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优雅之人,不怕老去
“人生能有几度春?岁月无情催人老”,英雄会白头,美人会迟暮,可是总有一些人,似乎能躲过岁月的刻薄,被时光温柔以待,比如董卿。
董卿连续主持十三年春晚,我们都老了,董卿却依然美丽如故。离开春晚,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里更加光芒万丈,美得端庄大气,温婉动人。
人们常说,三十岁之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三十岁之后的容貌是自己修来的。
诗书的浸染,远离功名利禄的斗争,遵从自己的内心,让董卿的身上有一份“世外仙姝”的空灵气质,由内而外散发着优雅的光芒。
浮躁的年代里,愿你也如董卿一般,坦然地走过似水流年,优雅地笑看云卷云舒。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董卿亦是如此。
小时候董卿是父亲眼中的“马铃薯”,不许她花太多时间在穿衣打扮上,“马铃薯再打扮也是马铃薯,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
从小父亲便要求董卿抄写背诵古诗古文,慢慢养成了深入骨髓的读书习惯。
她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都不洗澡那样难受。”
无论工作多繁忙,董卿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读书,直至今日亦然如此。
一颗玲珑剔透的诗词心,和一身清丽高雅的气质,都是在这一点一滴的阅读中修炼出来的。
飞天奖彩排现场,45岁的董卿穿着朴素,素颜现身,她的面容难抵岁月的侵蚀,但是她沉稳平静地站在舞台上,由内而外散发着书香气,端庄优雅的美,任是刻薄的时间也无法抹去。
这是“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最好诠释。
有的人,不张扬,却见之忘俗;不耀目,却直抵人心,董卿当如是。
《中国诗词大会》上,张口就半个盛唐的董卿惊才绝艳。她气定神闲,落落大方,对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的从容,才明白,真正的美人,在骨不在皮。
专家讨论李贺的诗,抛出“天若有情天亦老”,董卿脱口而出:“月如无恨月长圆”,紧接着又来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有位选手的父亲是盲人,但一直保持阅读盲文书的习惯,还口口相传教他诗歌,董卿动情地念出:“上帝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有位选手遗憾离场,董卿以陆游的一句诗作鼓励:“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有一对父女在节目中以诗词创作歌曲,董卿被时光交错的父女情所感动,吟出叶赛宁的《我记得》:“当时的我是何等的温柔,我把花瓣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
董卿的身上气质美如兰,一颦一笑一字一句都散发着饱读诗书的底气。
连一向嘴上不饶人的金星都不禁赞叹:“真正的美人,有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董卿的再度走红,让我们看到了不显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端庄,得体,大气,知性”,是历来人们对董卿的印象,如今,她身上又多了一个词——教养。
《开学第一课》里,董卿三次下跪采访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与老先生谈笑风生,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老先生与董卿聊天时的愉悦。有人说:“董卿跪下去的是身子,站起来的是灵魂。”
这不是董卿第一次下跪,2013年董卿采访因救人而双腿被轧断的“最美警察”李博亚,也是单膝跪地采访他。节目中遇到孩子或是腿脚不便的嘉宾,董卿都会以跪地的姿势保持平视去采访他们。
无论是面对文化大家,精英名流,还是普通百姓,董卿都一视同仁,给予对方最大的尊重,举手投足间,让人如沐春风。我想,这是刻在骨子里千金不换的教养。
灵魂高贵的人,骨子里是极致谦卑的,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体恤他人。
什么是初心?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本心最近的那颗心。
在这个时代,初心常常被我们遗忘。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走得十分茫然,多了许多柴米油盐的奔波,少了许多仰望星空的浪漫;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来,要到哪里去......”
董卿却一直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
事业巅峰时期,董卿抽身而退,放下一切名利赴美国留学进修;2018年,董卿抛去一身荣耀告别春晚。
她说:“干这一行这么久了,真的明白了,有些东西是虚的,有些东西是实的,永远不要让虚的东西,压住了实的东西。”
当今社会太浮躁,娱乐节目充斥荧屏,董卿想做一档让人们能够安静下来看的节目,用最真挚的情感和最美好的文字抚慰人心,这档节目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朗读者》。
董卿曾以为,《朗读者》可能会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会在黑暗中行走,但没想到,一出家门就看到了满天星光,获得一致好评。
有人说:“感受到快要被自己忘记的语文素养在慢慢回归”,有人说:“《朗读者》让人沉静,给人反思,触人心怀;笑之坦然,动之心肺,流泪不伤。”
不忘初心,方能找对人生的方向,抵达自己的初衷。
岁月未曾饶过任何人
再美的皮囊都只是短暂的
但是,美丽的灵魂能穿透时间的沧桑
在岁月中永不褪色
愿你如董卿一般
优雅地走过悠悠岁月
活出自己最好的模样
若有诗书藏于心
岁月从不败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