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鹏文苑 | 李红辉:《孔子——人能弘道》读书心得

本文书目

书名:《孔子——人能弘道》

作者:倪培民


读完《孔子——人能弘道》这本书,我的内心沉重复杂,但又暗自庆幸兴奋。多年以来,我一直都认为,读到一本好书,如同结识一个人,需要运气与缘分。


一本解读论语的书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论与事迹的书,记录了孔子的一些感悟格言、人生遭遇、与弟子的对话以及某些弟子的言论。从论语的角度理解孔子,要吃透论语的章节细目,还要对那些零散的语句进行顿悟,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才算理解到夫子所言。如果你的古文功底不甚深厚,不懂知乎者也,你更是不知所云,更不用说顿悟。所以,在平时读论语及其故事,如果没有点文言文基础,实难学习,更不用说去践行了。也正是这一道语言关,使我们的至圣孔子离我们渐行渐远,他所倡导的理念、行为和知识,被视为晦涩难懂而难为人们践行。但《孔子——人能弘道》一书通过对与孔子相关文献(四书五经,左传,史记)的总结,以及孔子生活背景的揭示,让读者对论语的诸多章节更易理解,更加明了,更能揭示其行为的社会意义。因此,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一本解读论语的书,他将论语的章节语句故事化,使人易懂。


一本解读孔子的书


在西方,“近代启蒙学者从曾经到过中国的传教士那里接触到孔子思想时,他们十分惊讶和兴奋发现:一种人道主义的哲学成为中华文明的脊柱几乎已有两千年之久了”。在东方国人眼里,孔子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哲学家之一;“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至圣先师,他的理论成为一种哲学基础,而这种哲学后来成了中国伦理、法律、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的指导原则,成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里,从帝王到平民,每一个人都必须遵从的规范”。而我们对孔子的理解又有多少?多半是从课本中一些论语摘录或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听到过孔子及其思想的介绍,而这些知识只能是片面的介绍,大多都是描述性的,信不信由你了!从东西方大儒们对孔子的评价,到今天我们对孔子的认识理解,似乎产生了天然的代际鸿沟,孔子在年轻群体中成为了一个概念性的存在。当今中国的许多年轻人甚至不能理解为何在美国和欧洲会兴起那么多的孔子学院,为何孔子在当下西方受到热捧,而对当下中国年轻一代而言又是如此冷落?这种反差如何形成,值得当下每一个人反思。这本书虽是为外国读者全面介绍孔子而作,却对当下中国年轻人全面认识孔子为什么会成为至圣先师,为什么他的思想与言行举止会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一座思想与精神丰碑,有着重要的工具意义。


作者对孔子的解读分为六个层面:


01


作为历史人物的孔子


首先,孔子出生在周朝晚期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前476),至孔子出生,中国的文明史已经有两千多年。远古的尧、舜、禹、夏启、商周年代留下了器皿、文字、传说故事、诗歌及化石,其所蕴含的文明信息告诉我们,在孔子出生以前的远古2000年以来社会秩序的形成,就已经有圣王的高尚人品与才干,以及农业、制陶、冶炼和纺织等高超技艺、在政治与社会生活领域形成了以“天”为自然神和祖先崇拜的礼仪,礼仪中音乐、舞蹈也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孔子在整理和吸收前人知识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人道主义和礼的思想体系,后成为绵延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因此,孔子是集大成者,他认为自己知识来源于古代礼仪、历史、音乐、诗歌和其他有限的文字记载,如周易、诗经、尚书、周礼。

                 

其次,孔子生存年代产生的社会积弊催生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春秋时期,周朝式微,社会开始出现危机 ,强权开始横行,诸侯之间矛盾加剧,强国开始吞并弱国。在诸侯内部,家族势力也开始瓜分诸侯权力与领地,民众生活开始动荡,下级只能冒死进谏,亲友之间可以一夜反目,暗杀成为一种热门职业,一国诸侯转眼可以沦为阶下囚,百姓饥饿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社会有识之士开始探索人生、信念和社会危机的解决方案,并身体力行。孔子从十五岁有志于学开始,就针对上述社会积弊提出自己的想法。


