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ab x the soil collection | 迅疾传播:僵尸、多重生命与幸存者之爱
totalab于2022年上海艺术周期间推出特别展览“迅疾传播:僵尸、多重生命与幸存者之爱”(Going Viral: Zombies, Pluribiosis, and Love of the Living Dead),呈现the soil collection在最近三年中——从全球新冠疫情爆发至今——所收获的部分当代艺术作品,分别来自艺术家Tarak、陈天灼、傅强(Owen Fu)、何翔宇、胡为一、李泳翔、刘任、沈心怡(Sydney Shen)、单慧乾(Sin Wai Kin / fka Victoria Sin)、王加加、于吉。
《e-flux Journal》10月新刊“Viral Theory”封面,泰国作家Por Intharapalit所著小说《Chao Sao Phi Krasue》(เจ้าสาวผีกระสือ / Krasue Bride)书皮细节(Saeng Dao,2002年)
“Going Viral”作为此次展览主旨的起点具备双关寓意:“如病毒般迅速传播”的字面解释通常被引申为“在短时间内大量扩散、爆红”。显然,病毒已经从一种由科学架构的事实与模型——在经历几何化和网络化之后——逐渐发展成了一种能够跨媒介、跨领域、跨边际的交互方式。诚如拉图尔所提示的那样,出现在人类内部的病毒本就说明了人类将自然外化为客体的做法是失败的。1当新型病毒降临时,我们或成为病毒本身,或为了逃避病毒而在必须自处的过程中模仿病毒的成长路径,以能够在虚拟世界中继续殖民与劫掠。
当然,我们仍需要保持积极的态度。Eben Kirksey在《e-flux Journal》10月新刊中通过编辑评论〈欢迎来到病毒圈〉(Welcome to the Virosphere)一文指出:“尽管人类并不想要也逃脱不了与病毒同时存在的情况,但是学习如何像身旁的病毒一样进行思考,或许可能为当前地球所面临的困境提供出路。”2“Going Viral”既是大势所趋,那么此刻正是重新考虑、甚至安排与病毒作斗争之优先级的机会,totalab与the soil collection希望凭借此次展出的众多作品回应我们当下正在承受的生命游戏,并提问病毒究竟如何“使我们与其他生物形成根茎”3,如何强迫我们改变或更新自己既定的生活方式。
刘任
《灵魂》,2021年
树脂、鸡蛋壳
12 x 18 x 14 cm
the soil collection
图片由艺术家与东画廊提供
在这个脉络里,我们不妨首先以“僵尸”作为自喻。“僵尸”(jiāngshī)的概念融合了东方传统中受日月精华影响而拥有高强武艺并且永不腐烂的复活死尸,以及西方文化中与伏都(Voodoo)信仰有关,因病毒感染、细菌寄生、环境污染而诞生的变异活人(zombie),又被称为“丧尸”。其矛盾统一十分恰当地形容了我们在不同病毒治理结构的训练下所裂变出的灵肉分离之状态。刘任的雕塑《灵魂》(2021年)以鸡蛋与骷髅的组合包裹生死意象,又以反复比划的“soul”暗示了生死“书写”的权力空间。李泳翔则在影像《我不爱(吸血鬼食人有道)》(2020年)中扮演了一名通过传播“爱液”与其恋人们形成共生的亚裔吸血鬼。
于吉
《石肉—幽灵No.10》,2020年
水泥、沙、铁、螺纹钢
110 x 35 x 27 cm
the soil collection
图片由艺术家与Galerie Martin Janda提供
其实,我们早就迈入了“多重生命”(pluribiosis)的新纪元,人类与病毒互为宿主与寄生物的关系昭然若揭。于吉的雕塑《石肉—幽灵No.10》(2020年)展现了一组缺失头颅与上肢的人体沿着变形钢筋缠绕、串联、舞蹈之姿。她以形式的流动性象征了生命的异质性——而不是自主性:生命周期的实现取决于生物活动以何种特定方式进行结合。单慧乾亦在影像《全部都係你》(It’s Always You,2021年)中凭借变装质疑由当代科技系统导致的所谓二元主义式微。
李泳翔
《我不爱(吸血鬼食人有道)》,2020年
单通道录像、彩色、有声
27分钟
the soil collection
图片由艺术家与天线空间提供
