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现代史》2024年第4期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 人大转载 人文
2024-09-13






点击图片订购《中国现代史》





摘 要




愿大家好的主义: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主义

王 毅

【摘   要】从理想层面看,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向往世界主义;在现实政治表达中,他们的世界主义言说又透露出强烈的民族意识。世界主义的追求与民族命运的关怀在他们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得以和谐共存:从资本主义侵略的国际性出发,对内进行社会革命,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及其代言人封建军阀,改造中国;对外联合其他被压迫民族推进世界革命,改造世界。

【关 键 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世界主义;中国;世界

【作者简介】王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历史学博士(北京100091)。

【原文出处】《广东社会科学》(广州),2023.6.14~26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伟大建党精神研究”(项目号 22AZD012)的阶段性成果。


川陕苏区的粮食供应问题探析

刘宗灵 郑祥文

【摘   要】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因军事行动的失利和粮食危机的加剧开始了战略转移,川陕边区因其物产相对丰富而承接了红军建立稳固苏区的需求。然而,得益于川北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禀赋和身处相对松散的地方军阀统治结构中的红四方面军,入川后也曾数次为粮食供应问题所困扰。为应对粮食危机,川陕省委相继提出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一度缓解了苏区的粮食危机。形势好转未久,红军在旷日持久的反“围剿”中逐步收缩阵地,苏区陷入资源消耗战陷阱,苏区粮食供应再次趋于紧张,红四方面军也不得不向川陕甘交界地带发展以解决粮食供应问题。随着川陕苏区发展生产的尝试和经略“川陕甘边区”计划的失败,以及国民党军的“川陕会剿”已成合围之势,苏区粮食依旧匮乏,红军也被迫撤离川陕苏区进行战略转移。

【关 键 词】川陕苏区;红四方面军;粮食供应;战争

【作者简介】刘宗灵,男,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特约研 究员(四川 成都 611731);郑祥文,男,中共泸州市龙马潭区委党校四级主任科员(四川 泸州 646000)。

【原文出处】《苏区研究》(南昌),2023.6.21~39

【基金项目】成都大学天府文化研究院天府文化研究与文创项目“档案背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在成都的文化与教育工作”(TYB202208)。


“新世界” :抗战初期“晋察冀”的

叙事生产与地方言说(1937-1938)

马娇娇

【摘   要】晋察冀地处对日武装斗争最前线,乃是抗战期间第一个成立,也是唯一一个得到国民政府行政院和军事委员会正式承认的敌后根据地。自创建伊始,晋察冀即在大众舆论中获得了高度的象征价值,据此考察左翼文人的前线报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传、西方人士的乌托邦想象,或能再现根据地地方叙事的“发生史”:1937-1938年间,在晋察冀急需建构地方身份之时,各方话语力量究竟赋予了该地何种历史内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文字内部又包含怎样的言说策略?对“晋察冀”的形塑与生产,实际上也是创制“新世界”的一种努力,这一过程中不同性质的文本往往彼此驱策、交互,乃至往复作用。这种地方叙事上的联动与“升格”,或许本身就是政治发生的过程。

【关 键 词】晋察冀;抗日战争;根据地;红色乌托邦;报告文学;周立波

【作者简介】马娇娇,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水木学者”博士后(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文史哲》(济南),2024.1.31~44


“将军出国” :新中国首批

驻外大使的历史考察

燕 美

【摘   要】新中国首批驻外大使的派驻是中共中央探索建立新型外交关系的重要实践。在当时复杂的外交形势下,中共中央组建了首批以军队干部为主体的驻外大使队伍,并对其进行了专门培训与指导。在驻外过程中,驻外大使注重使馆内部管理与建设,重点进行对外友好交际工作,积极开展驻外调查研究,妥善处理原国民党政府外交部起义人员并积极同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展开斗争。首批驻外大使的派驻与实践不仅为外交工作积累了经验,而且对塑造新中国的国际形象、深化与巩固中国同驻在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将军大使”;首批驻外大使;外交实践