再次,作为历史人物,孔子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学校和将教育体制化的人,其有弟子3000个,其中身通六艺者有72人,称为72贤。在论语里提及的22名弟子中,有9名曾担任重要官职;但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对传统的改造、重塑与创新。第一,编辑过五经,特别是编辑的诗经成为寓教于诗的儒家经典。第二是作春秋。在“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乃微言大义,古怪乏味却针砭时弊。第三,把政治改革当作自己的毕生追求。对政治改革有着强烈的弘道的使命感和雄心壮志。在55岁时,基于对于鲁国政治黑暗的失望,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销其人道主义的政治主张。这期间,孔子经历了匡地百姓的围攻,宋地司马桓魋的刺杀,陈国断粮七日,一直奔波谋职至68岁,在弟子们劝说下回到鲁国,可谓历尽艰辛,“矢志不渝”。第四,作为历史人物的孔子,是其“道”被继承与弘扬。孔子死后,他的追随者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学说,而且他的学说还被后人朝不同的方向诠释。史记说儒家有八个分支,其中一条大家都熟悉,那就是孔子(至圣)——曾子——子思(孔子的孙子)——孟子(亚圣)一脉。其他则在后世儒学的发展中逐渐凋谢。孟子在孔子“仁”的主张上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在当时霸道强权为上的社会可谓惊世骇俗。


在历史发展中,中国虽然经历秦时严法酷刑的法家,汉初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思想,但到了汉武帝外儒内法时,按儒家五大经典设立五经博士官位,每名博士配50名弟子,研习儒家经典,建立太学,从中选拔官员,后经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奉为官方正统,使儒学自此开始意识形态化、政治化,为君主权威提供合法性依据。儒家在诸多学说竞争中胜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儒学得到全所未有的发展,成为约束帝王仁君的规范,甚至在1世纪早期传入朝鲜,5世纪时传入越南和日本。另一方面,儒学又引发了儒家一系列灾难。到了唐朝,孔子被神化,从“先圣”上升到“至圣文宣王”,成为官方供奉的神祇。由此,儒学从敬奉圣人和君子的个人行为上升至官方行为,熟读儒经成为谋取功名利禄,升官发财的途径,不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宋明时代程朱理学以陆王心学的数百年辩论将儒学的发展又推向了又一高峰。儒学融入了道学、佛学的思想内容,这些虽然将儒学带回一些人性化的形式,但在长久帝王权术运用中,儒家的教条化更加严重,礼仪形式迂腐僵化,甚到成为改革创新的障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


后来,随着西学东渐,儒学传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20世纪初还出现以“反儒”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如“打倒孔家店”行动将儒学批为中国万恶之根源。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刘少奇同志引用儒家术语“自我修养”,并多次引用孔子和孟子的话,用以说明一个共产党员的自我修养是一个要经历持久艰难困苦的转化过程。文革结束后,保持儒学传统的亚洲四小龙——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的成功发展,其文化基因得到西方汉学家列文森者们的高度重视。在社会结构形态的对比中,西方的知识传统受到批判性反思,西方开始重视东方儒学,特别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全面发展后。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社会处于道德真空以及全盘西化的双重危机之中,无论在民间还是政府层面,重新审视评价儒学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注重社会和谐的理念得到社会全所未有的重视。在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中国政府强有力组织应对,以及随着中国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的提出,儒学——孔子关于人与社会发展儒学观念——将会得到全所未有的勃兴。


经过两千多年的社会流转,在几经兴落的古老中华大地上,中华文明实践已经证明,而且还会证明,两千多年后,孔子不仅仍然活在我们的思想里、心里,体现在言行举止上,而且还会活在其他肤色的人种之中,成为这个星球上的人如何共处的向导。


