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智治·最新资讯】浙江:数字化改革穿针引线,形成整体智治格局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句话形容基层治理千头万绪。“条”“块”分割、县乡权责不对等、“看得见、管不着”、基层干部负担重等,都是长期困扰基层的老大难问题。
2020年10月以来,浙江在衢州6个县(市、区)以及杭州余杭区等14个试点县(市、区)开展“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浙江省委改革办牵头,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政法委、省委编办、省司法厅、省大数据局等统筹推进改革试点。
各地坚持党建引领、差异化探索,推出了“一张事项责任清单”“一网智治指挥体系”“基层治理一件事”“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县乡干部管理考评机制”“一个‘四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等一系列改革举措。
为了理顺各部门“千条线”,试点地区首先明晰了县乡事项责任边界,做到“一张清单明权责”,围绕“属地管理”编制了事项责任清单,同步建立配套的准入、调整和评估机制。目前,浙江省各试点单位至少已梳理67项“属地管理”事项。
在明确责任边界的基础上,全省各地在监管执法、应急管理、纠纷化解、平安建设等重点领域,谋划推出一批重要、高频、急迫、多跨的基层治理“一件事”集成改革项目。据统计,各试点县平均推出13件基层治理“一件事”,明确由“条”上的部门来牵头抓一件事的落实,减轻“块”上属地责任压力。
“这体现的是‘整体政府’的理念。”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说,属地责任不能无限放大。明确县级各部门及乡镇(街道)的职责,是基层减负、基层善治的关键。
明确了“条抓”,还要加强“块统”。金华市婺城区通过“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把执法权下沉到基层。区综合行政执法队集中行使27个管理领域2511项行政处罚权,并根据需要向乡镇(街道)赋权。与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卫生健康、消防救援等专业执法队以及15支乡镇综合执法队一起,构成了基层执法队伍体系。
在衢州,各县(市、区)根据干部所属的“岗位、模块、组团、专班”,对所有乡镇(街道)干部和部门派驻乡镇(街道)干部实行“四维考评”。年底县级部门和乡镇(街道)展开“双向互评”,对表现优秀的部门派驻人员实行正向激励,反之则可申请派驻部门召回,这将影响该人员的评先评优及职级晋升。
不能大事小事都往网格扔。如何避免向下“甩锅”,给基层减负赋能增效?数字化改革穿针引线,“千条线拧成一股绳”形成整体智治格局。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进一步迭代完善,形成“综治工作、监管执法、应急管理、公共服务”4个模块+“党建统领”“经济生态”2个模块的架构。同时围绕迭代后的“基层治理四平台”,建强做实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赋予其对“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指挥权、督导权、考核权。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蔡宁表示,推动执法事项下放,赋予乡镇(街道)更大的权力,提高乡镇(街道)统筹协调能力,这对长期以来以县级为基层治理中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一次重大突破。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表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浙江实践,完全可以借鉴中国军队“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成功改革经验。军种相当于“条”,战区相当于“块”,总的改革方向是通过“条”的纵向一体化,支持“块”的横向一体化,把法律、政策、标准、土地、人才、资金、科技、信息、文化等重要且必要的生产生活要素,源源不断地输送下沉到县域、乡镇街道、城乡社区。用军队改革的措辞来表述,那就是“一切以作战为中心、一切为作战服务”,同理用“衢州经验”来表述,那就是“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基层服务”。
【数智文明·研究精粹】基于后人类思想的国际城市研究:理论溯源与概念辨析
【数智文明·案例分析】电影《芬奇》:“后人类时代”的孤独、爱与信任
【沙龙预告】“走脑·走心”每月与谈会(第七期)、国家级项目申报研讨
内容来源 / 中国日报网,2021年11月09日
今日编辑 / 黄欣雨
责任编辑 / 戴晟昱
城市大脑研究院提供开放研讨平台,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共同探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城市大脑研究院。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