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高价”幼儿园到底在“教什么”?

EDUT EDUTalk 2023-06-10

写在前面:

短短几年,铭初幼儿园(原名道禾幼儿园)为什么能够成为广州幼儿教育的标杆?它在某个家长群体里面,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好教育”的代名词。我想它肯定做对了些什么,才能有如此江湖地位。


带着好奇,我再一次走进了广州铭初幼儿园,跟嘉宏聊了一下午。



 

特邀嘉宾

魏嘉宏

出生于台湾,曾任职台湾道禾15年,2018年成为广州铭初新教育联合创始人,短短几年将铭初打造为广州幼儿教育的标杆。现任广州铭初新群落暨附属幼儿园主理人,深圳学而幼兒教育园区主理人。



我问嘉宏,铭初跟道禾有什么不同?嘉宏的回答是,它们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但是土壤不同,长出来的样子可能就会有所不同。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大陆一线城市的家长,他们已经是全球最顶尖的那一群家长的教育观念,甚至会比台湾的许多家庭更加具有前瞻性。所以,我们要因应这些家长的需求,进一步做教育的创新。


△ 铭初幼儿园户外课堂(图片来源:铭初幼儿园)


那铭初到底在教什么?嘉宏戏称说,他在做不确定时代下的教育实验,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够有一个动态的由人和场景组合形成的“环境”,让孩子练习“做对的选择”的能力。


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回答是:因为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而年龄越小,试错的成本越低。教育就是要想方设法模拟一个真实世界的环境,让孩子去试错,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


△ 孩子们自主绘画(图片来源:铭初幼儿园)


所以,走进铭初,你会看到它没有固定的课堂模式,空间都是开放的,孩子是舒展的,老师是自在的,就像嘉宏所说的,它更像是一个社区或者是部落。


“我们无法说我们好在哪里,也没有办法用理念、师资、课程、效果来评价铭初,我们鼓励家长自己来看来感受,他觉得好,放心把孩子放在这里,那就是好。”


(以下为第一人称叙述)


要如何回应

不同时代家长的教育取向?


2018-2019年的时候,我会听到有一些家长问,道禾如何做幼小衔接的事情?因为他的孩子要读东风东小学。而现在来铭初探园的家长,双语教学是他们选园的标配,幼小衔接也不是他们在乎的问题。他们问的是,一周能否实现三天都在户外的教学?


我觉得是新一代的家长出现了,他的追求不一样了。


例如,四十岁以上的家长,国际化是他们认为高价值高品质的东西;而30岁左右的家长,他们是要孩子有更多艺术学习的机会,能更多地走到户外森林里,身体要更健康,可以去接受更多的挑战。我们不能说谁优谁劣,而是每一代人都在追求属于他们的教育的本质,其实是某一种对他的孩子身心发展有利的生活的向往。


△在教育素质全球第一的芬兰,部分幼儿园里5到6岁的孩子,80%的时间都会在森林里度过。芬兰老师称这种教学方法为“secret learning”。


这些30岁左右的幼儿园家长,有不少是出国留学回来的,也有一些是做国际贸易的,接触面很广,他们在英文的阅读理解上也可以达到轻松使用的状态;另外,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任何一个全球流行的观点他们都可以实现瞬间同步获得,资讯几乎是零落差,他们能够拥有快速了解和理解信息的能力,也能轻松地实现全球化的交流;


所以,北上广深的最上层的这一批家长,他们呈现出来的是视野广阔,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自信更丰满,更强的包容力和判断力,所以他们的内心会普遍多一份笃定感,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迷失在别人的评价中。


因此,教育要变,它不能只是一个被动地提供家长需要的教育产品的机构,而应该是一个文化和一个思潮的推动者甚至是引领者。


△ 铭初幼儿园出游踏青(图片来源:铭初幼儿园)


铭初幼儿园就常常通过办展览办沙龙的方式,去做意识的传播,去跟社会沟通。我们会传达出我们的价值取向,我们的文化认同,当家长与我们同频的话,他们的教育需求与我们提供的服务就是匹配的。



如何改变流水线工厂的学校模式?

支持老师成为教育的主体


我们对教育的认知,早期就是课程体系,体系下面有教材,还有搭配好熟悉这些体系和教材的老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开展教学,设定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通过测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仔细看看,这像不像流水线工厂的作业流程?语文车间,数学车间,自然车间……标准化课程的概念跟工厂的制作流水的制程的概念其实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我们也明白,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不是产品。所以过去几年,大家都在批判,学校不应该是一个工厂,不应该流水线作业,我们要做更进步的教育。


于是我们开始去引进,例如基础教育很熟悉的IB和AP课程等,以及幼儿园教育被大众所熟知的蒙特梭利、华德福和瑞吉欧。但我想说的是,其实这样做只是换了个生产线而已,核心概念还是工厂思维。



如果没有课程、教材和评价体系,我们如何去确定孩子获得了什么?这个确实很难,原因是我们无法通过测量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社交及语言的发展来评价孩子的真正收获。


所以我们的做法是,让教育回到人本身,由老师来决定教育的模式。如果用吃来比喻会比较形象,简单的讲就是每一个厨师都很有能力处理各种食材,要根据每一个要吃的人的口味和需求去做最好的料理,这个过程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人。


一个专业的工作者,对于他所从事的这个行业,会充满热情并不断地去充实自己,自主学习的动能很高。于是,我们准备好的空间条件和文化条件,致力于让高素质的人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让他能感受到有尊严,同时收入又可以支持他一定的生活水平,然后他的教育想法可以被支持,有一群伙伴可以和他一起去实现。


当这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人就会有热情地在这里耕耘,而教育就会一直生发,一直滚动,并呈现出稳定向好的局面。


△ 铭初幼儿园课堂气氛活跃(图片来源:铭初幼儿园)


越来越多这样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教育属性就会越来越明显,在传播价值的时候,老师或者家长就会知道你是谁,也能决定来或不来了。


所以,好的幼儿园会更多地去鼓励老师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教育观点,主动去跟家长沟通,主动把所在的领域转化成主张和观点的实践区,然后,幼儿园它更像是一个教育园区,管理者把基础的配套做好,提供更多的支持给老师,老师把自己的理念主张在这里实现。

 


同样是场景+人,我们如何做

新型“教育社区”的创设?


