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青逛北京 | 探访台湾会馆

你好台湾 看台海 2021-03-20


我是Kody张宏达,从台湾来北京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我经常听身边的大陆朋友说:“北京的建筑,每一处都有它的历史和故事”。所以,闲暇之余,我会到处去走走看看,听听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顺便尝尝不同的地道北京美食。


今天,欢迎你和我一起探访前门台湾会馆。



因为疫情还未结束,所以为了不扑空白跑一趟,在出门的前一天,我在手机上的大众点评APP找到台湾会馆的地址和电话后提前做好了预约。


(登“陆”生活经验分享:下载大陆有关吃喝玩乐以及景点和出行的APP,你会发现很多资讯都可获悉,超方便的。)

搭乘捷运(地铁)7号线珠市口站下车,步行5分钟到达位于东城区大江胡同的北京台湾会馆,会馆的汤芮老师已经如约在门口等候我了。全民防疫,安全第一。进馆前,按要求查体温,做登记都是必要的。一番操作后,开启对台湾会馆的探访。

台湾会馆的“前世”

听汤芮老师介绍,北京台湾会馆始建于1890年前后,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原址复建、扩建、保存的台湾会馆,是北京重要的台湾历史文化遗存。

 

自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开始,陆续有台湾士子渡海到福州参加乡试、到京城参加会试。为方便台湾举人来京赶考,1890年前后,由台湾官员和在京台湾乡绅购建会馆。据考证,清朝时期台湾共产生了33名文进士和三百多名举人。1905年科举制度废止后,这里逐渐成为台湾同胞在京城聚会、落脚的场所。



据史料记载,北京曾有两座台湾的会馆。一座名为“全台会馆”,地址位于宣武门外后铁厂胡同,现已不复存在。另一座名为“台湾会馆”,位于原前门外大蒋家胡同127号(现东城区大江胡同114号),北距天安门广场约700米。2009年,台湾会馆在原址基础上重新修建、扩建,将仅有540平方米的两进四合院扩建为3800平方米地上、地下两层的建筑,古朴的北京四合院中嵌入了骑楼、拱墙、琉璃饰品等闽台特色的建筑元素,京台两地的建筑文化在台湾会馆水乳融合。台湾会馆的修(扩)建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此可见,国家对台湾的重视程度。


台湾会馆的“今生”

随着活动的增多,会馆的展览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下面去会馆的京台交流史展示区看看。

 


这里的两岸实物(文物)与图片让我直观清晰地了解历史上台湾人在北京的生活、科举、政治、学习等活动,完整展现了会馆的历史以及北京与台湾两地紧密交流历史。


下面再到会馆的民俗文化体验区看看。这里的民俗藏品厅和民俗体验馆可以说是原汁原味地还原了台湾民俗文化,还有我小时候最爱看的布袋戏。


布袋戏。


一上午的时间浅读了台湾会馆的前世今生。探访最后还有幸遇到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的卢咸池教授,于是在会馆听了一堂《科举制度在台湾》的专享课。

 

台湾会馆的探访行程即将结束,但我对《科举制度在台湾》的历史已产生浓厚的兴趣。期待下次继续来会馆听卢教授讲述这段历史。


北京台湾会馆全景图。


今年是北京台湾会馆重张十周年,在此谨以此文祝贺会馆重张十周年。最后,感谢会馆工作人员对本次探访提供的服务和讲解。

前门台湾会馆怎么去?

计程车要和司机说哪里停车?

前门大街东侧大江胡同114号,外面有11个古代帆船的模型,很好认!

公共交通工具怎么选?

建议搭乘地铁2号线在前门站下车或搭乘地铁7号线在珠市口站下车。出站后步行5-8分钟即可到达。


开放时间

每周二(逢节假日闭馆)

上午 09:30-11:30

下午 13:30-16:00



往期回顾

▪️端午| 皇家粽席、南咸北甜、台湾肉粽、客家碱水粽……“粽”有一款适合你!

▪️小小甜品店迸发大能量 台湾女孩“浴火重生”

▪️故宫圈粉记——紫禁城600岁了(一)宫门口的大狮子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你好台湾网

(http://www.hellotw.com)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