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24年第5期
点击图片订购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摘 要
汉魏六朝尚方职能及其与皇权关系
董 涛
【摘 要】汉晋时期,尚方隶属少府,主要为皇帝和宫廷制器。南北朝时期,尚方机构及其职能发生变化,但南朝与北朝又有差异。南朝左尚方负责王朝军械制作,右尚方仍为宫廷制器。左尚方制军械,改变了尚方的“私奉养”性质。北朝自魏孝文帝以来,尚方改隶太府,被纳入朝廷财政体系,制器不再仅供皇帝和宫廷使用。南北朝尚方及其职能变化,虽不尽一致,但尚方“私奉养”色彩皆渐淡化。不过,汉晋六朝尚方一直具有为皇帝和宫廷制器的职责。尚方制器被称作“御器物”“禁器物”,成为皇帝与臣民身份差异的外在体现,堪称皇权的物质象征。历朝通常禁止臣民私求或仿造尚方器物,但魏晋以降,因皇权衰落,管控力度减弱。
【关 键 词】汉魏六朝;尚方;皇权;私奉养;少府
【作者简介】董涛,重庆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史(重庆 400044)。
【原文出处】《史学集刊》(长春),2024. 3. 73 ~ 82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人文社会科学基本问题重审与方法论新探” (2022CDJSKZX01)。
北魏赐客制及其对民族交融的影响
张鹤泉
【摘 要】拓跋珪恢复代国之时,实行使归顺者能够获得客身份的做法。北魏建国后,道武帝拓跋珪使赐客的规定制度化。北魏国家使“归国”少数族首领能够成为授客对象;而对“归国”汉人而言,只有上层群体,可以获得“客”身份。北魏国家对客实行了优待的措施,使少数族和汉族的客能够受封爵位和受任职官,并且,还能获得物质赏赐。尤其对少数族人的客,北魏国家实行赐婚的做法。因为北魏赐客制的实行,使客阶层与拓跋鲜卑统治者建立起牢固的君臣关系,并在“归国”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也就促使“归国”群体的独立性逐渐泯灭。而且,随着孝文帝汉化措施的推行,使代人与汉人的交融不断深化,从而在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取向上日趋一致,因此,北魏实施的赐客制对促进北方民族交融,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推动作用。
【关 键 词】北魏;赐客制;民族;交融;影响
【作者简介】张鹤泉,男,河北安新人,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荣誉副会长,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吉林 长春 130012)。
【原文出处】《东方论坛》(青岛),2024.2.11~23
帝国的日常:
礼仪性表状中的唐代君臣互动
唐 雯
【摘 要】表状疏奏作为古代君臣书面沟通的重要方式,其特质、功能对于理解君臣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其内容与功能学界多有讨论。表状在内容上并无本质区别,表是全功能的奏事文体,而状最初作为公文书,其浓重的文书色彩决定了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其成立大致要晚到开元时代,并且始终保持着其公文状态。同时以让、贺、谢为代表的礼仪性表状,其看似格式化的文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所折射出的唐代君臣间频密的日常互动,却可能成为政治运作的重要组成,最终促成了某些历史事件的走向,与此同时,这些互动也为我们判断君臣间关系的疏密打开了一个缺口,展示了更为真实的唐代高层的日常生活。
【关 键 词】唐代;表状;日常互动
【作者简介】唐雯,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95~105
盛唐时期中原农家畜牧业的量化分析
——兼论“农重牧轻”现象的成因
胡 鹏 薛平拴
【摘 要】农民家庭畜牧生产规模是衡量一个地区畜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生产成本。以盛唐时期中原地区为例,在种植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农家的主要畜牧生产成本为饲料。根据唐代饲料使用情况,在扣除农民家庭维持生计所需必要支出后,个体农户可选择养殖的大中型牲畜数量极为有限。而中原地区农家牲畜养殖之所以无法实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两种生产方式的获利存在较大差距,农民优先选择从事获利更高的种植业,畜牧业遂沦为家庭副业并逐渐边缘化。
【关 键 词】盛唐时期;中原地区;家庭畜牧业;量化
【作者简介】胡鹏,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邮箱;薛平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西安 710119)。
【原文出处】《中国经济史研究》(京),2024.3.98~107
故交、宗盟与外臣:
蕃书所见会昌以后唐与
黠戛斯关系的演变
景凯东
【摘 要】会昌年间,灭亡漠北回鹘政权的黠戛斯再次与唐朝取得了联系,希望获得唐朝的册封来强化自身在草原的统治。唐朝对待这位强大新邻的态度最初非常谨慎,表达敬意却不明确承诺;直到确认双方过去交往的历史后,为争取在回鹘问题上的合作,才以所谓“同族”关系为基础,与黠戛斯确立了宗盟关系,最终给予其册封。唐朝末年,随着黠戛斯西归,双方地理距离被拉远,各自诉求发生变化,虽友好依旧,但唐朝对待黠戛斯的礼仪却有所下降。蕃书王言向我们展示了会昌以后唐与黠戛斯关系演变的三个阶段及天下秩序下唐朝与民族政权交往的诸多细节。
