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把事情做得很漂亮的人(一)

不老的咸鱼 歧路漫 2022-10-04
不出意料,昨天那篇《在大学里,看鱼龙混杂》发出去后,果然是有人表示接受不了。

“破防了”

“被剧透自己接下来的几年了”

当然也有来自马院的研究生学长的肯定

“不仅是中医专业,更是我们大部分小镇做题家毕业前的猛然觉醒,写的很好”

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想起一句诗

“今日长歌来别汝,悲喜从此各西东。”

其实我们都只是在大学里萍水相逢,很少有机会真的一起交流一下思想,交流一下对未来的看法。

正如某部电影里的那句台词,我们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直到有一天永远失去对方。

我和绝大多数的读者,大概率在之后的人生里,是不会有太多交集的。

所以都是随缘。大家在各自的道路上奋力前进,偶然遇到了,就点点头,互相鼓励一下,随后各奔前程就好。

当然也会有一些积极把握机会的读者。

比如某位看完文章赶紧跑过来加好友的学弟,自我介绍完之后

“我看学长的文章感觉非常过瘾,学长写得又浅显易懂又贴近现实,非常实用,而且从中确实能感受到学长那颗真诚的心。”

“我总觉得学长肯定是会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即便现在不去创业,以后也一定会去的,希望能跟学长保持联系,以后学长有什么需要人手的时候一定响应”

我当时感动之余,也不得不佩服这位学弟的执行力和表达能力。

首先,看到文章写得好,会主动去点赞去跟作者表达感谢的本身就不多;

其次,能在三言两语之间给交流者留下足够深刻印象,积极实现自己的想法——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表达过,希望能与更多的朋友一起去探索未来更多的可能性。这位读者也是一样的,多认识一个正在探索的学长,以后就给自己多了一分可能性。而且现在是这个人还没有出什么成果,绝大多数人还都不以为意的阶段,这时候主动来链接,在这个人心中的地位肯定和之后小有所成时再来链接的要高得多。

接着,就是最重要的,来链接不是为了单纯表示感谢,表示赞赏,而是真的表示愿意一起合作,一起探索,这个是最难得的——其实大家都认识很多人,但是和绝大多数人是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也没什么可以共事的机会的。
 
彼此加了好友之后,大多就是躺在通讯录里面,可能再也不会有任何的联系。

只能说科技时代里,每个人都要习惯来去匆匆,只能有极少数人可以同行。

从这个学弟身上,又想起几个真的把事情办得很漂亮的学妹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诚意

最近加的学弟学妹比较多,很多人加了好友后就立马问

“怎么发论文比较容易?”

“怎么去选导师比较好?”

这样的问题。

我基本都是回了最直接的答案

“在那个综合发展交流群里面相关大佬很多,可以去那里面问。”

而自己其实又在反思。

“从我个人的角度,这个回答是最省力最直接最高效的”

“但是从提问者的角度,这个提问又基本等于是没有得到任何自己想要的内容。”

“人家来提问,必然是希望我能给出方向,给出相应指导,甚至于给出一些具体方案的。”

我的最高效最直接,未必是对人家最有用的。

“而从旁观者角度,这里又有两个问题。首先,这个被提问者的水平,真的够回答这些吗?嗯,起码我是真的没有太多发论文的经验和选导师的经验。其次,如果被提问者真的有可以分享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可以在微信上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吗?

个人没有亲身选导师的经验。

但是因为特别喜欢跟学长学姐乃至于社会上的医生聊天的缘故,确实也听过不少关于选导师的“八卦”,以及某些大佬弯道超车扬长避短的案例,外加听过不少研究生学长学姐对导师的或是吐槽或是感激,对于各种“坑”与“宝藏导师”确实有一些故事可以分享。

而这些东西,要么不是那么的伟光正,要么是非常个人化,真的不是在微信上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甚至于不是那么适合和一些不熟的人讲的。

而且个人在这种这种关乎个人选择的事情上面,也确实不敢轻易给上什么意见或者建议,毕竟搞不好以后人家遇到了问题有什么不满意是要抱怨的。

而之前有一个学妹也是要选导师,也是苦恼于自己认识的学长学姐太少,外加有一点点社恐,真的不敢像其他女生一样大大咧咧去群里面或者公众平台里面问有没有那个导师的研究生,同时又觉得自己确实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东西,感觉不太有勇气去找导师本人面谈。

