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Bàng!儿童艺术节|收下艺术寻宝地图!解锁华侨城“无墙美术馆”
在这趟“奇妙的旅行”里,我们为大小朋友准备了一份“艺术寻宝地图”。深圳华侨城除了有OCAT深圳馆、何香凝美术馆、华·美术馆,其实还有一座“无墙的美术馆”,这份艺术地图,正是邀请你一起来探索这些历经二十多年的积淀,散落在深圳华侨城公共空间的经典公共艺术作品。
高清版艺术寻宝地图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
地图上的24件(组)艺术作品,来自OCAT深圳馆、何香凝美术馆、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和华侨城集团的收藏,其中有不少藏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便已展示在深圳华侨城公共空间,见证了“无墙的美术馆”的持续成长。艺术收藏是推动艺术发展和研究的起点,而愈发丰富的公共艺术收藏,则是在不断地编织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这些艺术作品塑造了“艺术华侨城”的面貌,你或许曾偶遇过,甚至互动过,也或许未曾留意过。通过一张艺术地图,我们希望大小朋友们能够留心观察和发现,许多出自著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就在身边;以寻宝游戏的方式,我们希望大小朋友们一起深入了解作品,创造你与作品间的故事。
如何参与?
参照地图,
在华侨城区域找到自己最喜爱的一件艺术作品,
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并与作品合影📷,
讲述喜欢的理由,
将照片/视频发送在微博并@OCAT深圳馆,
或发送至📧 info@ocat.org.cn。
即日起至2021年9月30日,
参与后,
可以到OCAT深圳馆领取神秘小礼物🎁
先来了解一下
“无墙的美术馆”吧!
《2001年12月12日》
《2001年12月12日》,顾德新,装置,苹果、金属、水泥,250×250×575cm,2001年,OCAT深圳馆收藏,左右滑动查看作品图片,图2为“被移植的现场——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作品展览现场
艺术家顾德新的创作长期关注材料的属性关系及其转换。《2001年12月12日》这件作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根高三米的圆形金属立柱和立柱上一尊镀金的金属苹果,另一部分是散落于金属立柱四周的十吨苹果。金属苹果与新鲜苹果这两种材料的永恒性和易腐性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张力。这件作品于2001年参加由何香凝美术馆、法国外交部艺术行动协会联合举办的“被移植的现场——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在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实施,十吨新鲜的苹果被放置在大水池中,弥漫着新鲜苹果的香味,吸引社区里的居民与其产生互动。这件作品成为OCAT深圳馆的永久藏品,概念性地呈现在华侨城公共空间。
关于艺术家:
顾德新,1962年出生于北京,1987年成立“触觉艺术小组”,1988年停止“触觉艺术小组”活动,与艺术家陈少平、王鲁炎组建“新刻度小组”,1995年解散“新刻度小组”,2009年宣布退出艺术界。策划人黄专认为,他的艺术以极为纯粹的方式集中体现了对物质属性及属性关系的实验态度,这些实验的成果构成中国观念主义艺术史的重要一环。
《戏》
《戏》,张永和,装置,钢格栅,370×226×226cm,2001年,何香凝美术馆收藏
艺术家用极简主义的方法创造了一个等大于传统戏台的抽象戏台,既是一个空间的雕塑,也是一个建筑的雕塑。艺术家希望它既具有象征的功能,来满足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还具有实用的功能,将戏台作为休闲和玩耍的场所。这件作品曾于2001年参加由何香凝美术馆、法国外交部艺术行动协会联合举办的“被移植的现场——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
关于艺术家:
张永和,美国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曾在中国和美国求学,于1984年获得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系建筑硕士学位。自1992年起开始在中国实践,1993年在美国与鲁力佳创立非常建筑。他在2005—2010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2011—2017年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委员会评委。张永和的工作领域超越建筑而成为中国一位重要的观念主义艺术家。他的作品往往充满着简约化的美学理想,他对物质属性和空间形态的理解具有理性和幻像的双重性格,在他的实验工作中,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征用通常不是以视觉元素的形式表现,而是体现为某种历史性结构。
