用“减肥针”到医院看病的时候,得到的不是医生的关心,而是气愤和苦口婆心,“就是你们这些正常的人抢药,之前糖尿病患者都没药可用了,你这症状没药能治,就先忍着吧”。
医生恨铁不成钢的源头,就是网红“减肥药”司美格鲁肽。
司美格鲁肽在中国目前仅获批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但被埃隆·马斯克等名人用于了减肥,以及社交平台上的分享助推,这款药因而爆红。
李姝在同事眼中,是身材姣好的美女,167cm的身高,体重60公斤出头,按照医学标准计算的体重指数BMI不到22,正是最健康的标准体型。但李姝对体重总有一丝执念,“我就想减到110斤,一直没成功”。
这一执念最终因“减肥针”把她送进医院。坐在诊室中的李姝身心俱疲,一周多来的痛苦、懊悔、绝望、无助感再次涌上心头,她一直没想通的是,朋友都在用的、网上这么多医生“推荐”的药,怎么没人告诉“我有生命危险”。
No.1
口口相传的“轻松减肥”
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让李姝避免这次伤害,但恰巧全都错过了。
“吃药这种事,你怎么能听朋友的,怎么能听网上那些东西?”接诊的内分泌科的医生对李姝不免有些恼火。
李姝已记不清第一个向她推荐使用“减肥针”的朋友是谁,只是近一年中,身边就有不下10个真真儿的减重案例在向她证明,“减肥可以很轻松”。
对自己的懒,李姝形容是懒得纯粹,“我不运动,甚至都没有尝试过运动再放弃的过程,要不也不会选减肥针。其实那些用药的朋友和我一样,本质是懒”。
李姝此前也尝试过一种“减肥果冻”,这不是药,只是偶尔吃上一顿大餐后服用,会有腹泻的效果。然而,靠拉肚子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自认保守的李姝服用几次后就放弃了“果冻瘦身”。像辟谷、轻断食这样容易让人情绪低落的方案,李姝也不想选择,最多也只是每餐少吃一点。
几番折腾下来,司美格鲁肽出现时,李姝好像看到了不一样的选择,“能快速瘦,还不用吃太多苦头”。身边有和自己身高差不多、140多斤的女孩瘦了十几斤,还有体重快200斤的一米八男孩儿瘦了20斤,两三个月就能减下来。
就连身边体态匀称的中年男同事,都在老婆用药的时候被顺带扎上了一针,“这就好像成为了一款可以随便吃的药,大家都在讨论它的'神奇',没人会讲风险”。
甚至有人打算“持续”服用,李姝的一位朋友在用药成功减重,半年后再复胖,就开始了第二个周期的用药。李姝这些用过药的朋友都没有糖尿病。
“我的目标只有10斤,和他们比可太容易了。”李姝设想中最坏的结果,就是轻微的呕吐和拉肚子。
“你不是最想减小肚子吗?正好这个针就是扎在肚子上的,最先就能瘦肚子。”即便朋友的推荐理由现在想来并不靠谱,在当时确实击中了李姝的软肋。
图/unsplash
真正让李姝下定决心的,还是在网络上“推广”司美格鲁肽的医生们。
“经常能刷到推荐这个药的医生,说可以用于减肥,讲解特别详细,从效果作用,到具体怎么打这个针,一步一步的教,但对副作用都是轻描淡写的。”这在一心想减肥的李姝看来,副作用几乎是可以忽略的。
司美格鲁肽确实一度成为网红医生们的流量密码,只是无论是怎样正式的科普话题,一定都会附带上“减肥”标签,“话题热度上来了,从运营的角度,无论是医生个人,还是机构运营,大家肯定都要主动跟着热点。”一位MCN机构的从业者对《财经∙大健康》介绍。
这早已引起各大平台注意,如2023年2月小红书发布治理公告称,从2022年开始就对分享夸大“司美格鲁肽”等药物减肥功效的内容进行治理,截至目前已经处理违规笔记5千多条,同时在用户搜索该药时主动进行安全提示。
可大数据又好像看穿了李姝的心思,每隔两三天就能刷到关于司美格鲁肽的视频,直到走出医院,平台还在向她推送,李姝难以理解,“有如此大风险的药品,怎么就有这么多医生在宣传。”
No.2
轻松获得的“处方药”
李姝按照朋友的指点,在网上搜索“司美格鲁肽”,就有一系列正规药店销售的产品呈现,售价七、八百元不等,全都带着标签“处方药”。
其实在司美格鲁肽最火爆的时候,朋友圈、社交群里都有个人在销售,李姝为让自己安心,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还从中选择了售价较高的一家药店,售价888元一针。
购药页面跳转到互联网医院的问诊平台,第一步填写问诊信息时,李姝就果断的谎报病症为肥胖,默认选择了“我确认线下已确诊次疾病并使用过该药,且无过敏史、无相关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转入问诊界面,接单的是一位已经接诊过2.9万名患者、好评率99%的全科医生。标准化的问题快速弹出,再次确认其已知晓用药安全的问题,并确认用药剂量。
不到一分钟,和朋友们传授的经验一样,李姝顺利拿到处方。“我对副作用的介绍,确实没太仔细看”,李姝顺利下单买了第一针,每周打一次,可用一个月。
在收到药品之后,线上问诊的界面还每隔几日提醒一次:请遵线下实体医院医嘱用药,并定期复诊评估调整用药方案,如遇不适请立即停止用药并前往线下医院就诊。
这是对李姝生命安全的警示,也清楚地将滥用处方药的责任落在了李姝自己身上。
和大多数人的用药习惯一样,李姝始终没有仔细地看过司美格鲁肽药品说明书上关于副作用的介绍,说明书之外的潜在风险就更没听说过。