02


作为开宗立教的孔子


罗素认为,与基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不同,孔子巨大的影响,不是靠传说与神话的流传,而在于他作为历史人物,通过生平的细节,给社会留下了一套一直被人尊崇至今的严格的道德规范,这些规范并不与宗教挂钩。


孔子首先不是神,他是一位先师、圣人。他被仪地的边关小镇官员称为上天为天下无道配备之“木铎”(专门发布政令)(3.24),他在匡地受困时表现极强的使命感(9.5),以及在陈地绝粮时表现出来的弘扬君子之道的坚定立场 、坚毅不屈的精神(15.2),都可以看出他为了完成天赋使命(9.5)不屈不挠的决心,以及为实现这一些目标死而后已的精神(8.7,15.9),但这些都不是孔子影响深远的充分条件,他的生命力源于他的思想与主张。


孔子之道的文化源头可以追溯到易经。“不恒其德,或承之羞”(13.22)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7.11)”,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14.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1.16)”,“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5)均来自于易经中的卦爻之辞。正是因为易经中的变化,孔子认识到人不能掌控一切,但易经中的德义却是一种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智慧,如司法牛与子夏的无兄之忧之辩(12.5)。在看到自己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有着相互关联之后,孔子进而提出在发挥出自己主体性的积极作用时,每个人都要意识到身负天命的责任感 ,把美德与力量弘扬出去。即替天立道,替天行道,如宋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5.29)围绕人的天命概念,孔子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强调要通过人的积极参与来创造万物的和谐,人应当有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人能弘道,此道即是一条轨迹,一种行为方式或开辟道路的行为。


孔子言行表现出的儒家思想的内涵:一是为人们在现世中找到了一条“即凡而圣”的道路:这种道路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英雄,更多的是,通过在日常生活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帮助朋友、奉献社区这种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方式,在最为平常的生活中开发出生命的神圣意义与不朽。二是不朽的人生与生命的意义,不是通过自身的不死来实现,而是通过人际关系,应当在与他人的关系当中展现出自身的存在与价值,而使自己的生命在肉身消失之后得到延续,因此,生命的意义既取决于个人行为,同是也取决于他人的认可与承前启后。三是对生命意义与不朽的理解,是植根在人类最基本的生活经验——亲情,不是其他抽象规则或盲目的信念。用一种贴近人心和自然的亲情作为传统,这成为人们在具体家族实现自我认同的方式。因此,我们每个人并不是从抽象的原则来规范人生,而是从具体的亲情出发,将心比心、由此及他,再大而化之为交往法则的普遍性。因此,孔子首先从父母子女的关系中发现了孝道的宗教意义,构筑起中华文化中祖先崇拜的长久传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17.20)“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11,4.20)百善孝为先,“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由此及彼而达到泛爱众(1,6)。这种建立在亲情体验之中的孝,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生命意义(履行对祖先的义务)和拓展自己(将自身的存在拓展到后代生命之中)有限人生的方式。后来由此而推广,人们提出了立德(成为他人楷模效仿)、立功(使他人受惠)、立言(使他人受教益)的三不朽人生观。


对其他宗教和学说的态度:孔子开放包容。一方面对未知领域,孔子一直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断向其他学派学习以提升自己。儒家以孔子为代表,与其他思想有惊人的共生能力,这种共生能力至今都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年少时,可以是雄心勃勃的儒家,投入社会政治生涯;在道路受阻时或前途无望赋闲时,又可成为遁世隐忍的道家;若受到灾难或面对死亡时,又可以成为佛教徒。这说明孔子提倡的儒学不排外,同时又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


孔子不倡导盲目信仰,孔子教导内容中有大量开展自我批评的资源。“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9.8)过,则勿惮改。(1.8)丘也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7.3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5.29)从不把自己当作永不犯错的天的代言人和完美的化身。这是一种自我完善的实践。