《唐诗后著》碑林肆系石碑#26
《唐诗后著》碑林肆系石碑#26,谷文达,装置,墨玉王青石,190×110×20cm,1993-2005年,OCAT深圳馆收藏
《唐诗后著》碑文(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这件作品原名为《碑林-唐诗后著》之二十六,是艺术家始创作于1989年的“碑林”系列作品之一。基于该系列作品已发展出十大系列的庞大体系,艺术家自2021年开始将该作品正式更名为《唐诗后著》碑林肆系石碑#26。
《唐诗后著》碑林肆系设计于美国纽约,制作于中国西安碑林石刻工作室,是艺术家谷文达移居美国六年之后产生的想法,于1993年开始构思、创作和制作的巨作,历时近12年,石碑共50块,每块重约1.3吨。这些碑石均出自陕西省境内的矿山,为“墨玉王”青石,石质细腻而坚硬,石色墨黑。石碑表面抛光为70度,即光滑平整而无反光;石碑呈卧式,四外周边呈半圆形并雕以龙身鱼鳞纹。
该作品的主碑文“后唐诗”是以原唐诗的英译本的“音译”回译到汉语并组成“后唐诗”。
艺术家谷文达所创造设计的“复合汉英翻译法”的过程如下:
一、 从汉语的唐诗翻译(通过意译)成英语唐诗;
二、 由唐诗英文译本再翻译(通过音译)回汉语并组成汉语后唐诗;
三、 再由汉语后唐诗(通过意译)成英语后唐诗。
这样的翻译方法论,使一首唐诗在不同文化之间来回地轮番翻译后创造出了完全不同的诗歌——即通过“复合汉英翻译法”所创作的“唐诗后著”,艺术家称之为“后唐诗”。该作品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的“不精确性”或“无法精确性”到底会产生何种现象和结果。它想要说明的是当不同的种族与文化接触之际,“误解”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它是一种必然,并且要着重指出的是“误解”是必须的。
这件作品曾于2005年参加由OCAT主办的“文化翻译:谷文达《碑林-唐诗后著》”展。
关于艺术家:
谷文达,1955年生于上海,生活和工作在纽约和上海两地。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1981年至1987年,谷文达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1987年谷文达获加拿大国家外国访问艺术家奖,并移民纽约。策划人黄专认为,谷文达是中国当代实验水墨的奠基者,他的创作涉及到哲学、文化学、语言学、生物学和艺术史等广泛的问题领域。在他众多的艺术课题中,“水墨问题”是他关注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和实验方式最深入的艺术实验项目,它构成了我们对其进行思想史和艺术史研究的基础。
《一立方米》
《一立方米》,盛海,装置,玻璃、毛皮、植物,100×100×100cm,2006年,OCAT深圳馆收藏
2003年,艺术家盛海在斯德哥尔摩开始创作以人与环境关系为主题的“大地诗歌”系列,《一立方米》这件作品是“大地诗歌”系列的一部分。艺术家说:“我们的环境是一个由空间、时间、思想和观念构成的场,这里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每个人都与周边环境和其他人发生着相互的作用。”他将世界看作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因素所构成的系统。一个立方的透明空间建构了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这个微小的生态系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艺术家于2006年应邀参加了“OCAT国际艺术工作室交流计划”,并在为期三个月的时间内创作了这件作品。该作品曾参加2006年由OCAT主办的“大世界”展。
关于艺术家:
盛海(Henri Seng),新媒体艺术家,独立制片人,北欧纪录片电影节创始人。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获瑞典电影学院新媒体学士后文凭。工作与生活在北京和斯德哥尔摩两地。
《前置图像—深圳》
《前置图像—深圳》,姚明峰、王叶子,装置,不锈钢、镜面电镀漆、腐蚀刻,200×140×50cm,2018年,OCAT深圳馆收藏
“前置图像”来源于德语词Vorbild,原意是模型或典范。德国哲学家、人类学家托马斯马乔(Thomas Macho)在脸部崇拜的语境下,将“Vorbild”定义为“前置图像”,指强行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公众人物的脸的图像。在深圳OCAT工作室驻地期间,艺术家通过人脸识别、数据可视化编程等方式,将 600多张由市民自主拍摄并存储于公共手机店样机的图像,提取出自拍照的年龄、性别和微表情等信息,再将这些虚拟的数据整合、建模,最终生成一个放置于公共空间的景观雕塑,借此探讨自拍现象以及公共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关于艺术家:
