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上海市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防治联盟,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护理学会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间歇充气加压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2,37(07):549-553.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住院患者可预防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目前,VTE的预防方法包括基础预防、机械预防及药物预防,其中间歇充气加压(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是VTE的主要机械预防方式之一。随着各级医院对VTE预防工作的重视,如何规范使用IPC进行VTE的科学预防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国VTE防治医疗和护理专家基于国内外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专家共识,旨在为IPC规范化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一、共识形成方法
本共识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发起, 通过上海市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防治联盟(Shanghai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lliance,SVTA)、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护理学会外科护理专业委 员会,选取来自全国 44 所医院 58 位医疗和护理专家,经多次讨论共同完成。医疗专家遴选标准:具有高级职称的VTE预防专家,SVTA专家;护理专家遴选标准:VTE高风险科室护士长及以上职务,长期从事VTE预防护理工作。执笔作者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指南、已构建的基于循证的VTE预防护理方案的基础上拟定共识初稿,通过专家讨论进行修改完善,最后形成终稿。
二、共识内容
(一)IPC简介
IPC是一种通过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device,IPCD)主机对其气囊循环充气和放气,实现对气囊包裹的肢体间断施加压力,以促使加压肢体肌肉被动收缩,从而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的方法。IPC不仅可用于VTE的预防,还可用于淋巴水肿、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治疗。
(二)IPCD的结构
IPCD由主机、连接管及肢体加压套组成,通过电力驱动。多数IPCD依靠交流电工作,少数依靠电池驱动。IPCD有两种充气方式,一种是主机交替向两只肢体加压套充气,一种是主机同时向两只肢体加压套充气,二者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异。根据IPCD生产厂家的不同,主机面板模块也不尽相同,主要包括电源键和开始停止键(start/stop 键)、电源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等,部分设备面板还包括显示屏、电量显示灯、定时按键等。肢体加压套通过连接管和主机相连,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可多患者重复使用型和仅单患者使用型两种。IPC最常见的加压部位为下肢,也可单独加压于足部。单独加压于足部的IPCD被称为足底静脉泵(venous foot pumps,VFP)。下肢加压套根据长度不同,可分为大腿型、膝下型,部分下肢加压套也同时连接包裹足部的足套。对于大腿型加压套推荐使用膝关节部位无覆盖的通风透气加压套,不推荐采用拉链式穿戴的一体化不通风透气加压套。
(三)IPC用于VTE预防的作用机制
IPC可在不增加出血事件及死亡率的同时,通过压迫深静脉促进血液回流,增加静脉峰值血流速度,还可以提 高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使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促进血管扩张,减少血液凝集,并可以降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的活性,从而提高内源性纤溶活性,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1.适应证:对于VTE低风险患者(如Caprini评分1~ 2分)或者VTE中、高风险(如Caprini评分≥3分)且同时存在出血风险患者推荐采用机械预防,对于无出血风险但存在VTE中(高)风险的患者使用机械预防或(和)药物预防,特别是将IPC作为机械预防措施来预防VTE。国内、外指南在IPC适应证方面一致,其适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外科手术(如心脏、血管、胃肠道、神经、骨折、关节置换及其他手术)、长期卧床、急性脑卒中患者和妊娠、产褥期妇女等。2. 禁忌证:怀疑或被证实存在VTE、充血性心力衰竭、加压肢体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动脉缺血性疾病、皮肤异常(如溃疡、皮炎、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手术、开放性损伤或放置引流管等)、肢体严重畸形或残缺导致无法使用加压套、对加压套严重过敏等。