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现代史》2024年第1期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 人大转载 人文
2024-09-13






点击图片订购《中国现代史》






摘 要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笔谈
从新时代中国文化观看近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转型张海鹏【作者简介】张海鹏,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原文出处】《近代史研究》(京),2023.4.4~9

党领导文化建设的

光辉历程及深刻启示

夏春涛

【作者简介】夏春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出处】《近代史研究》(京),2023.4.10~19


中华文明的突出创新性与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品格

金民卿

【作者简介】金民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出处】《近代史研究》(京),2023.4.20~26


抗美援朝的宣传演变与国际主义塑造曹佐燕【摘   要】朝鲜战争深刻影响了新中国历史的走向。这场战争的宣传含义多次演变。和平签名运动侧重两个阵营的战争,时事宣传运动强调中美之间的战争,而抗美援朝运动构建成民众个人与美国、国内反动派的战争。抗美援朝运动宣传“不受二茬罪”,层累此前的战争含义,不仅在民众中树立了敌我分明的世界形象,而且通过重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痛苦感、时间感和幸福感,将民众感受与中国共产党牢牢结合在一起,从观念上强化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继而认同中共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宣传。【关 键 词】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抗美援朝;宣传动员;和平签名【作者简介】曹佐燕,法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广州),2023.4.42~5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生产救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949-1957)”(21CDJ026)的阶段性成果。


国民党北伐后平津的权力角逐郝昭荔【摘   要】国民党二次北伐宣告完成后,蒋介石试图利用权力制衡和政治拉拢等手段,从整合平津地方势力入手,打造“蒋即中央,中央即蒋”的局面。此举加速了冯玉祥、阎锡山、白崇禧等地方实力派的分化组合和离心倾向,侵蚀着国民政府刚刚在平津建立的统治基础。表面上看,这是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始终不放弃对权力与地盘的争夺所致,实际上则是由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决定的。蒋介石权术先行、厚此薄彼,进一步强化了地方实力派的派系观念,使派系斗争逐渐发展为国民党的沉疴痼疾,造成国民政府与地方相互倾轧、交相侵逼的政治生态,对北方政局的走向影响深远。【关 键 词】阎锡山;白崇禧;蒋介石;北伐;国民党【作者简介】郝昭荔,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历史研究》(京),2023.4.91~113


福建事变前后中央与西南关系及1930年代初的民国政局马思宇【摘   要】福建事变是观察国民党中央与地方实力派关系的重要窗口。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中央政权,与以陈济棠为代表的西南地方实力派既有对立冲突的一面,又有合作妥协的一面。双方在政治上共尊政统、党统,经济、文化、行政联系密切,但西南地方政治、军事又相对独立于中央。十九路军入闽后,与西南方面声气相求,寓于西南半独立政局之中,其后易帜独立,又超乎西南半统一政局之外。探讨福建事变的起落兴衰,也能更为深入地理解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局军与政、内与外、中央与地方等诸多问题。【关 键 词】福建事变;蒋介石;西南;十九路军【作者简介】马思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天津300381)。

【原文出处】《史林》(沪),2023.5.154~167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号:63202035)阶段性成果。


太平洋战争前后国民党军队营养状况与军事营养学的发展刘士永【摘   要】现代营养学随西方医学而来,曾为中国的国家建设与民族健康希望所寄。下迨抗战军兴,原本以“富国”为目的而推展之营养学研究蜕变为新目标“强兵”而服务。尽管中国兵法明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然现实中士兵饮食之差却是自古皆然,历来难以得到官方的重视。抗战军兴之初,中国兵食粗劣的情况一如从前,迨1940年代在美国医疗援助与联合军事行动的加持下,军事营养学研究方在中国展开。唯国民政府此时持续困窘于征粮不足、后勤制度落后,加上国人体质与饮食习惯差异,军事营养研究之设计为符现实,逐渐从太平洋战争前主张之“最低所需营养量”转为“最适营养量”。尽管如此,国民政府治下之军事营养成果仍因战事局限与经济社会凋敝,无力于前线及后方全面实施。【关 键 词】战时中国;现代营养学;军事营养;最适营养量【作者简介】刘士永,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匹兹堡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全球教授。

【原文出处】《医疗社会史研究》(京),2023.第15辑.74~99


如何直面日本对中国的战争话语体系韩东育【摘   要】日本在多次对华侵略中,逐渐形成阶段有异而本质无别的战争话语体系,即前近代以日式“华夷秩序”为核心的扩张正当性说辞和近现代以欧洲“条约体系”为威权的殖民合理化阐释。除其粗鄙不堪的利益攫取理由外,甲午战争中的旧伦理煽惑和二战结束后的新逻辑陷阱,为人们辨识中日战争的性质,弥散过浓重的烟雾,也设置了两难的语境。如实揭破其掩蔽在历史表象背后的真实装置,对于中日历史问题的认识和中国抗战话语体系的构建,意义不可谓菲。【关 键 词】中日战争;华夷秩序;条约体系;话语体系【作者简介】韩东育,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育部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韩东育工作室首席专家。

