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钱理群的学问与脾气

思想潮 2021-05-07
作者 | 温儒敏 
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
来源 | 爱思想网


生活中的老钱很厌恶政治,一谈到官场就要皱眉头的,但他一刻也未能脱离政治,甚至可以说,他对政治其实是热衷的。在朋友聚会时,指点江山,议论时政,臧否人物,是他的一种爱好。

记得有一回在香山聚会,晚间散步,有同学开玩笑问老钱,老兄这样多的批评与政见,就不知做件事有多难,让你去当个县长、镇长什么的,你能做成一两件实事来?老钱说这个我可干不了。

虽是玩笑,但这样的要求对老钱未免苛刻。老钱其实就是一介文人,他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很清晰,就是当自由的思想者和现实的批判者。他的思维深处有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积淀,相信历史的规律,也相信有某种完善的制度,他致力于思想界的批判,始终怀有社会改革的理想。
   
在他的文章中我们总能感触到某些强烈的政治诉求。特别是他近年来关于“反右”及“文革”的研究论作中,政治性的诉求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这对于学术可能是得失参半的。

身为学者,老钱也在追求学术的尊严与自由,但更多时候,老钱总想象着自己在超越“体制”,站到“民间”(其实“民间”也很复杂)立场发言,这又可能被“事功”所牵引,失去某些自由。老钱如同一个足球守门员,罚点球时,站在球门中间,防范着球门的两边,但哨子一响,他只能扑向一边。老钱多数情况下都是扑向现实“事功”这一边的。
   
老钱深受鲁迅影响,他欣赏鲁迅的“反骨”,学习鲁迅的批判性思维,不过,他并不心存鲁迅那样的哲人式的悲观与“绝望”,老钱毕竟是理想主义者,他对于“不合作”的反抗还是抱有天真的梦想的。老钱很真实、坦诚,也有些峻急、易怒,这也影响到他的文风。


读他的文章不能隔岸观火,你很难找到中庸平和四平八稳的气息,他喜欢用诸如“拷问”“逼视”“还债”等情绪化的字眼,他不断从历史描述中延伸出严峻的问题,让读者引火烧身,感同身受。
   
老钱永远那样热情、投入、异端、叛逆,年近八旬,还蓬勃有生气。他几乎没有什么爱好,吃顿饭都可能在想问题,老是催促自己“赶紧做”,写作就是他的生活的全部。据说他每天醒得早,躺在床上构思一天要写的文章,一起床就笔耕不止,每天都能写上几千字。

他的书一本接着一本出,我阅读他的书的速度(其实很多还来不及看)赶不上他出书的速度。老钱很喜欢当老师。他讲课非常投入,激情飞扬,有自己的心得,又常常来点煽情,大冬天都会讲得满头大汗。学生很欣赏他,选他当“北大十佳教师”。


退休之后,老钱仍然喜欢和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联络。众多青年人来信来访,他不厌其烦地接待。他成了年轻人的偶像,拥有众多的“粉丝”。老钱也谨慎地发现如今的青年过于势利,他说大学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句话被当作名言到处传播,但这并不妨碍老钱继续和青年密切交往,老钱一如既往地当“青年导师”,总是寄希望于未来。
   
我知道老钱不太上网,这对他可能是一种幸运,他可以过滤许多吵杂的声音,包括对他的批评。这样他就可以更好地沉迷于自己的思考和写作。一个健全的社会总要容许有不同的声音,容许有批判的角色存在。

在我们有些沉闷的社会文化结构中,有老钱这样的的理想主义的批判的角色,有些听起来不那么协和的声音,未见得是坏事。
思想潮五星好书推荐:
《岁月沧桑》(钱理群著)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思想潮独家书店,优惠购买《岁月沧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