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学》2023年第9期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 人大转载 人文
2024-09-13




 

   扫描二维码

订购《历史学》




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论析段金生 蒋正虎【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理念与具体实践结合而形成的复杂概念。先秦时期夷、夏的对峙及“相争相灭”,彼此之间又不断交融,逐渐演化形成了更大、更稳固的结合体,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形态。先秦时期产生的“天下”观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根基。“天下”观念是由多层复杂内容构成的抽象认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维度上发挥着“统合”功能。先秦以前与先秦之后两个阶段的联系及分野,既是“天下”体系对象及表现内容的变化,也是“天下”体系的主要构成华夏族群及“四夷”族群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两个阶段,“天下”观念对华夷秩序或关系的阐释具有“牵引”作用。【关 键 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天下”观念;华夷【作者简介】段金生,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教授;蒋正虎,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副教授(云南 650504)。

【原文出处】《史学理论研究》(京),2023.3.112~122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末新政在云贵的实践与近代边疆治理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AZS010)的阶段性成果。



秦汉以降“大一统”秩序的华夷交融演进李治安【摘 要】秦汉“中国一统”,首次以单一式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及郡县官僚制管辖编民,将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农耕区整合为一体,为汉唐文明的辉煌及辐射周边提供了必要的政治秩序及演进基础。元明清“华夷一统”囊括中土和塞外,形成了华夷多元的复合共同体。先有自元朝肇始的制度、文化、族群复合式的“华夷混一”,继而是明成祖争夺主导权未果及朝野“华夷一统”说辞连篇累牍,最后是清统治者对“华夷”二字讳莫如深却有了较成熟的“华夷一统”之实。前所未有的交融“混一”,激发了吴澄等有识之士对“华夷一统”复合式中国的文化认同。由于元明清“华夷一统”的演进,复合式共同体的中国由“小”变“大”,多民族统一国家、中华文明结构及传统王朝序列等在新时空格局下皆得到了相应的完善升华。【关 键 词】中土;塞外;中国一统;华夷一统;复合共同体【作者简介】李治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天津 300350)。

【原文出处】《中国社会科学》(京),2023.5.87~107



民国文献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演进杨翔宇【摘 要】学科体系的确立和规范是学科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从学术谱系来看,民国时期,中国文献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的体系建构和演进轨迹清晰可循。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提出“文献学”“中国文献学”概念并以西方学科理念框定中国传统学术,开启了民国文献学体系建构的先河。在梁氏文献学思想的影响下,郑鹤声兄弟完成了第一部以“文献学”命名的学术专著《中国文献学概要》,其构建的“大文献学”体系奠定了中国文献学的学科基础。随后的三四十年代,以“校雠学”命名的章节体著作大量出现,这些学术专著在文献学理论、方法和历史方面为构建学科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一些校雠学著作还保留了传统史书的编纂方式和体例,此时的文献学学科体系仍处于不断调适中。民国时期文献学体系建构经历了从“以西范中”到“援西入中”的转变。考察这一时期文献学体系的嬗变,可以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历史鉴戒。【关 键 词】民国校雠学;学科体系;梁启超;《中国文献学概要》【作者简介】杨翔宇,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近现代史学史及文献学研究 (河南 新乡 4563007)。

【原文出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津),2023.2.147~15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BTQ044)。



罔敢不持其律:《史通》对清修《明史》的重要理论指导王嘉川【摘 要】清修《明史》过程中,不但纂修官对如何编修问题的理论探讨往往“读《史通》而兴起”,而且其实际施为亦常常“罔敢不持其律”,无论在史料的广搜博采、慎于择取,还是要求确定统一的修史体例,讲求体例的因时制宜原则,以及对《明史》纪传表志各部分内容的具体探讨,如各部分之间要互相协调,纪传应该记载哪些人物和事件,如何收录诏诰文章和辞赋作品,合传类传人物的分合原则与选录标准,是否保留明代士大夫以别号行世的称谓习俗,篇末史论应该如何设置,其内容的写作原则及其与正文的关系,要求摒弃前人在史论之后另设韵文式赞语的做法等,都明显受到了《史通》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史通》对《明史》纂修的影响绝不止于多所借鉴,而是扮演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角色,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关 键 词】《史通》;《明史》;《修史条议》;王鸿绪;汪由敦【作者简介】王嘉川,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扬州 225002)。

【原文出处】《学术研究》(广州),2023.5.117~13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史通》校勘学研究”(14BZS001)的阶段性成果。



古今学术之变与史地学科之间 ——中日两国历史地理学早期发展的对比研究邢 云【摘 要】中日两国地理学的近代化息息相关,可比性强,这在两国历史地理学的引入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日本在明治(1868-1911)中后期自欧洲引入历史地理学,相关讨论主要由史学界发起,探讨学科属性的同时也注重其“科学性”。但直至明治末年地理学完成近代化转换后,历史地理学方得到真正发展。20世纪头20年,中国的历史地理学自日本和西方两度传入,两代地学家分别在传统舆地之学和具有现代意义的历史学或地理学之中吸纳“历史地理”。对于率先完成现代学术体系建设的近代日本而言,影响早期历史地理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地理学理论的发达程度,而中国则面临学术研究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以及现代历史学与地理学研究范式革新的双重影响。【关 键 词】地理学;近代化;历史地理;中日比较【作者简介】邢云(1989- ),男,河南洛阳人,博士,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人文地理(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历史地理研究》(沪),2023.1.141~153



日俄战争后日本的“汉学复兴”热潮(日)西山尚志【摘 要】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国内开始出现“汉学复兴”热潮,它并不仅是由政治家、学者、宗教人士、教育家等自上而下创造的,也是学生和大众等自下而上掀起的。也就是说,“汉学”符合时代需求。当时的日本人认为,提升其热潮的主要原因有:日俄战争获胜后取得的自信;对曾经过于轻视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反动;对于西方文化急剧流入的警惕与批判等。但与此同时,也有对其热潮的批判与反对意见,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此后,特别是一战后的20世纪20年代,为对抗西方文明,并强化凝聚力,集中国家权力而加强国民道德教育,日本政府也开始承认汉学、儒学教育的重要性。【关 键 词】汉学复兴;儒学复兴;国体思想;井上哲次郎【作者简介】西山尚志,日本崎玉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准教授。

【原文出处】《文史哲》(济南),2023.3.152~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项目“近代日本的儒家经典与出土文献研究”项目的结项成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大转载 人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