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间中医之路:手诊给人带来的命运腾飞

不老的咸鱼 歧路漫 2022-10-04
10月1号晚上写完探访民间中医的第一篇,心里格外不满意。但是已经23点55分了,为了不要欠更,还是发送了。
知道有的读者可能会吐槽,又没有人逼你,好好整理,等有时间了好好整理,好好复盘,写多些干货,这才对得起读者嘛。
个人的想法则是,对一个人决心的检验,绝不是看他在资源充足,顺风顺水的时候看他做得多好,而是看他没什么资源的时候,能坚持做到哪一步。
我昨晚在手诊疗法刘前辈的家里,和两位手诊疗法的老师,刘老师和马老师聊了很多东西,从手诊的优势病种和适用范围,再到传承与推广问题,聊到九点多。
再去看一下同学们回校的情况,收集一下大家的活动反馈等,断断续续敲一会字然后回几句微信,等到要写认真文章了,基本已经晚上10点50了。而当时自己刚写完开头,500字不到。
在群里面不禁表达了自己今天恐怕要拖更的担心。某位群友也说,适当休息有利于灵感的迸发。
我倒没有说怕读者失望。
我还是觉得一定要凑一篇出来,无论水平高低。
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挑战。
允许自己放弃一次,基本就是允许自己放弃无数次。
正如这一次国庆的分享交流会,听完四位老师的分享,我也能感受到,有没有这种挑战自己的精神,是决定一个人是成为民间高手,还是成为民间混子的重要因素。
10月2号,自己的文章写到晚上11点55分,审核了之后,居然失败了。
提示内容违规,老老实实修改一遍再发出来,就占用3号的推送机会了。
干脆就把10月3号的内容,一起发送。
今天的次条,不是广告。
好,现在开始民间中医交流会正式复盘的第一期
(一)学习与应用

大家都会感慨疫情耽误了很多事情。
也都会感慨中医难学,学了好几年啥病都治不好。
但是有一个从来没学过医的,已经退休的大妈,仅用了两年,就掌握了一门可以治病救人的技术。
还治好了很多人,名气传到可以给北大教授和体制内的有一定级别的官员以及民间富豪调理身体,能够用自己的技术让一大群专家学者对民间中医刮目相看。
你要说人家无证行医,谁说自己是去做医生?
人家是去给人按按手而已!
无非是按完了之后,身体功能就改善了,有高血糖的血糖就降下来了,有哮喘的就好几天都不再发作,长期头痛的立马就不痛了。
甚至还有个最好玩的,某位富豪的老婆,邀请这位知心大姐去家里聊天,顺便让她看看家里那口子。
这位老师看了看这位富豪饱食肥甘厚味之后的肥大的双手,再推了推大小鱼际,心中明镜似的。
这个人,外面肯定乱。
真要说起来,性功能肯定不行了。
掏虚了身子呗。
也不说什么,就说按摩按摩。
按完手告辞。
第二天,那位富豪的老婆再次邀请这位知心大姐去做客,态度之诚恳,语气之坚决,让这位老师都有点吃惊。
一到人家家里,富豪满脸堆笑,说了自己自从昨天被按完手,哪哪都舒服。
富豪老婆笑而不语。
富豪说,只要能调好,多少钱都不是事儿。
这位老师说,我给你按八次。生意人嘛,八比较吉利。钱不多说。
但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就是在那方面。
我比你大几岁,你就当是一个大姐在和你说话。
你手上生殖系统那块反射区,一按就是个男根的形状。过用了啊!
要注意节制一点!
富豪忙不迭的点头,一定一定。
后来富豪老婆说,自己肝郁气滞,就是因为这个混账东西在外面乱搞,那方面不行了。
而那天按完之后,第二天就见到了久违的“陈伯”。
这位老师,就是手诊“傻瓜十三推”的宣传者和践行者,马青老师。

