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经济半小时》 | 勇闯科创“无人区”

《经济半小时》

跟着央视了解合成生物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深圳新的历史使命。《意见》要求“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示范区的创新有哪些新的成果,而SIAT又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5月9日晚,央视二套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对合成生物经济领域进行了专题报道:


《经济半小时》节目回顾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为国内首个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通力打造开放交叉合作的平台,凝青春力量,扛使命担当。作为支撑基础科学和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的公共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科学技术取得核心突破的重要“利器”。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距离深圳光明科学城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2公里外,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这个将于2023年底建成使用的项目是全球最大规模自动化合成生物大设施。


合成生物大设施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当这个学科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商业资本通常不会介入。而勇闯创新“无人区”,正是深圳这座城市最具标志性的精神特质。


深圳先进院副院长、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刘陈立接受了节目组采访。


刘陈立


司同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学习期间,便参与设计、搭建全球学术界首个全自动合成生物研究平台。2018年博士后出站后,他选择回国依然专注于合成生物大设施的搭建。


司同


“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

深圳光明科学城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采用国内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入驻这里的创业团队只需要缴纳低廉的租金,就能享受开放共享的专业设备,还有明亮宽敞的办公场地,以及装修完毕的实验室。


深圳先进院合成所研究员易啸所在的团队很早便入驻,他使用的流式细胞分选仪,一秒钟可以检查一万个细胞,而如果靠人工筛选细胞,一人一天最多不过几百个细胞。在美国工作时他就使用过这台仪器,但一个小时需要缴纳约50美金才能被授权使用。而这里免费的共享平台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楼上是科学家团队的实验室,楼下是企业的办公空间,这样的格局,让“穿白大褂”的易啸与“穿衬衫”的企业家在一栋楼里交流技术、了解市场需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易啸便找到了技术落地的新方向。


易啸


这个在深圳市与光明区两级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牵头成立的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对于一家刚刚成立不久的生物科技公司来说,可谓是解囊相助。


筑巢引凤,作为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负责人,罗巍还需要寻找更多的梧桐树来迎接企业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罗巍


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是我国生物经济领域首个顶层设计。规划提出,生物经济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动力,以保护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为基础,以广泛深度融合医药、健康、农业、林业、能源、环保、材料等产业为特征。


建“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立“科研-转化-产业”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 SIAT合成所已逐步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五位一体模式,探索和践行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初具成效。


资料来源: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编辑:合成所、文宣办


微信号:zky_szxjy

微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微信号: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


SIAT常年招聘多学科领域优秀人才,扫码可查看所有学科全部招聘岗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理工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