姚明峰,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于费城艺术大学Studio Art专业。作品主要探讨在数字时代下如何去解读和审视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类、整理、排列与重组,赋予新的意义。
王叶子,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研究生毕业于费城艺术大学Studio Art专业。在当代语境下以如何定义一个物体或是某种关系为其主要创作方向,试图在作品中构建新客体,从而探索美学的剩余价值。
《钻出牛角尖》
《钻出牛角尖》,林辉华,装置,铁钢丝、铁棒,416×350×212cm,2017年,OCAT深圳馆收藏
艺术家设计了两条在中间相遇的路线,一条是入口,一条是出口,一进一出给人不会相遇的错觉,如同在奥维多圣帕特里克之井(pozzon di San Patrizio),两条螺旋路径相互之间互不干扰。这件作品是马来西亚籍华裔艺术家林辉华捐赠给OCAT深圳馆的装置作品,现呈现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邀请观众以一种游戏模式参与其中。该作品曾于2017年参加“城市(是)美术馆——第二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
关于艺术家:
林辉华(H.H.Lim),1954年生于马来西亚,毕业于意大利国立罗马艺术学院,是旅居罗马的马来西亚籍华裔艺术家。林辉华的作品以创作观念艺术为主,包括绘画、装置、影像和行为表演等艺术形式。
《蝙蝠计划》
《蝙蝠计划》,黄永砅,装置,钢板,860×350×1060cm,2003年,OCAT深圳馆收藏(左右滑动查看作品图片)
《蝙蝠计划》这件作品是艺术家黄永砅为2001年“被移植的现场——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提交的作品方案,展览的机缘使这件艺术家特别创作的大型装置作品得以实现。在艺术家看来,当一架飞机被拆解由另一架飞机代飞,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件“作品”,艺术家借助“拆解”这一概念进行艺术创作。这件作品后来成为OCAT成立之初希望打造一个当代艺术的“航空港”和关于“起飞”理念的意象来源:“我们准备如何‘起飞’首先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资源和方法去建造这样一个机场和一架飞机。”《蝙蝠计划》是OCAT深圳馆第一件重要藏品。
关于艺术家:
黄永砅,1954年出生于中国厦门,1982年毕业于杭州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1983年发起并组织了重要的艺术团体“厦门达达”。1985年他采用轮盘来决定色彩选用的次序和图绘的方式,试验艺术创作的偶发过程;1989年应邀参加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大地魔术师”(Magiciens de la Terre)展览,同年移居法国巴黎。黄永砅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曾是“达达精神”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与实践者。其作品透露出艺术家在哲学和文化领域的深入思考。
《风景中的风景》
《风景中的风景》,安娜和巴特里克·普瓦赫(Anne and Patrick Poirier),装置,铸铁、石头,500×600cm (箭头370cm),2001年,何香凝美术馆收藏
《风景中的风景》艺术家手稿
这件作品由不同的元素组成,巨大的铁框、铸铁箭头和一组岩石,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而框子又框住了其中一部分岩石风景,从而创造了“风景中的风景”。那枚插在花岗岩石上的箭头,就像在一条逐渐消失的线上画了一个点,让观众的视线可以沿着一个方向看去……石头上刻着遗忘,记录着忘却和记忆。这件作品与艺术家组合安娜和巴特克·普瓦赫(Anne and Patrick Poirier)过去的创作一脉相承。艺术家深信,对于不同文化的记忆和认识,是人类智慧的基础。这件作品曾于2001年参加由何香凝美术馆、法国外交部艺术行动协会联合举办的“被移植的现场——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
关于艺术家:
安娜和巴特里克·普瓦赫(Anne and Patrick Poirier),法国二人艺术家组合,他们在1963—1966年期间就读于法国巴黎的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他们的作品媒介多样,包括影像、绘画、装置、雕塑、文字等,围绕记忆、历史、考古、废墟等议题展开。他们的创作一直与历史密切相关,且对历史有着超脱的解读,通过对过去的文明的研究,将之同当下建立联系,或投射到未来。他们曾参加1977年的“卡塞尔文献展”,以及1976年、1980年、1984年的“威尼斯双年展”。
