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一起见证

宏粒子 漫游虫洞 2022-11-25

愿书房越来越好,像灯塔一样照亮大家前行的路

1


就从书中的这个结局说起。四十年后,2062年,一群不再年轻的朋友再次翻开这本已泛黄的书籍时,会不会感慨曾经自己的选择。四十年,又将近两代人,有许多东西远比财富更重要,值得去回忆感叹。但是就像书房里老唐一直在讲的:人生的所有努力,就是让自己有的选。财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书房里待久的朋友,会发现这本书前173页几乎没有“新意”,但却是将股票市场底层理论,老唐独创估值法,以及实盘多年案例思考展示,进行系统性阐述最完整的一次。根据冰山理论,可以想象能给广大读者呈现出如此思考深入,逻辑清晰,实盘闭环的完整体系的书籍,作者需要有多么大的知识储备。虽说求学阶段一共读了十八年,但是我自认为2017年底进入书房后,对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巨大的,所以一直在心里认为在这,又读了一个实战学历,以老唐为导师。随着书房的影响越来越大,有很多新来的朋友,难免会有一些朋友理解不深:不就是买个股票赚钱吗,说那么多有什么用,我就是来看实盘的。没错,就是赚点钱,说到底没什么高大上的。但是,没经历过一轮牛熊周期,没经历过拿着自己大部分财富,在市场先生疯狂起来时,体验感受那种随风飘摇,切莫过于自信。相信我,到那时,真正可以从思想上,心理上保护你的财富,缓解你的压力的人只有你自己。谁也没办法,包括老唐,大家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所以,我把曾经在微信小圈子里发过的一点体会《抄作业有感》附在后面,供大家参考。今天就接着当年的感悟,结合价投二,再写一写,权当让朋友们帮我检验下,这一年多来有没有进步,嘿嘿


一本书就能真正彻底改变你吗?

别傻了,谁没读过几本经典,《证券分析》,《聪明投资者》出版了那么久,巴菲特嘚吧嘚吧半个多世纪,看过、听过的人数以亿计,为什么走价值投资道路的仍然是少数呢?价投系列有什么特别魔力吗?

恰巧,我记得在前段时间有人问唐师:同样经历了大萧条,为什么大家都在学习、研究格雷厄姆,而较少研究当时就在一直走选择优势成长企业的菲利普费雪?老唐答的是(记不清原话了,大意是):费雪并没有展示完整的投资记录,且展示理念的相关叙述也是少之又少,不好学。

同样道理,价值投资的书籍市场上汗牛充栋,仅老唐认可并在书房里推荐的书籍也有几十本之多。但是没有一本有价投系列这样长达数年的实时、实盘、逻辑体系清晰、作者以身家投入来演示验证的书。当然,也可能是我没有读到,如果确实还有此类大神存在,请大家帮忙推荐。

这就是这本书最大与众不同之处,也最为有价值的一点。为什么呢?实操加持的价投系列丛书,会给额外给读者带来什么价值呢?

最重要的第一课,好学吗?

(价投二第一篇)

巴菲特在信中曾经写过,投资专业的学生只需要学习两门课程就够了:“如何给公司估值”和“如何面对市价波动”。当然,商学院和学术界是不会同意我这种观点的。

老唐也经常在书房里念叨,正确面对市场先生是投资者要面对的第一课,解决的是赚不赚的问题,如何给公司估值解决的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相对而言,第一课更为关键。

书中第一篇阐述的就是这最重要的一课。至今还依稀记得当时在书房里第一次看到关于“股”“票”文章《股票的本质》时的震撼(毕竟在此之前,股票在我眼里基本相当于毒品),也体会到了巴菲特说的:我没见过慢慢接受价值投资理论的人,要么一秒接受,要么永远接受不了。

后来也好心给朋友们推荐书房以及老唐的书,结果确如老巴所说,这些不乏清华、北大以及其他985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但就是有人对此没什么触动。甚至于有个很亲密的朋友,在经过多次推荐后,我很想知道他为什么不相信,结果答复是:我信啊,但是我要有很大的资金量,我肯定按这个来,现在还是算了吧。实在是尴尬不已。

