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智文明·观点视角】田晓磊,以数字艺术探索人类与科技的关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EST时尚创意人才数字社区 Author Enstylement


田晓磊:新媒体数字艺术家,未来元素品牌创始人。1982年出生于北京,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专业,曾于2016年摘得首届王式廓艺术奖桂冠。田晓磊以数字媒体为主要媒介,通过探讨人类与科技、历史与未来等议题,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及精神世界。

 新媒体数字艺术家田晓磊

Part 01

肆意背后的务实认真


先锋、赛博、疯狂、大胆突破...各种标签被用于形容田晓磊的作品风格,向世人勾勒出其作品肆意张扬的一面。其作品里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让人忍不住畅想,是怎样跌宕起伏的艺术求索经历,才开出了这样瑰丽又独特的花朵。
然而,和其打破世俗桎梏的风格相比,田晓磊在求学道路上并没有多么的跳脱常规,反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称得上是按部就班的模范生。小升初时,由于就近分配的学校不理想,父母作主替田晓磊选择了有特色的艺术初中。这一选择,让田晓磊每周有三天时间学习画画,误打误撞地和艺术产生了交集。在经过系统的训练后,田晓磊开始慢慢对美术产生了兴趣,并一步步地从美术类初中读到了美术类大学。

田晓磊- 《永恒的坚持》

漫长的求学生涯中,支撑着田晓磊的是他朴素的愿景和不甘言败的决心。“当时就奔着做个画家去的,谈不上是艺术家,就是想画画”。考大学的时候,两次的挫败让田晓磊差点想放弃,“当时就想报个大专随便上了”,但心中的不甘还是推动着他再次复读,最终成功考上了中央美院。
为了考上大学,田晓磊练习了好几年素描、速写等写实的美术。反复的美术备考让田晓磊身心俱疲,想选择一个离画画远一点的专业。这时,一个名为数码媒体的新专业引起了他的好奇心。早在高中时期,田晓磊就已经接触了3dMax、AE等软件。 除此之外,田晓磊还很看好这个专业的未来发展,“你听这个名字是很酷的,感觉象征一个未来的趋势”,最终田晓磊下定决心成为了该专业的一员。

田晓磊-《平行的悖论》

聊起大学时光,田晓磊对他拿的第一个奖项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在大二时获得了大学生数码媒体大赛的一个奖...让我觉得电脑是一个适合造梦的好工具”。这个奖项给了田晓磊莫大的信心,成为了他数码媒体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一块重要基石。在艺术圈正式崭露头角前,田晓磊就是这样一步步认真地堆叠着他创作的基石,最终支撑起他如今恣意挥洒的艺术世界。

 

Part 02

人与科技的相互驯化


毕业积累了几年的作品之后,田晓磊迎来了他厚积薄发的成果。2016年,田晓磊凭借《诗歌》、《创造》、《伟大》等视频作品脱颖而出,摘得了首届艺术圈重量级的“王式廓艺术奖”的桂冠。“王式廓艺术奖”由王式廓基金会和今日美术馆共同创办,旨在鼓励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持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田晓磊谈到,王式廓奖不仅仅带给青年艺术家奖项上的鼓励,还会举办展览,让大家进一步了解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主办方在颁完奖之后就紧接着办了一个展,我的作品在那个展览上的效果还不错...作品被展示得更全面,让大家能更了解艺术家的想法”。
田晓磊的获奖作品《诗歌》《创造》和《伟大》都展现了对后人类时代的畅想,但表现形式却有所不同。《诗歌》给人营造了平静而冰冷的科幻氛围,“我运用镜头的时候,在每个镜头的最后画面都会往上升,就像从地狱往上到天堂一样的效果,然后一段一段的像一个个排比句一样”。通过排比句般的场景切换,观者得以平静地掠览后人类社会的未来场景。这些场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同时也有一些人或者是被异化的形象包含在其中。

田晓磊-《诗歌》

田晓磊-《创造》

田晓磊-《伟大》

对比之下,《创造》的形式则更加的奔放热烈。“这里面隐藏着很多性方面的暗示,但它并不是代表人类的性,而是一种创造力”。田晓磊想表达的是科技的繁殖需要荷尔蒙,以及它要创造迭代的这种的动力。通过流行MV的形式,《创造》营造出了快节奏的热烈氛围,传达出了科技荷尔蒙的激烈迸发。
近期,田晓磊带着他的作品《后人类博物馆》参加了成都双年展。这一次的作品,是田晓磊过去两年短视频创作的一个集合。田晓磊用脚手架搭建了一个迷宫,在里面分布着短视频和一个雕塑,鼓励观众自行去探索大量的作品,“在里面逛的话起码得半小时才能看完”。灯管和金属脚手架的应用,让作品营造出赛博科技的冰冷硬核感。