《波涛之上·地平线》
《波涛之上·地平线》,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装置,混凝土,尺寸可变,2001年,何香凝美术馆收藏(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波涛之上·地平线》艺术家设计手稿
这件作品由多根涂有不同颜色线条的柱体构成,每根柱子的顶部平面都画有黑白等宽的线条,它们看起来整齐划一,似乎是地平线上的标记。这件作品是艺术家在深圳实地考察后,结合华侨城生态广场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特点进行在地创作的装置作品。这些柱子就像“蘑菇”一样,在花园一般的绿地上和树荫下,突然长出来……艺术家用以比喻像“蘑菇”一样冒出来的高层建筑,也暗喻深圳这座新兴城市惊人的生长。艺术家认为,艺术作品与城市(包括人们生活和环境)有着很深的关系。而颜色是艺术家非常着迷的部分,因为颜色具有确定方向的能力,能够使观看拥有内容和质感。这件作品曾于2001年参加由何香凝美术馆、法国外交部艺术行动协会联合举办的“被移植的现场——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
关于艺术家:
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出生于1938年,法国观念艺术家,曾在1986年代表法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并获金狮奖。丹尼尔·布伦最重要的贡献可能就是他对于“在场(On-site)“概念的理解。他于1960年代早期开始质疑绘画的边界,在1965年开始使用一种被简化到根本的艺术语言,以8.7厘米宽的垂直条纹来研究绘画的起点。在此之后,丹尼尔·布伦就开始不断探索艺术的前置语境。
《地门2号》
《地门2号》,傅中望,雕塑装置,钢板、铁锁,600×340cm,1999年,何香凝美术馆收藏
在地面凸现出两块钢板,由一把锁将其锁住。谁是开启者?谁是锁闭者?钥匙在哪里?人们无从获知它的已知和未知。这件作品的创作理念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艺术家傅中望大胆地将地球想象成一座宝库,以超级写实的手法铸造了一把巨大的铁锁,希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件作品曾于1999年参加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关于艺术家:
傅中望,1956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种工艺系装饰雕塑专业,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雕塑与公共艺术创作。傅中望先后任职湖北省博物馆美工部、湖北省美术院雕塑创作室,2006年任职于湖北美术馆,2016年在武汉创意天地设傅中望工作室。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林一林,装置,水泥墙,树木,2000×800×400cm,2001年,OCAT深圳馆收藏(左右滑动图片查看作品图片。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艺术家创作手稿(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这件作品具有一种可生长和史诗般的特征:在一堵纪念碑式的砖墙结构中间安置了一颗树苗,砖墙正面上方刻有2005年的金属字样。树苗经历生长、繁茂、遭遇台风吹袭而截断和枯萎,现在的墙体上部侧边长出一棵小树,这些都是作品中不可预知的组成部分。《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这件作品是关于人类对理想事物的祈盼——划定目标,观望和等待结果。艺术家林一林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处于自然与非自然的历程中。这件作品曾于2001年参加由何香凝美术馆、法国外交部艺术行动协会联合举办的“被移植的现场——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
关于艺术家:
