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八”国际妇女节 | “她”闪光在美丽中国

在林草行业

有许许多多可爱的“她”

她们守望初心,立足岗位,踏实奋进

绽放新时代女性风采

时刻传递着向上的“她力量”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

我们与您分享她们的故事

向每一位林草巾帼致敬!

涂惠芸(左三)在现场指导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 (彭朝健 摄)

森林健康的守护者

——记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涂惠芸

  涂惠芸是湖北省黄石市森林植物检疫站站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女强人。1987年,她从湖北黄冈林校毕业后,一直深耕在林业这广袤的土地上。30多年来,她走遍了黄石的山山水水,为全市的生态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记得那还是2016年,黄石市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她冒着严寒酷暑,披荆斩棘,深入高山莽林、山头地块,白天野外调查和检查指导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晚上组织开展内业资料的整理和松材线虫病精细化平台数据录入,常常半夜来不及回家就在办公室靠着办公椅短暂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又开始上山工作。

  有一次赴东方山开展松材线虫病动态监测时,她头部被大毒蜂蜇了,整个头部肿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人差点失去意识,身边同事赶紧将她搀扶下山送往医院救治。医生说幸亏送医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第二天,当头部稍微消了点肿,眼睛也能睁开了,她又立即上山开展调查监测。

  她先后主持、参与完成全市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长江沿岸造林绿化等项目设计20项,取得《采矿废弃地边坡绿化技术规范》《黄石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图册》等成果18项,撰写《黄石林业害虫调查》《猕猴桃种质资源调查》等林业专业论文30篇。同时,她还获得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预报优秀测报员、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为科学编制《黄石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2020年她带领全市森防人从8月份开始到10月底,历时3个月跑遍高山莽林,到每个松林小班进行实地踏查,摸清了全市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分布范围、病死树数量和危害程度。

  在每年疫木清理窗口期,她不惧阴冷潮湿和冰天雪地,深入高山远山疫木除治现场和房前屋后现场检查指导疫木清理质量和疫木检疫监管,在每年媒介昆虫松褐天牛防治期,她不顾炎炎夏日、山路崎岖以及虫蛇叮咬,赴“飞机防虫”现场,协助当地政府开展飞机喷药防治媒介昆虫。2017年以来,组织完成疫木清理60.6万株,投放花绒寄甲50万头,打孔注药10.6万株,地面和飞机喷药18万亩,补植造林1.8万亩,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每年均在1.8‰以下,远低于国家和全省控制范围。

  在她深入每个小班调查监测、认真检查指导和科学制定防治方案的不懈努力下,黄石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秋季普查结果显示,黄石市实现疫情发生面积、疫情小班数、病死树数量“三下降”,黄石港区连续两年实现无疫情,成为拔除松材线虫的疫区。

  由她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两孔法防杨树天牛试验”和“生化农药BT防治杨树食叶害虫推广试验”,主持和参与完成全市宜林荒山普查、石漠化调查、维管束植物调查、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等林业专项调查等30项,全市农业科技推广一、二等奖项目8个。作为《黄石植物图谱》的副主编,她参加了全部外业调查和内业编辑,首次发现红豆杉、香果树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填补了黄石空白。

  追求无止境。她深感自己国土绿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正埋头在国土绿化事业道路上继续前行。(赵辉)

申玲(前)与同事在山中巡查巡护银杉。(周洪艳 摄)

金佛山的“银杉姑娘”

——记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申玲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作为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的高级工程师,申玲顾不上天气寒冷坚持常态化上山,因为山上有她一手创建起来的科研基地和她魂牵梦萦的“植物熊猫”——1000多株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植物银杉。为求取保护和探寻人工繁育银杉的“真经”,申玲把10多年的青春奉献给了金佛山和银杉,当地村民把这位先后获得“重庆市林业系统先进个人”“南川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的女工程师,亲切地称为“银杉姑娘”。

  与林结缘,不断创新助推深绿

  2009年,申玲从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生毕业后,作为重庆市南川区林业局引进的人才,进入林业局造林科工作。

