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火星首次留下中国印迹!

看台海 看台海 2021-06-12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于15日7时18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了为期约3个月的环绕探测,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欧空局、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际航天组织和国家航天机构开展了有关项目合作,将共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对火星演化的认知、了解生命起源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着陆火星经历“黑色九分钟”
天问一号5月15日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在火星停泊轨道上进入着陆窗口,探测器实施降轨,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
整个九分钟降落过程分为进入-下降-着陆三步。天问一号在进入火星大气层以后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这个过程要克服高温和姿态偏差。
 气动减速完成后,天问一号的下降速度也减掉了90%左右。紧接着,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当速度降至100公尺/秒时,通过反推发动机进行减速,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 
在距离火星表面100公尺时,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机构的保护下,抵达火星表面。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此前中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火星软着陆任务更加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存在大气(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表面大气密度的1%左右),火星环境比月球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离地球距离更加遥远,通信时延单程达到20分钟左右,因此在整个着陆过程,相距遥远的地球科学家们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整个过程天问一号在9分钟内将约2万公里/小时的速度降至到0公尺/小时。


探索火星五大使命
探测火星不仅是工程任务的突破,更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除了常规的通信、能源(太阳能帆板)、支撑结构、动力系统等部分外,天问一号整体上携带了13个科学载荷,其中7个在火星上空的环绕器上,6个分布在火星车上。
据专家介绍,这些科学载荷有着五大使命,主要涉及火星空间环境、地表形貌特征、土壤表层结构等研究,将给中国带来火星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与气象有关的研究项目将收集有关温度、气压、风速和风向的大气数据,并研究火星的磁场和重力场,这些也将解答大众的好奇,如火星究竟是什么样的气候。
按照计划,在紧张工作90个火星日后,“祝融号”火星车将结束巡视探测工作,天问一号环绕器也将进行轨道调整,从而开展环绕科学探测。




编/晓培

编辑/葳葳

来源/央视新闻


往期回顾

绿色执政 黑暗保证

吴钊燮!又是吴钊燮!

“以疫谋独”的民进党当局第五次到世卫门前丢人现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