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男友问她:“对男生没性趣,你是不是同性恋?”|无性恋之声
文|于锐
受访人|阿喵
有的人情窦初开早,初中就都品尝到了两个人互相吸引的滋味,到了高中,青春的荷尔蒙无处迸发,很多人便已偷尝了禁果。
而那时的阿喵并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性是那么重要,为什么有些人性欲来得那么频繁且强烈。
阿喵在大学本科期间便远赴重洋,在大学校园里,她跟比自己大5岁的男友谈恋爱。
刚开始在一起时,由于阿喵年纪还小,对方并没有跟她提出性邀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见她依然没有这个意思,男友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做得不够好,没有给她足够的安全感。
再后来,男友越想越不对劲,于是将注意力放在了阿喵本人身上。他暗忖过很多种可能性,他觉得阿喵或许是“思维比较传统”。
在一次次遭到拒绝又得不到想要的解释之后,男友终于爆发了,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虑,质问她:“你是不是同性恋?”
尽管双方感情深厚,但对于彼时自我认同并不清晰的阿喵而言,她并不能做到硬着头皮跟男友发生性关系。于是两个人之间矛盾越来越深,更多的矛盾暴露出来,最终还是分手了。
在那之后,由于情绪脆弱以及独自身处异国他乡的孤独感,阿喵每一天都非常压抑,成绩一落千丈,对辛苦打拼供养自己的家人充满愧疚。从那时候开始,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庆幸的是,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的探索和思考,阿喵终于厘清了自我。
现在,阿喵可以充满底气地对众人说出自己对于自身性别以及性取向的认知:
一位无性恋者,同时也是一位性别酷儿(不同于主流的男女性别二元观念,认为自己的性别处于男性和女性之间,拒绝对于性别的定义)。
受访人阿喵。图片由本人提供(下同)
一步步完成自我认同
认识自我,是一个把过去的自我撕裂又重新拼装的过程。阿喵经历了对自我的怀疑和探索,在一次次悬而未决的妥协里,她自我撕裂,又自我疗愈。
阿喵从初中就开始探索自己的性取向,她找到了很多概念,但是她发觉,“同性恋”“双性恋”等概念都并不是特别符合她的自身情况。
无论是同性恋、双性恋抑或异性恋,都有“性吸引”的存在,并有意愿和某种性别的人发生性关系;相反,她只是对同性有生理上的感觉(但并不想两个人一起发生性关系),对异性则可以恋爱,但他们对她没有性吸引。
最终,在Wikipedia的性取向分类中,她发现了“无性恋”的概念。这个概念及其描述与她自己的认知和经历特别相似,因此阿喵觉得自己是属于这个群体的。
无性恋,大概可以说是指一个人不会感受到性吸引力,或是不会对于发生性关系具有内在的欲望(Intrinsic Desire)。
不过,尽管不会感受到性吸引力,无性恋者依然可能会喜欢上别人,因为许多无性恋者同样可以感受到浪漫吸引(指对另一个人具有建立浪漫关系的渴望)。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性恋群体内部总存在着这样一种论调,即“无性”的纯正性,认为一旦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即为破坏了无性恋的身份,更有一部分人认为“无性恋者连自慰也不可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阿喵也曾纠结于概念,但是随着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识渐深,阿喵不再拘泥于概念本身。
她自己对于无性恋的定义是“不会想要主动地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同时,她也认同“性取向是流动的”这一说法,也就是说,无性恋者的取向也可能会随着时间或个人经历而发生改变。
厘清自我之后,阿喵不再纠结于外界那些对于“无性恋”非黑即白的的界定。即便是同属于一个群体,每个个体也都会有不同的体现。毕竟人类是复杂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幽微。
而对于亲密关系,她的认识也更加成熟。如果对方因为“性”而不愿接受这样的一个她,那就说明二人并不合适;而如果对方出于爱,愿意接受她的全部,那么她自己也愿意为了爱进行让步和妥协。
尽管内心没有和异性发生关系的性冲动,她还是会愿意与现在的男朋友有性接触。
对于她而言,与男友👏👏 就像是“陪他去吃一家自己并不喜欢的餐厅,但是出于对对方的爱,在选择上也可以迁就”。男友对她同样很好,感情里本就需要双向的迁就和付出。
现在的阿喵,外表上看起来是一位柔软娇美的女性形象。她喜欢穿JK、Lolita,脚上常踩着玛丽珍小皮鞋,但其实这是为了以女性的外表来证明,在许多方面女性也可以和男性做得一样好。
她对于自我性别的探索也同样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光。
在儿时,受到外界刻板印象对于性别界定的影响,阿喵对于诸如“女孩就该喜欢粉色”“男孩就该喜欢玩具枪”这样的说法厌恶至极,因此她试图反叛。
