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化病诊疗规范
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类以皮肤增厚变硬为突出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2018年5月SSc被列入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除皮肤受累外,亦可影响内脏(肺、心血管、肾脏、消化道等)。SSc的发病高峰在45~65岁,儿童发病相对少见,女性好发,男:女为1∶4~1∶6,但男性SSc患者往往病情较重,更易出现弥漫性皮肤病变、指端溃疡和肺动脉高压(PAH),预后相对较差。
SSc发生内脏损害的潜在风险很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因此SSc的规范化诊疗亟待进一步普及和推广。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SSc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以减少漏诊、误诊及误治。
一、临床分型
CREST综合征为局限皮肤型SSc的亚型之一,表现为钙质沉着(calcinosis)、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食管运动功能障碍(esophageal dysmotility)、指硬化(sclerodactyly)和毛细血管扩张(telangiectasia)。上述特征亦可见于其他类型,且治疗策略并无特殊,因此近年来国际上越来越少将其作为独立的疾病提出。
二、临床表现
皮肤纤维化常从指端开始,起初手指发亮、紧绷,手指褶皱消失,汗毛稀疏,逐渐向近端发展,患者可有紧绷束缚的感觉。后期可出现面具样面容、口周沟纹明显、口唇变薄、鼻端变尖、颈前横向厚条纹等。受累皮肤可有色素脱失和色素沉着交替的现象(即胡椒盐征)。
皮肤增厚的范围与程度可采用改良Rodnan皮肤评分(modified Rodnan skin score,mRSS)进行评估[2](图1)。评估者对患者全身17处区域触诊,每处皮肤厚度以0~3分计算,总分51分,0分为正常皮肤,皮肤细纹存在且无皮肤增厚;1分为轻度皮肤增厚,检查者可轻易用两指将皮肤捏起形成皱褶,皮肤细纹亦可存在;2分为中度皮肤增厚,较难将皮肤捏起形成皱褶,皮肤细纹消失;3分为重度皮肤增厚,无法将皮肤捏起形成皱褶。
约50%的SSc患者病程中会出现皮肤溃疡、坏死,常累及指尖、关节伸面及易摩擦部位。凹陷性疤痕亦是SSc特征性的皮肤病变,有助于SSc的诊断。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血管源性红色斑状损害,局部施压可以变白。
三、辅助检查
1. 常规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可正常或轻度增快。轻度血清白蛋白降低和球蛋白增高较为常见,可有多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和冷球蛋白血症。
2.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判断SSc患者的临床表型及预后,超过90%的SSc患者抗核抗体阳性。60%~80%的患者可出现下述特异性抗体之一,包括抗Scl-70抗体、抗着丝点蛋白抗体和抗RNA聚合酶Ⅲ抗体。
抗Scl-70抗体的阳性率为9.4%~42%,最常见的是IgG亚型,特异性高,尤其与弥漫皮肤型SSc密切相关,提示预后不良,与病死率增高、ILD高度相关。另有报道,抗Scl-70抗体与骨骼肌和心肌受累、指端溃疡、手指挛缩畸形等相关。
抗着丝点蛋白抗体在SSc中的检出率为20%~40%,其与局限皮肤型SSc密切相关,尤其是CREST综合征,而严重的ILD和肾危象少见。约20%的抗着丝点蛋白抗体阳性者合并PAH。
抗RNA聚合酶Ⅲ抗体在SSc中的阳性率约为20%,对SSc高度特异,其与弥漫皮肤型SSc、快速进展的皮肤病变、胃窦血管扩张、肾危象、伴发肿瘤等相关。
抗U3核糖核蛋白(U3RNP,又称Fibrillarin)抗体的阳性率约8%,多见于男性SSc患者,与弥漫性皮肤受累相关。抗纤维蛋白Th/To抗体的阳性率约5%,与局限性皮肤受累及PAH相关。抗PM/Scl抗体的阳性率约l%,见于局限皮肤型SSc和重叠综合征(炎性肌病)。约30%的SSc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
