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院动态】第一期“城市数字治理”学术工作坊成功举办

请关注 城市大脑研究院 2022-04-27

2021年10月25日下午,浙大城市学院城市大脑研究院举办“城市数字治理”学术工作坊。本次沙龙由城市大脑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郑磊教授和城市大脑研究院院长助理刘靖主持,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蓝蔚青,中国人民大学安小米教授,武汉大学夏义堃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张会平教授,西北大学付熙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刘新萍副教授,中山大学郑跃平副教授,复旦大学DMG实验室主任助理、城市大脑研究院青年领航学者王翔,数旗智酷创始人唐鹏等专家教授以及研究院部分青年领航学者一起参与了本次学术工作坊。

在工作坊开始之前,由研究院院长助理刘靖向各位与会嘉宾介绍了城市大脑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和举办“城市数字治理”学术工作坊的目的。接下来,由郑磊教授分别介绍研讨嘉宾和分组讨论的流程,各组围绕“我们期望怎样的城市数字治理?”“我们要避免怎样的数字城市治理?”两个主题展开结构化的头脑风暴。


在分组讨论后,各组嘉宾将本组讨论的共识以卡片形式展现在展板上。并就目前城市的数字治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发表了观点,经过各组结论的归类和投票,本次工作坊一致认为值得被期待的城市数字治理一定是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同时,注重数字与非数字的结合、数字与文化的交融、数字与城市品格的契合、数字与人的智慧的协作,并且着重强调以人为本和技术的包容性。政府应当坚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公开透明,技术运用合规合法,发挥系统整体的作用,构建一个可信的安全的生态。


而在高度数字化的社会生活中,人的自主选择权往往得不到有效保证,个体隐私的安全也时常被侵犯,在数字治理中可能产生的对平台企业的过度依赖,对数字KPI的盲目追求,对特殊人群的数字歧视,数字技术的无边界扩张和数字形式主义,以及对基层造成过度负担等都是在城市数字治理中应当避免或解决的问题。

在各种精彩纷呈的观点碰撞中,各组也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中国人民大学安小米教授所在组的思考更侧重于宏观整体的视角,他们提出城市数字治理首先要从城市出发,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和生命体,除了考虑数字和其他社会空间之间的关系外,还应当将数字与自然的关系纳入考虑范围。


电子科技大学张会平教授组则提出在数字应用中应使用统一的数字界面,做到效果有感,过程无感,政府对技术既要做到前瞻适应,也应有长期规划,技术发展精细化但也需要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而复旦大学DMG实验室成员毛天慧所在组则更注重数字治理赋能城市经济和企业转型。他们认为在城市这样高度集中的空间和庞大的运行载体中,数字技术和理念要赋能企业转型发展,也要让企业在数字经济繁荣和数字社会安全中找到价值平衡点。


研究院院长助理刘靖代表所在组提出城市数字治理应当更具有韧性,多元主体的治理需要发挥整个社会的创新,来自武汉大学的夏义堃教授则补充提出,数字治理既不能完全靠企业也不能完全靠政府,还需要人和社会的志愿精神。

本次学术工作坊以分组的方式进行头脑风暴,各组的讨论结果经过一轮投票达成了最大的共识,其中各组嘉宾跨学科的思考方式和学术争辩给研讨提供了不少的启迪,在分享交流中迸发的灵感更是拓展了本次主题的广度和深度,相信所有参与嘉宾都会在此次学术工作坊的交流中收获颇丰。


最后,斯荣喜副校长代表学校欢迎全国各地嘉宾对城市大脑研究院学术工作的支持,本次“城市数字治理”学术工作坊达成的共识将为接下来全国城市数字治理优秀案例的选取提供最基础的评价维度。


城市大脑研究院将持续开展数字化改革和城市数字治理方面的学术工作坊,邀请学界、业界、政界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研讨,助力城市大脑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不断取得进展。


【研院动态】庆祝建院1周年 “数字赋能推动共同富裕”专题研讨暨建院周年总结展望会议成功召开

【整体智治·最新资讯】杭州数字化改革工作成果展示: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

【整体智治·最新资讯】杭州市数字化改革工作专题培训会:更好发挥在数字化改革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文字整理 / 周柔希

今日编辑 / 黄欣雨

责任编辑 / 戴晟昱

城市大脑研究院提供开放研讨平台,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共同探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城市大脑研究院。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