由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肢体感觉障碍、意识障碍及严重下肢水肿患者应谨慎使用。1.加压套选择:临床上可结合患者需求、舒适度及临床经验来进行加压套的选择。对于下肢加压套长度的选择,大腿型、膝下型和足底加压套均可降低患者VTE发生率,但相较于大腿型,膝下型加压腿套(简称腿套)使用时便捷性和舒适度可能占优势。在双下肢均不存在机械预防禁忌证的情况下,建议尽可能在双腿实施IPC。2.压力选择:根据IPCD加压模式的不同,可将IPC分为分级加压和等压加压两种。分级加压模式通常在脚踝、小腿和大腿处施加逐渐递减的压力,等压加压模式是腿套向腿部不同部位施加相等的压力。无论采用哪种模式加压,均推荐对大腿和(或)小腿施加35~40 mmHg 范围内的压力,腿套内充气大约 10 s/次,然后放松 1 min,再重复该循环。使用VFP时,仅对足部进行加压,由于足部静脉丛储存的血量较少,推荐选择 130 mmHg 左右的压力以促进静脉血回流。推荐使用专用于血栓预防的装置预防VTE,其主机面板无压力调节模块,开机后默认充气压力在规定范围内,以避免操作者因未及时调节压力而带来施压不当, 最大限度确保患者的安全。3. 加压时机:早期开始机械预防对于预防VTE有重要意义。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推荐心脏手术、腹部手术、重大创伤或脊髓损伤等VTE中风险及以上患者自入院即可使用IPC来预防VTE。推荐对于VTE中风险以上的外科患者,可在麻醉前开始使用IPC,在术中与术后可结合抗血栓袜(anti-embolism stockings,AES)使用,直到患者可以正常活动或恢复到疾病前的活动水平。急性脑卒中发生 3d内的患者应从入院开始,至少连续应用IPC 30d或直至患者出院为止。4.加压时长:采用 IPC进行VTE预防,建议每日不少于18h。对于完全无活动能力的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可适当延长每天的使用时间。在实际工作中,常因IPCD配备不足、患者经济负担及使用中的舒适度等问题,导致部分患者应用时间不足。当IPCD数量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时,建议采用其他机械预防措施(如AES等)预防VTE。(1)操作前评估:评估患者VTE风险等级、意识、使用意愿及配合程度、下肢皮肤完整性,以及有无IPC应用禁忌证等情况。①护士准备:在执行操作前,要求护理人员衣着整洁,仪表端庄。洗手,戴口罩。认真核对医嘱,核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ID号、床号、执行时间、加压时长及加压部位等。②患者准备:携带医嘱本至患者床旁,采用两种方式核对患者信息(询问患者姓名及核对床头牌或手腕识别带),向患者/家属解释进行IPC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家属配合。评估患者下肢皮肤完整性和清洁情况,有无IPC禁忌证,协助患者去除足部饰物并洗手。③装置准备:检查腿套有无破损、腿套与连接管衔接是否紧密、魔术贴性能是否良好等。④操作实施:携带IPCD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及医嘱。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保持患者病员裤平整;将IPCD主机悬挂至床尾或床栏一侧,将连接管一端与腿套进气口正确连接,另一端插入主机空气进气口。腿套自下而上包绕,魔术贴粘贴后确保腿套松紧以能容纳1~ 2横指为宜;确认腿套充气管于腿套外,以免发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并确保腿套充气管未受压或打折;并将压力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大部分IPCD无需调整压力参数,开机默认推荐的压力);接通电源,打开机器开关;设置治疗模式及治疗时间(如机器无此功能,请忽略此步骤),按下启动按钮。使用过程中,应观察设备运行情况、有无报警,关注患者主诉;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再次核对医嘱,洗手、记录。⑤治疗结束处理:及时关闭电源开关,协助患者松开腿套,撤离机器。使用75%酒精等消毒液消毒IPCD主机和连接管。对于可多患者重复使用的腿套,应及时使用75%酒精等消毒液表面擦拭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对于仅单患者 使用的腿套,整理腿套以备该患者下次使用。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合适卧位。书写护理文书,记录患者状况。(3)操作注意事项:进行IPC治疗时,应避免腿套直接接触患者下肢皮肤,建议将腿套包裹在单薄平整的病员裤外层。连接管应放置在腿套外侧面,防止受压。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患者下肢皮肤颜色及温度有无改变、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正常,询问患者加压部位是否存在肿胀、麻木、疼痛等不适,并注意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发绀等PTE的表现,如有异常及时停止治疗,汇报医生。如患者长时间加压,需要及时评估腿套内侧是否干燥,防止因出汗过多引起患者皮肤损伤。同时,应注意保护机器,防止液体进入主机造成机器故障。IPC治疗期间应及时进行相关内容的文书记录,包括加压时长、开始及结束时间、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采取措施、患者皮肤情况等。(4)健康教育:进行IPC治疗前,护士应向患者/家属提供口头和书面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向患者解释治疗的必要性、配合事项及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等。