从此不再主动和亲友聊起投资,即便他人说起,当听到不是这个路线时,也便不再接话。况且,股市中价值投资只是赚钱的充分条件,多彩的人生何必处处相同。

书中第6-7页这个小故事我自认为就是第一篇的灵魂,让可以接受的人瞬间就明白价值投资的理念。


然而,此时的相信与接受,不代表彼时不会动摇,尤其当市场先生癫狂起来之时。这里给大家推荐书房里特别精彩的一篇文章《虎年开篇闲聊》,其中将佛经中关于渐悟VS顿悟,显宗VS密宗关联到投资体系之中。

书房的体系与实战一切都是明牌,且几经锤炼,典型的显宗派,与网络上的很多神秘大V的秘而不宣“密宗派”区分明显,你愿意选择信哪个呢?书房在市场大起大落时,老唐经常码文帮助朋友们解决曾经以为自己懂了,会了,但实为“听时似悟,对境生迷”的问题。

朋友们都能感受到,每当各种宏观,ZC,消息等等“恐惧”漫天飞时,书房便是熬汤最频繁的时刻,这种对杂音“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坚定了书中第一课的理念,帮助大家深刻理解,提供了实时帮助。这是极为重要的!

说句题外话,关于金刚经的那段文章,竟然是老唐一时兴起,口述发上来的录音,不得不佩服知识储量太丰富了!

估值就是比较,估的是股的值!(价投二第二篇)

第一课过关了,才轮到估值。

All cash is equal !这就是估值的全部。

对着红红绿绿的屏幕,有些朋友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在记录赚了多少,亏了多少。这当然没错,毕竟,无论说的多天花乱坠,最后都是要老老实实体现在账户里的数字上,何况老唐也在记录嘛!

不过,老唐已经练就金刚铁布衫,作为初学者的我们,还是需要多保持一份定力,这里有一段老唐总结的巴神“透视盈余”大法,从这个视角多看看,更容易坚定理念。

书中第137-138页,“估值:简单说就是比较”,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选择自己最高收益的产品,就是估值,就是投资。书房拾遗中也有一段书中没有的描述,我认为更直接。新朋友,当你读完本书的那一刻,你的机会成本就已经提升到了宽指指数基金的收益率了,这就是学习获得的财富,朋友们,莫辜负:四部唐书,万两黄金,九年实盘,三载一倍。嘿嘿

如何提高自己机会成本?(价投二第三篇)


书中第三部分的每个案例在书房我都读过不止一遍,个个精彩,体会老唐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分析各种类型企业。

且所有白酒、分众、腾讯等企业,我也都拿着财报跟着书房一点点拱。但不得不承认,离开了书房这个拐棍,我自认为,自己比之前描述自己分析企业时“老虎吃天”的那种状态,并没有强太多。所以,读后感这个部分写成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机会成本”,而非针对具体精彩案例心得体会。

回到在本文开始的那个截图,账户上每提高一个点的收益率,拉长来看,都会有巨大的收益差异。老唐常说这个收益差便是奖学金。

同时,也强调了取得平均水平之上的每一点进步,都需要巨大的努力。这并没有夸张,且不论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不少折戟沙场的大V,单说有着共同理念的书房门徒,不少令人佩服,且在财报解读与企业分析方面有着独到之处的学霸,依然很少敢于破除“唐圈”。足以证明个股企业分析这条路确实艰难

很难,但不应该成为不去努力的理由,大家聚在书房里,跟着老唐--这个毫无保留的,分享自己所有观点,思路,真诚得不真实的胖子一起前行,是一种幸运。路虽远,行则将至。毕竟,你去看,书房实盘和沪深300对比,差距太大了,这可是真金白银的差异。

记得书房里偶尔会有资本不多的年轻人问老唐,几万块能不能实现财务自由,老唐答:先不要在书房里泡了,努力工作涨工资更适合现在的你。

有点残酷,但除了富二代和拆二代,每个人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机会成本不断在变化,就和估值一样,我们需要不停的去比较,去努力。

