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豆瓣9.2,这部纪录片告诉你中国警察有多难

石若萧 中国慈善家杂志 2020-02-02

做警察不容易啊


昏暗的老楼梯间内,墙上突然遍布血手印,是什么情况?


新搬来的住户一晚回家,见此情景,吓得魂飞天外,连忙报警求助……

 

看到这里,你一定以为这是某个烂俗恐怖小说的开头。其实不然,这是上海市长宁公安分局华阳路派出所今年接到的一起真实警情。这个故事,也被收录到了纪录片《大城无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中。


受好莱坞电影影响,世人一提到“警察”,脑海里往往会浮现出布鲁斯·威利斯在《虎胆龙威》中的经典形象。但在中国,除了破案、解决危机、剿灭犯罪团伙,“警察”一词还被赋予了更多的涵义。


这部纪录片,便将警察这鲜为人知的一面体现了出来。


血手印


开着警车在路上巡逻时,华阳路派出所民警蔡金根和搭档薛源接到了一起报案。报案者称,一个小区里发生了“血案”。

 

接着,报案者报出了一串小区名和门牌号。听到这一串信息,蔡金根愣了愣,感到有些似曾相识。


“车子有点堵,马上就到。”他向电话那头说。然后和搭档一起火速向现场赶去。


蔡金根今年57岁了,已经从警28年,还有两年多就要退休。每天在自己的辖区里开车转上几十个来回,早已是家常便饭,所以对整个辖区的地图也早已烂熟于心。

 

到了报案现场后,报案人是一名刚搬来不久的年轻人。年轻人告诉蔡金根,今天电梯维修停运,只好走了消防楼梯。结果发现楼梯间的一处消防门上布满了“血手印”。


楼梯间的“血手印”


这幅画面把年轻人吓得魂飞魄散。即便民警就站在面前,他还是有些战战兢兢,不敢去“指认现场”,在民警的要求下,他才扭扭捏捏跟在民警后面往楼梯间走去,嘴里还一直念叨着“保护我一下吧”。


蔡金根现场查看了一番,发现手印都比较小,中间还歪歪斜斜地写着“妈我好想你”等字样。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今年年初自己接过的一个跳楼自杀案件。那起事件也发生在这栋楼,死者是一名患有抑郁症的女性。他当即意识到,这些手印和字迹很有可能是死者的女儿留下的。


蔡金根于是立刻联系了小女孩的父亲了解情况,情况正如他所设想的一样。


为了打消报案人的疑虑,两名警察前去说明了情况,希望年轻人能够理解一下。第二天联系物业,把消防门上的痕迹刷掉。


事后,面对导演的镜头,蔡金根显得有些难过:一个家庭发生了这样的事,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大人,压力都必然很大。以后碰到困难,居委或者社区民警都应该要尽最大的努力,来化解其思想忧虑。

 

抓毒贩

 

除了这些“小事”,民警们也要应付真正的危机。


比如说,贩毒。


贩毒在中国是重罪,而“以贩养吸”又是常见现象。所以对于曾经的吸毒者,民警们都要重点回访,不定时验尿。


九月的一天晚上,曹杨新村派出所接到了普陀公安分局的指令,要对禁毒名单中的人员进行检查。彼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但派出所民警还没休息,径直往名单上的地址赶去。


“怎么又被点了?”在警察进了一处民居,亮明身份后,里面的男子有些不忿地嘟囔道。但还是套了件衣服,跟警察出门上了车,仿佛驾轻就熟。


“又是吸毒吗?”坐在车上,男子问。


“那我很想知道一下,你还做过什么事情?”听了这话,警察回头问道。


“我家起码来了七个不同派出所的警察了。男子有些哭笑不得。“老哥我什么都配合,我只求你不要关我24小时。


或许是担心自己被关,警察还没说什么,男子又紧接着补充道:“老哥你今天把我放出去,我给你个可靠、有力的资源。


经过尿检,警察排除了这名男子的吸毒嫌疑。但男子也没有食言,在离开派出所之前,主动给出了他的“资源”。依据信息,民警郑川决定打扮成快递小哥,来追捕嫌疑人。


诱捕毒贩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为了防止被钓鱼执法,毒贩接到了求购电话后,会用各种话术来确认对方身份。即使是到了约定地点,嫌疑人也会先躲在一边,观察情况,确认无误后,才会出面交易。