3. 皮肤病理:受累皮肤组织的活检病理见,网状真皮致密胶原纤维增多、表皮变薄、皮突消失,及皮肤附属器萎缩。真皮和皮下组织内可见T细胞、巨噬细胞等淋巴细胞聚集。多数患者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皮肤活检并非必须。
4. 甲襞微循环检测:SSc特异性的甲襞微循环异常表现为甲襞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减少(≤3根/mm)且形态异常(即晚期出现的异常新生毛细血管);或存在巨大管襻(即管襻均匀增宽,襻径超过50 μm的毛细血管),对SSc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并可根据毛细血管密度、襻径、异常形态和甲襞出血的情况进行早期、活动期和晚期的区分[6, 7]。
5. 其他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示,两肺纹理增强,亦可见网状或结节状致密影,以肺底为著,或有小的囊状改变。手部X线检查示,双手指端骨质吸收,软组织中钙质沉积。关节B超、磁共振成像等可用于评估关节受累情况。怀疑累及肌肉时可考虑肌肉磁共振或肌电图检查。SSc患者在基线时应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和肺功能检查以筛查ILD,并在随访中定期复查。钡餐检查可显示食管和胃肠道的蠕动减弱或消失,食管下端狭窄、近端增宽,亦可见小肠蠕动减少、近端小肠扩张,结肠袋可呈球形改变。消化道内镜、核素扫描、胶囊内镜等亦可考虑用于评估SSc的消化道累及。
四、诊断
1. 201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SSc分类标准[8](表1),其敏感度为91%,特异度为92%。
2.诊断要求
(1)1个充分条件,即双手手指皮肤增厚并延伸至掌指关节近端。满足此充分条件即可直接分类为SSc。
(2)两个排他性标准:①皮肤增厚但不累及手指;②临床表现能被SSc类似疾病解释,如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泛发性硬斑病、嗜酸性筋膜炎、糖尿病性硬肿病、硬化性黏液水肿、红斑性肢痛症、卟啉病、硬化性苔藓、移植物抗宿主病、糖尿病相关手关节病变。这两个均不适用于SSc分类标准。
(3)同一条目下选最高分值,≥9分即可分类为SSc。
3. 极早期SSc:2011年欧洲硬皮病试验和研究联盟(European Scleroderma Trials and Research group,EUSTAR)提出了极早期SSc(very early diagnosis of systemic sclerosis,VEDOSS)分类标准,一旦患者出现雷诺现象,手指肿胀及抗核抗体阳性三联征,建议进一步转诊至风湿专科就诊,尽快完善甲襞微循环、SSc相关抗体及内脏病变的筛查。
五、SSc相关复合疾病活动指数
目前主要有欧洲硬皮病研究小组(European Scleroderma Study Group,EScSG)活动指数、EUSTAR 活动指数和SSc综合应答指数(Combined Response Index for Systemic Sclerosis,CRISS)等评估SSc疾病活动度。
六、鉴别诊断
1.局灶性硬皮病(localized scleroderma,LS):与SSc对应的是LS,又称硬斑病(morphea),后者是一种引起皮肤纤维化的非系统性皮肤病变,通常无结构性血管损害和内脏累及。LS可分为五种亚型:局限型硬斑病、泛发性硬斑病、线状硬斑病、深部硬斑病和混合型硬斑病[9]。
2.其他皮肤纤维化疾病:许多疾病临床上可表现为皮肤变硬和组织纤维化,易与SSc混淆。诊断SSc前需排除成人硬肿病、硬化性黏液水肿、嗜酸性筋膜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硬化萎缩性苔藓和僵硬皮肤综合征等SSc类似疾病。
七、治疗
八、预后
SSc一般呈慢性病程,出现内脏并发症者预后较差,目前导致SS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ILD和PAH。最近的研究数据显示,SSc的5年生存率超过80%,但一些亚型的预后仍较差,如进展性的PAH 两年生存率低于50%。合并肾危象时病死率较高,1年的病死率达30%。SSc病变仅限于皮肤(无内脏受累)的患者预后较好。
师兄和俺建立了资料分享群,邀您互相交流,微信gabstudy