  工作中她发现,局里各科室在绘图测算中,都是原始手工绘图或用Photoshop制图,不仅制图程序繁琐、容易变形、不易保存、修改麻烦,而且计算面积的方式也不准确,有时一个误差就差了好几十平方米。

  “自己之前在大学自学的3S绘图技术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申玲主动请缨,大胆提出升级制图技术的建议。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申玲率先在南川区林业系统推广运用Arcgis软件制图,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南川林业的工作实践。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申玲因此还代表南川在重庆市林业工作会上做了交流发言。

  2010年,她参与研究的“GIS技术在南川森林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项目和“林业可持续复合经营技术在乐村林场的应用研究”项目,均荣获重庆市南川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应用技术成果类三等奖。2012年,她参与研究的“重庆市南川区城周森林屏障建设生态效益价值评估”项目,荣获重庆市南川区科技进步奖应用技术成果类三等奖。

  与“杉”结缘,守护培育殚精竭虑

  2000年,金佛山成立以银杉、黑叶猴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申玲调到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启了与银杉的十年之缘。

  银杉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且多年来人工繁育收效甚微,全国目前都没有好办法。因此,研究、保护及人工繁育银杉,成为申玲工作的重中之重。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川区整个南部山区,主峰海拔2238米,银杉多数长在山脊上。为摸清金佛山野生银杉家底,更好地实施保护,申玲长年徒步深入大山,穿行于悬崖绝壁和荆棘丛林之间。申玲和同事们克服各种困难,踏遍21个山头,将每一株银杉的位置摸得一清二楚,在编号、测量的同时,还绘制出现存的572株野生银杉分布图。

  因种子少、发芽率及成活率低,银杉的人工繁育一直难破瓶颈,严重制约着种群数量的提升。申玲通过向前辈请教和自主学习,主动开展人工繁育工作。2013年至2014年间,申玲带领团队繁育出了3000株银杉幼苗。遗憾的是回归野外后,遭受干旱和动物破坏,这些银杉现存只有数百株。

  与人结缘,扎根深山夯实科研

  “金佛山自然资源丰富,我们没理由不将其发扬光大。”申玲说,2016年,她开始筹划科研基地对难点项目进行攻关。2018年担任高级工程师后,更是不遗余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既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又要争取当地村民支持,还要争取与相关科研单位联手协作,申玲的好“人缘”得以充分体现。

  在基地所在金山镇龙山村,申玲所到之处,无论男女老幼,都跟她熟络得像一家人。而她也没有任何架子,常常与村民们围炉而坐,喝着油茶与村民拉家常,为他们的发展想办法。村民们爱护基地也像爱护自家产业一样,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第一时间向申玲报告或直接帮助解决问题。

  科研基地占地10余亩,主要研究和培育银杉、杜鹃等20多种珍稀植物,重点加强银杉的人工繁育和野外回归。基地建成后,申玲积极与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第三方科研单位展开科技攻关对接,以期解决银杉种子休眠期长、发芽率低等难题。今年初,保护区与市药用植物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对银杉进行联合研究及科普宣传。他们还与重庆大学进行合作,开展银杉的DNA测序,分析其遗传基因,研究其在不同地方有何异同。

  如今,银杉早已成为金佛山的一大名片。申玲与她的团队,仍在突破银杉人工繁育和野外回归瓶颈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侯建华 董大法)

田晓琴(穿粉衣者)在指导农牧民修剪庭院果树。(尹素萍 摄)

用科技带动产业发展助农增收

——记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田晓琴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田晓琴作为富蕴县引进的第一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第10年。2014年,拥有黑加仑种植技术优势的田晓琴受到富蕴县委、县政府的关注,希望她到县里开展黑加仑种植推广、技术帮带、产业发展。10年时间,她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县域所有黑加仑种植村,几乎所有种植黑加仑的农牧民都认得她这位三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汗水奉献给为调整小浆果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而不懈追求的人。