林一林,1964年出生于广州,198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居住和工作在纽约。1991年,他参与组建“大尾象工作组”。他的个展包括“金色游记”(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Walter and Mcbean美术馆,2012年)、“假日”(意大利罗马Edicola Notte空间,2014年),等等。他参与国际大型展览,包括“移动中的城市”(1997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2003年)、“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2007年)、“第10届里昂双年展”(2009年)、“第7届深圳雕塑双年展”(2012年)、“第12届哈瓦那双年展”(2015年),等等。作为重要的观念艺术家,他的工作方式与“后极少主义”的思想方法有关。
《喷泉》
《喷泉》,哈迪组合(Radi Designers),雕塑,铸钢、聚氨酯涂料,168×80cm,2000年,何香凝美术馆收藏
这件作品的造型源自西方女像柱的传统,在设计上同时借鉴了身披布单的女人形象,以及女像柱支撑的一个小柱头。这件作品由一个抽象的形体与女性的身影相互辉映,并使得作品仿佛“运动”了起来,作品由此产生出不同的视点。由于它的复杂性,观众需要围着它转着看。此外,哈迪组合希望这件作品拥有观众可以直接接触的特点,而不像一般的雕塑作品那样庞大且不可触及,所以《喷泉》这件作品被设计为1.68米的高度,同时,一股源源不断地从手心中喷出的水,让观众得以直接触摸这件作品,并与作品形成互动。这件作品曾于2001年参加由何香凝美术馆、法国外交部艺术行动协会联合举办的“被移植的现场——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
关于艺术家:
哈迪组合(Radi Designers),1992年在巴黎成立的设计师团体,由奥里维·斯戴(Olivier Sidet)、洛朗·马萨路(Laurent Massaloux)、罗伯特·斯塔勒(Robert Stadler)、弗洛伦斯·多利亚克(Florence Doléac)组成,“哈迪”的意思是:工业设计自动生产研究。他们以小组的方式工作,共同设计物品或装饰空间,设计过程中成员会提出很多问题,每个人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回应问题,使得每个设计成果都是经历过多个对话阶段的成熟作品。他们设计的领域广泛,包含工业设计、舞台设计、空间设计等,也会根据自己的意愿而创作作品。
《太极》
《太极(转身前动II)》,朱铭,雕塑,青铜,110×110×176cm,1997年,何香凝美术馆收藏
《太极(单鞭I)》,朱铭,雕塑,青铜,94×120×180cm,1994年,何香凝美术馆收藏
作品由“单鞭”和“转身前动”两个太极拳姿势组合而成,采用铸铜手法创作。作品主体造型采用抽象的方形构筑,凝重而富动感,充分表达了太极拳以静制动的运动特征。艺术家将东方传统的自然观、生命观以一种现代方式表现出来。这件作品曾于1999年参加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关于艺术家:
朱铭,1938年生于中国台湾,雕塑家。1953-1957年师从李金川学习木刻,1968-1976年师从杨英风学习现代雕刻。1970年代以来,他先后创作了《太极系列》《运动系列》《人间系列》等作品,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创作不仅简练明快,而且善于发挥各种材质的特性,不仅具有强烈的现代感,且继承了中国传统雕刻的精髓,创造出一种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
《鱼戏浮石》
《鱼戏浮石》,展望,雕塑,不锈钢、石头,200×300cm,1999年,何香凝美术馆收藏
这件作品巧妙地利用了展场中自然环境的湖面,以自然石头为母体,将它“提炼”复制下来而成为浮在水上的不锈钢浮石,湖中有无数游鱼穿梭其中,似在戏仿传统文人意境。静止的自然岩石和游动的人工浮石又象征着历史与当代的对话,艺术家富于奇想地为我们营造了一幅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之间平衡、和谐的画面。这件作品是艺术家于1995年开始创作的代表作品《假山石》系列的延续,曾于1999年参加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关于艺术家:
展望,1962年生于中国北京,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展望被公认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其艺术形式涉及雕塑、装置、行为、摄影和录像,《假山石》系列是其观念雕塑的代表作。策划人黄专认为,展望的艺术有着以简单材料形态营造复杂问题的特质,他的艺术实验像是一场在趣味、心性和感官世界中不断寻找平衡的智力游戏,它不断带来惊喜和高潮但却从来不提供清晰的答案,他是少数几位在自己设置的艺术问题中进行独立工作的艺术家之一。
《衣钵》
《衣钵》,隋建国,雕塑,铸铁,135×110×90cm,1998年,何香凝美术馆收藏
艺术家以解构的方式,运用写实语言,选择作为中国现代文化标志的中山装现成物,经过反复提炼和实验,将其塑造成为具有高度辨识性的文化艺术纪念碑。这件作品曾于1998年参加由何香凝美术馆、深圳雕塑院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并于1999年参加巴黎“香榭丽舍世纪雕塑大展”。