若在IPC治疗期间出现任何不适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主动了解患者需求,做好人文关怀。告知患者不可触碰机器面板上的按键,不可随意拆卸装置,不能使用剪刀等尖锐物品划伤腿套,仪器出现漏气或其他故障报警时,应及时告知护士。治疗期间应关注患者安全,患者可床上轻微活动下肢,如需下床活动,应呼叫护士及时移除装置,防止跌倒。1. PTE:进行IPC治疗期间,如有未被发现的血栓脱落,血栓随着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后又到达并阻塞于肺动脉或其分支,可能会引起以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心悸等为主要表现的PTE,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在进行IPC治疗 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患者无使用禁忌证,必要时进行下肢静脉超声筛查。PTE一旦发生,应确保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因体位变化引起二次栓塞。密切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及血气的变化,并给予呼吸与循环支持,无出血风险时尽早进行抗凝及溶栓治疗。2.肢体缺血:IPC治疗期间,由于肢体局部承受的压力过大,动脉血无法顺利到达肢体末梢,导致肢体缺血、缺氧,可表现为皮肤苍白、皮温下降、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等。为预防肢体缺血的发生,操作前护士应充分评估患者有无IPC应用禁忌证,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加压模式及加压时长。治疗期间,应加强巡视,及时查看患者肢体有无缺血表现,特别是本身存在肢体感觉异常或障碍的患者。一旦出现下肢缺血表现,应立即停止IPC,并及时汇报医生。3.压力性损伤:IPC相关压力性损伤是由长时间充气加压气囊压迫造成的皮肤和(或)软组织局部损伤,可能导致皮下及软组织缺血坏死,可表现为皮肤红、热、痛等,严重时会有水泡形成、皮肤溃疡甚至坏死。IPC应用前,应协助患者保持病员裤平整,除去足部或腿部饰物。治疗时确保连接管在腿套外表面,并注意询问、倾听患者有无局部疼痛等不适,加强对肢体皮肤的观察;指导患者做好皮肤清洁,保持干燥。若出现上述压力性损伤的表现,应立即停止IPC,及时汇报医生,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做好皮肤护理。4.加压套材质过敏:患者对加压套过敏的情况很罕见。一旦出现,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红、瘙痒,严重时出现水泡、湿疹、皮肤破溃等。因此,在进行IPC治疗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操作时避免加压套长时间直接接触皮肤。如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应评估过敏程度,必要时遵医嘱停用IPC,并予抗过敏药物等对症处理。随着近几年国内医疗机构对VTE预防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各种关于IPC的临床实践指南及研究进展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临床实际应用仍面临严峻挑战,如患者依从性不高、设备不足、医护人员及患者和家属缺乏相关知识等。IPC在临床的规范应用,需要医疗机构管理者、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共同配合。医疗机构应增加IPCD配备,合理分配资源,积极开展 VTE 相关科普教育,加强医护人员IPC操作培训,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相关健康教育的掌握度。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患者和IPCD的评估,保证IPCD的有效运行,并针对导致依从性降低的原因,采取可行措施。VTE预防是住院患者安全管理的重点及难点。IPC虽然是机械预防VTE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VTE预防的全流程管理中,往往需要配合其他预防方式共同实施,如基础预 防和(或)药物预防。同时,IPC也可以联合其他机械预防措 施共同实施来预防VTE。因此,应正确认识IPC在VTE预防中的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为规范、科学地预防VTE奠定基础。规范化应用IPC对于预防VTE的发生至关重要,医疗机构应对医护人员加强IPC相关知识的培训,保证IPC治疗安全,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IPC应用依从性,以有效降低患者VTE发生率。声明:本共识是基于目前检索可得到的文献资料以及参与讨论的专家所掌握的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仅供临床医护人员参考应用,不作为任何医疗纠纷及诉讼的法律依据。⑩连接电源,打开机器开关,设置治疗模式及治疗时间,按启动键;⑪治疗期间观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评估患者无不适主诉,并进行健康教育;⑫治疗结束后,撤除机器和腿套,消毒机器表面和腿套(如腿套为非单病人使用时)
师兄和俺建立了资料分享群,邀您互相交流,微信gabstudy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籍宝库,用完记得收藏哦,下次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