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读 | “数字支付”,还是“数字之负”?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大踏步地迈入数字化时代,快节奏的数字支付方式在惠及年轻群体的同时,也成为横亘在老年群体面前的难以逾越的鸿沟。从不具备支付功能的老人机到复杂的支付流程让老年人心有余而力不足,老年群体数字使用的困境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国家、社会及相关组织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多方合力共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来自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新闻1801王涓婷新闻1801方嘉文在江根源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地走访杭州数字支付的相关应用场景,与老年人以及助老服务提供者们进行深度交谈,以老年人的数字支付难题为切口,从老年人数字支付使用的现状、困境、对策三方面探究数字支付给老年群体带来的影响,并希望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化时代。


“数字支付”,

还是“数字之负”?


独自冒雨前往柜台交社保的老人被拒收现金的新闻在 2020 年刷屏网络,“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这样的回复让这位老人显得满脸无助;67 岁的张明兰是 2021 年《人物》笔下的角色,她喜欢智能手机,能够熟练操作,同时愿意帮助周围人学会使用,对于独居的她而言,手机是她的“好伴侣”;在杭州世纪华联超市购物的张奶奶年过 60,近日与我们进行交流时很愿意分享自己的数字支付学习和使用经历,她坦然表示自己学不会,但目前也用不上,一张市民卡便可以满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数字化设备逐渐遍布人们的生活,出行、购物、旅游等场景所涉及到的数字支付在日益习以为常的同时,困境、不便与抵触,又或是好奇、接受和习惯,也正围绕着不同的老年群体 ......




数字支付的“喜”与“忧”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大踏步地迈进数字化社会。以数字支付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为现实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冲击着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加之后疫情时代叠加共振,老年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逐步凸显:单一功能的老人机无法应对数字化时代对多元应用的需求,且大部分智能应用并未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实际可操作性,导致这一群体数字使用难度增加。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9.04 亿人,但 60 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 6.7%。面对日益普及的网络覆盖率,“银发族”们在面对互联网浪潮时也呈现着一些不同的反应与态度。


01

 赶上趟儿的“数字移民”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电子设备深度嵌入我们的生活,数字化浪潮正加速袭来,翻涌着包裹进更多人接入数字生活。近年来,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呈逐年上升态势,截至 2021 年 6 月,网络支付的使用率已达86.3%。数字支付带来的红利在惠及了大部分年轻人的同时,部分老人也及时赶上了趟儿。相比伴随着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一代,这部分老人更多地被称之为“数字移民”,通过对相关技术的学习成为了数字支付的“乐享者”。


家住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的施爷爷是各种数字支付软件的忠实用户,在一个人住的日子里,智能手机几乎成为了他的“随身伴侣”。从“被迫”接触数字支付到熟练进行扫码付款;从裤腰带上随身吊着一个装满现金的布口袋到智能手机在兜,施爷爷开启数字支付旅程的起点还要从一次“健忘”的经历说起。


毕业于知名 985 院校的施爷爷对自己的记忆力向来非常自信,理工科出生的他对数字尤为敏感。“年轻的时候看一串数字我都能马上记得的。”施爷爷骄傲地说道。然而年过古稀后,他的记忆力变得大不如从前,不仅记不得数字,也常常忘记带上自己的钱袋子。为了记得出门带现金,施爷爷特地做了一个布袋子拴在裤腰带上,然而每换一次裤子就要重新拴一次,有时还是难免忘记。“有一次我超市里东西都挑好了,一摸裤子,钱袋子忘家里了。”施爷爷回忆起这次经历时,语气里仍带着些许尴尬和自嘲的意味。那时的他还没有智能手机,离使用数字支付也可谓相距甚远。那天,施爷爷特地散步走到了离家有些远的大超市,想多添置些家用品,可没想到因为忘带钱而打乱了原本的计划。“我站在柜台有五分钟,退的话觉得白跑了一趟,不退又没法付钱。”施爷爷说,那天回家后,他说服女儿帮他从网上下单了一部智能手机,迈出了使用数字支付的第一步。


当我们让施爷爷展示自己如何使用手机付款时,他轻车熟路地打开了微信钱包,还操作了怎样通过扫码付款。“我平时去超市或者菜场买东西的时候就带个手机就行了,微信没钱了再往里充,很方便。”施爷爷边滑动着手机屏幕边说。现在,他的钱袋子也可以像他一样,正式退休了。


