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院动态 | 研究院专家学者做客《我们圆桌会:杭州这十年》——数字赋能美好生活
动动手指,就能办社保摇车牌,在社区,一部手机,一个二维码,即可实现全流程纠纷调解,城市健康绿码在手,通行无忧,在网上预约挂号,即可获得前往医院的最优出行方案,这些杭州人民的真实生活片段正是这十年间杭州用数字治理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的真实写照。
2000年杭州提出“构筑数字杭州”,2014年浙江建设电子政务“一朵云”,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开全国之先河,2016年“城市大脑”为社会治理嵌入智慧“芯片”,2020年杭州聚力打造“数字治理第一城”。这十年间,杭州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智慧城市建设闯出新路,实现了“移动支付之城”到“掌上办事之城”的大跨越。
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我们圆桌会》以“杭州这十年”为主题,回顾、解读数字化为市民们开启了哪些智慧生活,如何让数字更好地赋能城市治理。浙大城市学院城市大脑研究院专家蓝蔚青、院长助理刘靖受邀参与节目的录制。
蓝蔚青表示,信息化和数字化改革两者的区别是迭代问题。信息化更多地是把事物的状态作为信息储存起来,然后通过信息的分析,来优化治理和提高效率。最初,信息化的阶段主要是单机的或者单系统的,是没有联网的。
而数字化,蓝蔚青认为其实际上就是“数字”和“化”,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数字”就把信息尽可能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能够计算的数据。从而实现智能化,机器能够处理数据,人工智能便有用武之地。而“化”则是全面的、系统的、拥有全生命周期的变革过程。有些部门原本不想使用,由于其他部门应用的带动,各部门也必须要应协同起来,这样就能实现全方位的改革,这是一种革新,确实是轰轰烈烈的、全面的,又是深入的,扎实的推进,对整个社会生活确实起了一个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因此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真正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刘靖则表示,数字化改革并非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杭州如果没有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就没有现在数字治理的领先优势。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数字治理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在回顾杭州数字治理的这十年变化中,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节点,那就是2016年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正是这次峰会首次把数字经济放到会议议程中去,提出了《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所以包括城市大脑建设和数字化改革,都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创新成长起来的。当然,数字治理很大程度上是强调治理的效果,早期来自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理念。而数字化改革更强调改革,从传统的这种技术驱动提升治理效能,转变成制度重塑和治理体系变革。
对于杭州数字治理这十年的影响,刘靖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促进整个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比如精准找人,主动服务,这就是一个效能的提升。第二,是促进公共服务的优化,包括看病、上学、就医,停车等民生问题的解决。第三,就是促进产业的转型和优化。杭州是“数字经济第一城”,所以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互相促进。
最后,在总结杭州数字治理的经验时,刘靖谈到了十年前杭州民生“七难”的问题之所以现在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就在于包括城市大脑建设在内的数字化改革始终把老百姓的所想所需所盼作为治理的首要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坚定这个治理目标,才能确保数字治理的方向不走偏;而从治理的流程来讲,数字化手段倒逼流程改造,倒逼政府部门变革,推动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从治理的结构上看,包括停车、养老、助残等问题的解决,如果只有政府部门的参与,是根本解决不了的。企业、社会组织、居民都要参与进来,这样才有可能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
Vol.13 | 为城市而思考
研院动态 |《杭州通论》第六课:“我们”的杭州
研院动态 | 天下良仓祝毅董事长一行来院交流
文字 / 陈莹
今日编辑 / 范姝含
责任编辑 / 戴晟昱
审稿 / 刘靖
城市大脑研究院提供开放研讨平台,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共同探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城市大脑研究院。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