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宗刚 || 永远的绿色——朱德发教授的生命之路

李宗刚 山师散文专栏
2024-09-09

编者按:李宗刚在25年前撰写了一篇题为《永远的绿色——朱德发教授的生命之路》的文章。在1996年之后20多年的时间里,朱先生笔耕不辍,以其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精神,在让生命葆有了永远的绿色的同时,还创造了诸多的学术奇迹: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学术论文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9篇。




永远的绿色

——朱德发教授的生命之路


李宗刚


一、蔚蓝的大海赋予他绿色的性格


蔚蓝的大海,始终怀着一颗骚动不安、渴望创造的心。

蔚蓝的大海,始终在砥砺人的意志和性格,使得人在和大海的对抗中,毅然奋起,知难而上,在永不满足和始终进取中,进行着自我超越,保持着生机盎然的绿色的性格。

朱德发,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成他的性格,勃发出他始终执著地追求创造的绿色生命力。

朱德发于1934年金秋出生在偎山抱水的山东省蓬莱县的一个离海不远的小村里。这里自然、文化环境具有丰富的底蕴。那些自古流传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滋润着一颗颗负着人生重轭的心,使他们在土地之外幻想着那个“八仙过海”的美妙境界,渴求在“各显神通”中找到自我价值(在我们民族的神话传说中,这种张扬各显其能的个性意识,应该说是凤毛麟角)。还有那虽不可企及却可眺望的海市蜃楼般的仙境,更是不断地升腾着人们的理想。就是在这样的人文环境熏染中,幼年朱德发的心灵便被涂上了一层亮丽夺目的文化基色。

朱德发出生的那个小村毗邻浩瀚的大海,他的姥姥家、两个姨家也在海边。时常到这些亲戚家小住一段时间的朱德发,便在直接聆听大海的咆哮中,在和小伙伴们赶海的嬉耍中,在体验渔民那种无尽牵挂与焦灼期盼的情感中,完成了自己原初性格的铸造:开阔的胸怀、浪漫的气质、豪放的性格和激荡的生命。这也使得他在后来的学术研究中,为捕捉到真理,敢于驾一叶扁舟搏击于时代的大海中。

二、嫩嫩的绿在春天里成长


一种朦胧且带几分混沌的生命之绿,并不见得都会长成参天大树。朱德发有幸在动荡的年代、艰苦的岁月读完“完小”,并在1951年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他走出了多少辈始终未走出的那块土地,走进了文化的原野。

在任教期间,朱德发凭着那股不甘人后的犟劲,硬是在较短的时间里,修完中师的课程,成为业务上的骨干。先是任“完小”的教导主任,继而又任“完小”的校长,后被提升到县教育局教研室任教研员。

人生的道路是极其漫长的,但在紧要处却只有几步。

杨朔无疑是对朱德发人生之路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1959年,杨朔回到故乡蓬莱,深得故乡—大批文学爱好者的拥戴。为此,杨朔召集故乡的文学青年爱好者开了个座谈会,此间正在县教育局教研室从事教研工作的朱德发,便是这些执着的文学爱好者中的一位。在倾听杨朔的谈话后,朱德发的心海中便挂升起自己的文学风帆。对此,朱德发曾经深情地说:“那时,我们对杨朔从心里是很向往仰慕的,这确立了我的人生之梦:既然杨朔在这块土地上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来,那我为什么不能呢?”此后,朱德发夜以继日地攻读古今文学名著。恰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最初的文学功底基本上是在那时打下的。”

1960年,朱德发以调干生的身份考入曲阜师范学院。曲师四年,是朱德发的生命之绿得以升华的四年。他如饥似渴地在知识海洋里汲取营养,并逐步把兴趣定位于现代文学上,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担任中国现代文学教师。

三、绿色,在风吹雨打中固守


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是一个老专业,其奠基人田仲济先生不仅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杂文家,也是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专家。在现代文学专业成立伊始,田仲济先生集纳了大批现代文学的图书资料,并汇集了一大批有志于现代文学研究的中青年教师,现代文学专业可谓是一个强手如林的专业。这对一向善于迎接挑战、并渴望在挑战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朱德发来说,正是一个极好机遇。但遗憾的是,嗣后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没有为绿色提供应有的生存空间和条件。