在这,再推荐书房中另一篇文章《财富的两个要点》,里面有年少的小唐的“攒钱”日记,看看老唐的财富观,读读老唐的奋斗史。

读书,更要读老唐

除了工作,我自己并不常码字,偶尔心血来潮会写点东西,看老唐还有书房很多朋友在公号中写的文字优美,逻辑清晰的文章,很是羡慕。

而自己写的东西经常颠三倒四,忽左忽右,导致隔段时间再看自己写的东西,就觉得写的太差,便更没了动力。

不过一年前写的这一段是个例外,现在自己看起来还是很不错,就也引用一下,嘿嘿

价投系列展示了完整的财富体系,而书房更展示老唐达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就是为什么要读书要读老唐。互联网时代,每条信息都会有痕迹,大家都几乎在“裸奔”,影响力更大,在网上混更久,也爱分享的老唐,夸张点说几乎像一个透明人。老唐经常说自己一贯奉行的分享原则:展示自己是如何思考,自己是如何去做,而非强加于他人。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读者是陌生人,也不仅仅是因为书房经常会来一些脑子不太灵光的喷子。老唐在和大家讨论时谈到,培养孩子,与家人沟通时他仍然保持这个观点。下面我来试试说下我读到的老唐。

# 阅读一切,日拱一卒

书房近百万字的原创,五年出版了四本新书,老唐自诩为无业闲人一个,但实际上展现出的效率惊人。有书房朋友调侃,读书速度都赶不上老唐写书速度。以至于在刚进书房的时候,我一直怀疑书房是一个团队在运营。

在后院愈加能体会到,老唐读书思考,吸取知识的速度太疯狂。不禁感慨优秀真的是一种习惯,没有几十年的阅读思考,几千本书的积累和储备,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原创文章,思考出完整的投资体系。

看看几年前的《年报浅印象》和近两年的企业财报点杀,老唐读财报像读故事会一样,几天就出一篇企业分析文章,福寿园,美的格力,海螺水泥等等,先不说最终结论对与不对,任何一篇都足以成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一篇论文,高质量高效率。

经常有朋友在书房里问,财报看不懂怎么办?看书太慢怎么办?学历不高,或者年龄大了,还能学吗?等等,老唐都会用“日拱一卒”这句话鼓励大家。但我慢慢发现,都在日拱一卒的努力,我却越拱离老唐越远了

就像芒格说的:“每天晚上睡觉前,比早上聪明一点点”一样,老唐的日拱一卒,可不是每天只学习一点点。我有点印象,书房里老唐偶尔的只言片语中提到过,没关公司前,每天几乎都是两点后睡觉,做项目也经常搞通宵。

 我有时候在想,老唐拱的可能是国际象棋里的卒,到底了就可以变身。我拱的可能是中国象棋里的卒,六步就躺平了。开个小玩笑,因此自己也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误解而懈怠。

也举个自己一点进步的小例子,认可“股”模式的道路并不难,之后便是避开恶龙。拿着自己所学的屠虫之术下地干活了。

在几年前拿着手财啃财报时,当看到财报有编写错误时,先是会怀疑自己,毕竟菜鸟嘛,然后还跑到后院去发文求助,确认是财报问题后,还在心里批评这么严肃的财报,竟然可以写错!但当完完整整读了几十份财报后,才发现公司财报中出现问题绝非稀有之事,也就见怪不怪了。

# 财富是思考的副产品


老唐说他在股市里面所有的财富都是阅读思考获得的,阅读和思考到底能不能带来财富?如何思考呢?

独立思考

见如下书房中的股东大会陪读、老唐在拾遗中回复摘录:
  • 巴菲特强调不需要超人的智商,但是必须要独立思考;

  • 芒格将需要性格既耐心,又乐观,甚至说可能主要是遗传的,后天也可以培养;

  • 芒格的合伙人李录,在谈什么人适合投资时谈到了一个品性的词,大概意思也是天性;

  • 段总说投资和开公司一样,他之前非常成功的干了20多年企业;

    总结下来,都认同投资这事“很简单,并不容易”。看到这些大佬讲的,或多或少会感觉有点气馁。

    如果按巴神独立思考评判,可能书房中的你我,多抄、少抄、大抄、小抄的各位,都不是合格的投资人,甚至是十分危险的(参考去年芒格买阿里巴巴的案例)好在,不同于高高在上,侃侃而谈的大神们。书房里,老唐毫无保留的,展示了所有他投入几乎全部身家的企业的全部案例的全部细节,我们不妨按照芒格和老唐如下的观点来“独立思考”。

          芒格说:如果我要拥有一种观点,如果我不能够比全世界最聪明、最有能力、最有资格反驳这个观点的人更能够证否自己,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