【作者简介】燕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 300350)。

【原文出处】《当代中国史研究》(京),2023.6.79~92

【基金项目】本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研究计划”专 题(360-BE1206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国时期孔子嫡裔的“废封改任”

吴佩林

【摘   要】民国建立后,北洋政府保留孔子嫡裔“衍圣公”世爵,试图借助儒家符号提升自身统治合法性。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衍圣公名号因其封建属性引发新旧势力对垒与颉颃,其后在国民党实权派的干预下得以暂存。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最终以改衍圣公名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的方式,将孔子嫡裔纳入现行政治体制。孔子嫡裔名号由爵位向职官的演变,既是民族危机与时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南京国民政府采用调和手段收拾人心的政治行为,其利用圣裔象征的政治意图甚于阐扬儒家文化本身。

【关 键 词】衍圣公;奉祀官;孔德成;废封改任;国民政府

【作者简介】吴佩林,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济宁 273165)。

【原文出处】《历史研究》(京),2023.5.105~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历史上地方治理的实践及启示”(22VLS00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孔府档案文献集成与研究及全文数据库建设”(13&ZD108)阶段性成果。


自我与革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中国新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转向

李志毓

【摘   要】20世纪20年代,数以万计受“五四”新思潮影响的新知识女性走出家庭,投身革命。她们在革命潮流中接受了国民意识的启蒙,也经历了“自我”的创伤和“解放”的失落,在实践中认识到根本改造中国社会的必要性,由追求个体解放转向投身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新知识女性的革命实践与主体成长,反映了“五四”新青年对于新生活、新人格的不懈求索,代表着新的历史主体与文化价值形成的过程。考察这一过程。有助于理解中国革命动力的产生、革命队伍的集结和革命主体的形成,也有助于立足中国经验,思考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性、价值建构等问题。

【关 键 词】自我;革命;新知识女性;主体意识

【作者简介】李志毓,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文出处】《中共党史研究》(京),2023.5.34~46


为“统一”立法,为“多元”阐释 

——近代中国边政学兴起背景下的

“新疆”观念及其知识形塑

龙其鑫

【摘   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边政研究兴起,为当时国人普及了新疆作为中国内陆边疆的史地和地缘知识,以往对于新疆的“边地”“塞外之塞外”的印象逐渐得以破除,而“亚欧大陆枢纽”“国防大后方”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国际交通线”等形象较成功地实现了对“新疆”观念的知识性重构。此外,研究者及时应对了对于新疆主权归属的政治挑战,并通过报刊传播巩固了新疆作为中国领土的知识观念。这是一个为“统一”立法的政治行动,坚持了维护中国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治学立场。最后,研究者对新疆多民族共存的历史和现实的考述,动态地展示了各民族在天山南北共存与交融的发展历程,以及新疆作为各族人民共有家园的历史景象和现实意义。这是一个为“多元”阐释的知识行动,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属性构筑了蕴含新疆地方经验的观念基础,代表着民族团结的进步方向。

【关 键 词】近代中国;边政学;“新疆”观念;知识形塑

【作者简介】龙其鑫,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出处】《开放时代》(广州),2024.1.117~129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做好民族政策宣传的经验及启示”(项目编号:GD22YDS02)的阶段性成果。


中共抗战的生态环境解释

李金铮

【摘   要】中共抗日之所以能够坚持和发展,生态环境亦即根据地政权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是诸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以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为例,在自身实力弱小的前提下,中共充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利用和改造,并由此形成了根据地的基本军事形态。山地游击战是其首选,也是红军苏区时期以来一直利用山地优势的传统。平原游击战则为抗战时期所开创,通过挖道沟、平毁封锁沟和地道战等手段,将不利地形改造为有利的“山地”。以上两种军事形态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依存,山地为平原战提供休整空间,平原为山地战提供粮食等物资。根据地还利用天时气候开展天候游击战,包括夜战、青纱帐战和苇塘战等多种形式。在军需民用上,同样利用了自然环境所提供的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求自给自足。正是在以上“择天”与“天择”的相互作用中,中共以弱战强,坚持到抗战胜利,并产生了“人定胜天”的自信。