我理解的幼儿教育是这样发生的:孩子来到学校,然后有老师每天陪着这个孩子,陪着孩子的这些老师决定孩子一整天经历什么,一整年经历什么。真正影响孩子的是每天跟他生活在一起的老师,所以老师的信念,老师的价值观,老师的语言习惯,会真正地影响到这个孩子,这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我们就把它叫做教育。


所以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如何支持孩子学习,还有如何支持老师去更有能力的支持孩子学习。


例如我们有一个创造力中心,是由几个老师自发形成的一个中心。他们自主设计想要做的主题课程或活动,他们会根据带班老师的需求,每个月生成不同的主题和课程给不同班级的老师挑选。带班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创造力中心定制课程或主题活动,并决定安排在日常的教学或课后时间。


△ 孩子们在准备展览作品(图片来源:铭初幼儿园)


慢慢地,老师有越来越多的教育主张,她们就会创设自己的公众号和视频号,例如我们的“木棉家”,就是在提供主题活动给各个班时,也会将一周的教育内容和她们的教育主张呈现在公众号和视频号上面。


同时,我们的园所里面还有各种小公共场馆,例如小艺术馆,小音乐馆等等。我们的小艺术馆每个月会有不同的艺术家在这里做不同的展览,对群落里面的所有人提供服务,老师可以主动预约使用,它会转化成班级的学习内容。


至于具体的教室的负责老师,他会安排好每天的日程,并负责跟各个支持中心沟通,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班级的老师对自己班的教学资源组合进行调配,每一个班的学习内容会有所不同,都有自己的特征,家长也是通过老师来进行班级选定的。


然后家长可以透过每天的日报,了解孩子今天在学校里经历了什么,每个月也会有一个“成长二三事”的孩子成长报告,通过文字叙述带班老师看到的孩子的变化和成长。


创造力中心、教室、小公共场馆三者组合起来,它会生成各种组合和可能性。一开始在这个创设养成的过程中,我可能会参与得多一些,当老师们都知道怎么做了,我就会把设定的框框拿掉,让老师们用他们的方式去做。


例如以前我们每周要有一个晚上留下来做课程讨论,现在是老师们自主安排,寻找不同中心的支持。所以,你会看到这个空间会到处都有大人和小孩,都在做他自己想做的事,小孩的旁边有大人在观察在支持,是一个很开放的空间。


△ 铭初幼儿园展览一角(图片来源:铭初幼儿园)


当家长觉得孩子被照顾得很好,他跟老师的互动和沟通都很满意,家长会自发主动地向自己的朋友推荐,这种圈层影响和口碑传播就是一个幼儿园最重要的传播模式。


然后我们也能获得家长的支持去做一些实验性的课程和研发,在这个领域里能不断地产生新的观点和新的实践的案例,当有越来越多的园所在践行我们的主张,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创新得到更多的认可。



不确定时代如何做教育?

要培养学生“做对的选择”的能力


有人把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叫做乌卡时代,是指我们处在不确定性,变动性和模糊性多重叠状态中,往往很多事情没有最佳的解决方案或者没有最佳的参照方法。


所以教育就要转过来,尝试让一个人在任何的环境下他都能做对的选择,这样的教育做的其实就是能力的培养。


例如让孩子从小就练习掌握信息,学会做判断,做对的决定。能力培养是要通过练习的,练习越多熟练度就会越高。


△ 乌卡时代(VUCA)是一个具有现代概念的词,是指我们正处于一个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世界里。


要学会在任何环境下能做对的选择,其实就是要做当下处境的学习,例如此刻的内在跟外在的环境交互之后,形成的处境体验。


因为每个人内心的成长经历不同,会生成不同处境的体验,再在这种状态下去发展和促成学习的可能,形成自己的判断力。


与此同时,一个社会整体的哲学意识的深刻度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深刻度,如果没有足够深刻的前瞻性的思想,就发展不出前瞻性的教育,当外在环境与人的意识交互时,会促进意识改变和进化,所以教育的本质也是一种思想的进化。


基于这种理解,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个性化和前瞻性的教育,并致力于把我们的经验反馈给这个社会。


所以,找到一群追求好教育的高品质的人,共同创设一个让好教育发生的场所就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因为让教育发生的是人,有高品质的人就会有高品质的教育。


写在最后

对于嘉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并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园长,而更多的是一个教育思想的传播者,教育空间的创设者。刚创办广州道禾的时候,嘉宏跟我们说,他想盖一个像广州塔,足够高和足够亮的教育灯塔,这样的话,这些相似的人就会聚集在一起。


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雏形,在未来,有可能还会有嘉宏所描述的社区学习空间,这样的学校,我们一起期待。


精彩预告,欢迎关注


中大历史学秦云周博士带幼儿园女儿在小区玩耍时居然从遗弃的残石里发现了文物


俢仕贝励广州创校校长周宪明博士聊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向孩子道歉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