【关 键 词】唐;黠戛斯;宗盟;蕃书王言
【作者简介】景凯东,男,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曲阜 273165)。
【原文出处】《内蒙古社会科学》(呼和浩特),2024.2.88~9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唐代天下秩序研究”(编号:23AZS005);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青年项目“唐代蕃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编号:23DLSJ03);“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编号:2023RW101)。
总材山、关辅天灾与
后突厥汗国的建立:
以王仲玄、赵惠满墓志为中心
李锦绣 张慧芬
【摘 要】以《王仲玄墓志》《赵惠满墓志》为中心,探讨骨咄禄复兴突厥汗国早期的地利、天时因素。根据《王仲玄墓志》,可以确定总材山在突厥第一次反叛中已具有重要地位,第三次反叛时骨咄禄“保总材山”,占据了复兴突厥汗国的地利优势。骨咄禄起兵后,唐对其采取了消极防御政策,这固然有西域政局不稳、唐周易代内乱多发、武则天排斥异己残杀武将等内外原因,但也不能忽视永淳前后关辅与漠北天灾对骨咄禄坐大的影响。永淳元年关辅等地区的天灾,削弱了唐反击骨咄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由骨咄禄在总材山与黑沙城发展势力;而之后的漠北三年大旱,为突厥进入于都斤山、瓦解唐漠北羁縻体制提供了契机。
【关 键 词】总材山;骨咄禄;后突厥汗国;王仲玄墓志;赵惠满墓志
【作者简介】李锦绣(1965-),女,河北秦皇岛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研究方向为隋唐史、敦煌吐鲁番文书、内陆欧亚史和古代中外关系史;张慧芬(1990-),女,湖北天门人,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吐鲁番文书研究(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阳),2024.2.129~138
【基金项目】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基金项目重大课题“古代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历史文化研究(LSYZD2019013)”、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突厥问题研究(2023YZD001)”的阶段性成果。
甘肃敦煌新出魏晋十六国
镇墓文研究
魏军刚
【摘 要】2014-2015年,甘肃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新发现魏晋十六国镇墓文,对研究古代敦煌姓氏家族及基层行政组织演变问题,均具有重要价值。镇墓文记录翟氏、窦氏、钟氏、孙氏、王氏等5姓7人,补充和丰富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敦煌姓氏资料,也弥补相关家族人物活动的时代缺环。镇墓文记录曹魏、前凉、后凉时期敦煌乡里名称,不仅填补曹魏、后凉在敦煌设乡里的资料空白,也证明十六国时期敦煌乡里设置、名称沿革的延续性,还反映魏晋十六国时期敦煌乡里百姓埋葬地和组织名称的新变化,推进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敦煌乡里制的研究。
【关 键 词】魏晋十六国;敦煌镇墓文;姓氏;基层行政组织
【作者简介】魏军刚(1988-),男,甘肃省陇西县人,历史学博士,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西北出土文献研究(青海 西宁 810016)。
【原文出处】《敦煌研究》(兰州),2024.2.131~14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出土文献与十六国官制研究”(23BZS028)。
西域占卜术东传与北齐西胡化问题
谢振华
【摘 要】北魏分裂后,每逢东、西交战,邺下先行“黄黑蚁阵斗”以占胜负。黄蚁代表东魏,黑蚁代表西魏,双方展开阵斗,存活方预示胜利。这是源自西域的占卜术,龟兹、拔汗那等国皆盛行以元日斗戏占验当年丰歉,原理与邺下相同。西域占卜术的东传,隐含着西胡东迁的历史。5世纪末,嚈哒吞灭西域诸国,掀起了西胡内附的高潮;东魏建立后,高欢迁都邺城及招徕河陇边民,再次掀起西胡东迁的浪潮。东魏在晋阳侨置凉州抚慰新民,酋帅与魏末官僚化的商胡被吸纳进政权。多股西胡汇聚邺城,形成了内聚力强的胡人聚落,造就其文化优势,深刻影响了河北风俗。邺下占卜术与太原旧俗,既反映出底层社会的西胡化特征,又折射出北齐西胡化勃兴于东魏且有连续性,是衡量北齐西胡化程度的重要标尺。
【关 键 词】北齐;西域;凉州;占卜术;西胡化
【作者简介】谢振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原文出处】《西域研究》(乌鲁木齐),2024.2.33~43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地名移动视域下的北朝民族融合研究”(项目编号:22CZS01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