关于艺术家:
隋建国,1956年生于山东青岛,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隋建国被认为是“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远的中国雕塑家”,他将雕塑形态和材料纳入到观念主义实验到过程,他的艺术无论是意义取向还是材料选择都具有极为宽广的视野,他习惯以挑战的方式面对多重可能性。
《倾斜的苹果》
《倾斜的苹果》,喻高,雕塑,不锈钢镀钛,200×200×150cm,1999年,何香凝美术馆收藏
艺术家希望通过打破物体正常的比例、正常的空间来实现一种抽象的、宏观的视觉效果。如果将这个苹果无限放大,观众看到的将不再是苹果,而是一个浑圆的、闪闪发光的物体和由它而产生的联想,像初生的太阳,像巨大的天体,或像整个宇宙。这件作品曾于1999年参加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关于艺术家:
喻高,1971年生于北京,1999年获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学位。2000年任教于北京服装学院。她的创作以雕塑和装置为主要形式。
《行走者》
《行走者》,王鲁炎,雕塑,金属零件,185×40×90cm,2000年,何香凝美术馆收藏
“行走者”在同一时刻既前行又后行,既不前行又不后行;既不是不前行,又不是不后行;既不是前行时后行,又不是后行时前行;既不是前行时后行,又不是后行时前行;既不是前行时后行时静止,也不是前行时后行时不静止……“行走者”行进状态极端的不确定性和自相矛盾,使“行走者”对行进方向的全部可能有任意选择的自由,同时又没有任何选择的自由。“行走者”的行进状态与个人生活经历相一致。这件作品曾于2000年参加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第三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关于艺术家:
王鲁炎,1956年生于北京,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史中重要的参与者,1988-1995年与顾德新、陈少平组成“新刻度小组”。王鲁炎的作品一直在探讨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观念:从日常生活、社会美学、技术标准延伸出对判断的质疑和困惑的反思;艺术语言上,他用绘图和设计的方法来消解绘画性,排斥了叙事性和情感因素的介入,并通过这种严谨而精确的反映再现了社会现实中人们视而不见的识别和分辨经验。
《太阳之源》
《太阳之源》,菲力浦·金(Phillip King),雕塑,青铜,430×700cm,1999年,何香凝美术馆收藏
艺术家试图展现那些不可能的存在,即太阳根植于土地。作品以青铜材料为主,象征太阳的圆盘表面有两根曲线,如同水面不对称的涟漪,圆周围部分厚薄不均,网状面曲形的铜架似乎将太阳牢牢固定在大地上,坚实的圆形和规则的网状造型形成强烈对比。这件作品曾于1999年参加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关于艺术家:
菲利普·金(Phillip King),英国雕塑家,1994-2004年担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院长。20世纪60年代,菲利普·金作为英国“新生代”雕塑家的领军人物,摆脱雕塑的传统媒介,抛弃基座,尝试使用工业材料、明亮颜色和抽象形状进行创作。他师从安东尼·卡罗(Anthony Caro),并和卡罗一起做亨利·摩尔(Henry Moore)的助手。菲利普·金的户外作品一直与城市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均有收藏,也被永久放置在各大城市的公共区域进行展览。
《230.5°的弧×5》
《230.5°的弧×5》,贝纳·维尼(Bernar Varnet),雕塑,黑漆卷钢,430×90×410cm,1999年,华侨城集团收藏
这件作品由五条钢弧构成,它的地面位置处在弧的组织状态和自然的重力原理两者间的逻辑关系之中,表现了人力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张力。艺术家经常以极简造型和大尺幅的作品形成巨大的空间张力和共鸣效果,他的作品是艺术、科学和公共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完美结合。“弧”系列的作品一直在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中扮演重要角色,1979年维尼制作了第一件钢制弧雕塑,1987年在柏林安装了一件名为《124.5°的弧》的大型雕塑,雕塑上精确的弧度是艺术家明确每一件作品身份的方式。这件作品曾于1999年参加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关于艺术家:
贝纳·维尼(Bernar Varnet),生于1941年,法国观念艺术家。维尼的艺术生涯始于1960年代,他移居纽约后尝试极简主义风格的创作,并逐渐崭露头角。他以运用不同媒介的实验性创作方法,及重视过程胜于结果的态度为人所知。艺术家的作品创新大胆,经常以数学模型作为基础,并采用工业材料,如煤,金属,焦油及大型钢铁等材料进行创作。
《Everything is ok》
《Everything is ok》,杨诘苍,装置,霓虹灯、马赛克镶嵌,2018年,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收藏(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涂鸦艺术是一种街头艺术形式,也是年轻人勇于打破条条框框,张扬个性,推陈出新的象征。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内,变形英文字体和卡通形象配上艳丽的颜色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园林是融诗、书、画一体的立体空间,在园林中呈现书画、碑刻及有山水形象的石壁是意境营造的重要手段。旅法艺术家杨诘苍把传统中国笔墨创作的观念水墨作品转化成建筑外墙的壁画。体量的改变使得本来“抒个人之意气”的水墨作品变得荡气回肠,也为创意园区增添了一份素雅的文人气息。杨诘苍的作品像书法,又像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一气呵成,意气风发。以“Everything is ok”作为标题,表达出“轻舟已过万重山”般的释怀。霓虹灯和壁画结合,一昼一夜的效果交相辉映。这件作品是传统与当代,文人情怀和消费文化的完美结合。
关于艺术家:
杨诘苍,1956年出生于广东佛山市,1970年代至1980年代,接受过传统书法和科班国画的训练。杨诘苍是1970年代后在国内崛起的最杰出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杨诘苍的作品包含多种艺术媒介,如绘画、书法、装置、行为和录像。他的作品混合了中国传统美学和当代艺术,他最关心的是如何在现如今的时代,发挥和运用中国传统美学和思想。1989年他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参加“大地魔术师”展览的现场创作后,生活、工作于法国巴黎和德国海德堡。
《圆》
《圆》,周力,装置,综合材料,2017年,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收藏(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这件作品以砖围绕着园区内的一圈相思树林,以老厂区的砖瓦与厂区自然环境结合,艺术家技巧性地揉和厂区的老砖、金属和树木,围成一座圆型花台。这座圆型花台巧妙地象征着历史时空故事在此相遇,一砖一瓦,一片一故事。艺术家希冀此处能成为记忆与情感空间的一方指引,具备着天地方圆的冥思意象。
关于艺术家:
周力,1991年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赴法国生活和创作,直到2003年回国,在深圳居住并创作至今。周力的作品以综合媒介、绘画和装置为主,在不局限于材料形态的同时,坚持着个人美学脉络和艺术思想的延伸。她的作品兼具欧洲的浪漫气质和中国的刚劲飘逸;在探寻当代美学疆域的同时,展现出博大的人文关怀。在她的每一件作品里,那些不经意间显现的灵动细节皆由此而来。
《在还在的时候》
《在还在的时候》,朱淑宛,装置,铜、铝,2017年,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收藏(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这件作品以OCT-LOFT厂区内的植物生态作为摹本,艺术家以其擅长的金工创作媒材展开对话关系,将生活中采集而来的植物翻铸成金属。就像是真实与虚假的转换,一株株精心翻制的金属植物各具姿态,像是历史结晶一般,被艺术家安置于园区的砖墙角落。随着时间,植物的轮廓会滋生出铜绿,让人透过金属材质去感受生活中美好细节与温度。艺术家特意把作品安置于园区内人来人往的阶梯两侧,记录环境与时间的流动,等待有心人的发掘。
关于艺术家:
朱淑宛的创作是探索自身与环境及材料金属与各式媒材之间的关系与可能性,透过感受转化成具有个人风格的视觉语言。作为金工艺术家,她的创作探讨墙面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藉由金属的自然变化让植物模型一点一点透露讯息的方式,产生故事般的叙述性,让观者重新阅读我们所居住的城市。
《双生》
《双生》,Mr_paper+,壁画,2011年,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收藏
在2011年举办的OCT-LOFT国际壁画展上,OCT-LOFT以“都市乐园”为主题邀请国际壁画家根据他们对深圳的感受进行创作,部分壁画作品至今依然保留在OCT-LOFT南北区中轴线两侧的建筑墙面上。其中,在创意园北区A4、A5的大阶梯旁,作品《双生》凝视着途经的路人,仿佛在问:我是谁?这个世界是否还有另一个自我?作品让人对自我的存在产生更深一层的思考:这个世界上是否会有另一个与“我”一样的人,他/她会拥有怎样的性格和思想,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里,能否有一天会与另一个自己相遇。