当时她是听了她舍友对我的评价,觉得我大概可以给一些建议,而正好和我又是认识的。

于是这位社恐学妹搞出了最强的一招

“学长我比较社恐,在学校里面找你聊天比较害羞,想找你咨询问导师的事情,可能要花费你比较长的时间,我想请你吃饭,因为我不太会说话,你到时就不用管我,谢谢啦”

当时我是一脸懵逼的,这是什么操作?社恐还来请吃饭这个就确实没有见过……

当时是再三推辞的,甚至说真的社恐直接打电话或者微信提问发语音就行。(我也不太喜欢这种场合,让一个学妹请吃饭这种事情感觉也不是很好)

那个学妹却说,不行,有些事情比较重要,而且我觉得这个事情可能要占用学长你不少时间,不请你吃饭我过意不去。而且我跟人交流说话很少,正好我可以用吃东西来拖过去。

于是后来再三推辞不过,在学妹说自己已经定好了位置定好了菜不能再推辞之后还是答应了。

当然当时也是知无不言,把各种这些年见过的听过的神仙操作全部讲了一遍,详细了解了这个学妹的个人想法和一些其他方面的意见,综合起来去制定了方案,中途咨询了一些自己认识的相关人员,确定了不少细节,随后也调出了一些自己之前的记录,甚至联系上了一位那位导师的学生,收集了更多的信息。

后来一看,居然花了将近四个小时。

学妹后来顺利完成了和心怡导师签约的任务,再次表达感谢。

而个人复盘,请人吃饭可能花个几十或者一百多,但是有可能可以让别人动用自己所有的经验和阅历以及相应的社会人际咨询,提供了一对一的专业服务,了解你更多的具体情况,更好的有的放矢,而且因为是私下两个人当面交流,很多不能公开讲的操作也可以分享,还可以帮你完善细节,这样来算其实远比自己跑东跑西去收集信息划算得多。

而且很多时候圈内人互相认识,能够从一个人身上打开突破口,就能跟一整个圈子的人建立联系,远比自己挨个去私戳要高效得多。

而其实个人感触最深的是学妹那句

“有些事情比较重要,还是当面说比较好。”

一个社恐的人,知道某些事情重要,也知道得克服心理障碍,自己一定要在现场,一定要和对方面对面交流,确保不会有太多信息的遗漏,也在自己有疑惑的时候可以赶紧提。

甚至事后自己想想

如果是真的微信发语音提问,我会不会说那么多?大概率是不会的。可能也就是说上几句最正确的内容,让人家自己去找。

而如果是打电话呢?因为不知道对面的反应,我很可能还是会有所保留,不敢全说的。

而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其实是这个学妹展现出了难得的诚意。

可能很多人都会说“事成了我请你吃饭。”

但是像这个学妹这样,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件事情很重要,而且很可能要花费被咨询者不少时间,一定要有所表示的,可能不是那么多。

而表现自己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以及对被咨询者的诚意的方法,可能在很多其他人那里,是用发红包的形式。

但是学校里面,给一个学长(学姐)发红包先不说合不合适,那个学长(学姐)会不会收也是一个大问题。

学校里面大家都是比较单纯善良的。我遇到的学长学姐,基本都是不求回报的在帮助学弟学妹们。

而很多人帮助了他人之后,看到其他人给自己发红包其实是不怎么开心的

感觉自己是出于情分帮你,你却拿这样生分的举动来回应。

所以一直也觉得如何跟别人表达自己的感谢也是一门学问。

之前也听过一个创业者讲过一个故事。

当时他有一个问题要去咨询某个专家,那个专家明码标价,咨询费5000一次。

人家作为普通创业者,本来是不想出这个咨询费的,想着要不换个方式,比如通过双方的共同好友约人家吃个饭,在饭桌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结果那个共同好友听了之后,跟他说了一句话。

“你有没有想过,人家标明咨询费,为的就是把那些不重要的问题都挡掉呢?”

他当时猛然醒悟,给别人咨询费看似是给别人付费,实则是在给自己付费,是你自己觉得自己的问题价值多少。

他说他想起之前有一个朋友去找一个形象设计师,对方开口就是几十万起步。而那个设计师的回答也是酷酷的

“给多少就看你觉得自己的形象价值多少了。”

从那时起,对于找别人帮忙这件事,都知道在内心要给自己的这件事情定个价。

还有一些故事,篇幅所限,明天再聊。

祝愿大家都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遇到能给自己出谋划策的人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