和老伴一起住的王奶奶用起手机支付比施爷爷还要溜。在到她家时,她正准备用手机为她和老伴点外卖。


“以前还走得动的时候觉得去哪儿买个东西用现金挺方便的,现在我和他腿脚都不行,能少走走就尽量少走走。”说话时,王奶奶已经点好了两份外卖。


“我儿子平时忙,一个月也不见得能来一次,每次见面我都让他教我用用手机里的一些功能,平时也少麻烦他一点。”从最初学会了用支付宝、微信付款到现在可以在手机上缴费、点餐,数字支付极大便利了两位老人的生活。正像王奶奶说的,少给儿女添麻烦也是他们现在能为子女做的为数不多的事情了。


无论是自主接入还是儿女帮助,越来越多的老人获得了数字世界的移民通行证,完成了在数字化社会中的身份调适,和数字世界的成功连接使得他们可以轻松享受包括数字支付在内的各种服务带来的便利。


然而,以数字支付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普及也为尚未实现连接的老人带来了诸多不便。他们既是远离数字文化的“数字难民”,也是数字化潮流中的一座座“孤岛”。


02

一座断连的“数字孤岛”

在当下的媒介化社会中,依托互联网的媒介重构并扩大了人们的关系网,编织出了一张巨大的社会网络。正如六度分隔理论建构出的小世界一样,互联网让连接变得易如反掌。在这样的环境中,化身节点的人们可以进行自由连接,而未能被包裹进这张大网的个体,便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座断连的“数字孤岛”。


“我不喜欢和太多人有接触。”


74 岁的郭奶奶患有焦虑症,平日里素来清净的环境似乎在她和数字化生活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2010年我的女儿给我买了第一部手机,是个老人机,不能上网,只能打电话和收短信。”郭奶奶回忆道。后来,女儿想给她换个智能手机,她觉得用不着,至今都还用着这部老人机。


平时,郭奶奶的活动范围一般在小区周边,由于女儿会帮着打点家务,她基本上没有需要用到手机的地方。偶尔看到小区门口水果摊上的新鲜水果,郭奶奶会掏出现金买些,水果摊的老板看着她的满头白发,也总会好心地帮她把钱数数好。对于郭奶奶而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似乎没有影响她的生活分毫,没有智能手机,她照样可以过好自己的日子。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门口的这些小店都开始不收现金了。”郭奶奶说,这似乎是她第一次感觉到生活发生了些许变化。水果摊的老板在她掏出现金的时候也开始婉拒,让她先赊着账,等女儿回来再扫码付款。一来二去,郭奶奶有些不好意思再掏出自己的零钱来,这样的赊账也让她一时有些无法适从。


“可能我年龄也大了,不太愿意接触那些新鲜东西,本来我也想让生活少点麻烦。”郭奶奶说,尽管微微有些苦恼,但似乎这种“断连”并没有让她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可能女儿在无形中充当了她与数字世界连接的桥梁。然而,还有很多像郭奶奶一样的“孤岛”,正因无法实现连接而体会到了诸多不便。



数字围城的“门外汉”

《漠河舞厅》爆火后,其中文艺的歌词一时间成为各种短视频博主争相进行文艺创作的对象,也成就了网民一次又一次的狂欢。然而张德全老人及其故事,在被网友尽情消费过后,从“沉默”走向了“沉没”。


《漠河舞厅》最大的价值也许在于,它让张德全老人和他的故事走出了现实中的漠河舞厅,被大众看见。而我们所没看见的大多数,则是那些身处数字鸿沟中的“一个人的漠河舞厅”、与世界“断连”的老人。


当 Facebook 改名 meta 高调进军元宇宙领域,力求为人们打造被称为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数字虚拟空间时,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习惯性称之为“数字难民”的老年群体还未真正地被数字世界拥抱。当年轻人享受着微信、支付宝等应用带来的快捷、便利的支付体验时,仍有相当多老人因没有或不会使用数字支付而被区隔在了数字围城的高墙外。


01

受阻:“生活中的小不便砌成数字高墙”

清明假期,杭州动物园景区门口游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带着孩子出游的老年人。比起年轻人熟练地通过扫码预约购票,上了年纪的老人更多地聚集在景区售票处的“应急窗口”前寻求帮助。他们中的大部分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购得了门票,但带着孙子出游的刘爷爷却遇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小麻烦。