关于艺术家:
Mr_paper+,1982年生于广东潮州,热衷于以儿童天真的视角审视和感知世界。
《联结》
《联结》,Reskate,壁画,乳胶漆,2019年,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收藏(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作品结合深圳的背景故事,以渔网和鱼为创作线索,突出停车场与停车动作之间的关系,即静与动的反差。渔网和鱼的故事,不仅寓意着深圳渔村的起源,还反映着深圳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此外,渔网的结构与C2停车场的钢筋构造相呼应。艺术团队Restake采用荧光画的手法,为人们带来日夜效果不同的壁画。白天展示着联结在一起的绳子,而当夜晚来临,被隐藏在其后的鱼便显现出来,为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关于艺术家:
Reskate是由两位视觉艺术家María López和Javier de Riba组成的艺术团体,作品涵盖壁画、插画以及装置。他们深受古典绘画、流行文化和平面设计的影响,注重挖掘作品蕴含的社会及文化信息。他们坚信,每一幅作品中涉及的美学理念、技巧以及材料的使用,都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而使作品中隐藏的信息准确传递给观众。
收下这份地图,
24件丰富而经典的作品,
期待你的解锁!
///
“艺术寻宝”是2021 Bàng儿童艺术节主题展
“奇妙的旅行——献给孩子的艺术展”特别项目。
“奇妙的旅行”,
让艺术陪伴你身边。
///
高清版艺术寻宝地图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输入“OCAT”下载如有疑问可添加
OCAT 未来Future微信
OCT-LOFT场域精彩活动
[ OCAT深圳馆|开幕回顾 ] 奇妙的旅行——献给孩子的艺术展
2021 Bàng!儿童艺术节|OCT-LOFT场域活动亮点揭秘
推动艺术的未来未来从儿童出发
“OCAT未来 Future”是OCAT在步入15周年之际新开设的一项艺术项目,旨在推动艺术的未来,激发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多向思维,开启孩子无限可能性。取名“OCAT未来Future”,是因为我们坚信儿童是未来的推动者,艺术的未来从儿童出发,而未来的大门从今天打开。
2021 Bàng!儿童艺术节
2021年首届Bàng!儿童艺术节(2021 Bàng!Children's Arts Festival)由深圳欢乐海岸、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CT-LOFT)、OCAT深圳馆三方联合主办,以“你真棒”为主题口号,通过在不同场域设置各具特色、互动性强且参与度高的儿童美育相关活动板块,鼓励对话的展开,为大小朋友提供一个互相陪伴、共同成长的平台。
奇妙的旅行——献给孩子的艺术展
主办方
OCAT深圳馆是OCAT成立最早的机构,也是馆群中的总馆。其前身为OCT当代艺术中心,长期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实践和研究。从2005年开创至今,OCAT深圳馆一直围绕着艺术的创作和思考而展开其策展、研究和收藏工作。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CT-LOFT)位于深圳华侨城原东部工业区内,园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分南北两区。
园区于2004年正式启动改造,2006年正式挂牌,2011年实现了南、北区整体开园,目前园区入驻机构达300余家。园区秉承“创意设计、当代艺术、先锋音乐”三大主要文化特色,定期举办各类型文化艺术活动,打造了包括OCT-LOFT公共艺术展、T街创意市集、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OCT-LOFT创意节等知名活动品牌。作为南中国最具特色的创意文化园,园区致力于构建创新发展的产业体系,打造以文化和创意产业为核心的”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旅游”跨界融合发展的国际化生态圈。
联合主办方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简称CVS) 是研究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的基地。中心横跨多种学科,承担视觉与图像研究前沿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