傻瓜十三推

我其实一开始整天叫人家前辈。
马老师说,我是山东人。
我们不兴叫前辈,基本管人叫老师。
我也是忙不迭点头,好的好的。
马老师几年前退休后,为了给家人调理身体,从19年开始学手诊,赶上疫情,也是体验了一把网课生活。
马老师自己知道学这些技术必须得练。
疫情一有缓解,立马跑出去抓着公园里面的老头老太太看手。
据说即便是在这动不动被疫情困在家的不到三年里,照样看了几万只手。
疫情期间还和自己的老师一道,建了三百多个手诊交流群。推广手诊防治某个流行疫病(大家都懂,写了就要被和谐)。在国际华人群体里面引起轰动。
据说加拿大,美国人很实际,让按手就按,按完发现真的能起效果,就大力宣传;反而是华人群体,见到中医两个字,有很多人不太相信,直到某个滞留在日本的华侨,得了阳性,有了一些症状,得去急诊。当时日本的医疗系统已经快被击穿崩溃了,预约急诊都得一个多星期了。
那个人没办法,看到有人在转这个预防新官的手部推拿手法,就死马当活马医,每天自己推。
结果到了后面,症状消失了。感觉也不用再去急诊了,高兴的不得了,到处宣传。
那个人激动的把自己的经历到处宣传,于是形成第二次破圈宣传,迅速的在华侨群体中也扩散开来。




马老师说,出不去门,就在群里面看大家发的图。各种病人的手都有,糖尿病啊,白血病啊啥都有,你就一张张看,对照人家的病情描述仔细去人家的手上找。
同时对于真要想学习的人,疫情的影响也可以是正面影响。
因为疫情,很多明师才开始线上授课。
一个身在北京的大妈,可以在电脑前,听到济南的高手授课。
也是因为疫情,天南海北的学习者,在线上进行了更多场高质量的分享交流会。
疫情耽误了很多东西,但是并没有耽误真正想学的人学到真东西。

(二)交流与展现

这次活动的举办,离不开刘秉怀老师的大力支持,提供了让我们很满意的场地,也帮忙邀请了其他几位民间高手。
(我们就是在这个地方围坐着交流,还是很有氛围的)
刘老师今年都才30出头,要是放在体制内,是不是还被人称小刘,整天被使唤去干杂活的阶段?
哪怕真去出诊,估计也是被当成晚辈,要在上级医生面前老实夹紧尾巴做人的存在。
然而刘老师自己去特诊部,一次的诊费是一千。
刘老师说,其实很便宜。
因为自己手诊,不打针不吃药。
当场见效。
很多人去三甲医院,虽然有医保,但是不起效,前前后后算下来花的钱更多。
我曾好奇的问过刘老师怎么这么年轻就能去北京饭店特诊部

