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房颤治疗:常用抗凝药使用及转换(新版建议)

浪花一朵朵 淋床医学 2023-11-22

新版房颤治疗建议发布!常用抗凝药使用及转换,一文总结要点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可以使患者的卒中风险增加4~5倍。
数据显示,因缺血性卒中而住院的患者中,28%合并了房颤。

精彩推荐:
心房颤动的治疗用药
老年房颤抗凝治疗新观点!欧洲心脏病学会2020年房颤指南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附PDF)
NEJM: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附原文)
视频:心房颤动及相关心电图诊断
高清3D视频:心房颤动是怎么发生的?


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相关栓塞非常有效的措施!

迄今有大量循证研究表明,口服抗凝药能有效降低房颤患者2/3的卒中风险,并得到国内外指南的Ⅰ类推荐。

目前国内市面上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分为两大类,即传统的维生素K拮抗剂(VKA)和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

VKA主要是华法林。
而NOAC目前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及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与艾多沙班。

时隔3年,近日《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21)》正式发布,为房颤卒中预防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华法林


推荐意见优先推荐华法林用于中、重度以上二尖瓣狭窄及机械瓣置换术后的心房颤动患者抗凝,亦可用于其他有抗凝适应证的心房颤动患者。(推荐等级Ⅰ;证据级别A)

荟萃研究表明,华法林可使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下降64%,每年发生卒中的绝对危险度降低2.7%,全因死亡风险下降26%。

虽然华法林的抗凝疗效确切,但该药应用也有一定局限性,因不同个体的有效剂量变异幅度较大且有效治疗窗较窄,故其抗凝作用易受多种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应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益和安全性取决于抗凝治疗的强度和稳定性,反映抗凝强度的指标常用INR的范围来表示;反映抗凝稳定性的指标常用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表示。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INR 2.0~3.0
临床研究证实抗凝强度为INR 2.0~3.0时,华法林可有效预防房颤卒中事件,且并不明显增加出血的风险。INR<2.0
如果INR<2.0,出血并发症少,但卒中预防作用显著减弱。INR>4.0
INR>4.0时,则出血并发症显著增多,而进一步降低卒中事件的作用增加有限。

因此目前华法林用于房颤抗凝大多采用INR为2.0~3.0。

应用华法林时,应定期监测INR并据此调整剂量,使其尽量维持在目标范围内。


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
TTR>70%
TTR是反映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的指标。一般情况下,TTR>70%时,抗凝作用是有效且安全的。

INR维持在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越长,华法林抗凝效果越明显,安全性亦越高,疗效越稳定。故以尽量提高TTR到规定范围,增加其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华法林起始剂量为2.0~3.0 mg/d,2~4天起效,多数患者在5~7天达治疗高峰,因此在开始治疗时应每周监测INR 1~2次,抗凝强度稳定后(连续3次INR均在监测窗内),每月复查1~2次。

随机对照试验(RCT)提示:


INR为2.00~3.00时华法林剂量不变;



INR为1.51~1.99时,将每周总剂量增加10%;



INR<1.50时,将每周总剂量增加15%;



INR为3.01~4.00时,将每周总剂量减少10%;



INR为4.00~4.99时,建议先暂停1天,再将每周总剂量减少10%;



INR为5.00~8.99时,建议暂停华法林至INR下降到目标范围后,再启动华法林抗凝,并将每周总剂量减少15%。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


随着新一代抗凝药物的研发和陆续应用于临床,房颤抗凝治疗从VKA时代步入了NOAC时代。

NOAC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相比华法林,患者服用NOAC的依从性更好,停药率更低。结合不同的临床实际情况,NOAC的使用应审慎把握适应证与禁忌证。


明确禁忌证合并机械瓣置换术以及中、重度二尖瓣狭窄的房颤为NOAC明确的禁忌证。
妊娠期妇女及儿童因缺乏临床RCT证据,故不推荐妊娠期妇女及儿童使用NOAC。
高龄、肾功能受损、出血高危对于高龄(≥80岁)、肾功能受损以及存在其他出血高危险因素者需相应减少NOAC剂量(表7),避免引起严重出血事件。

终末期肾衰竭或透析对于终末期肾衰竭或已经依赖透析的患者,因NOAC的RCT均已排除这些患者,是否对其进行抗凝治疗以及选择NOAC还是维生素K拮抗剂(VKA)进行抗凝,要根据患者情况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肝损伤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希美加群曾因发生肝损伤而撤市,因此推测NOAC可能都会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对于已接受NOAC 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时调整抗凝治疗方案。


轻到中度的其他瓣膜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反流等)被纳入NOAC的RCT研究,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无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总体一致。
合并房颤可进一步增加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血栓栓塞的风险,但目前尚缺乏对NOAC在HCM患者中的直接评价。根据现有观察性研究结果,NOAC在HCM合并房颤的患者中使用似乎是安全有效的。

不同抗凝药间的转换


有时需要调整抗凝药,如何实现不同抗凝药之间的安全转换呢?


从VKA转换为NOAC
停用华法林,监测INR
  • INR≤2:立刻给予NOAC;
  • INR 2~2.5:立刻或次日给予NOAC;
  • INR 2.5~3:1~3天内复测INR;
  • INR≥3:延迟给予NOAC。



从NOAC转换为VKA
开始给予VKA,同时继续使用NOAC(如果之前使用艾多沙班,减为半量)。3~5天后测INR
  • INR<2:继续使用NOAC(艾多沙班半量),1~3天后复测INR;
  • INR>2:停用NOAC,1天后复测INR。



从普通肝素转换为NOAC
停用普通肝素2~4小时后开始服用NOAC。


从NOAC转换为普通肝素
在最后一次服用NOAC后12小时(NOAC,每日2次)~24小时(NOAC,每日1次)开始启用普通肝素(如果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指征可更早启用)。

需要强调的是,当由NOAC转换为VKA时,由于VKA起效较慢,需要同时使用NOAC与VKA一段时间直至INR达标。

为避免NOAC对INR检测产生影响,应在下一剂NOAC服药前监测INR。

NOAC转换为肠道外或皮下注射抗凝血剂时,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可在下一次应用NOAC前进行注射。

如合并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相关指征,则可提前给药 。


小  结
总之,房颤容易导致卒中等栓塞性事件的发生,因而抗凝治疗对于房颤患者至关重要。
房颤抗凝,不但强调个体化选择抗凝药,重视不同抗凝药之间的安全转换,而且需要全过程管理。


参考资料:
1.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21)
2. 心房颤动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3. 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规范(2017)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好文推荐:
《基层常见疾病合理用药指南》合集28部(下载PDF)
《常见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合集82部
防护用品穿脱视频(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更新11处核心要点
领取:断层影像解剖学(92个视频6.44GB)

免责声明:本号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医学知识。所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仅为了分享更多知识。所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所发布的内容,著作权均归作者本人所有,若有侵权,或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在本号发布,可联系微信gabstudy,本号将立即将其撤除。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干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