一开始,她讨厌自己的女性特质,坚决不穿粉色的衣服,胸部开始发育之后,她还把自己的牛仔裤剪开制作了一条束胸带。
上了中学,无论是长辈或者老师,都在传递一种观念——男生才更适合学习理科。
为了证明女生也同样可以对理科感兴趣并取得好成绩,阿喵努力地学习数理化,初三就被保送到省重点的理科实验班。在大学期间,她主修数学和音乐,还选修了日语。
现在的她,对自己的性别和性取向的认知不再限于定义,因为这样反而是一种刻板印象——自己就是自己。
“A Family”
在海外求学的日子里,阿喵是孤独的。
无性恋相比于性少数群体中的同性恋以及跨性别群体而言,看上去更加隐晦而不轻易为人所知晓;但实际上,无性恋对于生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同时,由于无性恋多涉及到亲密关系,具有一定私密和隐晦性,许多人在关系不够亲密的时候并不愿意宣之于口,因此无性恋群体大多是是分散的,难以找到同类。
每当跟朋友们谈论起性相关的话题,尤其是谈论起男性的身材和Size,阿喵总是不感兴趣。
在美国自由开放的大环境里,她成了一个奇怪的人,在很大的程度上,她因此逐渐与朋友们疏远。她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找不到一个同类。
阿喵说,根据她了解到的目前对无性恋的研究结果,无性恋人群大约占据全球总人口的1%,也就是说无性恋群体在全球的人数约有7000万。
这样看起来无性恋群体在世界上并不算特别少,而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遇到任何一位公开的无性恋者。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阿喵最终在豆瓣里找到了无性恋小组,由此加入大家自发组建的微信社群。这个微信群的名字叫A Family,其中A是英文单词Asexuality(无性恋)的缩写。
在这里,阿喵感觉到自己找到了归属,她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孤单一人。社群朋友们在群里谈论着关于无性恋的问题,互相交流自己认知的过程,互相答疑解惑。
在这里,大家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也愿意把平日里不愿宣之于口的秘密说给人听。这种倾诉与被倾听的感觉,正是为数众多的无性恋群体所期待的。
阿喵收养的流浪猫Luna
(P.S. 阿喵也呼吁大家用领养代替购买噢)
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误解
在无性恋抱团取暖的大家庭里,有时会有“外界人士”混入。曾经有一次,一位男性自信满满地加入群聊。他无法理解无性恋的存在,扬言自己势必把大家的性取向“掰回来”,于是,他使出“绝招”——在群里发色情图片,试图引起大家的“性趣”。
结果毋庸置疑,他并没有“挑战成功”,并且遭到了大家的严重反感,最后他带着“挫败”和“遗憾”被请出了群聊。从此之后微信社群增加了审核机制,摒除了来自外界或友善或猎奇的目光,为无性恋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空间。
与别的性少数群体一样,无性恋者也面临着来自外界的不理解和指责。
在社会上存在着相当一部分人质疑无性恋的存在,怀疑无性恋只是因为思想传统,或是没遇到“对的人”,或是生理有缺陷,又或是为了标新立异而给自己贴的标签。
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普通公众对无性恋的概念知之甚少,从而产生的误解和偏见也时刻存在。除此之外,在性少数群体内部,同样有许多人对无性恋存在误解。
阿喵告诉笔者,在她所在的无性恋社群里,在审核机制出现以前,会经常有一些同性恋者来此寻找形婚对象。
在他们的观念里,他们理所应当地认为“无性恋=不需要任何情感以及性关系”。但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样,许多无性恋者也会感受到浪漫、美感、感官等方面的吸引,自然并不是没有情感需求。
无性恋者的浪漫吸引所指向的性别方向,可以用“浪漫倾向”这个概念来描述。
有些人倾向于与同性建立浪漫关系,这便属于同性浪漫倾向,同理也有异性/双性/泛性/……浪漫倾向。自然,也会有人是无浪漫倾向的。
因此,无性恋群体并不是单纯地不需要亲密关系。无性恋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对爱和亲密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情感在很多无性恋者的生活里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后 记
笔者根据采访得知,无性恋对于生活的影响不容小觑。
无性恋的身份或许这并不会让TA们直接地经历被人在街上抱以白眼,或是与父母吵得天翻地覆等等,但是却会影响亲密感情的深入发展,从而导致一系列人生困境。
在当前的语境下,无性恋群体不如性少数群体中的其他群体那样广为人知,不容易被认同和理解,心理疏导难度更大,因此更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社会支持。
END
上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