同时,习惯以“幸存者”(the living dead)自居的我们选择将他人所处的疫情时代定义为“后疫情时代”,该种“时间倒错”(anachrony)呼应了何翔宇在纸本绘画《口腔20–1–35》(2020年)中企图揭露的巴别塔之罪。如果新冠病毒的到来导致了历史循环论的重启,那么我们究竟处于循环之内还是循环之外?或者是否独立于其内外?陈天灼的布面绘画《L’amour》(2020年)描绘了一个以爱之初衷不断造成周遭环境伤害的“僵尸”,它可以是任何一个我们。
陈天灼
《L’amour》,2020年
布面油画
170 x 175 cm
the soil collection
图片由艺术家与长征空间提供
*特别鸣谢DAAMU提供此次展览制作
totalab x the soil collection
迅疾传播:僵尸、多重生命与幸存者之爱
Tarak、陈天灼、傅强(Owen Fu)、何翔宇、胡为一、李泳翔、刘任、沈心怡(Sydney Shen)、单慧乾(Sin Wai Kin / fka Victoria Sin)、王加加、于吉
策展人:袁佳维
2022年11月12日至12月25日
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8号5号楼302单元
the soil collection由常驻北京的两位年轻收藏家郭佳鑫(Vince Guo)与杨佳霖(Aria Yang)共同创立。他们都拥有艺术管理方面的国际学历与本土机构经验,期待通过游牧式策展与针对年轻艺术家的委任创作建立一个流动的、可被讨论的收藏计划。
袁佳维,策展人、写作者。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后就读于伦敦大学考陶德艺术学院,获艺术史硕士学位,以及建筑联盟学院,获历史与批判思维专业硕士学位。2016年至2020年间,她供职于东画廊(上海)与长征空间(北京),亦曾为Artforum中文网、《艺术当代》、《艺术界》(LEAP)等媒体撰写文章。策划展览与项目包括“海上丹迪”(2017年)、“坚决提高非生产性建筑的标准”(2018年)、“Joshua Nathanson:生于野火”(2021年)、“王画:帮助,所有,冷漠,融化,变成,心房,一片”(2021年)、“冯骏原:低俗怪谈”(2022年)等。目前研究兴趣包括当代艺术的建筑媒介、(后)现代空间观念、边界美学及地理政治学相关。她自2021年起兼任Longlati Foundation写作者收藏委员会(上海)主任与策展人,并于2022年与艺术家—策展人冯骏原在上海共同创立了拥有独立空间的策展事务所totalab。
totalab是一间在上海拥有独立空间的策展实践与跨学科研究事务所,由策展人袁佳维与艺术家冯骏原共同创立于2022年。totalab致力于探索数字社会及其未来,通过艺术生产、建筑行为、影像实验、身体想象等诸多媒介进行事件创作,深度介入信息世界的重组与再构。totalab亦将不定期组织展览、研讨等学术活动以及相关出版项目,为本土文化生态作出有益补充。
tolalab另附独立视觉厂牌16b9,由设计师王佳怡主理。从艺术出发,16b9兼顾服务性与非服务性的界面创造,运用综合的设计语言助攻策展表达。16b9意在联动二次元平面、三次元现实与异次元情境,不断拓展大众对于新兴媒介的体验与感知。16b9的具体工作涉及自有IP开发与运营、品牌规划与意象搭建以及跨界创意整合等诸多面相。
totalab坐落于上海梧桐区的100平方米内部展厅由16b9主理人王佳怡担当空间设计。面向落地矮窗开辟的双重圆形拱门与回廊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本雅明式的拱廊经验,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结构性要素通过分割的变化被叠加到白立方之内,呼应着衡山路8号原领馆广场传统复兴风格的沿街立面以及周遭整体历史风貌。此外,totalab内部展厅的专业照明设计由恒光显色提供。
totalab的展览仅限内部邀约。如有参观需求,烦请提前发送邮件咨询。邮件地址:totalabshangh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