03


作为哲学家的孔子


与西方哲学关注命题性知识的描述与论证的证明评价不同,孔子的思想始终集中关注如何生活和怎样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关注如何弘道。他的学说主要是关于怎样教导,而不是关于什么的描述。


孔子的哲学(思想逻辑体系)由人的动物性和社会性推演开来,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仁。首先,他认为孤立的个人无法成为完整的人,仁者爱人。儒家观点认为个人与他人的关联不是通过对立或脱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主体性,也不是西方思想中认为是与他人对立角度的自由选择,而是爱与同情才体现出真正的主体性。在日常和政治生活中,孔子主张体贴他人,将他人利益置于心上,即日常生活中,君子“博爱大众”(1.6)。但孔子不像墨子那样主张无差别的爱,以保持家庭这个社会关系的基础。其次,孔子认为一个人天生就不是完善的人。成长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自我修炼,正如圣人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为仁人的路。因为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特有的环境和关系下展开自己的人生。


什么是仁。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12.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没有将仁作为道德律令和约束人的标准,也讨厌僵化和死板。孟子称他是一个圣之时者,一个有通权达变艺术的人。“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一个人想获取仁是要靠个人修养,必须依靠个人修炼获得这种令人尊敬的品德,而不是靠假命题的知识或者懂得、理解到什么规则或原则。当仁落实到身体上,则成为一个人的气质和秉性,外化为礼。


礼是一个人被社会认可并已经确立为合理且适宜的行为方式,包括规矩、礼节、习俗、仪式等。孔子认为“约束自己,合乎礼,即是仁”,而礼则是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方式。因此,礼就是一个人的仁的外在行为方式。一个人怎样将自己的仁体现为礼呢?即“克己复礼”,具体做法是“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一个具有礼仪的人,一定是一个文质兼备的人。质胜文则野(粗野),文胜质则史(虚浮),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18)孔子认为人的根本尊严,就在于他在仪式、礼仪中的角色。学习礼仪其实就是学习关爱人的行为方式。在孔子看来,礼是仁的载体,礼也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学习礼仪就是让人成为仁人志士的雕琢打磨过程。礼仪教育,不仅是在培养一个人的外在举止,也能使一个人的内在品性得到培养和确立。另外,礼还是一种社会秩序的维护方法。各种具体礼能给予不同角色中的人非常具体的行为指导,能够建立起人际交往的角色期待。


当然,孔子的这种交互责任关系,后来为政治意识形态利用变为单向的绝对服从。传统的礼仪被当作制约行为的律令,而较少看成是有效引导理想生活和理想社会的行为方式,礼也被当作僵硬的教条成了统治者用来限制普通民众自由的手段。固守礼仪经常酿成悲剧,桎梏社会改革和创造力,以致被鲁迅先生将传统儒家的礼怒斥为“吃人的礼教”,这当然是对孔子的曲解。


礼的前提是名,名者明也。因为礼的运用是建立在有明确身份角色之上,我们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老师、叔、伯、婶、姑、兄、弟、姐、妹等称谓的时候,其实就是人在复杂人际中的名分。名分其实就是一种角色,并且在相对应的交互关系中产生角色期待。理解一个人的角色,即意味着充分意识到相互关系中的职责,而礼就是这些职责在交往过程得到恰到好处的运用与表现。


如何做到:致中庸。何谓中庸?“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持之以恒地在日常生活中练习,以获得总是能够击中目标的能力。中庸之道不能被理解为不偏不倚,中庸要求避免过和不及两种恶,应是一种最高的善,在千变万化的局面和条件下都能够“发而皆中节”,要在庸常的生活中不断践行:首先,要理解中庸之道是一种需要身体参与的才能或处事能力,不能简单按抽象的概念原理行事,真正的功夫是应对任何事情恰当的反应都是自然流露的发挥;其次,中庸的实践不限于做出对与错的重大抉择时刻,它适用于日常无穷尽的琐碎事情中,因此,真正的圣人,是那种能够看到普罗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并能在庸常生活中体现出至善的人。莫见乎隐,莫见乎微,这些琐事包括侍奉父母、照料孩子、尊敬师长、帮助朋友、与同事合作。要克服那种认为深刻必然晦涩、伟大一定难以达到、神圣就是超越世俗认识的不足,不能做那种宁可到寺庙里烧香祈求无形的神灵,也不愿意从自身和身边寻找自己的真正内心所需。中庸不仅仅是一种描述,也是一种教导,是一种实践生命意义的真功夫。