这场“暴风骤雨”是对文化之林的摧残,也是对生命力的考验。耐住了暴风骤雨的袭击,就将会以更炽烈的热情、更激越的生命来拥抱风和日丽的春天。朱德发在这场风暴中,有过困惑、迷惘和失落,但他更有对人生最美好事业的执着。在别人放下书本闹革命而“斗批散、斗批走”的时候,朱德发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风暴过后的70年代后期,一直与家人分居两地的朱德发,住进一间斗室,闭门谢客,刻苦执著地探寻着现代文学历史的本来面目。白天,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他整日泡在图书馆、阅览室,查阅发黄的历史资料;晚上,便将自己反锁在房内,认真研读,直到深夜。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他不但全部改写了自己过去的讲稿,而且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为迎接科学春天的到来、绽放生命之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期间,朱德发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把生命的追求与党的事业紧紧联系起来,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四、绽放生命之花


如果说生命之绿的生成,经历暴风骤雨的冲洗而永葆其不变之色,那么,在这万绿丛中所绽放开的鲜花便是这绿色的生命精华之所在。这生命之花,在学者那里,绽放的是用心血凝结的千秋文章。

朱德发教授的春天是和祖国科学的春天一同到来的。在经历了漫长的凄风苦雨之后,朱德发教授犹如迎寒绽放的报春花,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尤其是在“五四”文学和“五四”时期重要的文学人物的研究领域,率先绽放出其沁人的芳香。这一时期最能代表其学识和卓见的是专著《五四文学初探》(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其《五四文学革命指导思想商兑》(《文学评论丛刊》1983年第17辑)一文,以马列主义的历史观,实事求是地论证了他所提出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观点,指出了五四文学精神的历史复杂性与多元性特征,使得关于新文学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一长期遗留的根本问题得到了正确解答,为开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从1979年到1994年的15年里,朱德发教授的著作有26部,约400万字,其中个人学术专著6部,主编的文学史及参考书8部。在著作之外,还有在诸如《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文学评论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茅盾研究》等数十家学术期刊上发表的100多篇论文。生命之花终于在肥沃的原野上获得了自由的绽放,在时代的和风细雨中摇曳多姿。

在朱德发教授的几部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专著中,《中国五四文学史》被专家们认为以崭新的观念、缜密的逻辑、翔实的史料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五四”断代专史的空白,成为新时期以来“五四”文学研究最新成果的总结性著作。《爱河溯舟》一书则是一部具有拓荒意义的学术著作。这部近40万字的著作从历史的、文化的、哲学的、伦理的、民俗的、心理的诸多视角,将中国文学从古到今的情爱现象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研究。至于其近著《20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则舍弃了割裂和孤立的静态考察,代之以整体化的动态观照,对近百年各文学流派的特质、形态和运行机制作了相当客观、精到的梳理和评判。

任何成功之花的绽放,都离不开辛勤的耕耘和劳作。以朱德发教授撰写《中国五四文学史》来说,他总是夜以继日地忙碌,以每天写数千字的速度,硬是在半年时间里,完成了这部45万字的巨著。在那段时间里,他几乎变成了一架不停工作的机器。

朱德发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30余年,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其科研、教学10多次获奖,1988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1994年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1996年被特批为博士生导师。

生命历程中展示着郁郁葱葱的绿色,又盛开出丛丛的鲜花,结出累累硕果。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朱德发教授,仍然没有一丝的人生秋意。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那大海般永不停歇的生命涌动,是那永远勃发着的生命绿色,是那永不满足于一种绽放姿态的生命之花,是那永远力图超越自我的生命之魂。

                      ——本文原刊于1996年第3期《山东党史》,感谢李宗刚教授授权。






推荐阅读


《李宗刚 || 朱德发: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常青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山师散文专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