通过向景区志愿者询问,我们了解到,为了便利老年人购票,在景区的应急窗口处只要出示身份证便可用现金支付,如若忘带证件则需通过线上支付才可购票入园。而刘爷爷今早为赶人少,走得急,把身份证落在了家里。“我有智能手机,也会用支付宝和微信,但没钱了。”刘爷爷看着自己支付软件里不足的余额有些尴尬地说道。杭州动物园景区 60-69 岁年龄段的老人只需支付半价购票,而就是这 10 块钱却让刘爷爷有些着急。“年纪大了,复杂的东西一个也记不住。”刘爷爷滑着手机说,身旁不知情的小孙子还在为即将见到小动物们而欢欣雀跃。

志愿者见状走过来来询问是否能提供帮助,刘爷爷从兜里掏出 10 元钞票,志愿者往他的支付宝里转了10 元钱。经过 20 分钟,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刘爷爷终于在网上买好了票,景区给老年人提供的便捷服务他也没能享受。刘爷爷略带无奈地说道:“我看人家小年轻几分钟就进去了,像我们这样忘东忘西的,买个票也不容易的。”身旁的小孙子也明显安静了不少,牵着爷爷的手,转身走入了人潮。


诸如刘爷爷遇到的此类麻烦,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携带现金缴费却遭尴尬拒收,不会手机购票而无法登上归家的列车,纵使最终这类问题大多能得到圆满解决,可恰恰是这些小不便的堆积慢慢地砌成了数字围城的高墙。墙外的“门外汉”,无论是被动区隔还是主动断连,都难以享受到数字化社会给其成员带来的应有的便利。


02

保守:“握在手里的,比较踏实”

“我们老年人对你们年轻人用的那些东西都搞不拎清的。”世纪联华大关店的出口处,张奶奶把买到的东西放在脚边,坐在椅子上小心翼翼地把超市卡塞回一堆卡片中,那里面有她和老伴的身份证以及她的市民卡。


年过 60 的张奶奶日常活动范围就在小区附近,这家超市是她最常光顾的地方。“超市卡是我儿子给我办的,我往里充个一千块,平常买菜和日用品都用它。”张奶奶说着又从卡片堆里把超市卡抽了出来,黄蓝相间的卡片上写着世纪华联几个字,这也成为周边老人几乎人手一张的通行货币。张奶奶的兜里也装着一些零钱,有时她在街边的小摊上买点东西会用到。但对于数字支付,她笑着坦言学不来,“学了后面的又忘了前面的,还是算了。”


从花花绿绿的纸币和实体卡变成花花绿绿的支付软件,面值上的数字看似只是挪了个地方,钱的数额自然也是一分不少,但这过程中被悄然偷走的,是老人将钱攥在手里的踏实感。对于张奶奶而言,握在手里的超市卡和揣在兜里的零钱,是她生活中踏实感的来源。“在手机上用 app 付款会有优惠,一开始我也想搞,但担心搞来搞去东西没买成,钱倒没了。”张奶奶倾诉道,现在她有时甚至会劝身边的老人别费气去研究那些花头,老老实实用现金或实体卡支付。比起省下钱,奶奶更希望、也更需要的是放心花钱。


03

担忧:“迈过一道坎,还有下一道”

如果将通向数字支付这一过程比作奔跑着通过一条沟壑崎岖的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年轻人不仅赢在了起跑线上,在面对路上的一道道坎时也能轻松越过,而对于不具备良好数字素养的老人而言,这一道道坎则彻底拦住了他们通向数字支付的路。


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国老年网民的普及率为 23.7%,不及年轻网民(73.0%)的 1/3,这意味着每 5 个老年人中仅有一个能实现触网,迈出进入数字世界的第一步。不仅老年群体的互联网接入率普遍较低,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仍在使用功能较为简单的老年机,微信、支付宝这类负载数字支付功能的软件根本无法安装至手机中,这成为了老年群体接入数字支付的一大天然屏障。家住南京江宁谷里街道的陆爷爷用着他不知牌子的老人机已有 10 年之久,按键上的白色数字几乎都已被磨得看不见了。平时,他只用这部手机打打电话,一些支付软件尽管他听过,却没法在手机中给它们“安家”。“想像小年轻一样用那些软件就得换个智能机,我舍不得还是。”陆爷爷摸着他宝贝的老人机说道,无意间亮起的小小屏幕无疑无法为他打开数字世界的大门。