  把种植技术传授到田间地头

  每年4月,富蕴县林草局都要把小浆果提质增效工作列为春季造林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各乡镇,田晓琴忙碌的身影也出现在黑加仑种植区的角角落落,组织林草局技术服务小组开展小浆果科技下乡活动是她每年的“常规行程”,旨在对农牧民就黑加仑高产栽培技术和修剪措施进行培训指导。

  田晓琴刚到富蕴县林业局工作时,全县黑加仑种植总面积只有4000余亩,短短6年多时间,已发展到2.6万余亩。作为主管小浆果产业的副局长,她在技术上进行全程跟踪和指导,无论是“科技之冬”的理论培训、“科技之夏”的实地指导,还是结合脱贫攻坚“冬季攻势”培训,她总是亲力亲为,让农牧民掌握正确的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技术,使致富的浆果变成“金果”,供不应求。

  在加快黑加仑产业化发展中,她采取品种优化,引进布劳德、黑珍珠等一批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使富蕴县小浆果良种使用率达到了100%,缓解了富蕴县小浆果在采摘期过于集中、产量较低、劳动力短缺等难题,达到了提质增效的效果。

  作为科技特派员,她认真履行科技特派员职责,为农牧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努力创建小浆果种植示范基地,探索科技服务新模式;推广小浆果种植规模化,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同时,把技术、管理优势和富蕴县的小浆果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将小浆果栽培、管理培训班开到田间地头、对种植户进行一对一指导。

  总结经验做法撰写种植手册

  为加强全县小浆果的提质增效,田晓琴在每个乡镇建立1—2处小浆果科技示范基地,面积100—500亩不等,每个村培养3—5名小浆果科技示范户,并对他们进行技术上的重点培训。

  在示范田试验田种植、技术帮带过程中,她认真总结经验做法,结合自己的专业经验撰写适应本地农牧民群众使用的种植手册,亲自撰写的《黑加仑实用栽培技术》手册,用哈、汉两种文字编印,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极大促进了小浆果的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她撰写的《黑加仑最佳种植方案》《富蕴县适宜栽植的黑加仑品种》等调研报告,对富蕴县小浆果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

  把真情播撒在各族群众心坎上

  目前,富蕴县建成黑加仑种植示范基地5000亩、繁育基地100亩,苗木产量达到160万株,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100%,2022年黑加仑鲜果产量达720吨。依托实施黑加仑提质增效项目,全县种植户人均增收1150余元,辐射全县3600余户农牧民致富。在县城周边和吐尔洪乡建成3个县级黑加仑示范基地,组织技术人员及援疆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积极联系黑加仑加工企业进行收购,帮助种植户解决后顾之忧,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帮助农牧民战胜贫困上。

  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无论下村技术服务还是争取项目,她始终心系广大农牧民,把自己的知识、技术奉献给农牧民。她想方设法通过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来增加农牧民收入。多年来,她几乎踏遍了富蕴县各乡镇、村庄、农牧民庭院及田地,对适合小浆果产业发展的地形地貌、立地条件、间作方式、林木管理等都了然于胸。

  近年来,她参加的“新疆经济林木组织培养及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课题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她先后获得全区林业系统先进个人、“科技之冬”先进工作者、优秀挂职干部、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尹素萍)

杨静(右)在温室栽植苗木。(杨静供图)

躬耕林业致力科研创新

——记全国绿化劳动模范杨静

       走进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云辰社区的省重点项目“云辰·五彩金秋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一期,只见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细雨如薄纱笼罩着整齐培育的乔木,抬眼处的红土山坡郁郁葱葱,呼吸中有泥土的芬芳和淡淡的花香。步入智能温室,四川云辰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园林工程师杨静充满自豪地说:“这个32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运用智能农业先进设施设备,结合自主创新设计,进行珍稀植物、高端花卉引种繁育……”智能温室只是这一项目的冰山一角,整个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占地1.15万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2018年启动,建设周期5—8年。“我们的目标是把‘五彩金秋’建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自2011年加入云辰园林以来,杨静带领企业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称号。她本人也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只要不放弃,终会得到认可”

