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河流域乌鲁克神庙仪式的文化考察/张文安●封建时代的领主经济/黄春高
●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迷”的政治主张及其实质/李 倩●明治宪法体制下“多头一身”的政权构造/商兆琦●从“自由进入”到“限制-融合”:20世纪50-70年代英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周顺康●重申例外主义:里根对美国国家身份的塑造及其影响/王立新
古代两河流域乌鲁克神庙仪式的文化考察 张文安 【摘 要】公元前4千纪晚期两河流域进入国家文明阶段,天神最早成为乌鲁克城邦的保护神,公元前3 千纪苏美尔文明时期更成为宗教之中地位最高的创世主神,直到1世纪的塞琉古王朝一直受到崇拜。乌鲁克 神庙供奉着以天神夫妇为中心的神灵家族,神学规定国王受天神委托治理市民,祭司代表国王完成祭祀神灵 的仪式活动,人们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泰民安的现实愿望,神庙仪式就是对社会依赖的这种情感体系的 生动表达。乌鲁克神庙仪式包含苏醒、开门、穿衣、圣餐、游行、圣婚、节日等主题。祭司、献祭、祈祷、牺牲、巫 术和禁忌等构成神庙仪式的文化因素,每个因素都在仪式中发挥一定的功能,诸因素共同作用服务于整体宗 教。神庙仪式的不断上演,宣扬了王权的合法性,强化了传统宗教信仰和市民的社会凝聚力,赋予市民安全幸 福生活的精神自信,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 【关 键 词】两河流域;乌鲁克;神庙仪式;文化功能 【作者简介】张文安,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中东研究》(京),2022.1.106~12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古代两河流域宗教研究”(批准号:13XSS005)研究成果。
封建时代的领主经济 黄春高 【摘 要】庄园是领主经济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呈现,领主以封建权力役使农奴和自由农生产其生活所 需。庄园经营体现领主经济谋生与谋利并重的二元特征。城市是领主经济在工商业领域的呈现;领主通过出 租城市土地、市场,转让封建权力等方式,从城市中获取大量钱财;城市经营体现领主拓展市场与维持传统并 存的经济特征。封建是领主经济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呈现;围绕封建关系所滋生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如骑士役、 盾牌钱、协助金、继承金、结婚金等,最终大都以货币方式来实现;领主之间的经济博弈是封建关系的外在显 化。因此,封建时代的领主经济,因权力、道义、市场、货币等诸多要素相互嵌入,呈现出实质经济与形式经济 共存的特征。 【关 键 词】领主经济;庄园;城市;封君;封臣 【作者简介】黄春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中国社会科学》(京),2022.10.119~140
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迷”的政治主张及其实质 李 倩 【摘 要】作为18世纪后期法国政治领域最具代表意义的崇英群体,1789年国民议会首届宪法委员会 里的多数派因其对英国政治制度的推崇,被同时代人嘲讽为“英国迷”。“英国迷”的“英国崇拜”不是一种盲目 迷恋,也远非简单的“模仿”。它根植于法国自身的历史环境,具有高度复杂性。“英国迷”首先是革命者,他们 拒斥英国不成文宪法的传统,参与推动并见证了一个真正的“法国宪法时刻”的诞生。对法国进行变革是“英 国迷”阐述崇英主张的前提。这些为法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宪法设计权力关系的主张,试图将英国经验与法 国国情相融合,但它们与大革命政治法律文化、法国的社会状况都产生出难以调和的矛盾。通过借鉴英国政 制,“英国迷”希望的是迅速结束大革命并使革新后的法国君主制能够长久稳固。从大革命初年到后革命时 代“,英国迷”的政治主张表达了对稳定的政治秩序的持续诉求。 【关 键 词】法国大革命;英国迷;成文宪法;君主立宪制;法国君主制 【作者简介】李倩,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原文出处】《世界历史》(京),2022.5.83~101
明治宪法体制下“多头一身”的政权构造 商兆琦 【摘 要】在《明治宪法》规定下,尽管天皇集各项大权于一身,但他很少主动参与政治运营。天皇对统 治权的行使是通过将其委托给各个国家机构来实现的。这导致政坛上存在多个山头:元老、内阁、官僚、政党、 众议院、贵族院和军部。没有这些政治力量的协助,天皇无法行使任何权力。另外,在君主立宪原则及“不亲 政传统”的约束下,天皇需保持置身事外的超然立场。然而,与此同时,天皇尽管遵循了某些立宪君主的做派, 但其作为绝对君主的性格根深蒂固,这导致了战前天皇制“一身双面”和政权构造“多头一身”的基本特征。 【关 键 词】《明治宪法》;天皇制;一身双面;多头一身 【作者简介】商兆琦,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史林》(沪),2022.6.177~187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日本社会思想转型中的财富与美德之争研究”(项目 批准号:21BSS036)阶段性成果。