此外,尽管对于部分老年人而言,使用微信、支付宝之类软件进行线下付款已不再是一件难事,但部分涉及到在线操作付款的页面由于功能设置过多,提示性问题过于晦涩难懂,成为老年群体适应数字支付生活的又一大阻碍。据宁波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等机构发布的《宁波老年人数字化金融工具使用情况研究》的调研报告显示,66.7% 的老年人反映手机银行功能查找比较麻烦,所有体验用户均反映,页面上有关免责条款的表述过于法条化,理解困难。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大学路支行的庞经理告诉我们,前来办理业务的老年人尽管带着智能手机,也下载了手机银行,但普遍存在不会操作的情况。“大部分老人只是听说手机上可以操作,但自己弄不来,只能来这里让我们指导他们用。”庞经理补充道,并且老年人在进行在线付款时普遍存在担心钱财安全的顾虑,如若操作步骤过多,他们有时会半途放弃。


与此同时,在数字世界中,老年群体和年轻群体的身份较现实生活而言也发生了些许转换,不会使用数字支付功能的老人经常选择向自己的子女请教,年轻人用自身的常识和经验对长辈进行数字反哺,帮助老年人与数字世界接轨。小组发布的《老年人数字支付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显示,77.7% 的老年人在使用数字支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会首先向子女求助,超过60% 的子女表示非常愿意为长辈提供相关帮助。然而,我们也发现有少数子女表示出了不愿意的态度,理由主要集中在“难教会”、“用不着”等,加之部分老人在学习时天然存在着抵触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老年人数字融入的可能性。


互联网的普及无法遮蔽横亘在“数字难民”群体面前的数字鸿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增加,加速袭来的“银发浪潮”无疑会使“数字难民”与其他群体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在马太效应影响下,鸿沟难以弥合。以老年人为代表的群体虽然并非互联网技术服务的主要受众,但他们不应被边缘化,也不应被数字化浪潮所抛弃。科技带来的便利理应普惠所有社会成员,而文明社会也需要给予每一个人以尊严和体面。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不仅是现实所需,也是构建“包容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助老服务的“主力军”

支付的序幕,在不到 20 年的时间里,数字支付对我们生活的嵌入程度迅猛提升。如今,我们甚至无法想象没有这一付款方式的生活究竟如何。摆在各类摊贩前的二维码、出现在各种场景中的“扫一扫”,随着数字支付的普及度不断提高,如若这一技能不被掌握,连日常出行购物都可能成为难题。当人们享受手机购物、数字支付买单带来的便利时,“支付难题”却逐渐降临在老年群体身上。


科技在发展,应对的策略也当与时俱进。2020 年11 月 24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在支付方面优化服务流程,推动通过身份证、社保卡等多介质办理就医服务。从不同主体来看,各领域的“主力军”也在纷纷出力,不仅从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出发直面老年数字使用问题,更从顶层设计筹划出发将弥合老年数字鸿沟列入发展方向。


01

政府:规划与政策逐步落实

数字化转型之下如何让社会公民更好地开展和适应社会生活,从而使得每个人享受数字化成果带来的便利,直面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之下所产生的数字鸿沟,用更多人文关怀去推动形成从政府部门到社会企业,再到家庭个体的共同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当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课题。


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之下,针对支付、出行及就医等生活方面的相关重点领域,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被陆续提出以帮助老年群体解决智能技术使用难题;同时各地区也在不断细化优化政策,如 2021 年浙江省出台《浙江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推动老年人所能享受的智能化服务更加普遍和便捷,上海市也于 2021 年启动“数字伙伴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针对老年群体的数字化培训,将跨越数字鸿沟纳入城市议题。

在杭州,2020 年杭州市民政局发布《杭州市民政局关于推动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通知》,其中提出将按照“传统方式与智能创新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普适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市民卡与健康码融合,将疫情健康码与杭州市民卡等集成应用相关联,以保障老年人的日常通行;而在支付方面,杭州市正在推行全市安装智慧餐台的老年食堂退出无接触取餐服务,将“扫码支付”改为自动识别,“省心又省时”。


顶层设计的推动是数字化时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指导性方向,数字使用问题并非是个人或小部分民众的个性化问题,而是关乎社会经济与文化、社会公民生存与发展的变化议题,需要全社会各界集中力量,共同面对。