刘老师说,因为自己经常去参加各种民间中医的交流活动。
其实很多卫健委的领导,是真的会去看这些民间中医的活动的。
越是高级的领导,越是一身健康关系国家安危。
给领导们提供高质量的中医服务,是无数卫生部门领导的当头大事。
不看广告看疗效。
真到了体制内官员的眼里,什么噱头都不顶用了。
就看你治病,看得好不好,治的快不快。
他也就是在某次民间大会上展示了自己的医术,然后被某位领导相中的。
而他讲了另外一个故事,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在一次国学大会上,聚集了很多传统文化爱好者,其中有不少民间中医。
这时正好活动举办地的房主,说自己7年前从3米高的大棚摔下来,脚踝骨折了,虽然当时做了手术,骨头修好了,但是落下了小腿疼的后遗症,影响到了自己的站立和行走,已经好几年了。求遍了各地的医生,并没有什么效果。
听到这样的话,在场的无数民间中医跃跃欲试。只会开方的这时只好先站在一边。
而能上手的各位民间中医纷纷上手,扎针的,拔罐的,推拿的,砭石的,轮番上阵。还有用气功的。
各种江湖大招,让人眼花缭乱。
而这位患者当时据说腿都被打肿了。
还是没什么改善。
很多民间中医脸上都挂不住。
当然民间总不缺乏“要是我来就好了”的人物。
很多人还想再扎再推,这个患者已经怕了。
刘老师当时太过于年轻,估计才二十多岁,放在那里别人估计以为是来参观学习的。
刘老师看了看患者被一通摧残后的惨状。
算了,我来给你按按手吧,不痛的。
患者将信将疑,但是说只按手,又不痛,还是给了刘老师一个机会。
就按手,按了几分钟,患者就感觉不怎么疼了。
不管其他民间中医怎么议论,认为功劳该怎么划分。
患者当晚静悄悄的把刘老师叫到别墅里。
希望刘老师能帮忙多看几次。
刘老师说自己当时也没有找到在北京固定住的地方,还是得去比较远的地方住,因此只能间隔的来给这个患者治。
当然,手疗也不能天天做,隔一段时间正好。
后来做多了两三次就彻底治愈了。
这位患者原先是地产商,可能真不缺房子。
于是刘老师在“长安居,大不易”的北京城顺利的住到了我觉得可能很多人奋斗一辈子都住不上的好位置好房子。
扼杀了无数人梦想的房子问题,居然能以这样的形式解决,当真有如爽文了。
个人听故事比较喜欢结合自身,可能别的中医学子听这样的故事,是激动于,啊,只要有本事,总会出头的
我想的是,刘老师这么年轻,就知道要去参加各种民间中医的大会。
只有去这些地方,自己才能有看见别人的机会,也才有被人看见的机会。
像刘老师这样年轻而有水平的中医师还有没有?必然是有的。
但是像刘老师这样这么年轻能够在层次那么高的平台出诊的,估计不多。
五星级饭店很多。但是以北京命名的饭店只此一家。
中医特诊部国际部很多,但是真的负责给外国政要提供医疗服务的就那么几家。
有些地方的中医门诊部来个部级领导,就得隆重欢迎,高调宣传,把领导莅临指导的巨幅照片放在诊室中央,恨不得后面的患者每个人都知道这位领导来过。
而刘老师则是,轻描淡写上一句,上班路不好走,总是被封路。
因为国家领导人在这块。
感觉要是自己哪天能说这样的话,大概率也是可以坦然接受晚辈的一声“大佬”了。
同时无论大家怎么看中药材的质量影不影响疗效,影响多少,总之中国最好的中药材并不是出口的。
而是特供中央的。
至于哪些人能见到特供的药材,哪些人能服用这些特供的药材,就不必多说了。
而如果一个人真有本事,虽然传统文化总是鼓励大家低调,藏锋。
但我个人一直是那个观点,酒香也怕巷子深。
因为现在遍地都是酒。
甚至于很多流行的酒照样很香。
我不敢保证刘老师是我见过所有中医师里面最优秀的。
但是确实是我最羡慕的。
凭本事吃饭,又能凭本事吸引到贵人。
最后贵人给了机会和平台,自己也真的能接得住。

一个退休的山东大妈,一个没什么家庭背景,也没有考上名校的河北青年。
靠着手诊技术,都过上了让很多人羡慕的生活。
也许成就他们的,更多是他们的品质,比如吃苦耐劳的精神,刻苦钻研的踏实,乐于助人的善良,等等等等。
但是真的是相信选择大于努力的。
马青老师接触的大爷大妈,也都是经历过无数时代的风风雨雨的,同样是拥有无数的优良品质。
但是他们发挥余热的选择,跟掌握了手诊技术的马青老师相比还是不一样的。
甚至于在有些老人日常生活只能靠退休金,为了省些公交钱不惜造假去给自己做残疾人证时,马青老师能大大咧咧的说,我就是山东的户口,我也不在乎北京户口的福利了。反正靠自己也能过得很好。
只要身体健康,啥都没关系。
而刘老师呢?在无数同龄人可能被房贷困得焦头烂额无暇追求梦想的时候,他能专心的去追求自己的事业。
我也相信,刘老师的成就,绝不止于北京饭店特诊部。
期待每一个中医学子,都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自己赢得自由
可能年轻时最宝贵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是不想做什么,就有不做什么的底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