  心怀对花草的喜爱,杨静选择了园林专业,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她逐渐发现园林行业更多的是要直接参与接地气的工程项目。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杨静正式踏入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现场,成为条件艰苦的建设工地上唯一的女项目经理。

  2015年宜宾南延线改造提升工程中,冒着七八月的高温酷暑,顶住仅有70天工期的巨大压力,在多项设施项目交叉施工的复杂条件下,杨静又一次成为建设现场唯一的女项目经理。战线长、环境苦、班组多、工期紧,杨静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忍的毅力,在工期内圆满完成任务。项目最后总结时,总负责人评价绿化分项时说:“你们这个项目最成功的就是安排了杨静来做项目经理。”听到这句话,之前从没喊过苦和累的“女汉子”杨静,悄悄湿了眼眶。“你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一定会有人看到你、认可你。”杨静坚信,没有谁生来就很强,人只有通过磨砺才能成长。

  杨静负责的所有绿化工程项目,无一不严抓工期和质量。她坚持苦干实干,近12年挂帅完成共80余万平方米绿化工程,其中3个大型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奖项。

  创新模式是成果转化的不竭动力

  作为公司的科研和技术骨干,杨静多年来带领团队进行林业生产实用技术研究,累计申报专利228项,其中个人参与撰写专利76项;累计发表专业论文226篇,制定并获批发布四川省林业地方标准4项。

  创新之源是好奇心与勤于思考。因为思考红枫为什么一年只能红一次而完成了专利“一种彩叶植物一年中多次发芽的调控方法”,因为想要打破桢楠的固有生长节律提高生长速度而完成了专利“一种植物生长促进剂组合物及其配制方法与应用”。杨静的团队始终着眼于“做市场所没有”,大胆去想,深度思考,从而与众不同。为持续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也因为作为科研和技术带头人的责任感,杨静选择在2022年继续读博深造,推动自己不断向前。

  “既然要做科研,就要能接受科研的失败。”有良性的容错氛围和积极的资源支持,12年前1个人的技术部,现已发展成为4个研究所、20余人的科研团队、分布在宜宾市各地的13个科研试验区,杨静完成了云辰整个科研队伍的创建。杨静对科研所持的态度是:科研成功是成果,但科研失败也有收获,从失败中发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继续寻找成功。

  不同时间、海拔、土壤等条件,面对的技术问题千差万别。如何解决实际的苗木生长问题,满足生产需要,就是研发课题的来源。2014年的南溪区滨江消落带景观绿化工程中,杨静所面对的是“涨潮淹没”和“退潮露出”两种交替变化的栽种条件,传统苗木难以长期稳定生长。为解决这一难题,杨静带领团队在苗木固定、苗木适应长期水湿环境、干旱条件下的土壤保水等几个方向开展科研攻关,并及时有效地将专利技术运用到长江上游河滩生态保护上,实现了石滩地、淹没区的绿化,打造了特色明显的长江上游滩涂文化景观。该项目获得全国优秀景观工程称号,也为杨静团队后续将相关专利技术推广应用在更广阔的林业生产中打下了基础。“实践—攻关—应用”这一重要创新模式成为杨静团队持续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不竭动力。

  “只要你愿意做,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挡前进的脚步”

  多年投身科研前线,杨静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在她的带领下,企业先后创建了云辰·杨静劳模创新工作室、云辰科学技术协会、宜宾市兴林园林乔木产业技术研究院、专家工作室、众创空间5个科研平台,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创新工作室专注科研攻关,专家工作室引入高校知名教授提供理论支持,科协、产研院专注于多方共投共建和产学研结合,众创空间则以讲座培训、展览演示等方式,为农林研究学者和创业者搭建创业交流平台。同时,杨静时常带队到农村指导育苗、栽植和林业生产,培养了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林业技术骨干。

  对于未来发展,扬静表示:“只要你愿意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成为阻挡你前进的理由。我要紧跟行业发展,不断成长。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要继续努力。”(余萌萌)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设计、编辑:王爽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