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大学里,看鱼龙混杂

不老的咸鱼 歧路漫 2022-10-04
鱼与龙

其实每次看“毕业5年,同学会上的差距让我哭出了声”之类的文章,内心都是颇为感慨的。

“哪需要毕业5年呢,大学一起过几年就能感受到了。”

大家的差距本来就是很大的,我们不过是都被学校这个池子盖住了罢了

有的人一直是龙,有的人生来是鱼。

无非是毕业几年后,各自原本的人生才浮出了水面罢了。

有几件事情印象一直很深。

有一次和自己的初恋聊天聊到应对别人借钱的话题,初恋说

“我有一个小学时的闺蜜,很久没有联系了。前不久突然找我借钱,借了三千八,说是去还信用卡。我当时也没多想就借了,前几天她请我去吃饭,那顿饭就又花了一千多。”

后面的内容我已经记不太清,因为当时听到那里的我就已经被惊得有些难以自持。

单纯想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我要是要找人借三千八,会有谁会那么潇洒的直接借呢?我认识的好朋友里面,是不是基本都是哪怕愿意,也没有那么容易呢?

而初恋面对一个许久没有联系的人就可以没多想就借,而答谢她的宴请一千多块讲起来也是轻描淡写。

只能说在我初恋看来,这些都是很稀疏平常的事情,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


其实在个人看来,借钱是比花钱更考验一个人对待财富的“心理余量”的。

有的人月光,一个月花几万也是见过的。

但是对于借钱,他们的心理账户明显是不够的——我自己都还不够花呢,怎么借你?

而我扪心自问,要是别人找我借三千八,我估计是立马劝人家去找别的大佬的。

确实是有心无力,爱莫能助。


而另外一个故事则更像是“北京折叠”的小片段了。

很多人在大学里都面临各种消费的诱惑,觉得钱不够花是常态。

有的同学不好意思去找家里要钱,就自己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兼职。

认识的某个老哥直接去麦当劳打工,一小时好像是十几块钱,据说累得要死,然后辛辛苦苦打了一个月,把各种课余时间用上去,赚了一两千?

而我偶然跟一位白富美聊天时,聊到兼职的话题。

白富美眨着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

“为什么要赚钱赚得这么辛苦,还只有这么一点点收入啊?”

我好奇的问起白富美想要花钱的时候怎么赚。

“我教邻居家的小孩吹笛子,一小时就一千了啊,周六日一天两个小时,就已经是四千了啊”

我当时同样是惊到,为自己的见识短浅感到羞愧不已。

穷文富武贵艺术,果真如此。

转念一想,这位白富美在当初自己学笛子的时候,投入的,又何尝不是几十万起步呢?


还有一次跟人文学院的一位同学聊天,那位同学都忍不住调侃某些中医专业的同学那种迷之自信。

“一听说你是来自人文学院的,那种轻蔑的神色,就根本懒得掩盖了。好像自己学的是中医专业,就很了不起一样。”

“却有没有想过,很多人文学院的同学,单纯是不想吃那个苦,或者说,不用吃那个苦,只需要来拿一个学位,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回家里的公司或者医院上班了呢?”

“其实你真去看我们专业里面很多人的家庭背景,都是很好的。可能学中医的大多数家里都是小康或者中产啥的,觉得学一门技术最重要,最起码不会阶层滑落。但是有没有想过,对于某些阶层,某些家庭来说,孩子努不努力,专业是不是双一流,根本就毫无关系呢?

当时就听得唏嘘不已,这可能也是单一评价维度下带来的短视吧。

可能一些好专业的同学,认为自己是高考高分或者自主招生进入的这一个专业,就充满了优越感。

但是却不知道,可能某些在自己看来是划水专业,凑数专业的,在里面坐着的,有可能是自己未来的老板,上级,甚至是甲方,是金主爸爸。

跟某个临床医学院的学长聊天,跟人家问起是怎么把自己那些高溢价的东西卖出去的,学长支支吾吾,最后还是老老实实说了几句

“我们学校最有钱的那一批人,都在人文学院和管理学院。”

“反倒是中医相关专业的,其实大多都没有多有钱”

“所以设计产品的时候,主要是参考那些非中医专业同学的意见,至于中医专业的同学,就主要是负责文献方面的工作。”

一直觉得拎得清自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当初跟一个学姐聊天,学姐苦哈哈的要二战考研觉得心态要崩了各种各样的,然后我当时好奇的问

“你怎么不和舍友一起呢?”

