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法治·最新资讯】平安浙江建设18年结硕果——群众安全感指数99.19%背后的“平安密码”
过去一年,浙江城乡哪些画面让你倍感安心?
是坚守基层一线抗疫的网格员,是遇到矛盾纠纷时“最多跑一地”就能找到的矛调中心,还是各类“数字法治”平台上不断刷新的海量信息?
99.19%,这是国家统计局调查得出的2021年浙江群众安全感指数,超全国平均值0.57个百分点。
回首过往,让之江大地更安全更公平更具活力的,是一年又一年不断深化的平安建设。今年是平安浙江建设18周年,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也将迎来一周年。在共富的美好图景中,平安无疑是最靓丽的底色——
10个设区市、83个县(市、区)捧得平安金鼎,其中7个设区市、61个县(市、区)因连续15年“平安”获一星平安金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跃然眼前。在去年底召开的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浙江12地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市、区),总数居全国第一。
18年来,平安浙江初心如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浙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构建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为抓手,一体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有力确保了全省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历届省委坚持“大平安”理念不动摇,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去年以来,我省完善落实每季分析平安建设形势制度,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推动平安建设向“大数据决策”转变,并将《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纳入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进一步健全浙江平安建设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架构。
群众的需求是平安建设一直努力的方向。聚焦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我省开展道路交通、“套路贷”、工程招投标等8方面专项整治。去年,全省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首次出现拐点,打击治理绩效居全国第一;群众对食品药品、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感满意率较2016年分别增长10.21%、4.35%、3.59%。
18年来,平安浙江建设历久弥新。各地乘着数字化改革的东风,加快推进平安建设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研发平安风险预警预测防控平台,开发政法一体化办案和“民呼我为”“浙江解纷码”“移动微法院”等应用,确定17项多跨场景和11项“平安法治一件事”综合集成改革,形成实践、理论、制度成果共250项。特别是在去年疫情防控大考中,浙江依托“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县级矛调中心(社会治理中心)全年接待群众130.3万人次,受理矛盾纠纷71.7万件,化解成功率92.9%,将绝大多数涉疫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不久前,杭州市上城区居民黄先生在工作中不慎摔伤,因误工、护理等费用与用工方闹了矛盾。他在“浙江解纷码”平台上反映问题后,当天区矛调中心就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推动当事企业支付了全部款项。该中心负责人说:“以前是出事后‘看急诊’,现在是事发前‘治未病’。”如今,浙江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数字法治建设,构建起“一地都不用跑”的智治格局,提升了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站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起点上,浙江率先开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推进县级矛调中心(社会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统筹“共享法庭”“枫桥式派出所”等基层组织建设,营造全社会参与平安建设的浓厚氛围,当好省域治理现代化“模范生”。
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平安幸福与民生改善共进,我省不断擦亮平安浙江这张金名片,朝着高水平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的目标前进,在薪火传承中跑好新时代接力赛!
【数字社会·观点视角】培育数字经济时代新能力 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社会·最新资讯】人民银行增加多个城市作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
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
内容来源 / 浙江日报,2022年4月2日
今日编辑 / 陈恬乐
责任编辑 / 戴晟昱
城市大脑研究院提供开放研讨平台,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共同探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城市大脑研究院。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