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退出国际大学评比,人大和南大究竟想要什么?
作者 | 方君翊
原创出品 | 思想潮
当一所大学,毅然决定不再参与任何国际上的排名,那它还能算是“国际知名高校”吗?无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以中国人民大学为首的一众985高校,已经作出了选择。
就在这几天,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相继公开表示,正式退出国际高校排名,也不再向国际排名机构提供数据资料。
此举一出,众说纷纭。力挺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
早在两年前,人大就已经深入探讨了“洋指标”的利弊,并在今年终于决定拒绝参与国际排名。其实,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如今国际机构的数据排名,早已逐步商业化,根本无法对一个大学的综合实力提供准确、客观的判断。
到底是坚持学术独立、在必要的时候兼容并蓄,还是被国际教育体系牵着鼻子走,成为了如今国内高校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而牵头拒绝排名的这批高校,无疑表明了中国学术界对此问题的一个坚定立场:中国的教育话语权、学术独立权、标准判断权、甚至是文化主权,得中国说了算。
以几个著名的国际排名系统,包括泰晤士、QS、U.S.News为例,这些排名都由私人机构组织排名,经费自筹,绝大多数动作费用,源于参与排名的高校提供的数据和经费,许多高校为了排名靠前,会以各种方式向私人机构“捐款”,机构也会更偏向于本土的高校。所以,英国的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将英国的牛津和剑桥排在世界前列,而美国的几个排行榜,又把美国高校排在世界第一。
而在这种运作机制下出来的排名,真的会是公平公正的吗?
同时,在这些国际排名中,不约而同都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国际化程度”,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呢?答案是留学生,包括来校交换生的数量。
国外的高校,尤其是英美和澳洲,本就是留学大国,留学生占比很高,甚至英国一些高校,留学生的人数能占学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的排名机构将国际学生占比提高,就是为了让欧美的高校更有排名优势。
但中国的教育资源,本就拥挤,自然不可能像欧美大国一样疯狂吸纳留学生。以拒绝排名的中国人民大学为例,目前,人大的国际留学生只有1200多人,国际留学生占比仅为4.23%,这在国际大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
也正因如此,纵观各大国际排名,中国人民大学的排名几乎是处于百米开外的位置,明明是与清北复交能力相当的一流大学,却在排名上被许多办学能力明显不敌自身的高校反超——人大在世界高校榜上的平均排名为第1453位,甚至落后于深圳大学、江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扬州大学、青岛大学等“双非”或“四非”大学。
于是,过去几十年里,我们的高校内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相:学校补贴大笔的奖学金、给留学生提供超国民待遇,招揽国际留学生入驻。
留学生们不仅不需要掏学费就可以学习我国高校提供的一流知识,还能得到定时的生活资助,住宿、出行甚至饮食资源,都比中国大学生优越出一大截。
而这些招揽来的学生,往往是来自非洲、东南亚等国的普通学生,综合素质也许根本比不上同校里寒窗苦读数十年的中国同学,也很难为我国的学术发展、文化宣传提供多少正面帮助。
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胡必亮曾发表过一句名言:“给非洲留学生一年也就10万奖学金,其实不多。”
一年10万!多少已经进入职场的白领都难以赚到这个数字的薪水?而在胡院长的口中,成为了“多乎哉?不多也!”
所以,如果没有了这种排名的“绑架”,我们的高校真的需要这些所谓的“留学生”吗?
不过,在为人大、南大、兰州大学甘于“说不”的行为击掌称快的同时,我们的高校也必须及时进行反思。在拒绝了国际排名后,我们又有怎样的合情合理的学术指标和系统,对高校的教育水平作出判断与衡量?毕竟,闭门造车,吃亏的迟早是自己。
设想有一天,中国男足宣布自己不参加世界杯预选赛了,它要踢的是中国特色足球,这除了让人看笑话,还能有什么好处呢?
但愿退出世界排名之后的中国大学,能早日拿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思想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