书房里这七八家企业,拿起你手中的红皮手财和企业财报,对照着老唐分析的各处细节,开始反驳吧!而且你还有书房里这么多朋友一起研究呢,还有各路大喷子呢,找些有技术含量的看看喷的对不对。全都驳不了,那就接受吧!如此,看懂老唐看懂的一个或者几个,也就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能力圈,才能真正属于自己,路才走的稳,走得远同时,不要停止阅读与思考,继续去沿着边界向外拱,借用《三体》里一句话“在那以前要多想”,在你下牌桌以前,要不停的思考。在摘录上面的截图时,也看到这段文字,不禁为老唐感觉不公,为这些喷子感到遗憾。老唐自嘲自己是“话痨”,但是若没有爱帮助大家,爱真诚分享的热心肠,为什么费心费力的搞点杀啊?写出来为什么要免费分享给大家?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是但凡有点换位思考的心,也能想象虽然老唐自称“好奇少年”,那也仍然是位年到半百,血压也有点高的老大哥了吧,你身边有这样一位能力强,还愿意把他赚钱的看家本领免费分享的兄长,难道不懂得要稍微尊重些吗

换位思考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老唐分享的这句老话了,“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大家每个人都知道与身边人相处时要换位思考,也都会自然而然的应用。

我认为这也是一个投资者,在研究企业时的非常关键的思考方式。毕竟大家很多人工作也仅仅是负责一小块,并没有实际的商业经验,很少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就拿书中提到的分析企业的绝佳助手:波特五力模型。在分析时候,就是要站在各个角度上去发现问题,大脑中要有各个小人在打架。我们这些初学者爱犯的毛病,就有喜爱上一家企业,就像有些描述的和股票谈恋爱一样(如果是这样,实盘八年,毫不掩饰喜爱茅台的老唐岂不成了渣男),什么都往好处想。看看书房中,老唐关于如何换位思考的种种痕迹,比如:
  • 老唐建议看财报时,假装自己是董事长将各种资产辗转腾挪;

  • 整理股票分析清单中,假设你是新到任的总经理,你最先要了解哪些内容;

  • 回答洋河为什么买信托,不买自己股票?最近又为什么宁愿缩小信托投资规模,也不加大力度分红?老唐答道,作为国企的管理者……

  • 前两天书房刚刚发文的,茅台捐赠与习水县系列酒工程延期的精彩分析。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研究一家企业,屁股不能只坐在一个地方,就像今年巴神股东大会展示的图一样。

乐于耕耘,广播财智


老唐一直将阅读思考作为一种乐趣,以至于年纪轻轻便舍弃自己的事业,潜心沉浸在书本之间,乐得自由。偶然机会在雪球上给大家分享财务知识,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中翻中大法深得朋友们喜爱。书房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这一定是给自己退休的老唐预料之外的。

都说价投的尽头是慈善,相较于巴神,老唐可是早早开始了慈善事业。他曾分享过,于书房的未来有两点想法(应该不是老唐的理想,估计老唐的理想就是现在的生活):展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依靠智慧在资本市场上辉煌的财富记录;帮助资产百万以下的家庭收获财富的乐趣。

相较于图书出版和公众号收入,若老唐发行基金,收入会高很多。但是,市场里若多一个基金经理,少一个老唐,一定是大家巨大的损失。

不过,靠老唐的才华,和这个“独辟蹊径”的道路,我估计未来收获一定不亚于去做基金经理。另外,按照价投系列三年一本的速度,老唐到达巴神的年龄,应该出版了价投第15辑。进而达到“立言”的不朽成就。书房可以影响和帮助多少人呢?简单算算,假如是在大学教书,一学期按照教200人来计算,一年2个学期,4个年级,也就2000人。随着书房影响力越大,互联网搭建的讲台也越来越大,几十万读者实时授课,相当于学校教学几十年。未来还会越来越多。相信未来因书房的致富的人可能要远多于奥马哈。我们一起来见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书房里聚集了很多道同志合的朋友一同前行,还有帮助整理,分享的志愿者,谢谢你们。在书房待久了,见贤思齐,受老唐的碎碎念,尤其其一直身体力行,并且分享给大家的理念:有能力且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一定不会两手空空,满满的正能量最后引用缪钺先生解读乐于阅读,好奇的老唐:少年伫兴观书卷,如向深山踽踽行,触眼峰峦乱稠迭,回头径路渐分明。愿书房越来越好,像灯塔一样照亮大家前行的路

附:《抄作业有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