04


作为政治改革家的孔子


孔子是一个从政愿望很强但不成功的政治改革家。但从他的政治改革思想的影响来看,他却是当之无愧的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伟大的人物之一。


首先,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礼记.礼运)。先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能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社会,尊长爱幼仁爱贯彻社区,政府官员是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其职责是使民众安居乐业;领导国家方式是“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政府的头等大事是让人民富足,民富才能国强。(16.1)财富要取之有道,分配公平合理。(8.13,7.12)这个社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和谐。孔子主张每个参与社会的主张都要有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彼此的不同,通过自我修养和协作,从社会内部建立一种带有美学性的社会秩序。


其次,贤能政治。官员的任职条件是才能和贤德。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时,孔子就要求季氏要树立一个良好道德楷模(12.17,12.19),摆正自己的礼仪姿态(13.13,13.6),要以德带礼仪,来实现预期的社会治理目的。(2.3)孔子以弟子雍为例(6.1),说明在当时以唯贤是举取代贵族世袭无疑是一个革命性变革。孔子贤能政治的理念在隋末唐初通过科举制取士得到真正的落实。这项制度是欧洲和美国近代启蒙哲学家的灵感之源,他们都在此方面以孔子为名来传播观点,可见影响深远。孙中山说:“孔子和孟子是民主的倡导者。”


再次,社会治理手段是名和礼。名意味秩序和期待,是一种承担与职责,各有其名,则职责分明,长幼有序,兴礼乐。(13.3)正可谓名位可以产生威信,威信可以守护器物,器物可以体现礼乐等级,礼乐等级可以行使道义,道义可以产生利益,利益可以平定百姓。政治出自礼乐,给人名器就是给人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没了,国家也没有了,没法阻止得了。《左传.成公二年》(11.8,6.25)


最后,人人都是君子,有无需选择的自由和公正与正直的品性。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孔子是专制主义和家长作风的象征,尤其是其礼被认为是限制人自由、控制人思想和感情的封建绳索,这是历史的误解。孔子认为自由是一种经过修养而达到的一种自如的境界。这种自如是一个人经过修养知道自己行为的底线,这种底线已内化融合到自身,根本不会有逾越它的冲动,也不会想要去逾越它,无需做出抉择。这就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4)的由来。孔子认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9.29),这就是自由的体现。孔子还认为人不应当屈服于外来的压力,也不能为了自己选择要求外部条件都服从自己的意愿,他认为督责自己严而督责别人宽,则不会生怨恨。(15.15,亦见1.16,4.17,15.21和20.1)因此,调适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在社会环境中获得个人自由度的唯一途径。他强调生活之处应是“里仁为美”(4.1)。他强调的为官为人则是公正与正直。在与鲁哀公对话,孔子提出要把正直的提拔起来,就会让老百姓服从。(2.19)人与人之间心生怨恨,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14.34)公正与正直不是通过原理与公式可以获得,要通过让人知孝悌,懂礼仪来培养人正直的品性。


05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


孔子是至圣先师,在民国时期他的出生日9月28日被定为教师节。历史上,孔夫子以及书呆子的称号虽然是影射古代科举弊病,但却与孔子的教育理念相去甚远。若论及学生对老师的追随与崇拜,世界上的精神领袖只有耶稣基督和释迦牟尼可比。孔子死后,弟子结庐守孝三年,子贡是六年。什么使然?教育理念。