【关 键 词】抗日根据地;生态环境;游击战;军事

【作者简介】李金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

【原文出处】《抗日战争研究》(京),2023.3.4~33


南京回声:《南京浩劫》辩论中的

虚构、偏见与幕后推手

(美)兰迪·霍普金斯/著 

孙远帆 程以克/译

【摘   要】1997年,张纯如的《南京浩劫:二战中被遗忘的大屠杀》出版。这部颠覆性的著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知名历史学家及读者的广泛赞誉。但是,很快就有了不同的反应,不仅有来自日本方面的猛烈批评,而且西方学术界也陆续发表尖刻的评论,有些批判来自受人尊敬的历史学家。毫无疑问,张纯如的著作并非完美无缺,如果批评者就事论事指出史实错误或观点错误,实属正常,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文章充满恶意,甚至是人身攻击,采用了张纯如必须被摧毁的策略,最终导致该书在部分学术圈中有了“错误”和“质量差”的名声。追根究源,日本外务省是大部分“大批判”的幕后推手,资助并推动了旷日持久的抹黑、丑化张纯如及其著作的“公关”活动。外务省的影子刊物《日本回声》陆续发表知名历史学家如傅佛果、秦郁彦、库克斯等批判张纯如的文章,2007年南京沦陷70周年之际,相关的文章被汇集成册,以《南京辩论概述》为名出版,作为70周年献给英语世界的“礼物”。通过普遍的夸大、错误的引用、歪曲原文等方式,这些文章给张纯如和她的书戴上了虚构和带有偏见的帽子,扭曲了公众和学术界对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的理解。然而,这些文章却被宣传为现代的、客观的和科学的历史研究,而事实则完全相反。

【关 键 词】《南京浩劫》;《日本回声》;抹黑活动;幕后推手

【作者简介】兰迪·霍普金斯,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历史系顾问、律师。

【原文出处】《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南京),2023.4.4~27


“亲历”思想:在文本史料中

研究中国革命思想的起源

郭若平

【摘   要】以文本史料为佐证,“亲历”文献遗存的历史语境,对于研究中国革命的思想起源大有裨益。通过挖掘搜寻文献遗存,不仅可以将还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历史情景可依凭的思想渊薮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还能为构建考察现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真实思想疆域提供原生态支撑性材料。从关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文本史料入手,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整体发展的历史态势,探寻中国现代思想场域的知识源头,可以更加清晰地考察晚清以来的中国现代思想转型以及中共思想理论建设历程。原生态的文本史料及其蕴含的丰富思想资源,可供学界探索如新文化史等多层次多路径的研究方式,拓展革命思想史的研究空间与阐释路径。大型原始资料丛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著作丛编》收录了大量研究中国革命思想起源与变迁不可或缺的文本史料,为学界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和崭新的研究思路。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国革命;思想起源;思想理论建设;文本史料

【作者简介】郭若平(1958- ),男,福建泉州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福建 福州 350108)。

【原文出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2023.6.103~11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概念史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核心政治概念综合研究”(20ADJ008)。


改革开放后胡乔木对

中共党史书写的理论思考

张连勇

【摘   要】改革开放后,胡乔木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共党史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中共党史的书写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科学的政治建设服务,成为思想斗争的理论武器。在对党史问题的阐释上,胡乔木提出,运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论证来阐述党史的各种根本问题,生动、丰富的党史书写应回归党史本身的研究。胡乔木认为,以论代史的书写方式不能反映党史的全貌,只有明晰党史发展的脉络、在宏观叙事过程中展现党史重要人物与事件、重新探究被以往视角遮蔽的历史过程。才能全面、准确地进行党史书写。

【关 键 词】胡乔木;中共党史;党史书写

【作者简介】张连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史学理论研究》(京),2023.6.136~14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大转载 人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