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社小吕生长在 X 市的乡下,初一时,他接触到第一款喜欢的网游——英雄联盟。接下来三年,每个周六下午,他都会背上书包离开家,借口去找同学写作业,事实上,是和几个好哥们去网吧打游戏。他每周省下二十块钱的生活费,足够在网吧玩上五个小时。晚饭前,他才会匆匆赶回家。每年的英雄联盟 S 赛,小吕不会落下一场。比赛期间,他会跟兄弟们用一包辣条的赌注猜输赢,上课时还会传纸条讨论赛况。在那三年,他有了第一个喜欢的电竞选手 “Uzi”,也有人叫他“乌兹”。这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又颇有争议的选手。许多媒体评价他天赋异禀,玩什么都能很快上手,乌兹第一次站在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舞台上时,只有 16 岁。小吕羡慕他的天赋。在和朋友们打游戏的过程中,他慢慢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乌兹那样天赋异禀的游戏玩家,他上手一个英雄经常需要练习很久,一到实战又很容易因为紧张而操作失误。但和小吕一起打游戏的哥们却不这么认为。小吕是他们五人小队的游戏队长,游戏中的任何操作和指挥大家都听小吕的。每次打完游戏,他们会“孝敬”小吕一包辣条、一瓶可乐,开玩笑地说,“感谢爸爸带飞。”高中,小吕家有了第一台电脑,他打游戏的时间大大增加,“以前去网吧只能打一下午,因为钱不够,现在父母不在家我就能一直打游戏。”那段时间他彻底成了一名“网瘾少年”,作业顾不上做,成绩从中等水平直线下降。在高三倒数第二个学期公布的成绩榜单上,小吕的名字排到了最末尾。小吕记得有一天,他在学校里再次遇到了初中一起玩游戏的哥们。小吕热情地向他打招呼,他却嫌弃地看着小吕,“你怎么现在成绩变得这么差了呀,不会连大学都考不上了吧?”那是小吕第一次感到,打游戏没有意思,“那句话打击着我的自尊心,之后我就拼命学,高考前都没有碰过一次游戏。”小吕最终考上一所二本大学,上大学之后,他加入了电竞社。小吕加入的初衷很单纯,“高中不让做的事,在大学能成立一个被公认的社团……我也想加入电竞社,做比赛、交朋友。”大一一整年,小吕都沉浸于电竞社的社团活动。他主动联系了王者荣耀高校赛的负责人,劝说负责人把电竞比赛的地点设置在了他们学校,还全程负责了赛事的落地。作为一名游戏爱好者,他也和寝室室友组成了一个游戏队伍参赛。“这是我组织的比赛,我当然特别想赢。我一看宿舍里的同学都打王者,就和他们一起组了队。”为了能取得名次,小吕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天晚课结束,全宿舍要训练上一小时,复盘、制定战术 15 分钟。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和小吕一样有好胜心。但宿舍里的一些小伙伴开始逐渐不满。有的跟小吕抱怨:“我们打游戏只是为了娱乐、放松,现在打游戏就像工作一样,很没意思。”有的劝小吕:“我们又不是专业的,只是玩玩,何必这么严格呢?”还有的室友很直接,“游戏打得好能写进简历里?答应你参加比赛就不错了,还天天拉着我们训练,真是蹬鼻子上脸。”小吕的“一意孤行”让他的宿舍关系迅速恶化,这是他第二次觉得打游戏没有意思。在这个五人的游戏比赛里,小吕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使不上劲,甚至有时候显得特别可笑,“还以为自己在做什么了不起的事呢,现在看确实太年轻。打游戏就算打得好又算个啥?”从那之后,小吕决定把生活的重心放到学习上来。上好每一堂课,准备考研。这些才是“有用”和“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