首先,教育育人。孔子以前,教育的目的是个人输导,学生通常是通过学习走上仕途的贵族子弟。孔子改变过往,他的学生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不仅仅是贵族。他的教育宗旨是育人,即帮助一个人转化为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从而可以有美好的人生,并能成为改善社会的有用之才。其教育原则是有教无类。(15.39)在3000名弟子中,有出身贵族的孟懿子和司法马,也有最底层的贱民冉雍和子张,有成功商人子贡,有一生贫困的学生颜回和颜路父子,有北方的子夏和子张,有南方的子游。有比孔子小50多岁的叔仲和公孙龙,也有与孔子相差4岁的秦商和小9岁的子路,有一直跟在身边的颜回和冉伯牛,也有时来时去的边工作边学习的子夏、子游、子贡、冉求。当然还有许多零星的求教问道者,以致于南廓子对子项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荀子.法行第三十)其教育内容不是单一的人文教育,他因人施教,试图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成为君子,懂得如何生活,并为社会、为弘道做出贡献。


他认为教育人的第一目标是成为士——具备基本的文明素质,应当追求道而不是追求物质享受;(4.9,8.7,14.2)为人有羞耻之心,出国能完成君王交待的使命,宗族中称他孝敬父母,乡里称他尊敬长者,互相切磋勉励,又能和睦相处;更高目标是成为君子——君子不器,(2.12)为义所喻(4.16),君子谋求的是道,不谋求衣食,只担心得不到道,不担心贫穷。(15.32)君子最重要的品质无疑是仁(4.5),君子哪怕是一顿饭的功夫都不能抛弃仁德。仁是内在质,礼是外在的文。(6.18,7.37,13.26)论语对君子定义达16条之多,孔子倡导人人都应成为君子。但君子尚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孔子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圣人。孔子不敢称自己是圣人(7.34,7.26),他心目中的圣人是尧、舜、禹、文王和周公。这些人是孔子所继承文化的奠基者。孟子及后来儒家弟子把孔子尊为圣人,集古代圣人美德于一身,是集大成者。圣人之于君子,其一是能够光大仁德,感化世风世人,能够弘道;其二有坚持自我修养和持之以恒地施行仁义,有灵活地对他人关怀的坚韧;其三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2.4)无论是平凡生活还是重大事件,圣人知其意义并能从容恰当应对。从立志成为士到君子再至圣人,孔子教育人的目的就是感化人,最终达到弘道的目的。孔子在两千年前发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感慨(14.24),当今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其次,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有的认为六经)。放眼当今社会,礼已经没有了,乐成为艺术或娱乐的基础教育。而相对于孔子而言,礼和乐无论对个人修养还是对社会和谐作用都至关重要。礼和乐是对人进行切锉打磨(1.15,17.11)成为人的两种方式。一是因为人的道德观是从学习基本礼节开始,学习了用礼的过程,就会懂得表达仁爱。礼的践行能够使人得到教化并在社会上立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8.8)。坐立行食的礼节使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举止得体,变得有风度,自然优雅而有审美的愉悦,同时还有道德的感召力。一句话,礼就是规范行为和协调身体习惯。乐呢?能够促进人的内心和人际间和谐,好的音乐有利人的培养和有益于社会和谐。孔子对音乐评价: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20),郑声淫,佞人殆。(15.11),乐则《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15.11)一个有修养的人也有好的音乐口味。然而,用音乐来提升修养和精神水准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在当今的现代国家却基本失传了。


再次,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孔子不相信有生而知之的人(7.20)。孔子将人的学习态度分为四等,(16.9)上等生而知之,次一等学而知之,再次一等困而学之,下等困而不学。孔子承认自己无知(7.20、2.17),进而好学(5.15),喜欢穷尽问题的全部(9.8,7.22),是一个终身学习求知的典范。孔子好学的另一重要特征是从不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自我改正(1.18,7.31,15.30),学习与思考和反省自己相结合,(15.31,12.4)并且持之以恒,不舍昼夜。(9.17)


