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高镇民间故事】春节
江高镇民间故事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从农历十二月下旬开始,直到翌年正月十五,连续半个月,时间最长,活动内容最多。在十二月下旬开始,江高地区群众就开始做好春节准备工作。首先是扫屋,家家户户都进行一次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清洁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进行“谢灶”,用汤圆糖黐米、桔子和三牲礼品等祭祀“灶神”, 同时烧纸衣、焚香、点烛、放炮竹,将旧的灶君神位撕掉,说是送灶神返天廷,向玉皇大帝禀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情况。年二十九又进行“接灶神”, 该晚将新的“定福灶神”神位贴上,供上祭品,并且焚香、点烛、放炮竹,以示将灶神接回家中。
临近岁晚前几天,家家户户都照例炸煎堆、油角、糖环、蒸崧糕、萝卜糕、九层糕、马蹄糕、芋头糕等,以备新年时馈赠亲友和自家食用。同时张贴年画、春联、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除夕夜,全家老小都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团年夜,家中有人外出工作或读书的,都尽量赶回家中口团年饭。吃完饭后,全家都在厅堂“守岁”,用八仙枱摆上各式供品,迎接新年。一到夜晚十二点钟,各家都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迎接新的一年。不少青少年就在当晚成群结对相约去“卖懒”,他们一边走一边唱“卖懒”歌。歌词大意是“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说是“卖懒”以后,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勤奋读书,不再懒惰了。
大年初一这一天,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鞋。没有新的就穿旧的,总之不能赤脚。早上起来各家都蒸煎堆、崧糕,煎萝卜糕吃,或煮“园仔”(一种粉果)吃。妇女们带着儿童提着灯笼,拿着香、烛供品到祠堂庙宇去拜神,只见灯宠成串人成群,炮竹此起彼落,响个不停。拜完神,人人都穿上新衣裳,喜气洋洋走出家门,见到长辈、邻居和相识的人,都说“恭喜添丁发财“等吉利话,忌说不吉利的话和粗言烂语,小孩子最高兴,因为叫声大人新年好,就有“利是”收。午饭、晚饭都要吃斋以示虔诚。这天还不能打地。吃完糕点,大家都去圩场看舞狮子,各村的醒狮都云集,江高圩、高塘圩、或在空地上表演武术,或到各店铺“采青”,街上人山人海,鞭炮回起,十分热闹。
年初二是开年,清早起来,先将屋内屋外打扫干净,在大厅用八仙枱摆上各式供品,点燃香烛、燃放鞭炮,进行“开年” 拜神仪式。吃完糕点,妇女就偕同儿女,穿着新衣服,提着节日礼物去探外婆,走亲戚。新婚夫妇都在这天去岳父家做新女婿,是日各家都将煎堆、糕点、花生、瓜子、生果等摆出招待来访的亲友。“开年”这天各家关菜特别丰盛,在商店“开年”则酒肴丰盛,肴巽中必有“蚝鼓、发菜”炆猪手,寓意发财、横财就手。
从年初三开始至正月十五期间,各村都在祠堂庙宇搭起灯棚,去年添了男孩的家长扎好或买回花灯笼,谓之“起灯”,各人独出心裁,花灯五光十色。十分好看。“起灯”日期,有些村社定初五、有些村社定初六。起灯之日,亲友都带齐猪肉、生鸡衣物等礼物前来恭贺。添丁的家庭都摆“灯酒”。宴请亲友,还要用竹萝挑着竹蔗到祠堂分派给同族的叔伯兄弟。
年初七是“人日”,是众人生日,要举行仪式,求神保佑合家老少平安。同时各家蒸肠粉或榨粉仔作庆贺。
正月头,江村和其他村乡都有走菩萨的习俗。正月十五在是元宵节,家家煮汤圆,以示完满团圆之意,是日各家的晚餐都特别丰盛,庆贺春节活动完满结束,开始转入农事劳动,正所谓“吃过年讲耕锄”。江高地区的贺年宵是丰富多彩的,内容有演大戏、舞狮子、游灯、游田、投灯笼、抢炮等。每年的元宵节,江村圩、高塘圩部分别请粤剧戏班来演戏、“斗戏”,基本上都是演足一日一夜。各村瑞狮在元宵节都全部出动,集中在江村、高塘两圩“采青”或表演武术,到晚上,开始游戏和投灯笼,先用醒师把菩萨接到灯棚,供奉三牲礼品,妇女酬神还愿,灯棚明烛生辉,香烟袅袅,巫师喃喃唱颂洞,男女老少,熙熙攘攘,十分有趣。开始投打笼,锣鼓喧天,鞭燃齐鸣,灯笼都编上号数,贴上吉祥词语编成顺口溜,巫师站在台上,高举灯笼,口唱赞词,然后群众竞相报价,直到无人出更高价钱时,才由群众高呼“送灯”。
人物:
军事:
传说:
风俗:
审定:滕彦彦
编辑:陈梦莹
来源:《江高镇地方志》
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