成都双年展-《后人类博物馆》

这次的展览上,观众和专业领域人士的反馈都还不错,田晓磊认为这达到了他的预期效果。此外,观众对于作品的丰富思考也让田晓磊觉得很有意思。比如有观众会问宇航员为什么要这样,或者为什么站在这个柱子上,他们还可能会分享一些田晓磊可能完全没想到的观点。
除了《诗歌》、《创造》和《后人类博物馆》,田晓磊在其他的作品中,也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了不同角度的哲思:《伟大》通过影像装置打造了诡秘的科幻空间,将目光投向了新造物主重新安排后的世界;《孤岛》用犀利又诗意的方式,揭露了信息时代下人、科技和生存环境的关系;《造物主》运用宏观的视角,警示着当下依赖科技的人类。了解了田晓磊的众多作品后,不难发现,人与科技的关系是其中重要的议题之一。
田晓磊-《伟大》
在田晓磊看来,人与科技的关系是我们时代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现在技术越来越融入人的生活,而且慢慢改变人的生活,所以人其实也不得不改变自己,来适应新技术”。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曾有过深刻的思考。例如曾出版著名的三部曲 --《失控》、《科技想要什么》、《必然》,《连线》杂志创始主编,被誉为“硅谷神人”、“科学预言学家”的Kevin Kelly的曾给出一个观点:即科技也像生命体一样能自我发展壮大。人之于它就像一个培育者,把它培养壮大成一种新的生命。在某一时刻,科技有可能会脱离人,然后自己变成一个独立的物种。
田晓磊认为,人和科技是一种相互驯化的关系。“人改变生理或者是人的器官,其实是为了适应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改变的”,他进一步举例进行说明,“比如说人看近的东西,明显比看远的东西要时间长...所以我觉得再过几百代,人的眼睛可能看近的东西会更敏锐”。田晓磊强调,在这个过程人是主动演化的。

田晓磊-《再生的爱情》

这种相互驯化和当下人们讨论的科技异化人类相似,但多了一种相互性。“人在把这个技术去按照他的想法往一个方向去驯养,然后科技也在驯养人类”。不过,由于人类自身身体条件的束缚,两者的驯化速率会有所不同,科技可能会更快地驯化人类。
尽管抱着相互驯化的观点,田晓磊并没有想说服观众,只是希望借由作品引发观众的思考,并认为问题的答案可以非常多元化。“这个答案其实也没太大意义,因为未来如何谁也不能预测,有的悲观一点,有的乐观一点而已”。

田晓磊-《最后的晚餐》

田晓磊作品中大量的对于科技话题的探讨,不禁让人好奇,他对科技的兴趣来源于何处,又为何一直将其当作其重要的创作主题。田晓磊对于科技话题的探索欲望,起源于他自己被电脑和游戏所“控制”的经历。“我在2013年左右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没有手机和电脑就不行,感觉特别依赖,没有这两个东西,可能创作和工作都没法进行,所以当时就觉得我可能被控制住了”。这种被控制感启发了田晓磊的思考。在查阅了相关书籍后,田晓磊认为这可能是这个时代未来人类面临的大问题,并且有足够大的创作空间,因此该议题便常驻在他的作品中了。

田晓磊-《西西弗斯》

如果说对于科技的哲思是田晓磊艺术的源泉,那么数字技术则是其创作的桥梁,二者缺一不可。在平时的工作中,田晓磊会用到多种技术软件,其中3dMax对其创作的影响很大。田晓磊觉得,3dMax仿佛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可以容纳无数个建好的场景以及半成品,有很强的便利性。在作品中,田晓磊还会运用3D打印、VR等多种技术。为了满足技术需求,田晓磊除了组建自己的工作室团队进行分工协作外,3D打印还会外包给专业团队,雕塑则直接找到雕塑工厂去做,VR游戏的部分则根据项目需求再寻找具体的技术合作伙伴。“现在基本都协作的,因为自己不可能所有的技术都能掌握”。


Part 03

打造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


大学毕业后,除了进行艺术创作,田晓磊也进行了一些商业方面的尝试,例如创办了自己的个人首饰品牌——未来元素。设计首饰的过程很快乐,商业化的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当时田晓磊基本是凭着感觉在运营,做完产品后就往美术馆、微店和衍生品店里塞,很快他就意识到了问题,“我们还需要市场营销,还得铺各种渠道宣传媒体,以及挑选工厂等,所以批量化是个问题,后来销量也一般”。
尽管并不是很顺利,商业化的尝试还是让田晓磊颇为受益。例如,销量问题令田晓磊意识到了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后来我一问,其实首饰90%的市场在女性,很少有男性”,由于田晓磊做的是偏男式的产品,“所以我一开始就拒绝了90%的市场”。

“茧”

从创业中积累了经验后,田晓磊没有就此停下商业化的脚步,尝试了不少商业跨界联名。在今年,田晓磊跟美国的一个挖掘机品牌卡特彼勒进行了合作。一开始,田晓磊很困惑,挖掘机这样庞大的工业产品该怎么跨界,但后来又渐渐发现了其中的趣味,“其实它才是一个城市的创造者,他还有一个推翻陈旧象征的身份,他代表地表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后来田晓磊创作了一个叫《超体的象征》的循环视频,把挖掘机的力量感和各种科技艺术元素进行杂糅,最后呈现出了一个新生事物的状态,他和客户最后都非常满意,客户还选择在其品牌的线下门店中进行了发布。

