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对旗杆夹石,镌刻宗族荣耀!江高这个祠堂值得探访! | 江高镇民间故事
江高镇民间故事谢氏大宗祠
大田村谢氏大宗祠位于大田村西南面,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据记载,大田谢氏始祖六郎,自宋代从南雄珠玑巷南迁于大田立村,明朝万历年间在大田村建立谢氏大宗祠纪念,其间子孙繁衍,开枝散叶,有到海外谋生者,不胜其数。
六郎父辈芳圃公墓地在从化牛心岭,坟墓完好,这也是谢氏溯流追源的佐证。始祖六郎之坟墓在巴江河畔。每年九月初五拜祭日,从化、花都、芳村、南海、佛冈等地的谢氏后裔,皆来大田村认祖朝拜。
祠堂前面为花岗岩条石铺砌地坪,
赫然有八对旗杆夹石,
竖立在东西两侧。
旧时但凡通过科举考试得到功名的,皆可在宗祠前立旗杆夹石,夹石刻名以流传后世。“乾隆钦点翰林院谢敦源立”“同治辛未科进士谢延钧立”“光绪元年恩科钦赐举人谢佩熙立”“光绪拔贡谢朝钦立”“光绪钦点户部主政谢鉴波立”等石刻,均为记载谢氏子孙后代在清朝时考取功名后光宗耀祖的见证。
谢氏大宗祠多年来逐渐完善,
其中历经诸多曲折沧桑。
20世纪30年代,日寇进犯禺北,在流溪河边遭到了伍观淇率领的当地义勇阻击,大田村当时有村民参与抗战,日寇调动军队,大举进攻,蹿进村里进行报复,放火烧了左边偏祠。后来,祠堂里的木雕基本都被毁掉,为了保护石雕,谢氏族人用泥浆将石雕涂起来保护,现在能看到的明代石雕,基本都是通过涂泥浆的方法才得以保存下来的。
祠堂大门“谢氏大宗祠”几个大字曾被破坏,在2006年重修的时候,大田村根据残留的字迹毛笔描写出来,然后请红木艺人用酸枝红木制作成字体再重新挂上去,显得古色古香。
保留在中厅的“佑啓堂”是残留最久远的一块木匾,其题匾者为明代崇祯年间巡按广东监察御史葛徵奇,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而摆放在谢氏大宗祠门口的8块林立的旗杆夹,曾被拿去铺路或者当了埠头。2006年,谢氏大宗祠重修,谢氏族人四处寻访,重新将旗杆夹石寻回,竖放在祠堂门口。旗杆夹石是谢氏的荣耀,是先祖遗存下来的遗产,能够激励村民自豪感,鼓励后世子弟继往开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
古老的宗祠文化
在悄悄地发展和演变。
↓↓↓
自民国初年起直至2006年,谢氏大宗祠一直用作大田村的学校,为大田培养众多人才,故有“大田母校”的美誉。
现在的谢氏大宗祠,是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村内的活动中心。放上几张乒乓球桌,这里便成了村内老人动动筋骨的地方,这里不定期举行文体娱乐活动,有武术、戏剧、舞蹈、唱歌、下棋。古老祠堂焕发新活力。
人物传说:伍观淇 周日新 江源 江履祥 谭逸群 徐肇开 王炳麟 林举日 祝巡检 江化龙 江凯 江广材 胡敏强 罗昭亮 周汝钧 谭伯玑 孔庆扬 周一峰 江树清 龙志航 伍泽霖 黄佐 谭伯勤 刘苑霞
军事传说:“江高之役”抗击日军 江高人民英勇抗英 天地会李文茂在江村设大本营 孙中山先生到江村慰劳军民 孙中山先生到江村检阅湘军
神话传说:茅山鸭大仙 求雨莫如蛀穿天 大田异人章进的传说(一)(二)(三)
风俗传说:迎春花市 春节 舞狮子 神诞
地方传说:普惠医院 粤汉铁路流溪河大桥遗址 石华书院 沙溪码头 沙溪古民居 骑楼老街 《八旗直东会馆》 “会唱歌”的博物馆 南岗村的由来 城北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禺北民众抗日纪念亭 泉溪村承义堂狮武会 大田乐社
族记传说:卢氏
物产传说:广式老婆饼制作技艺 广式马蹄糕制作技艺
宗祠传说:卢氏大宗祠 周氏大宗祠 邝氏宗祠 江氏大宗祠
社会主义新故事:白云电器
审定:滕彦彦编辑:陈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