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小兵社交发展阶梯② | 一拍二指三看眼,组合使用进步大
在孩子的“看指应说”有一定的改善后,我们就可以逐渐进入到自闭症儿童社交发展阶梯第二级。
这一阶段是被动交往、功利性互动初期,适合居家干预,也适合机构干预。
#01
▶▶ 共同注意
共同注意是指通过与他人进行眼神接触、目光追随、手势和指向的方式,分享所看到的物体或事件的活动和能力。
简单说就是:让我看看你在看什么。
上面这幅图中,妈妈抱着孩子,一位阿姨坐在对面和孩子玩耍,当旁边出现一个玩具,阿姨去看向玩具时,孩子也顺着阿姨的目光,转头去观察玩具。这就是共同注意能力。
自闭症孩子往往比较缺乏这项能力,那么我们可以设计生活场景来锻炼。
展开说说
怎么训练共同注意?
比如,我们给孩子准备了一个新的小车玩具,放在家中某个地方(孩子视线范围内,但他没发现)。我们和孩子互动的时候,看向小车的地方,并且根据孩子的语言能力简单旁白“看”“那里有一辆车”等。
如果孩子顺着我们的目光去看了,我们可以和孩子走近一点继续看,保持应景式旁白;如果孩子没有去看,我们可以用手指一下,或者轻轻辅助孩子转头去看。等待孩子看向小车后,我们就把它拿下来给孩子玩,这是一个自然结果奖励。
#02
▶▶ 参照、显示
参照是指,通过对比别人的行为或社会规则,来对自己的行为获得认同、确定、评价的过程。
简单说就是:你看看我怎么样?
上面这幅图中,孩子在做拼图,做完了,望妈妈一眼,渴望得到妈妈的表扬。这就是一种参照。
孩子不确定做的对不对的时候,参照家长;孩子做了某件事很得意的时候,向家长显摆。
但自闭症孩子通常很淡定、很佛系,自己拼完图了,默默再把图片打散,继续拼。
那我们家长要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在孩子每拼完一部分的时候,主动给他一个强化物(可以是一个小零食)。等和孩子建立起这种“习惯”以后,孩子再拼完一块,我们就等孩子的反应,他可能就会主动来看向我们,期待你的奖励。
这种物质上的强化物会随着孩子社交能力的增长慢慢消退,在孩子有高兴、自豪的感觉后,我们可以只提供社会性强化物了。
展开说说
强化物有哪些分类?
一级强化物:食物、玩具、依恋物等
二级强化物:社会性强化物(夸奖、微笑)、活动性强化物(休息一会儿、做个活动)、象征性强化物(小红花、分数)、内在性强化物(自豪感、成就感)
在使用一级强化物时,一定要先使用二级强化物,让二级强化物成为一级强化物的信号,并且逐渐替代一级强化物。比如,给孩子零食奖励的之前,先夸奖他“你画得真好看”。
如果我们给孩子做认知、运动的训练,孩子的分类做得很快、运动技能很强,但不会参照、不会炫耀,那我会觉得这一部分缺乏社交元素的概念。
#03
▶▶ 用动作和发声索要
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肢体动作或者发出声音来向家长索要,这是一个沟通交流的过程。
#04
▶▶ 一拍二指三看眼(四说话)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带孩子在商店里面逛,他看到了一个感兴趣的玩具,想要那个玩具。这时妈妈没有看着他,他会拍一拍妈妈,妈妈于是回头看他,孩子就会指一指玩具,然后看向妈妈,可能还会说“妈妈,买”、“妈妈,买好不好”。这就是我们说的拍、指、看、说的一个过程。
在社交发展阶梯第一级里面我们练习了单个的看、指、应、说,现在我们要把这些元素组合起来了,也许先是2个组合,然后3个组合、4个组合。
如果孩子能够灵活地“一拍二指三看眼四说话”,我会认为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哪怕只有“一拍二指三看眼”,还不会说话,我也会觉得进步非常大。
非言语的交流,很能说明社交能力的提升。我要强调,虽然总说语言很重要,但语言不是必需的。
在诊断自闭症和评估自闭症症状改善中,语言都不是最关键的。如果孩子口腔的发音器官没有问题,通过科学的自闭症干预,语言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展开说说
什么是构音障碍?
