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昌平线事故:共515人送院,骨折102人
北京地铁事故、红斑狼疮、癌症疫苗、自杀,这些都是热点
图/unsplash
No.1
北京地铁昌平线事故:
骨折102人,无人员死亡
据北京交通公布的信息,12月14日18时57分,地铁昌平线西二旗至生命科学园上行区间,两辆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部分乘客受伤。
事故发生后,北京市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成立现场事故处置领导小组,交通、消防、卫健、公安、应急等部门全力以赴抢险救援,转运伤员,转移乘客。12月14日23时许,人员转运完毕,现场处置工作基本结束,共有515人送医院检查,其中骨折102人,无人员死亡。
截至12月15早晨6时,423人已离院,25人留观,67人住院治疗。
据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为雪天轨滑导致前车信号降级,紧急制动停车,后车因所在区段位于下坡地段,雪天导致列车滑行,未能有效制动,造成与前车追尾。
目前,北京市政府已成立地铁昌平线事故调查组,将进一步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严肃追究责任,切实抓好整改。
北京交通称,“我们对此次事故给乘客造成的滞留、惊吓、受伤,表示诚挚的慰问和深深的歉意。我们将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和善后工作,将全面排查,认真整改,强化管理,压实责任,完善极端天气运行和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No.2
新疫苗将让皮肤癌患者死亡率
三年后减少一半
当地时间12月14日,莫德纳(Moderna)和默克(Merck)合作的实验性癌症疫苗发布中期实验数据。该试验显示,莫德纳疫苗若与默克畅销疗法Keytruda联合使用,大约三年后可使致命皮肤癌患者死亡或复发的风险减少一半。
据了解,与单独接受Keytruda治疗的患者相比,疫苗和该疗法的组合三年后可让黑色素瘤晚期患者死亡或复发风险减少49%,该组合还可将黑色素瘤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风险减少62%。
莫德纳首席执行官Stephane Bancel表示,该疫苗可能会在2025年或之前获得监管批准,并在一些国家推出。
两家制药公司正在进行第三阶段试验,研究该组合疗法作为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案,实验于7月开始。Bancel还表示,公司正在研究该疫苗对早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认为越早介入,患者的免疫系统就越强,这意味着我们的个性化治疗效果可能会更好。”
图/pixabay
该疫苗采用与莫德纳新冠疫苗相同的mRNA技术,根据患者手术切除后的肿瘤分析进行定制,疫苗旨在训练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中的特定突变。根据周四的数据,这种疫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疲劳、注射部位疼痛和发冷。而默克的Keytruda疗法此前已获批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症,这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免疫疗法,可以让某些能帮助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攻击的蛋白质失去功效。
此外,莫德纳和默克还正在对该疫苗与Keytruda的治疗组合在其他肿瘤类型上进行测试。
No.3
至少9家A股企业
正在攻克红斑狼疮
12月12日,香港艺人周海媚的工作室发文称,周海媚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1日离世。
红星新闻援引周海媚好友田启文采访,称周海媚长期受到红斑狼疮的困扰。
作为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发病初期会导致患者皮肤出现蝶形红斑,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却会累及肾脏、心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关节等全身多器官,且治疗后容易复发。如不及时治疗,红斑狼疮可能造成受累器官系统的不可逆损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据《健康时报》报道,数据显示,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0.7岁,女:男比例为12:1,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31.6岁,其中18岁-40岁者占79.56%。从地域分布来看,北部地区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最多,占25.03%。
目前霉酚酸酯、环磷酰胺等药物均可用于治疗红斑狼疮,但患者用药后容易复发。
在传统药物具备种种缺陷的背景下,生物药正在成为治疗红斑狼疮的新方式。
继2019年7月,葛兰素史克的贝利尤单抗在中国获得上市批准,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药后,荣昌生物旗下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泰它西普”也获批上市。
同时,还有不少A股/港股药企也正在开展治疗红斑狼疮的生物药。据信风统计,截至12月13日,已有恒瑞医药、康诺亚等不少于9家药企的红斑狼疮治疗药物已经获得临床试验许可。
其中,进展较快的是诺诚健华,旗下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的奥布替尼片已进入2期临床试验阶段,其能否获得超越现有药物的效果,市场正在拭目以待。
No.4
一个领域奠基人被疑造假
全球20年研究要白费?
近日,据《科学》(Science)特刊报道,一份长达 113 页的举报信点名著名神经科学家 Berislav Zlokovic,质疑其学术造假。举报资料涵盖了 Berislav Zlokovic 的 37 篇研究,其中包括 2 项新药的临床试验数据。
据丁香园信息,作为神经科学多个领域的领军人物,Zlokovic 的学术造假如果是真,可能将对该领域全球 20 年来的研究带来颠覆性改变,更有数亿投资经费或将打了水漂。
图/unsplash
此次身陷造假风波的 Berislav Zlokovic 是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中心教授,同时也是,南加州大学 Zilkha 神经遗传学研究所所长及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系主任。
Zlokovic开创了周细胞研究的先河。周细胞(pericyte)又称外被细胞,有助于维持大脑的稳态和止血功能,并维持血脑屏障。近年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系统中缺乏周细胞可以导致血脑屏障的破坏。
同时,Zlokovic还是血脑屏障研究领域的奠基者。数据显示,几十年来,他在血脑屏障和周细胞对卒中或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的研究领域,引用量在全球范围也称得上遥遥领先。
然而,早在 2017 年,学术界就有Zlokovic 研究的质疑声。此次这份长达 113页的举报资料,共涉及Zlokovic的37篇论文,总被引量已经超过上万次。
目前,Zlokovic 领导的南加州大学 Zilkha 研究所下设 30 多个实验室,2022 年的资助额度超过 3900 万美元(约合2.8 亿元),Zlokovic 个人所获得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拨款也达到9300万美元(约合6.7 亿元)。
这些造假质疑一旦坐实,可能将对整个领域的基础研究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No.5
患者住院期间自杀身亡
医院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12月11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起相关案件,黄冈市蕲春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医院诊疗及护理行为与其死亡结果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判决医院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年前的12月26日,湖北蕲春县一乡镇卫生院发生住院老人余某坠楼身亡事件,医护人员立即对余某进行包扎和静脉滴注等抢救措施,并拨打120送往县医院治疗,后余某于当晚不治身亡。家属认为医院存在安全隐患及未尽保障义务,将医院告上法院,要求赔偿33万余元。
黄冈市蕲春县人民法院审理此案,裁定医院的诊疗与护理行为与余某死亡无因果关系,医院不需承担赔偿责任。法院指出,医院硬件防护设施符合行业标准,余某自杀系个人行为决定,与医院无关。
判决后,双方未提出上诉,最终自行和解。
转载 爆料 进读者群
扫码添加小编
往期 · 推荐
别错过优质内容,记得设置星标或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