02

社会:服务与帮助齐力并行

在杭州世纪联华大关店的收银台旁,一个蓝色易拉宝有些显眼,“蓝马甲数智助老服务驿站”的字样突出,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时而有人往这里多瞥两眼。2021 年 9 月,杭州市商务局联合支付宝蓝马甲启动“蓝马甲数智助老服务驿站”计划,首批已落地 54 家商超、餐饮门店,市民在落地场所可以通过与蓝马甲服务员或志愿者进行咨询,从而了解到手机操作指导、防诈骗知识提醒以及老人课堂等相关服务。负责“蓝马甲”培训的张老师告诉我们,每到毕业季时她都会对报名参与的志愿大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内容集中培训,同时会对接具体商超的工作,以便及时为前来购物的老年人提供相关帮助。

不同的服务,相同的初衷。在杭州上城区闸弄口街道,助老打车暖心车站在此落地,老年人在出行时可以扫描车站上的二维码,无需填写到达目的地,一键便可呼叫附近出租车。2021 年,由全国老龄办指导,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高德地图联合启动的“助老暖心出行计划”在杭州和北京进行试点,率先在全国建设助老打车暖心车站,并面向老年人发放助老就医打车金。出租车司机许师傅表示自己常常会接到暖心车站发出的呼叫信息,在接单服务平台界面会显示此单是由老年人发出,以便及时提供相关帮助和咨询服务,“一般在医院门口的情况会比较多,我的信誉度评价整体比较好,所以也经常会收到这类接单服务。”

不同的服务,相同的初衷。在杭州上城区闸弄口街道,助老打车暖心车站在此落地,老年人在出行时可以扫描车站上的二维码,无需填写到达目的地,一键便可呼叫附近出租车。2021 年,由全国老龄办指导,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高德地图联合启动的“助老暖心出行计划”在杭州和北京进行试点,率先在全国建设助老打车暖心车站,并面向老年人发放助老就医打车金。出租车司机许师傅表示自己常常会接到暖心车站发出的呼叫信息,在接单服务平台界面会显示此单是由老年人发出,以便及时提供相关帮助和咨询服务,“一般在医院门口的情况会比较多,我的信誉度评价整体比较好,所以也经常会收到这类接单服务。”


03

组织:推动与引导助力发展

各类助老服务顺应需求不断出现的同时,主动引导老年人步入数字社会的项目也在从另一方面给予老年群体支持和帮助。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的晴雨公益组织在今年 2 月开展了一项“老来智在——助力长者跨越“数字鸿沟”服务项目,通过联合街道,定期组织宣讲及指导等方式,帮助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机。“我们有制作相关的学习册子,这个会发放给老年人”,组织副秘书长赖女士向我们展示了这本便于携带和理解的“学习手册”,里面包含出行模块、支付宝模块等,涉及美团支付、预约挂号等生活服务。在项目开展模式上,赖女士介绍道最初是会选出相关的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指导,“慢慢地学会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后来也会有他们带动和帮助身边的老年人进行操作。”

社会力量的汇聚也体现在近年来老年大学的加快发展。自 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以来,我国老年教育机构建设加速,老年大学在数量与办学质量上也有着显著提高,地区覆盖率逐步扩大。


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的浙大城市学院老年大学在2020 年正式发布招生信息,负责老年大学相关工作的王老师表示,这类项目和服务的目的还是在于希望能帮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目前在开设的课程中,与老年人兴趣拓展相关的课程占比较大,如器乐、书法等内容,同时也有涉及到技术设备的摄影课程。“我们目前有在做一个智慧助老的相关课题,涉及到老年大学的智能化管理,这也是我们学校智慧管理的一大特点。”老年大学所涉及到的智能化管理包含线上报名、刷脸进校、日常教学内容的线上沟通等,这其中的流程对老年群体的智能设备使用均需要一定要求。“在遇到复杂的情况时我们一般会尽量简化流程,方便他们进行操作,如果实在无法处理的情况,也会需要由子女帮助进行或是来到线下我们进行人工指导。”



银发群体的“数字走向”

01

展望:支付的未来走向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经济的新模式与新业态层出不穷,这也为数字支付带来了新的发展与走向;同时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线上办公、网络购物及直播带货等数字工作及生活形态日益活跃,其中涉及到数字支付的场景与领域面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对数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旺盛。相关需求的增加呼唤更加便利、具有包容性的数字支付方式的诞生,因而国家主导发行的数字人民币成为破解当下数字支付难题的一种有益尝试。


《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指出,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公众对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普惠性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高,“积极探索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法定数字货币正从理论走向现实”,“数字支付”也逐渐由传统意义上所指的借助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转账等内容,向着通过国家法定货币完成数字化支付的涵义发生转变。