最后,孔子没有程式化的教育方法,没有正规课程、讲课大纲,没有学分制度,其授课极像今天讨论式的学术讲座,在交谈与回答问题之中给学生指导或启发。其教育风格在于给学生提供人生指导,类似于路标或实践指南,引导人们生活和行为,使大家走上一条美好的人生之路。因此,孔子注重因材施教(11.22),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问题,给予个性化或特殊的指导,身体力行树立榜样,为学生提倡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育。如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27)


06


作为凡人的孔子


人们对孔子的认识,存在两个极端的扭曲:一个是至圣,是超凡入圣的完美化身,是儒家的偶像,是一个毕其一生完善自我并承担各种社会责任的理想人物,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另一个是精英主义者,男性至上主义者,保守派,一心想恢复旧贵族权威和男性统治的人,是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因而是封建社会的代表形象,要为旧社会一切压迫行为负责的罪魁祸首,似乎我们人人都要远离。其实这两种观点的背后都有其他目的,前者没有看到孔子丰富的情感、欲望、幽默感以及懂得生活享受,并且还会经常犯错误,后者没有看到孔子其实是一个平易近人,对各个阶层和善,面对是非大义凛然的人。如果除去他头上的光环和强加给他的诬陷,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既伟大又有局限的孔子就会呈现出来。


曾点现象,艺术人生。在孔子与子项一次对话中(子贡对学习与求道困倦了,于是想去效力君主,侍奉父母,与妻儿团聚,孔子指出这个事都不容易;子贡认为没有休息,孔子指出坟墓就是休息的地方,《孔子家语》),正可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这就是崇高的儒家精神。但孔子认为把生命当作一种漫长而艰辛的旅程,这不是生活的全部,在与子路(想挽救一个千乘之国于危难之中)、曾晳(暮春时携三五好友带上孩子,穿上春服,去踏青、戏水、吹风)、冉有(治理一个方圆小国,三年就可富足)和公西华(要做一个小司仪官)关于志向的交谈中,孔子很认同曾晳的观点,主张万物各遂其性,他主张控制人欲,不是灭人欲,克己就是将人的基本欲望控制在合理性的基础之上。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爱好美食(10.8);至于性,年少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16.8)喜欢名望,(15.20)但不因别人不赏识而恼怒;(1.1)财富和荣誉取之有道,(4.5,7.12),欲而不贪,(20.2)从中可以看得出来,孔子对于人的生活应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8.8)对应起来,孔子认为这种现代人所追求的艺术人生就是人生自我修养的结果和最高境界。一个人要在追求此境界的过程中,要知其不可而为之(14.38),乐此不疲(6.20),最终得道,乐以忘忧(7.19),就能简单地随心所欲不逾矩地享受自由。(16.2)


事事倨礼,人无等分,择其善者而从之。在鲁君召孔子接待宾客,入公门(10.4),待宾客(10.3),彬彬有礼,看似做作,人们甚至以为是谄媚也(3.18),但孔子认为这种行礼是时刻提醒君王及宾客地位的重要性,体现的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的人如何自律。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行乡饮酒礼完毕,让老年人先行(10.13),两拜于给国外朋友问好送礼的的受托者(10.15),对穿丧服的、戴礼帽礼服的、盲人礼让(9.10,10.25),说明孔子的礼已内化于心,不是一种献媚权贵的势利。在吃穿上,也应有一种得体之礼的习惯。讲究吃穿(10.8),但追求得体(10.6),像颜回一样自得其乐(6.11),不能“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正如孔子收取学生一样,人无等分,都有优缺点,他对自己的优缺点看得很明显(14.28),但在交往中,他却一直学习不同的人身上的优点(7.22),借鉴其身上的缺点修正自身。