从“自由进入”到“限制—融合” :20世纪50—70年代英国移民政策的变化 周顺康 【摘 要】20 世纪 50—70 年代,英国对英联邦内亚非裔移民的政策经历了自由进入到限制融合的变 化。二战后劳动力的短缺使英国政府一度对这个移民群体持欢迎态度:只要是英联邦的公民,都有资格进入 英国。大量移民的涌入影响当地居民的工作机会并引发了生活方式的冲突。1948年移民法案重申了英联邦 与殖民地人民自动获得英国公民身份的权利。1962年法案规定只有在英国出生或持有官方签发的护照,方可 移居英国,从而根据护照类别把移民限制在技术或紧缺人才范围内。1971年的移民法案进一步规定只有父辈 或祖父辈具有英国国籍的人,才有移民英国的资格。这一措施几乎是完全阻止了来自英联邦的、以定居为目 的的移民的进入。在对英联邦亚非裔移民进行限制的同时,英国政府对欧洲移民逐渐持开放态度。 【关 键 词】移民政策;亚非裔;英国-英联邦;20世纪50-70年代 【作者简介】周顺康,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 210023)。 【原文出处】《学海》(南京),2022.6.124~13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英国工党史多卷本”(项目号:20&ZD241)的阶段性成果。
重申例外主义:里根对美国国家身份的塑造及其影响 王立新 【摘 要】认为美国“独特”“优越”并可以“豁免”于大国兴衰法则的美国例外主义思想,自美国建国时代 起就一直是美国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主要来源,以及理解美国国家身份与世界角色的基本概念框架。但 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越战失败、水门丑闻和滞胀危机等事态的多重打击下,美国社会开始弥漫浓重的 悲观主义和失败主义情绪,出现了严重的“信心危机”。民众对美国制度的自豪感、对联邦政府的信任以及对 未来的信心都降至战后最低点,美国例外主义信念也走向式微。里根上台后,将重塑美国人的信心作为其治 国的首要目标和应对苏联挑战的重要战略。他利用总统职位提供的“巨大讲坛”,以超凡的沟通和说服能力, 通过重新阐释美国例外主义,带领美国人走出迷茫、悲观和失败主义,恢复了美国民众对美国政府的信任和对 美国制度的信心,重振了美国人的士气,并使例外主义在冷战后重新成为民众普遍的信仰和重要的外交政策话语。 【关 键 词】里根;美国例外主义;“山巅之城”;国家身份;越南战争 【作者简介】王立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京),2022.6.31~52
东南亚史研究中的“曼陀罗”范式 吕振纲 【摘 要】在西方的东南亚史研究中存在着一条鲜明的“曼陀罗”理论范式。这一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三 个典型的发展阶段:早期在东南亚王权及宗教研究的影响下,逐渐反对“印度化”理论以及倡导东南亚史研究 的“本土视角”,为曼陀罗理论的提出奠定基础;在第二阶段,随着“银河政治”“尼加拉”及“分段国家”等类似概 念的提出,这一史学范式迎来概念化竞争,新概念在反对、修正或补充曼陀罗概念的同时,又推动了这一范式 的繁荣;在第三阶段,曼陀罗史学继续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深入发展,西方的东南亚史研究由此取得长足进 步。相对而言,中国的东南亚史研究尽管发展迅速,但囿于过度依赖中文文献以及东南亚本土文献资料的匮 乏,研究方向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不足,需要从加强多语种的文献翻译、史学理论整合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关 键 词】曼陀罗;星系政体;尼加拉;分段国家;太阳系政体 【作者简介】吕振纲(1989- ),暨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南亚国际关系史。 【原文出处】《南亚东南亚研究》(昆明),2022.5.136~15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东南亚曼陀罗国际体系的生成与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9CG J0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学术史视野下的古代东亚朝贡体系研究:回顾、争论与发展”(项目编号:2021M69125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