发音是需要大脑、口腔肌肉、喉咙、声带以及其他发音器官相互协调才能完成的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人类能力,上述任何一个器官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成长中的儿童说话不清,即构音障碍。
目前认为,两三岁的低年龄儿童出现的构音障碍多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自我好转,对于年龄较大还存在构音障碍的儿童通过专门的发音训练也多数可以慢慢恢复。
除了发音不清,构音障碍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通常是正常的,特别是在目光交流、表情互动、身体肢体动作语言方面是恰当的,这可以帮助我们区别自闭症和构音障碍。
#05
▶▶ 依令行事、模仿、捉迷藏
孩子会执行我们说的一些简单的指令,比如“指鼻子”“指耳朵”,也开始会模仿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拍拍手”“恭喜”“拜拜”。
展开说说
怎么训练孩子模仿?
很多孩子喜欢躲猫猫游戏,在游戏过程中,“看”的元素特别凸显。
简单一点儿的,我们可以用双手捂住脸,然后打开,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吸引孩子与我们对视。
在孩子能力上来后,家长可以躲起来,或者拿着孩子喜欢的玩具躲起来,利用沙发、桌子等挡住自己的身体,同时也发出一些声音来引导孩子。
等孩子找到家长后,就可以获得家长一个拥抱、一次举高高,或者拿到家长手中的玩具去玩耍。
#06
▶▶ 被动跟随游戏和活动、喜欢人与人追逐的游戏
在这个阶段,孩子还不会主动发起游戏,说“我们去玩滑滑梯”“我们去跑步”之类的话,但他能够被动地跟随游戏和活动,在家长或者其他小朋友的带领下,跑跑步、追一追,嬉戏打闹。
如果孩子以前完全不理人,现在会和人追逐,那是一个不错的进步。但如果孩子长时间只停留在与人追逐的游戏阶段,那我们就需要再帮助他把能力提升一些。
#07
▶▶ 会依令选择
孩子可以在家长的指令下,去做出主动的选择。
比如,我们早上起床,给孩子准备两套衣服,问孩子穿哪一套。如果一开始孩子还不太会选择,我们可以拿出反差大的衣服,一套是孩子喜欢的,一套是孩子不喜欢的,过程中辅助孩子指一指,应景式旁白说一说等等。
食物、饮料、衣服、玩具、绘本等等,很多生活中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引导孩子来做出选择。
#08
▶▶ 简单回答问题,用点头同意,说“要”“不要”
孩子可以简单地去回答一些日常的问题,用肢体动作或语言表达自我。
展开说说
怎么让孩子会点头?
参考上文提到的动作模仿课程,首先让孩子学会点头这个动作。然后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制造一些自然场景,来引导孩子用点头表示同意。
例如,我们带孩子出门,快走到门口时,问孩子“要出去玩吗?”“出去玩好不好?”
并且,家长自己也通过点头来提示孩子,同时旁白“要”“好”。如果孩子不会点头,我们可以轻轻用手辅助他点头。在孩子点头之后,我们再一起开门出去。
我们也可以用示范的方式,妈妈问爸爸“要不要吃饼干”,爸爸点点头说“要”,于是妈妈递给爸爸一块饼干;然后,妈妈再以同样的方式问孩子。
#09
▶▶ 对亲人离开有分离焦虑,会啼哭、追随
虽然焦虑通常不是正面的情绪,但是分离焦虑的产生,往往标志着孩子对某个特殊的人产生了情感依恋。分离焦虑会随着成长降低,这是一个正常的发育过程。
比如家长带着孩子去商场玩,孩子会跟随着妈妈;孩子在游乐场里,玩一会儿会看一下爸爸妈妈,确认家长还在不在。
#10
▶▶ 开始提防陌生人
在孩子两岁之后,开始对陌生人产生提防,知道和家长出去不随意地跑开。
如果孩子还没有产生这种警惕,那我们平时带孩子去玩的时候,当孩子不顾大人玩得很起劲,我们可以有意离开孩子远一点(但保证孩子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当孩子被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撞倒的时候,我们家长再出现,保护他。这会让孩子明白,家长可以保护他的“安全本能需求”。
每一个社交元素,家长们都要想出很多对应的游戏和活动,给孩子设计一个恰当的、自然的场景,提供应用这些社交元素的机会,有意地制造一些困难,去“折腾”孩子,去激发他的社交。
/ 未完待续 /
下期内容:自闭症儿童社交发展阶梯第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