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小·活动】家长进校园,“粽”情过端午
五月五,过端午
粽叶青,糯米香
悬菖蒲,带香囊
五彩线,手腕绑
龙舟下水喜洋洋
为了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乐娃劳动能力,丰富乐娃校园生活。在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兴乐路小学开展了将传统节日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家长进校园,‘粽’情过端午”端午节系列活动。
一年级
一年级的乐娃们为庆祝端午节的到来,制作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手工艺作品。
做香囊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几千年来佩戴香囊已经成为一种习俗,传递着含蓄而优美的感情。香囊内通常装的是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乐娃们专心致志,装入藿香、艾草、白芷等香草,一个个鼓鼓囊囊的香囊在巧手中逐渐成型。
画团扇
“一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团扇又称宫扇、纨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是古代扇文化的代表,因形状团圆而得名,有吉祥之意。乐娃们沉浸于创作,画草图、涂颜色,从轮廓到雏形,在空白的团扇上尽情挥洒创造力,画出端午的印记。
编五彩绳
“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丝,俗说以益人命。”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至今不衰。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乐娃们用青、白、红、黑、黄五色细线一点点打结,耐心细致跟着家长志愿者们的讲解一步步编织出了漂亮的五彩绳。
捏泥人
“四海为家故土别,泥人张们手中捏。”捏泥人是一种传统的端午节习俗,是中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娃们用上粘土工具,运用揉捏、团圆、压扁、搓条等技能再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出了栩栩如生又富有创意的端午节代表物品——粽子、龙舟、咸鸭蛋等。
二年级
粽子是端午最特别的印记,是安康团圆的象征,在这如此“粽”要的日子里,二年级的乐娃们齐学包粽子!
“把两片粽叶折起来,折成一个漏斗的样子米才不会漏出来,填好糯米后压紧实,将叶子裹起来,绳子要扎紧一点,这样煮的时候才不会松……”在家长志愿者们的帮助下,一双双灵巧的小手穿梭在翠绿的粽叶间,不一会儿,一个个饱满漂亮的四角粽子就包好了。看着自己辛勤劳动的作品,乐娃们乐开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三年级
“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艾草菖蒲花束是端午节一点小小的仪式感,在这个充满“艾”和美好祝福的日子里,三年级的乐娃们同包艾草菖蒲花束!将较长的菖蒲叶作为打底,依次加入艾草、屈曲花、玉簪叶等花材,精心挑选,用心插花,选用结实的麻绳仔细打包。寓意祈福、幸福美好的艾草菖蒲花束为这个节日增添一份美好。
年年粽子香
岁岁端午情
传统代代传
乐娃们用自己的方式
献上了属于端午的礼赞
文字 | 校宣组
图片 | 龙思宇、胡月、周佳薇
编辑 | 校宣组
初审 | 胡 月
复审 | 苏 捷
签发 | 王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