田晓磊-《超体的象征》

除此之外,田晓磊还曾和淘宝造物节、兰蔻小黑瓶等进行过跨界合作。在淘宝造物节中,田晓磊用临时性材料搭建了一个九米高的雕塑,并通过灯光和视频,打造出了一个造物神的形象;在和兰蔻小黑瓶的合作中,他改造了自己的一件维纳斯的作品:配上了水的背景,并让小黑瓶如花瓣般置身其中,反复绽放,并形成了一个循环动画,最后达到了一个非常满意的跨界合作的效果。
谈起跨界合作时,田晓磊分享了作为艺术家的经验和心得,主要是两点:一是在挑选品牌的时候需要注重交流,看对方是否会尊重艺术家的创作;另外需要意识到,跨界对艺术还是有一定的消耗和伤害的,所以要把握好度。“因为它做的东西,不在你的系统里边,而且这个可能会混杂很多的其他的元素进去...所以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但是也不能做的太多”。

前海万象城跨界项目

作为央美的毕业生,田晓磊认为央美的资源在艺术创作层面上很有帮助,“例如很多我们导师或者同学参与和策划的展,分享资源就会更加直接”。然而,他在商业化层面上持保留意见,认为艺术家在开始的时候想这些可能会误导自己,“我觉得艺术创作者可能考虑的不会这么多,不会说一上来把商业的模式都考虑得很清楚”。他认为一旦刻意迎合商业,艺术家的创作就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田晓磊的这种观点并不意味着他完全抛弃商业化,而是要在商业和创作中更带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更小心谨慎地寻找平衡,避免过度商业化影响创作。对于未来,田晓磊也有着自己的宏观商业规划,他分享到:“每年我会有一些展览的计划,新的工作室装修完毕之后还会重建我的工作室,未来在新的团队中需要有懂技术的、编程的甚至其他专业的专家,最后大家能一起协助,做出更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田晓磊-《神话》系列循环视频

在个人IP层面,比起特意突出单个IP,田晓磊更希望创作多元化的集合,然后从中尝试形成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和语言。“现在我做的很多其实是按系列去创作”,田晓磊觉得,按系列去制作IP,更便于IP的扩展延伸,有助于增强IP的生命力,“例如宇航员系列、维纳斯系列,还有神话系列等”。


Part 04

拥抱数字艺术潮流


作为国内新媒体艺术的先锋力量,田晓磊认为数字艺术、潮流艺术和科技艺术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对他们各自的前景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数字艺术,田晓磊认为它以后可能会成为艺术的一个常态载体,类似一种基础设施。“以后大部分艺术都可能会数字化,包括好多做传统雕塑的,他们也开始做完之后要扫描成数字3d的”。对于潮流艺术,田晓磊认为这个名词不是特别准确,“潮流艺术其实按严格的定义来说,它更像是流行文化。”比起艺术,田晓磊认为潮流更应该属于商业的产物。至于科技艺术,田晓磊表示这是一种时代的产物,会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流派和全新的体验。“现在很多创作都用电脑来完成,而下一代可能都用机器人来辅助创作了”。

田晓磊-《孤岛》

提及对于元宇宙未来的看法,田晓磊的观点也很独到,透露出对元宇宙现实实践层面的考虑。“资本一介入这个事就发酵得很快,但实际上,我认为起码是10年才有可能实现”。
在元宇宙和加密艺术的布局层面,田晓磊的想法则更加的踏实。他曾尝试过和一些加密艺术平台进行合作,他曾拿出了几个作品进行线上的拍卖。但总体来说,田晓磊认为:作为艺术家最重要的是做好内容,不用着急把作品投到某一个NFT平台,只是为了赶上潮流或进行变现。

大乐园-PC游戏

对于未来艺术发展趋势的种种想法,田晓磊认为都离不开当下的努力和规划。对于刚刚开启的2022年,田晓磊表达了突破自己执行力的期望,“其实想法特容易有,但是能把它真正地做出来才是厉害的,因为每年真正能实现出来的想法其实并不多,所以我认为执行力其实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能力”。
田晓磊以他务实的性格和先锋的创作精神,在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中游走着,用梦幻瑰丽的艺术作品,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疯狂疏离的科幻梦境。然而揭开表象,你才会发现,支撑他在两者间往返的桥梁,恰恰是他在现实中强大的执行力和认真的思索。不论是他所诞生的八零年代,还是潮流汹涌的未来,这座桥梁都会成为他行走艺术圈的底气,引领着他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价值,通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数字技术·观点视角】乡村数字化技术内核驱动人居环境治理进入新时代

【数字技术·最新资讯】时隔 16 年,Science 再次发布「全世界最前沿的 125 个科学问题」!


【研院动态】刘靖:城市大脑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数字化人才培育的探路者


内容来源 / EST时尚创意人才数字社区

今日编辑 / 戴晟昱

责任编辑 / 戴晟昱

城市大脑研究院提供开放研讨平台,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共同探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城市大脑研究院。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