 子亦凡人,凡在何处?孔子爱好音乐(3.23),精通乐理。他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7.14)喜欢唱歌,听到别人唱得好,就会与人和之。(7.32)他不喜欢巧言善辩(4.22),说自己不擅于言辞《孟子.公孙丑上》。花言巧语,装出好脸色来讨人喜欢是不仁德的(1.3)。君子讷于言敏于行(4.24)。孔子也爱憎分明,伯牛生病了, 他隔着窗户握了伯牛的手,感叹人生命运无常;(6.10),颜回去世,他哭天喊地,说老天要了他的命,学生都说他太过伤心,他说不为颜回这样的人伤心会为谁伤心。(11.10)对于冉求求道想中途而废,他厉声批评其不求上进、自划界线,对宰予大白天睡懒觉,他骂他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粉刷。(5.10)他鄙视那种内心藏着怨恨却表面上同他人交好的人(5.25)。在极少数场合,孔子也会有失稳重,拜会声名狼藉以风流著称的卫灵公夫人南子就是一例。当子路批评他此举,他像小孩子做错事一样起誓,若有错,天厌之。(6.28)受到旁人大哉孔子,学问广博的嘲笑,他反讥自己是赶马车的人。(9.2)当他与弟子在郑国走散时,路人对子贡说孔子累然如丧家之犬,孔子听后说身形无所谓,反问自己我真是这样吗?《孔子家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孔子来到弟子子游做县长的武城,听到弦歌之音,孔子失言:割鸡焉用牛刀?言下意是治理小地方,用得着乐教吗?子游听后,说老师讲过,君子学道有仁爱,小人学道易使唤。孔子马上意识到自己失言,对弟子们说:“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与他开了个玩笑。”(17.4)孔子就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人,有血有肉,享受美食,喜欢音乐和唱歌,衣食习惯有点古怪,也会犯错误并遭遇尴尬,也有喜怒哀乐。当然这些也反衬出孔子伟大真实而平易近人。


一本可以对标自己的思想与言行,重塑人生目标的书


这本书运用史料,通过儒学与西方启蒙哲学思想相关内容的横向对比,找到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经久不衰的实践哲学或功夫哲学的原因;通过对孔子及其儒学思想继承发展的纵向梳理,找出了历史发展进程中,基于政治统治需要,而对孔子思想拔高曲解的源流所在;通过对孔子其人其事其思想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为我们还原出了一个真实的孔子。这本与其说是一本解读孔子的书,不如说是一部与国外哲学家关于人的哲学研究对比儒学文化的书,更是一部解读研究人生意义密码的书。在思想上,可以弥补我们对中国儒学起源的理论发展过程认知的不足;在言行上,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孝悌忠义,彬彬有礼;在人生的意义上,可以告诉我们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到底是什么?


孔子提出,每个可从士到君子再到圣人的成人过程无不告诉我们,道是人走出来的,不是事先铺设好的。一个人在弘道的同时,就是在弘己,在成为“人”。因此,当一个人在逆境的时候,可以看看这本书,理解一下人生的宽度与广度,可以领悟到生活中生命的真实意义;当一个人顺境的时候,也可以看看这本书,去理解与洞察人生的深度,对照自己,发掘人生更多的价值。


期待每个人在此书中收获生活的智慧,而不仅仅是获取理性的知识,在自我修炼中活出自己的艺术人生。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事在人为。

注:文中数字指该语句在论语中的章节位置。


作者介绍

李红辉


广州金鹏(东莞)律师事务所  主任


社会职务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兼职硕士生导师

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咨询与评估专家

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业务范围

中小企业新三版挂牌上市业务、企业并购收购、传统的刑事、民事业务


往期推荐




金鹏简讯|我所高级合伙人徐洪辉律师受邀参加东莞市律师事务所管理沙龙(第二期)活动并作主题分享


金鹏动态|广州金鹏(东莞)律师事务所第二期“金鹏·读书会”圆满举办


金鹏动态|我所梁玉冰律师受邀参加香港测量师学会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争议解决”法律交流论坛并做专题分享


金鹏动态|我所高级合伙人何素文律师为义沙村开展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法律知识讲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