自 2014 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以来,对数字货币的发行框架、关键技术、流通环境及国际经验等方面进行研究;到 2016 年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再到 2017 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组织商业机构共同开展法定数字货币(e-CNY),顶层设计、研发调试等工作的进展,推动着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提上日程。伴随着上海、海南、大连等地陆续开放成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今年 4月 1 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座谈会后,央行公布了新一批试点城市名单,新增浙江省承办亚运会的 6 个城市、天津市、重庆市及广州市等地进行试点,而各大银行及平台机构也对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有所布局。


在中国银行杭州建中支行的营业厅里,柜台上摆放着数字人民币 APP 下载的引导牌,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目前有一部分市民会前来了解咨询相关内容,但实际来这里进行了解的人数还是较少。“扫描这个二维码下载 APP,然后绑定银行卡就可以使用”;此外,目前相关推广运营商也会以活动方式发放给试点城市居民数字人民币民生消费补贴,“美团会和我们有一些活动,注册完成之后可以领取到消费红包。”然而在杭州的另外一角,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大学路支行营业厅里,工作人员庞女士告诉我们每天都会有较多市民来这里进行了解和下载,“老年人占一半以上咧,他们了解活动信息比我们要快得多!”

面对数字人民币推广所取得的不同成果,一定程 度上也折射出人们对于数字化支付的不同了解和适应 程度。位于杭州大学路的支行出现老年人开通服务占 比达一半以上的情况,庞女士称除了国家目前大力推 动外,也存在由于该区域的老年人多为高校退休教师 的情况,对智能设备使用和信息获取的能力较强。然而对于大部分老年人而言,步入数字社会,接触这些数字经济模式及应用,仍然存在着现实之困,在技术发展之下横跨在代际之间的数字鸿沟也在不断加大。 


数字鸿沟这一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最初的定义为“拥有互联网群体和缺少互联网群体之间的差距”,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高速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拓展,老年群体在面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时往往会出现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知识鸿沟这三个方面的数字鸿沟问题。在我们所访问及观察到的老年群体里,有将近一半并没有智能手机,平时依靠老年机或不使用手机进行生活,这部分老年群体在接触数 字化设备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入口,以及在使用公共服 务数字化技术的技能方面相较于其他年龄群体或其他同龄群体而言较弱,但我们也了解到大部分目前没有接入或使用数字设备的老年人都有自己熟悉的支付习惯和生活方式,如通过市民卡、购物卡等直接交易,无需学习或不愿学习相关数字技能。但伴随着互联网 技术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这些习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会面临着冲击和突变。就在近日,杭州地铁站发布新的规定:“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乘坐地铁时需扫码 核验健康码,且须同时出示行程码。”仅靠市民卡并不能像往常一样进行搭乘,身上没有携带任何移动设 备的老年人被指引到人工窗口进行登记核验;而只带了老年机的乘客,也由于手机无法扫描二维码和显示行程码而不得不借助另一部智能手机发送手机号和验证信息进行查验,大大影响出行和支付的便捷度。


数字化的社会发展伴随的是技术的突飞猛进与日 益普遍,然而技术也好,经济也罢,都应是服务于人,应当对人的生存状态及生活质量给予回应,数字社会之中我们不仅不能忽视,反而应当不断呼唤和彰显的, 是科技之下的人文关怀。


02

反思:科技生活下的“数字关怀”

伴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支付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特殊价值。随着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面数字经济对人们生产及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给部分社会公民增添的烦恼。如何更好地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关爱老年人,让老年人晚年生活享受更多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不仅是一个社会课题,更是作为社会公民应对思考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古语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数字化社会之下我们应当呼唤更多的人文关怀,以此畅通数字技术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连接,从而形成合力推动数字化社会与“银发浪潮”的良性互动与发展,这将会是一项长期任务,但也应当是一项从社会出发进行思考和实践的必要之举。


资讯 | 一夜之间,谷歌AI就具有了「人格」,故事还炒得绘声绘色

研读 | 数字法学的底层逻辑与体系构架

研读 | 安筱鹏:新生产力的崛起——数字生产力的兴起与本质

内容来源 / 橙工坊,2022年6月2日

今日编辑 / 辛昊航

责任编辑 / 戴晟昱

城市大脑研究院提供开放研讨平台,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共同探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城市大脑研究院。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