“妈的,一说就来气。”

“我的那几个舍友,个个都是富婆。”

“平时大家一起玩还没觉得,一到毕业,好家伙,家里在北京三套房的,找了一个同样三套房的直接结婚,现在环游世界去了;

家里开药厂的,一毕业就回家上班了;

最后最后,自己老爸就是硕导的,开开心心去老爸的旧相识那里去读研了;

就我这个最惨的,没考上研,也没有班上。再不努力读书,搞不好就要被抓去嫁人了。



梦与幻

有时跟学弟聊天,也总是互相感慨

“其实你说我们这些从地方千里迢迢跑到北京来上大学的,哪个不是为了奔个好点的前程呢?但是真的满眼望去,大多是成为了新鲜的韭菜,廉价的牛马,为了一丝微不足道的希望任劳任怨的干电池。

“真要说鱼化为龙的,说来说去也都是那几个。”

别的不说,你就说你能接触到的北中医任何一个老师,北中医附属医院里面的任何一个医生,除开关系户,哪个不是当年的卷王?哪个不是把诸多同龄人甩在身后才得到的机会?可是你看你身边的那些老师,又有多少个你真的觉得很幸福很让你羡慕和向往的呢?

其实自己对于中医专业的“背叛”,也是从大二时的一次惊醒开始的。

那时我看了许多社会上青年中医的真实生存境况,也去跟不少学院里走出来的体制内的医生聊了不少。

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梦中的自己在北中医里,过得随波逐流的生活。很快到了大四大五,开始跟身边人一样努力考研。

在运气加成下,顺利考到了某个专硕。

于是三年边摸鱼边打杂的规培,跟所有的研究生一样写了学术垃圾费尽心思发表之后顺利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规培证。

接着跟所有人一样,发简历,找关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个中医院的中医临床医生的工作。

又是当牛做马了几年,混成了主治。

在主治的任上,天天跟患者说话说得口干舌燥,一坐就是大半天,几年下来颈椎腰椎处处感觉不好,只能多去推拿科寻求同事的友情救援。

无偿加班是常态。

然后看着自己每个月拿到手的,微薄的收入

再看着当年的同学纷纷晒娃,晒房晒车,而自己穷得叮当响,连去相亲的报名费,都觉得贵的离谱。

每天呆在诊室里面,没事的时候看着手机,自顾自的出神。

“我怎么就成了这样的人呢?”

每天像程序自动运行徒然的耗电,吃的是工业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外卖,睡的是窄小的合租房里的一张小床,做的是重复性的工作,每天都有看不完的病人,开不完的药,计算不完的指标,为了考职称又丝毫不敢放松,下班了照样得看书做题。”

“父母觉得我读了那么多年书,一定能赚很多钱,怎么到了现在,连个首付都出不起呢?”

“呆在这个大城市里面,可是这个城市的繁华和我基本没什么关系。”

“好的饭店我没有一家吃得起,好的活动没有精力去参加。每次放假累得要死只想多睡一会。”

说真的,当时是直接从梦中惊醒的。

那个梦境实在是过于真实,以至于醒来时一身冷汗,真怕自己睁开眼看到的真是那个逼仄的合租小屋,还有挂在衣柜上的,垂头丧气的白大褂。

还好,醒来还是在大学的宿舍。

那一刻的感觉无异于重生穿越。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不再乐于跟周围人一样。

对很多学院派的说教,不以为然。

对很多人的醉生梦死,冷眼旁观。

“每个人都是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的。”

我不再随波逐流,而是积极的去关注起,自己所希望得到的东西。

有一些人的梦境是对未来的预演,有一些人的梦境是对现实缺憾的满足。

无论是哪个,都祝愿我们的梦境多一些美好,少一些惊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