2023年6月底,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因有引发甲状腺癌的潜在风险,要求包括司美格鲁肽在内的同类产品生产企业,提交补充信息。7月,EMA又启动了关于此类药品和自杀或自残意图之间关联的调查。
如果从药物研发的角度,“潜在的风险对糖尿病患者用药已有大量数据支持,是可以接受的,但对健康人群减重来说,长期使用GLP-1药物,诱发甲状腺癌、肠胃不良反应等安全性问题,有待继续观察。”微境生物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谢雨礼曾对《财经∙大健康》分析。
不仅没有糖尿病,此前体检的时候还出现过轻微低血糖的李姝,显然就是用药应谨慎,但不自知的人群之一。
司美格鲁肽用于减肥还没有用量指导。用于糖尿病治疗一般起始剂量为0.25mg,每周一次。4周后,增至0.5mg每周一次。李姝一开始就选择了0.5mg的注射量。
用药后,她每天吃不下东西,无精打采,稍微吃多一点就感觉恶心,“以前啤酒我能喝一罐,用药后喝两口就开始恶心”。这些预想中的轻微反应,李姝没放在心上。
在用药一个月后,一斤没瘦,这超出了李姝的计划,因为不甘心,11月2日,李姝又下单了第二针,并且增加用药量至1mg,整个过程,李姝没有真正的咨询过医生,“朋友就是这样用的,我也刷到了医生的视频,说第二个月可以加量”。
一些科普文章还提及,司美格鲁肽在国际上获批用于减肥的剂量是2.4mg,要远大于治疗糖尿病的剂量,其在中国的减重适应症也到了上市前审批的最后阶段。
只是这一针,让李姝感觉差点没命了。
No.3
副作用能忍吗?
11月13日,周一。李姝提升剂量注射后的当晚还没有异常,但第二天早起,就开始狂吐不止,胃里存不下一点东西,喝口水都要吐出来,直到开始吐“酸水”般的胃液。
“我猜到了这是副作用引起的。”李姝这才认真在网络搜索减肥针的副作用,“很难搜到,基本就没什么差评,大部分介绍的副作用也都不是严重症状,得仔细翻看那个评论区,才看见那些因为用药进了急诊室的网友故事。”
吐到晚上,李姝已经头痛欲裂,眩晕地完全站不住脚,就连躺在床上翻个身,都感觉世界在旋转,“人生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眼前一黑”。
只是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一反应是去找网上药店的客服咨询,对方也判断她是不良反应的症状,回复她的信息是,“亲亲,还有好多人一点反应都没有呢,如果忍不了的话您就停药吧,这边没有专业的医师在岗,需要亲亲咨询一下互联网医院的医生哦。”
李姝想着再忍忍就好了,熬到周三早上,虽然症状减轻,但还在呕吐。李姝这才找到一位医生朋友咨询,知道自己的状态非常危险,“药物代谢的不良反应可能会损伤肝肾功能,呕吐严重到脱水,缺钾就有生命危险了”。
医生朋友建议她叫救护车去医院,因为自己走的眩晕风险大,还是抬着去好,做必要的检查,止吐补水。
不想打120兴师动众,李姝抱着侥幸的心理再次选择在家观察,“那些评论区跟我一样的人,他们去了医院也只能在医院躺着。我就在家买了很多椰子水喝,就先防止自己脱水”。
所幸到周三的晚上终于不吐了,周四可以勉强喝进两口粥,到周五眩晕减轻已经可以维持走路十几分钟,李姝这才去了医院。
此时李姝心理唯一所求就是“一针解药,能不能让我不这么难受”。
这个药物特点就是要七天才能完全从体内代谢掉,在此期间没有其他的缓解症状的方法。接诊的内分泌科的医生看李姝症状已经转轻,并没有开任何检查,因为只能等药物七天自然代谢后,副作用消退,增加用药可能还会增加肝肾的代谢负担,也没开任何治疗的药。
“你还想不想怀孕了?这个药可能引起不孕的,还有可能出现低血糖、低血压、营养不良,脱发,睡眠不好,月经不调,甚至卵巢早衰等等不良反应,同时甲状腺癌,胰腺炎等等。”医生列举了一连串副作用让李姝更加后怕。
因为眩晕严重又转到神经内科的时候,李姝又经历二次医生的不理解与气愤,“医生的建议也只有等,可以先做一个核磁检查下是否有脑损伤”。
医生还给李姝安排一个任务,“告诉你周围的朋友不要再打了,你要反向去影响他们。”
就像经历了一场生死,李姝确实开始向周围的朋友讲述自己的经历,可是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不会吧,我身边其他打针的人都没有事。”
李姝庆幸在一位体重不到100斤的好友之前先用药,“她最近正有打针的计划,也是因为有一点小肚子,这下可不能让她打了。”
但李姝没有把这件事告诉那些推荐她打针的好友,“因为是在人家影响下注射的,如果我说了好像有一点埋怨,我不想让人家有这种错觉。”
只是李姝很清楚,她也只能让朋友们在用药前更加谨慎,一定要先做检查,看看自己的血糖、体重情况,“但要说以后就不减肥了,我自己都做不到”。
从回家后,李姝在社交平台上又刷到天津一家医院的内分泌科医生介绍司美格鲁肽的新功效,“大致是说司美格鲁肽剂量打到2.4mg可以防心血管病,如果有不良反应也可以坚持”,李姝当即就举报了“这种推荐尚未正式应用效果的行为为夸大宣传”。
李姝不知道该平台后来有没有处理这位医生,只是自此她再没有收到过减肥针的内容推送。
转载 爆料 进读者群
扫码添加小编
往期 · 推荐
别错过优质内容,记得设置星标或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