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论坛 | 汇聚青春力量,奏响时代强音——青年电影人论坛顺利举办
8月1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青年电影人论坛“青春表达与时代精神”在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办。
出席论坛的嘉宾有: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李小明,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教授,青年电影人文牧野、姚婷婷、余曦、李亘、陈剑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陈刚副教授。本次论坛由资深电影节目主持人瑶淼主持。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李小明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自1993年创办以来,秉承“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伴随中国电影的发展而茁壮成长。他也提出,在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进程中,繁荣中国电影产业,需要“青春血液”的不断涌入;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汇聚青春力量,用年轻化的方式传递时代精神。
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教授在视频致辞中指出,新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大学生电影节也始终保持着对当下电影行业的高度关注。本次论坛聚焦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热点话题,展现中国新生代青年影人的新锐创作视角与青春风采,开拓反映时代、拥抱时代的艺术创作新思路,在交流碰撞中为中国电影的未来与发展注入青春活力与无限能量。
在论坛圆桌讨论环节,青年电影导演、编剧和中青年学者们共同围绕“青春表达和时代精神”这一主题进行积极探讨,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电影人的创作活力和时代担当,以期促进新时代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
青年导演文牧野表示,在《我不是药神》与《奇迹·笨小孩》的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都进行了田野调查,去寻找符合人物的时代气质,尽量做到让人物更加立体鲜活,让创作的种子发芽、成长。而在现实题材的电影创作过程中,要找准电影的落点相对有一定难度,商业化、类型化与现实题材之间大多时候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找平衡,需要具体题材具体分析。
青年导演姚婷婷以自己创作《我们的新生活》的经历,深情回忆了创作过程中调动儿童演员感情进行“青春表达”的故事,表示在拍摄中儿童演员们会投入自己非常真挚的感情。姚婷婷提到,这两年她在持续拓宽自己的创作边界,对于社会问题的表达也在持续关注。
青年编剧余曦分享了创作电影《1921》的剧作经验,表示面对这部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在剧本创作阶段他怀着做学术研究般的严谨态度阅读了大量文献,就像是以电影创作的方式完成了一篇论文。电影创作时虚构的情节要符合角色的性格和历史的环境,所谓历史与想象的平衡点就在于观众看完电影后看不到创作者设计的痕迹。
青年导演李亘分享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长片《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的创作经历。在他看来,想象力、生活积累、艺术技巧、个性和真情实感是电影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他希望未来在创作时能做一个诚实的人,作为观众,看自己想看的电影;作为创作者,诚实表达自己、拍自己想拍的故事。
青年导演陈剑莹表示,国外求学的经历让她明白,在新时代蓬勃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人类最根本的需求也是共通的。期望自己可以拍出紧跟时代脚步、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进行真诚的创作与表达。同时希望未来中国的新主流电影不只在中国成为主流,人类共通的情感表达也可以走出去,成为世界的主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教授指出,“新主流电影”关注与书写了我们当下真切感受到的现实生活。新时代中国的新主流电影围绕着三个维度进行展开:中国的故事、中国的精神以及中国人为了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力量。新主流电影在今天的成功,恰恰代表了中国电影终于找到了与世界电影并行发展交相辉映的发展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陈刚副教授认为,近些年电影创作人才来源更加多元化,为中国电影带来了丰富的创作视角和美学观念。新生代电影创作者们呈现出了三个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年电影人具有自觉的类型意识;影片题材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尤其重视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关照;青年导演们积极探索电影工业化生产流程的迭代升级和科技自主创新,促进电影文化、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中国电影的原创力。
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也将继续坚持“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持续关注青年影人的成长,与中国电影的新力量一路同行。
今日消息 | 第18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优秀作品发布暨公益联展启动活动圆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