但毒贩的小聪明在从警12年的郑川看来不堪一击。为了不让嫌疑人怀疑,民警们穿着普通,散落在各个街角,假装互相不认识,只靠默契和眼神交流。


“确认无误”后,毒贩终于出面,开始和郑川交接。结果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按翻在地。最终,此人被公安机关处以了拘留五天的处罚。


警察合力制服毒贩


在上海,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比起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预防。对于辖区内有犯罪记录的人员,警察需要时刻对他们进行回访,监督其生活,以防他们再次陷入漩涡,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将犯罪掐灭在摇篮里。


可以说,没有民警的严厉监督,就没有普通人安宁的生活。

 

刚与柔

 

在《派出所的故事2019》中,民警们的任务可谓是五花八门。


除了抓毒贩,还要在台风天转移群众,帮老太太联系公司和消防摘马蜂窝,安顿好躺在马路上的失恋醉汉,给情绪易失控、亲子关系不睦的未成年女学生上门做心理疏导……


因失恋导致情绪不稳定的醉汉


在纪录片给出的这些案例中,警察身兼了调解员、心理咨询师数职业,偶尔还要客串一把消防,俨然成了人民群众的“管家”。在上海,共有两万五千名这样的民警,不论事情大小,只要有需要,他们就会出现。


也难怪弹幕纷纷发表感慨,说,做警察不容易啊。


说一千道一万,这种“不容易”体现在一个矛盾上:法律是刚性的,但很多时候,执法必须要讲究柔性。


以《派出所的故事2019》第二集中的一场经济纠纷为例。两名女性与一家公司合作加盟,后者承诺她们“稳赚”,她们脑子一热,交了46800元,签了合同。过了几个月,才意识到这事不靠谱,想要退款,但公司却不愿意。协商不成,两名女子便在公司里又吵又闹,还以跳楼自杀相威胁。

 

虽然经济纠纷不归民警管,且女子很显然有借着警力要挟公司的意思。但因为当事人闹着要自杀,民警也不得不介入,安排双方坐下来协商。


但协商并不成功,当事女子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尽管徐汇区公安分局天平路派出所的民警已经为这起纠纷忙活了三天,女子还是站上了楼顶。


最后,女子被救了下来。但民警还是觉得后怕。“很多人他本来是不想死的,但(悲剧)突然之间就发生了。


因长时间精神紧张,被救下后晕厥倒地的女当事人


最后,事情终于得到了解决。当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两名女子也签下了悔过书,承诺不再用这种极端行为扰乱社会秩序。


“有一些群众守法意识还是不强,想法比较简单。碰到事情不肯走司法途径,觉得吵一吵,闹一闹就能解决问题。殊不知,如果这些动作程度严重的话,已经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了。”面对镜头,一名民警如此解释道。


在媒体的一次采访中,节目总导演蔡征谈到了节目创作的初衷:之所以坚持做这个节目,是因为巡逻民警与民众接触最为频繁,“民众有了解的愿望,警察个体也需要交流和沟通……媒体有责任为这种沟通做一些事情。


事实上,这期节目已经进行到第三季了。前两季的节目名称分别为《巡逻现场实录2017》和《巡逻现场实录2018》,两期节目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豆瓣评分分别为8.4和8.9,后者的抖音总播放量甚至达到了3.7亿。


目前,《派出所的故事2019》的豆瓣评分达到了9.2分。12月19日首播,到现在仅仅半个月过去,B站上的总播放量就已经达到了815万,弹幕量共有10.4万。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警察和医生、城管一样,站在社会矛盾的第一线,不光工作压力巨大,也承受着外界各种各样的误解和非难。而这种烟火气强,深入民生的全景式纪录片的出现,无疑能够缓和矛盾,消除误会。

 

“在上海的社会治理中,警察是参与者,做出贡献。媒体敏锐捕捉到这一点,去表现城市进步的过程,节目的意义也体现在这里。”今年年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洪兆枫如是评价道。


值班编辑:石若萧


推荐阅读

那些2019年申请劳动仲裁的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一个反家暴男社工的自述


中国慈善家新年献词:万分之一的中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