【原文出处】《抗日战争研究》(京),2023.3.34~49


珍珠港事件前后中国学者的“日本必败论”董灏智【摘   要】在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朱云影等人从中日政治、经济、军事、国际环境等方面,论证了日本的侵略战争必然走向失败的观点。英、美等国在珍珠港事件后对日宣战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让国人意识到“日本必败”会马上实现。于是,以龚德柏为代表的学者着重从英美参战、美国国力等方面阐述了“日本必败”的命运。“日本必败论”虽然从学理层面弥补了官方宣传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鼓舞士气的作用,但亦存在低估日本实力、过度依赖英美力量、盲目乐观自信等局限性,其理论高度远不如《论持久战》,其预期目标明显与中国抗战形势不符,脱离了抗战的实际状况。【关 键 词】珍珠港事件;抗日战争;“日本必败论”;《论持久战》【作者简介】董灏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韩东育工作室成员,研究方向为东亚史(吉林 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23.9.104~11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BSS04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地重大项目(22JJD770014)。


盟国审判机制下的国民政府审判“台籍战犯”问题刘  萍【摘   要】抗战胜利后对“台籍战犯”进行审判,是中国政府收复国土后,在台湾恢复行使国家主权的第一次司法实践。受盟国审判机制及国际法的规约,国民政府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对违法战犯坚决进行惩处,二是对违法台湾人依据国际法以战犯身份审判。由于相关法规出台迟滞,以及司法群体对法的理解存在差异,对“台籍战犯”的身份存在争议。但作为审判战犯最高决策机构的国民政府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始终坚持以国际法审判“台籍战犯”,部分司法判决也较好地诠释了国际法,一定程度体现了近代以来司法群体对国际法的理解和接受。【关 键 词】“台籍战犯”;汉奸;战后审判;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作者简介】刘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审。

【原文出处】《台湾历史研究》(京),2023.4.13~28


海外藏档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发掘、新视角、新路径——《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费吴生夫妇档案汇编》评析张连红【摘   要】南京大学姜良芹教授主编的《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费吴生夫妇档案汇编》全40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全书凝练出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20多个专题,为学术界开辟中国近现代史及抗日战争史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史料。这套丛书收录的档案史料种类丰富,编排得当,编纂体例适宜,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档案史料的原貌,为今后探索中外合编档案史料提供了有益参照。揆诸全书,其史料价值极高,既有利于学术界进一步拓展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诸多新的领域,又有利于弥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薄弱乃至阙失环节,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意义重大。无论从史料编纂角度还是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这套丛书都是近年来海外档案文献整理及出版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关 键 词】哈佛燕京图书馆;费吴生夫妇档案;中国近代史研究;档案史料汇编【作者简介】张连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教授、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

【原文出处】《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南京),2023.3.130~139


当前英国中共研究的谱系变化、地理分布与发展趋势罗健男【摘   要】英国的汉学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一直处于海外中国研究的前沿。虽然英国一直有忽视中国共产党研究的倾向,但由于中共党史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特殊地位,近年来英国也出现了一部分中共党史的研究成果。与国内的研究相比,英国学界在关注问题和研究方法上既有差异又有共通之处。一方面,英国学界具有明显的将中国问题归纳到某一范式倾向;另一方面,英国学界的研究角度正在逐渐向个案和基层靠拢,在主要研究内容上和国内学界有接近的趋势。最后,英国的研究并没有完全独立的发展,而且研究资源在英国的地理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关 键 词】中共研究;海外研究;中国研究【作者简介】罗健男,英国杜伦大学政府与国际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京),2023.第9辑.141~159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中共党史党建学知识体系建构研究”(批准号:23XNL009)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当代中国史研究译著评介张德明【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界翻译引进了一批海外当代中国史的研究译著。这些译著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当代中国的综合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社会及中国领导人研究等方方面面,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海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多元,宏观考察与微观研究并重,注重对地区或人物的个案研究,并且重视比较研究及实地考察,还注意到中国问题的特殊性。海外学者的当代中国史研究有颇多可取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史实叙述及史料解读上的错误,需要国内学者加强借鉴吸收,也要进行批评性对话,并推动国内相关最新成果向海外的推广介绍。【关 键 词】海外;当代中国史;中国共产党;研究译著【作者简介】张德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海外中国学研究室副研究员(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党史研究与教学》(福州),2023.3.94~106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发展史研究”(项目号:21AZS001)的阶段性成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大转载 人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