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人一把年纪熬不出头,有人年纪轻轻周游世界

不老的咸鱼 歧路漫 2022-11-14
昨晚去蹭了一节药膳课,老师讲的非常精彩,个人觉得收获很大。

而下课后重新想想,有两个很有意思的角度。

首先自己知道这个药膳课程也是很幸运,在《辜负与被辜负,都是因为认知》中写到一位当时对自己交流会内容并不感冒的九年制同学,那位同学我在交流会结束了之后也去添加了人家的好友,人家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些好课的相关信息,是在他的朋友圈里面才知道有这门药膳课和具体的上课时间的。

所以有时遇到一些并不支持自己的人也不必刻意躲避,放平心态,积极面对就好。

第二个角度呢?则是授课老师非常年轻,但是却隔三差五的上电视接受采访,去拍节目,去外国讲学,去和各国的学生交流,在世界各地品尝美食,与国际友人通过美食对话,甚至还能开培训班给学院创收。

从个人角度,感觉是比学校很多其他的老师生活得精彩许多,快乐许多的。

很多人年轻时都曾有环游世界的梦想,然而随着年岁增长却逐渐的接受了自己每日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

灵魂向往着万里之外的风景,肉身的生活半径却不超五百米。

几个故事,大家随便看看

(一)


曾有一次有幸遇到某位大佬的儿子。

那位大佬好像四十岁左右就已经做到了国内某个学科的一把手,说一不二,睥睨天下。

于是带着崇拜,询问那个靓仔一些问题。

靓仔倒也不避讳,说了几句比较有意思的。

“其实我爸当年从美国回来,好几个单位都想招他。”

“我爸认真考察了一下,选择了现在这个。”

“我其实问过我爸为什么不选更有名那几个,我爸之前不告诉我,现在肯说了。”

“他当时看最有名的那几个里面,一大批老专家带着自己的学生,有的都到了徒孙了。自己一个外人,进去了不说被不被排挤,论资排辈也够自己受的。”

“而他选的那个科,科里就几个老头,带着一堆国内的小年轻。他只需要比那些小年轻厉害,等那些老人退休了,他就是老大了。”

当时听得我直呼666

所以后来看很多招聘启事的时候,确定的一个重要排除标准就是写明了“老中青人才梯队合理”的那些。

从单位角度,你们这些人不过都是零部件,要的就是每个都可以随时替换,要的就是大家最好都是标准件,每个标准件背后都有一堆备用件,这样离了谁都行。至于零部件开不开心,过得怎么样,被优化之后是不是直接丢弃,是从来不在考虑范围内的。

而从个人角度呢?你依托于集体,选择安稳的同时,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性。

往后余生,可能所有的成败荣辱都与这个单位息息相关。如果真的去了一个大家都是标准件的部门,去了一个前辈多同辈多后辈也多的部门,那么以后各种晋升压力大,同事勾心斗角,前辈各种无理剥削的吐槽,很可能也是你的生活日常了。

回到现实,那位药膳老师说自己大学的博士方向是伤寒论方向的,后来也是机缘巧合才来了药膳方向。

当时不禁感慨,这位老师要是继续呆在伤寒论方向,要想过上现在这样风光的生活,恐怕付出十倍努力也不一定啊。

用某位讲伤寒论的老前辈(已成国医大师)的经典名言就是

“三四十岁的人说伤寒?哼,饭都没吃够,瞎说些什么!”

(二)

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在这个大学生被人嫌弃太多的时代,最恐怖的事情其实不是自己菜,而是自己太普通。

菜,可以是成绩不好,也可以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

但是菜的人,如果是因为“菜得不普通”,像普通人一样混下去都有困难,于是或主动或被迫投入新方向,没准也会有意外收获。

当初白岩松搞“不会吧不会吧”惹得全网吐槽的时候,有人去扒了一下他的大学成绩和实习经历。

之前白岩松在自传里面说自己是一个比较腼腆不善言辞不太会表达的人,当时大家都还被他的光环所倾倒,真的以为他在谦虚。

但是后来白岩松光环一破,大家一想,好家伙,你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不善言辞”“比较腼腆”,那还得了。

当时中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全都去挤广播电台了——因为当时中国经济还不够发达,电视普及率不高,在全国受众最广的是广播,能当上广播主持人就基本等于全国出名了。

而白岩松是被广播刷下来的。

随后才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之后更像是被调剂去负责电视节目的,而白岩松自己想去的报社,想要写的报纸却全被否掉了。

第一次去录电视节目,白岩松还不情不愿的。

至于之后随着中国经济腾飞,电视普及率大幅上升,而白岩松也直接变成国民级的大主持人,则不得不说是个人的努力赶上历史的进程了。

现在看来,都是各种努力改变命运,都是越努力越幸运的励志故事。

但是如果当年白岩松真的如愿以偿,去录制了广播节目,去写了自己喜欢的报纸,或许他同样能成为著名媒体人,但是想要拥有今天的这种影响力,怕是很难。

毕竟,诸位读者现在可以很轻松说出很多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却未必有多少人能说出几个纸媒创作人和广播主持人。

而另外一个故事简直像段子一样。

大概七八年前,某个理工大学的工程专业,成绩好的老哥都被保研了,或者早早签了好单位了。而某位学渣补考错过了秋招,慌得一比,只能四处投简历。

而当时华为正好在招人。

无论现在华为是民族之光也好,是压榨员工的无良企业也罢,在当年,华为和任正非都还是那么的眉清目秀,都还没有成为舆论焦点。

那位学渣老哥知道自己菜,也就不敢挑肥拣瘦的,老老实实去华为上班。

而接下来的故事就非常俗套了。

在自己最光鲜最看起来前途无量的时代里,觉得三年后会更好的老哥们,一毕业就赶上了最难毕业季。那位学渣老哥看到自己当年的大佬们来给自己递简历颇有些哭笑不得。

而国企玩减员增效了,很多大佬也纷纷来华为寻求混饭吃了。

那位学渣老哥入行早,有幸爬的比较高,倒不至于作为底层零部件被优化掉。而华为中层的简历,就算失业了,去找下家也不难。

现在回过头去看,个个觉得进华为是去大厂是超好的选择。可是在那时候,华为这种民企,在大学生看来是属于第三流的去处,第一当然是福利好的外企,第二是比民企福利好的国企,第三才是民企。至于现在大家卷得趋之若鹜的公务员,则是第四等。

(三)

经常会想,个人努力和时代选择,其实很多时候是不是后者更重要一点?

毕竟要说努力,相当多的人都很努力。

之前跟一个研究员聊天,人家五十多了,快退休了,还是普通研究员。

原本以为人家会跟我讲一通伟光正的“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怎么能讲求回报”这样的主题报告,没想到人家最后的感慨是

“有的选择错了,就得用一辈子去还债。”

当时分外唏嘘,感慨万千。因为涉及一些时代故事,确实不好展开讲。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

“国家重视什么,往哪些方面去投入资源,你们就应该努力去那些方面建功立业,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

“总有一些方面,是国家心有余力不足的,是行业顾不上的。有些行业,是怎么也争取不来资源的行业。”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对于各种宣传,都着重去看一个关键指标

投了多少钱。

如果没有投入足够的钱,又是否给了足够的资源?

如果全都没有,而是通篇谈责任谈奉献谈无悔人生,那就真的需要问问自己,愿意为这些付出多少年了。

有的地方站起来,头就顶到了天花板;

也有的地方,走两步就是一个电梯。

能去哪,能看到哪,看各自的运气与机缘。

君本非好战,奈何登前途。

在世如行路,临别莫踌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